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原来这位皇帝才是治国理政的第一高手?

原来这位皇帝才是治国理政的第一高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173 更新时间:2024/2/6 5:38:54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即位。好文学,善书法。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出自他,其目的在于鼓励读书人读书科举,参政治国,使得宋朝能够广招贤士治理好天下。

网络配图

中国古代几千年几百个皇帝,历代王朝都要面临着国家治理问题,宋真宗是治理国家的第一高手。

996年,北宋财政2224万,户口451万,1021年,北宋财政150885万,户口为867万7千。

短短25年,真宗把北宋户口增加了416万户,财富增加了近6倍。户口发展超过了唐朝贞观23年的4倍。财富的发展,前超过唐朝颠峰的3倍,后超越乾隆时期的3倍。

无论是户口的发展,还是财富的发展,乃至反腐的成效。宋真宗都当值无愧的成为华夏几千年,治理国家的第一高手。

即便是对外战争,北宋王朝对外最辉煌的战役都是宋真宗时代打出来的。

最糟糕的败仗却没有他的份

1001年,宋辽威虏军骑兵大会战,北宋骑兵以少胜多,打败辽国名将耶律隆庆,斩首辽国骑兵两万,其中包括辽国最精锐的“铁林军”取得了宋辽战争以来,北宋军队最痛快也最漂亮的一场胜仗。战后,北宋军队用辽国军队的尸骨在边境“筑京观”,向辽国示威。1003年冬,西北亲宋的吐蕃势力在三十九井大败党项兵,李元昊的爷爷李继迁中箭,不久身亡。西北党项人对宋朝安静了近30年。此战也打破了党项与辽国在1004年两线进攻北宋的可能。可谓一战让党项人胆寒30年,终李德明一世不敢和宋朝开战。1004年,瀛州保卫战,杀死辽国军队三万多,杀伤三万多。

网络配图

为辽国军队与宋朝开战以来,死伤最大的一场战役1004年,澶渊之战,射杀辽国名将萧达凛。挫败辽国军队灭亡北宋,和向北宋索取“关南之地”的要求。

1016年,西北三都谷之战,6千宋军大破3万吐蕃军,仅仅以阵亡67人的代价,杀死吐蕃军近万,一战就打的吐蕃胆寒。吐蕃人由此惧怕宋朝惧怕了100多年。

当然,许多人黑宋真宗是因为澶渊之盟,泰山封禅。玉清宫这些东西。需要说明。1004年盟约对北宋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岁币在汉朝和唐朝也没少给。和宋真宗签定盟约的那20万配备有精良钢铁武器的辽国军队,在耶律隆庆,萧达凛等将领的率领下,战斗力比处于部落时代只用10万兵逼迫唐太宗耗尽国库的突厥人强大了好几倍。

而且汉朝和唐朝不但给钱,还给地,还和亲。

宋朝好歹既没给地,也没和亲,岁币虽然给了,但是每年边境贸易回来的好几百万。宋朝只赚不亏。

泰山的问题也不需要多说。

第一,让几千万人幸福美满的皇帝没资格去,怎么让几千万人死难,全国动乱的唐玄宗等人好意思去。

况且真宗是有病,皇帝有病,治不好只能把希望寄托于上天。而皇帝拜神自然不可能去寒酸的小破庙。于是就选择泰山。

而去泰山,皇帝是花钱,但是却并没有征收百姓财富,一切是花钱向百姓购买,与奖赏士卒。这反刺激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刺激了消费。(并且,宋真宗花的不是国库的钱,而是左藏库的钱,也就是皇帝私人小金库的钱。)最后就是修一个玉清宫。北宋真宗时代开始,不再强迫百姓搞“徭役”而是花钱请人干活。虽然王钦若等人把工程逼紧了一点,但是考虑到皇帝在世界上的时日无多,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相比汉朝和唐朝的皇宫,宋朝的皇宫规模只有汉朝和唐朝的十分之一。

网络配图

而且不是强迫百姓劳动下干活建筑的,是花钱雇佣民夫和用役兵建筑的。

除了治理国家外,在教育子女上,真宗也比唐太宗强的多。

唐太宗几个儿子没教好,自相残杀,真宗唯一的儿子宋仁宗,是古今公认的千古第一仁君。

真宗的人品也比唐太宗强的多,唐太宗逼奸嫂子,逼迫父亲退位,残杀兄弟。

这一点上,真宗对太宗来说是个孝顺的儿子,对妻儿很仁慈,即便是与宋真宗有过皇帝权力争夺,差点让他做不成皇帝的元佐,真宗也仁义大度。

甚至连宋真宗的女人刘太后也比唐朝的武则天人品好的多。有吕武之才而无吕武之恶。

没能干掉辽国和西夏,确实有点遗憾,但是那不是真宗的错,一接手就是宋太宗留下的烂摊子。

真宗用了近7年时间,把北宋江山转危为安。打败了国内叛乱势力,西北党项势力和吐蕃势力,已经北方强大的辽帝国。这已经很不错了。缺乏强大骑兵的真宗只能做到这样。

这不是才能的问题,而是天下之势决定了宋辽两大帝国暂时谁也吃不掉谁。和平是最好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后宫女人甄嬛钮祜禄氏其真实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电视剧《甄嬛传》火了好几年了,里面的各个人物想必大家都已经滚瓜烂熟。可是电视剧毕竟是演出来的,里面人物的真实人生是什么样的呢?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历史上的甄嬛的一生。历史上的熹妃,也就是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网络配图图中这位,就是历史上的熹妃了,也就是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电视剧里甄嬛的原型。钮祜禄氏的父

  • 朱元璋终身未出兵日本 幕后隐情让人震惊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为了做到皇帝的位置打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实力持平的对手,也有实力相差悬殊的对手,但是最终还是化险为夷得到了江山。可是朱元璋却一直都不敢对日本出兵,这其中有怎样的隐情呢?纵览中国历史,但凡一个大一统王朝初定,总是希望四夷宾服。明朝也不例外,朱元璋即位之初就派使臣下国书到日本,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

  • 他是三国第一剑圣18岁封喉30岁打遍天下无敌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魏文帝曹丕说,我学过击剑,拜过很多老师,汉代灵帝、桓帝时有个人叫王越,剑术在洛阳举世无双。网络配图一剑术鼎盛于春秋战国,由于汉高祖刘邦用剑力斩白蛇,因此汉代历朝官民都对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谓是日日练剑、 家家藏剑,对剑总是爱不释手。但随着东汉后期骑兵的迅猛发展,剑逐渐被刀这种兵器工具所基

  • 宜城公主整治出轨丈夫 竟活剥“小三”脸皮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一个允许男人三妻四妾的时代,她却无法忍受与其他女人共同分享丈夫。当她得知丈夫拈花惹草、用情不专,性情彪悍的她会做出何等惊世之举?公主在普通人眼里,她们是金枝玉叶、高不可攀,从小长在深宫中,衣食不愁,在众人的宠爱中长大,所以,倘若得不到很好的教育,养成一个娇生惯养、蛮横霸道的脾气是很容易的。而初唐和

  • 趣谈芈月执政41年 武则天并不是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今年70多岁,研究秦朝以及兵马俑历史长达40多年的陈景元,其实他的本专业是建筑学,但在多年研究过程中,出版了《秦俑真相》、《秦俑风波》等著作,在学术界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即“兵马俑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秦宣太后”。网络配图 尽管这一观点被学术界、考古界多次抨击,他仍不懈坚持。此事近10年前曾被《三联生

  • 西施死因:西施真的是被沉江底而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473年的冬天,吴国首都姑苏城被奔袭而来的越国大军攻破。吴国灭亡。春秋时期的大美女、吴王夫差的宠妃西施的人生轨迹戛然而止,似乎随着灰飞烟灭的吴国没入了黑暗的历史之中。吴国灭亡了,西施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她的后半生又是怎么度过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后世评价历史人物的眼光常常是苛刻、不公正的,往往只注意

  • 后宫秘史:荒淫胡太后为了偷情毒杀亲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都说“虎毒不食子”,但显然这种理论在皇室中是行不通的。南北朝时期,有一位皇太后,为了满足自己荒淫无道的生活,甚至把她唯一的儿子也杀死了。网络配图那个被毒杀的皇帝就是北魏孝明帝元诩。他的父亲宣武帝元恪因为有个善妒的皇后,至死都只有元诩这一个儿子。宣武帝死后,五岁的元诩继位,他的亲生母亲,司徒胡国珍之女

  • 能让敌人下马跪拜的将军,为何却下场惨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能让敌人在未开战之时就下马跪拜的将军!他打败过铁勒等诸多外族侵略,是我国的对外的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不该忘记的战神。一个让华夏民族骄傲的子孙,一个必须让人尊重的英雄!最后死的这么窝囊。薛仁贵(614年-683年),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太宗、唐高宗时期名将。北魏将领薛安

  • 东晋的权臣刘裕 又一个卖草鞋出身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权臣贤妻,与权臣为邻,刘裕是谁的后人

    东晋最后的权臣:史料记载,刘裕(420—422在位)以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王刘交的子孙自居。祖籍彭城绥里(今江苏徐州),曾祖刘混时随晋室南迁,客居京囗(今江苏镇江)。刘裕出身帝王之后,官宦世家,但因他的父亲刘翘早逝,家境贫苦,幼年竟沦落到靠卖草鞋为生。在当时,他只不过是一个简单而又贫穷的东晋下级官吏。

  • 真假袁崇焕:历史上最有争议的民族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挺袁派中不乏名人,如康有为、梁启超、金庸、阎崇年等,挺袁派的套路则多以《明史》为依托,一再提及《明史》中许多尚存争议的事件鼓噪氛围,其中最为犀利的就是“反间计”和“冤杀”,最后再抒发悲凉之情以博取同情。众所周知,前朝的历史一般都是后人写的,《明史》这部正史是清朝人写的。清朝皇帝对天地会恨的咬牙切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