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努尔哈赤的儿子多铎率性而为从此得罪皇帝

努尔哈赤的儿子多铎率性而为从此得罪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740 更新时间:2024/1/15 11:52:45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这个人的命运走向,有很多有才干的人,却因为性格脾性的原因而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清朝初年努尔哈赤的儿子多铎就是典型的例子。

网络配图

1

清太祖生子十六人,名声显著者当是几个嫡福晋所生的儿子。若按嫡子齿序,第十五子多铎为幼子。太祖驾崩前,也作了安排,让多铎掌最精锐、最强大的正黄旗。

多铎十三岁丧父。而在此前,他已在政坛崭露头角:天命五年九月,太祖废黜大贝勒代善的储位,而“立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德格类、岳托、济尔哈朗、阿济格、多铎、多尔衮为和硕额真”(《旧满洲档·昃字档》),共议国政,多铎仅六岁。天命九年正月初一,后金举行新年朝贺典礼,不满十岁的多铎名列第七,实为第六。天命十一年,多铎成为正黄旗主旗贝勒。

如此看来,太祖有意坚守满人“幼子守灶”旧俗,让多铎继承大汗的事业。但是,经朝鲜史料渲染,多传太祖属意多尔衮接班,代善摄政。最后的胜利者,却是皇太极。

1636年,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元崇德,建号大清,同时建立了一套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将军六种十二等宗室爵位制,对从太祖、太宗征战的兄弟子侄,叙军功封爵。太宗给多铎的册封敕谕写道:“考核功罪,虽无大功于国家,以父皇太祖之少子,封为和硕豫亲王。”

网络配图

2

当时,被封为和硕亲王者,太宗兄弟辈有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郑亲王济尔哈朗,子侄辈仅肃亲王豪格。像最初对太宗有拥立首功的也最为倚重的岳托,战功卓著,只封了郡王。而被封为亲王的,除多铎外,都是有过独领大军外征获胜的猛将。

多铎自天聪二年,跟太宗讨伐多罗特部有功,被赐号为“额尔克楚呼尔”(勇敢的将军)。此战为多铎的人生第一战。尔后,他随太宗、莽古尔泰、多尔衮等征讨明朝,都是协同作战,以幼留后,有些斩获。他在小凌河一战率军追击,逼近锦州时坠马,马逸入敌阵,就夺军校马乘以还。直至天聪六年,从太宗征伐察哈尔,率领右翼兵,杀俘其众千余。

多铎在天聪年间,表现出色的一次,并非是多次从征获胜,而该是天聪七年,皇太极向大臣们询问,明朝、朝鲜、察哈尔该先打哪个。《清史稿·多铎传》记载:“多铎言:‘我军非怯于战,岂可必得?夫攻山海关与攻燕京,等攻耳。臣以为宜直入关,庶餍士卒望,亦久远计也。且相机审时,古今同然。我军若弛而敌有备,何隙之可乘?吾何爱于明而必言和?亦念士卒劳苦,姑为委蛇。倘时可乘,何待再计。至察哈尔,且勿加兵;朝鲜已和,亦勿遽绝。当先图其大者。’”

网络配图

在此前,像阿敏、莽古尔泰等一批猛将,乐于偏安,四处敲敲打打,掠人劫货。此时的多铎,不足二十岁,却有集中优势兵力专攻最强大的明朝的战略眼光,充分展现出了一个年青军事家的才干。

多铎受封铁帽子王后,战斗力倍增,最大的成绩莫过于崇德七年,生擒洪承畴,迫降祖大寿

洪、祖这两名明朝虎将的能耐,不亚于让太祖生前念念不忘的袁崇焕。拔掉这两颗钉子,收为己用,为后来清军入关省去了不少阻力。洪承畴虽终太宗一朝,只以大学士做咨询之用,但为太宗了解明朝内部虚实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祖大寿为明宁远总兵吴三桂的舅舅,虽受太宗之命写信劝降吴三桂遭外甥拒绝,但对后来吴三桂献关投降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清府混乱局面:督抚东南互保不理会朝廷命令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朝廷向后转,昏招迭出,但各地督抚却对此意见不统一,尤其是南方的督抚,他们不同意朝廷不由分说地跟西方决裂。到了义和团运动后期,清政府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混乱局面,而就在这个时候,“东南互保”出现了。网络配图我们过去对东南互保评价很低,认为是一帮投降派督抚没有执行中央的命令。现在感觉研究有些解冻,对东南互保

  • 朱元璋如果不杀功臣会怎样?明朝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是史上出了名的杀人魔,一生杀人无数,这其中就包括帮他打天下的功勋大臣。但反过来推理,如果朱元璋不杀这些有功之臣会出现什么状况呢?洪武十三年和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借着“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屠杀了一大批功臣宿将。网络配图尽管《明史》对胡惟庸和蓝玉作了区别处理,将胡惟庸列入了奸臣传而蓝玉没有列入,

  • 爷爷继承了孙子的皇位?奇葩争夺者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封建帝制在我国沿袭了千载,统治者为了不落人话柄,维护皇权稳固,帝王心术最是在意皇权的合法性与正当性,至少表面要做到如此。当然,千年的历史不乏有奇葩的存在,居然有人为了篡权枉顾人伦,谋篡自己孙子辈的皇位,此事也成了我国皇位继承史中最罕见的一幕。那么,这位奇葩的皇权争夺者究竟是谁?下面就和小编一探究竟吧

  • 五虎上将之一的关羽:自负且缺乏大局观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和关羽,都效忠于刘备,同为五虎上将,定是各有千秋,但是从各种角度去分析比较这两人,应是赵云占上风。图片来源于网络首先从敌军敌将的看法来对比。关羽被庞德称赞为英雄,但有且仅有一次。而赵云曾被五个人称为英雄,其中包括曹操。当初在荆州,关羽兵败如山倒,失了荆州,陆逊且下令抓捕刘备。直到赵云前来救援,陆

  • 怀才不遇的张郃:三国里最悲情的魏国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张郃与黄巾之乱后效力袁绍,官渡之战后又曹操重用。而曹操用人不拘一格,有很多能人在他麾下,虽然曹操也重用夏侯惇、曹仁等家族亲人,但五子良将里面没有一个是出身高贵、沾亲带故的人物。曹操提拔乐进、于禁于行伍之间,张辽、张郃、徐晃作为降将,也被委以重任,成为国家栋梁。五子良将之中,张郃活得最长,在其他四位都

  • 历史上被“热死”的名人:苏轼竟在其中!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苏轼:旅途劳顿,暑热中去世有关苏轼的轶闻趣事数不胜数,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位大文豪竟然是因暑热而死。据史料记载,元祐八年(1093年),大宋朝廷因掌握实权的高太后去世而风起云涌,各派势力权斗激烈,最后旧党大臣们失势,苏轼被新党大臣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又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隔了几年,他被再贬至

  • 刘后主乐不思蜀的背后:是否另有隐情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刘禅刘备之子,也就是刘后主,在史上他是有名的无能君主,更有烂泥扶不上墙的典故存世。可孔明对年少的阿斗却赞赏有加,在刘后主无能的背后是否另有隐情呢?网络配图中国有一句流传非常广泛的俗语,那就是看到一个人毫不进取的时候往往会说‘扶不起的阿斗’。这即是因为人们觉得此人虽有诸葛亮这样的千古谋士相助,但依然喜

  • 难以理解!梁武帝萧衍为何三次出家?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梁武帝萧衍是南北朝时期最有名的皇帝。作为南梁政权的开创者,萧衍一生有很多传奇之处。他多才多艺,是中国历史上最博学的开国皇帝;他在位四十八年,是南北朝时期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活了八十六岁,是仅次于乾隆的第二高寿皇帝。最值得一提的是,萧衍在有生之年不仅推崇佛教,广建寺庙,发展僧徒,而且还频繁地往寺庙里

  • 武将康茂才:为何迟迟被列为明朝开国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康茂才简介上提到康茂才生于公元1313年,明朝蕲县人,字寿卿,曾官至同知大都督府事,公元1368年的时候,康茂才跟随徐达北伐,三年后攻下兴元后,在班师回朝的途中,康茂才病逝,死后被追封为蕲国公,谥号武义。图片来源于网络康茂才年轻的时候就学识渊博,通晓许多经史大义。作为人子,康茂才也是非常孝顺,一直侍

  • 揭秘: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什么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在回答为什么不称帝这个问题之前,先讨论下诸葛亮能不能称帝。在刘备白帝城托孤时,诸葛亮和李严一起成为顾命大臣。尽管刘备也考虑到诸葛亮的权力过大问题,但是出于北伐中原这样的军事战争,也只有诸葛亮能统帅,刘备还是将军权交给了诸葛亮。在刘备嫡系相继陨落,益州本土派支持诸葛亮的前提下,孔明又是军政大权在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