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重耳为何要将自己同姓亲族和儿子几乎全杀光?真相是什么

重耳为何要将自己同姓亲族和儿子几乎全杀光?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80 更新时间:2024/1/1 19:37:23

重耳为何要将自己同姓亲族和儿子几乎全杀光,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这一篇我们的主人公晋文公,名叫重耳。很多人都以为他叫zhong’er,其实真正的发音应该是chong’er才对,准确地讲应该是“重瞳”,因为重耳的两个眼睛很大,而且每个眼睛居然有两个瞳孔,是个相貌出众的大眼儿帅哥,这也是他后来招众多枭雄、美女喜欢的原因之一。

重耳的祖父晋武公本非诸侯,而是晋国公室中被封在曲沃的旁支小宗。按照周王朝的宗法制度,诸侯国与周天子一样,有大宗、小宗之分。大宗就是嫡长子,继承王位或诸侯之位,而其他儿子则都是小宗,只能做低一等的诸侯或卿大夫。这种依照血统划分的等级森严的宗法秩序,是确保周王朝在如此松散的分封政体下还能保持政局稳定的最大原因。

然而,东周以后,礼崩乐坏,各国的宗法秩序纷纷瓦解,让位于权力与实力之争,而地处边缘的晋国在这方面走得最快。由于曲沃是个富庶大邑,实力兵力皆在晋都翼城之上,所以曲沃小宗在春秋初年渐有夺国弑嫡之野心,双方经过六十七年血腥屠杀,结果曲沃三代长寿宗主连杀五位短命晋侯,外加赶跑了一位(简直比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这三代还要拼),终以曲沃武公率师入翼吞并嫡系大宗胜出。

这是周朝历史上第一次小宗取代大宗的篡位事件,如果事情发生在西周,周天子必然要联合诸侯诛讨之,然而东周王室已衰,诸侯内争,都无暇也无力管这事儿。再加上武公非常识相,将攻打大宗所获得的战利品尽数献给周天子,于是周天子接受贿赂,顺水推舟承认了晋武公的诸侯之位。此时乃公元前678年,晋武公已是七十七岁的耄耋老人,而齐桓公正值壮年,并刚刚举行幽之盟初建中原霸业,为了拉拢很少过问中原事务的晋国,也将自己的小女儿齐姜嫁给了老迈的晋武公。晋武公已经这么老,当然不可能与齐姜有啥夫妻之实,结果晋武公的太子诡诸竟在病榻之前与齐姜私通成功,这简直就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春秋版本。

然而,齐姜并没有武则天的好命。第二年公元前677年,晋武公去世,晋献公即位,将齐姜封为夫人,但齐姜很快就去世了,只留下一子一女:女的叫做伯姬,后来嫁给秦穆公做夫人,男的叫做申生,被晋献公立为太子。

晋献公是东周列国中以铁血著称,他继位之初,由于公族势力强大,晋国的内政并不稳固。曲沃这一派,乃是小宗取代大宗,前车可鉴哪,特别是在和晋国嫡系大宗对抗的过程中,晋献公曾祖父曲沃桓叔、祖父曲沃庄伯的其他后代,也就是“桓、庄之族”都发展了自己的势力,隐然有尾大不掉之势。总之,晋献公感觉自己的屁股坐的并不稳当,为了防止“曲沃代翼”的事件重演,他铁血狼心,竟用计离间桓、庄之族,使他们自相残杀,待其势力削弱,猛然出手,将他的这群堂兄弟乃至亲兄弟尽数杀死,然后任用没有根基的异姓大夫执政,以加强君主集权。也就是说,在其他国家几乎都仰赖公族执政,任人唯亲时;晋国率先实现任人唯贤,得以广纳天下才智,国力日盛。

晋国本就是周成王封在北方防御戎狄的边防之国,在常年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与交往过程中形成了尚武的性格,所以战力强盛,铁血悍勇,且并不怎么喜欢讲规矩。当初周成王封其地唐叔虞在此时,就允许其治国“以夏正,疆以戎索”,也就是以当地众多夏朝遗民的礼俗来教导夏民,并以戎狄的法律来治理戎人;总之,与齐国等中原人爱搞面子工程不同,晋国人的礼法观念比较淡薄,而且兼容并蓄,做事灵活,讲求实际。如今既然周室已衰,杀人灭国都没人管了,那还不赶紧大杀四方?于是晋献公悍然出兵,从临汾盆地南进到运城盆地,一口气灭了耿(在今山西运城地区河津市)、霍(在今山西临汾霍州市)、魏(在今山西运城地区芮城县)、杨(今山西省洪洞县)等小国,并把耿、魏封赏给异姓大夫赵夙(赵国始祖)和毕万(魏国始祖)。紧接着他又向虞国(今山西平陆县北)假道伐虢(音guó),吞灭了虢国(今河南三门峡市),然后回兵顺势又灭了虞国(此二国皆为公爵国,地盘不小)。自此,晋国成为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国,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狄,东到河内,将今山西省的大部地区尽收国土,成为了春秋中期时除楚国之外地盘最大的国家,为重耳后来成为春秋五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介绍完了重耳的老爸,我再来介绍重耳的其他家人:跟大多数雄才大略的君主一样,晋献公的性功能也强的出奇,老婆儿子一大堆:他在当太子时,便娶了贾国(今山西襄汾东)国君的女儿贾君做夫人,但贾国被晋武公灭掉后,贾君地位下降,又无法生育,没有子女,结果被废黜;然后晋献公便笑纳了他的庶母齐姜为妻,生了一男一女,此前已述。另外,他还在戎地(又称翟国,位于今山西交城,应为狄人中的一支白狄族)娶了一对姐妹花(非亲姐妹)狐姬和小戎子为妾,她们分别生了一个儿子,叫做重耳与夷吾。这样还没完,后来献公又攻打骊戎(本在陕西临潼的骊山附近的戎部族,为男爵,此时应已向东迁徙),又抢来了骊戎之君的宝贝女儿骊姬连同她的妹妹来做压寨夫人(又是一对姐妹花,真羡慕啊)。献公所有的这些大老婆小老婆中,骊姬长得最漂亮,《庄子 齐物论》有云:“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是沉鱼落雁的原型。因此很为献公所宠

,被立为夫人。骊姬生个儿子,叫做奚齐,她的妹妹小骊姬生个儿子,叫做卓子。

总之,晋献公趁着齐桓公晚年霸业衰弱的时机,收买贿赂,玩弄阴谋,不择手段,假道伐虢,又内屠宗室、外灭同姓,还与戎狄(如骊姬、狐姬)及同姓(如贾君)通婚,完全置周礼于不顾,这在春秋初年那样的时代还是太任性了,迟早会出问题,果然,到了献公晚年,晋国就乱了。

跟很多国家一样,晋国内乱的开始,就是因为一个女人,一个美若天仙却心如蛇蝎的可怕女人——献公最宠爱的美女骊姬。骊姬美眉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承君位,因此整天在晋献公面前造谣污蔑,说太子申生想谋杀晋献公。晋献公虽然打仗治国很有一套,可是耳根子却软得很,枕边风一吹,就受不了了,一怒之下,就废了申生的太子之位。

但是,史书记载的显然有问题,晋献公一生雄才大略,他通庶母,杀公族,灭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可以说是在一片尸山血海中创立了自己的铁血基业,岂会那么容易为一小女子所骗?我认为,这可能因为申生身份特殊,他既是春秋霸主齐桓公的外孙,又是铁血强邻秦穆公的大舅子,而且颇有贤名,在朝中有里克等一大批重臣支持,严重威胁到了晋献公的权位,晋献公这才想借骊姬等一帮佞幸之手, 除掉申生。事实上,如前所述,晋献公在此前已将自己的堂兄弟与亲兄弟尽数杀死,只剩他自己这一条血脉;如今他再杀申生,也是为他接班人奚齐而杀的。总之,晋献公的行为自有其一以贯之的逻辑,与骊姬的撺掇关系不大。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申生才在被陷害后拒绝辩解,也拒绝逃亡,只说:“吾君已老矣,已昏矣!吾若此而入自明,则骊姬必死;骊姬死,则吾君不安。所以使吾君不安者,吾不若自死。吾宁自杀以安吾君,以重耳为寄矣!”(《谷梁传 僖公十年》)然后自杀了事。因为他知道铁血无情的晋献公绝不会放过自己,所以不如一死,还可以留下一个孝顺的美名。另外申生最后将重耳托付给里克,显然他认为众兄弟之中,只有重耳最贤,若他能继承君位,定能重整晋国,创建霸业。

然而,晋献公显然不希望再有啥贤公子威胁自己了,还是将年方十岁的小屁孩奚齐立为太子比较保险。而为了日后君位的顺利继承,还是用老招数尽杀群公子比较保险,于是各派一支人马去抓捕公子夷吾和重耳,罪名是知道申生的阴谋却知情不报,简直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公子夷吾于是激励民众,在他的封地进行了顽强抵抗,晋军攻打了一年,竟然没有攻下;直到一年后,晋献公派来右行大夫(步兵右统领)贾华率领的主力部队,夷吾的队伍才被打散,只得向西逃往靠近秦国的梁国(今陕西澄城县),以寻求秦国的援助。

而另外一边,重耳却不想抵抗,并表示:“君父之名不可对抗,谁敢对抗,便是我的仇人!”当然,重耳也不是个愚忠之人,他不抵抗,但他也不想死。当晋献公派来的宦官勃鞮(又称履鞮,名披,字伯楚,应是宫里一个管鞋的太监)闯进他的府邸,逼迫他自杀时,他也不多说,拔腿就跑,勃鞮提刀紧追不舍。重耳这年虽然已经43岁了,但身手还算敏捷,竟能翻墙而过,勃鞮一刀砍下去,只砍断重耳的衣襟,好险!

其实,重耳之所以不想抵抗,也是知道自己根本抵挡不住,所以不如表示一下自己的孝心罢了。事实上,据《左传》记载,早在十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65年,晋献公派谋臣士蒍在蒲邑和屈邑为重耳和夷吾筑城,没想到士蒍身为朝廷重臣,竟然搞豆腐渣工程,在城墙中混杂了木柴,夷吾愤愤不平的举报,士蒍却说这俩地方过几年就要打内战了,修那么认真干吗?这老头子火眼金睛,把晋国的局势早看透了。所以重耳相当清楚,这破城墙根本挡不了正规军,还是撤吧!

重耳逃离自己的封地后,不敢再待在晋国,便逃到了姥姥家,也就是他母亲的故国翟国。这一年是公元前655年。让我们记住历史上这个看似普通的一年吧,因为同在这一年里,齐桓公刚从召陵之盟回来,将楚国北进的野心暂时扑灭。而与此同时,后来让秦国称霸西部的百里奚也因祖国虞国被灭而亡命天涯,重耳与百里奚这两个改变了整个春秋历史的关键人物,竟然在同一年里遭受了如此类似的命运,历史的巧合,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廖化的实力如何?他有能力胜任先锋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廖化的故事。等到蜀国一个个元老人物都倒下后,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就都暴露无遗了。所以后来有一句话叫“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难道廖化就这么不济么?其实廖化还是非常有才华的,智谋可能不输诸葛亮。而且廖

  • 建立南宋的开国皇帝赵构,为什么会选择主动禅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赵构的故事。历史上各朝各代的皇帝们,似乎很少听说有哪一个在位的时候就将皇位让出来自己不干了的,大多数要么是病逝,要么是意外死亡,要么是被逼下位。然而,宋朝时期,却有这样一个皇帝,五十六岁的时候,说什

  • 还未黄袍加身时的赵匡胤是怎样的?他为什么能被称为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赵匡胤的故事。多数时候,我们提起宋朝,联想到的就是一个文人遍地走的很“弱”的时代,能打的几乎挑不出几个来。而说起赵匡胤,我们知道他是宋太祖,这也是加在他名字前面次数最多的词语。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

  • 嬴柱:苦熬14年登上皇位,结果当了四天就驾崩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嬴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好了歌注》的结尾说:“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世人都知晓神仙的好处,但是摆在眼前的诱惑谁能无动于衷?也许于他们而言,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所以只要生前登上高位,死后便任人臧否了,所以后人读史时才会感叹一句“甚荒唐

  • 王阳明为什么能爱龙场悟道?他的心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王阳明的故事。2018 年的《人民日报》曾发表一篇文章《王阳明:如何唤醒内心的强大?》。王阳明原名叫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人。王守仁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

  • 长孙无忌作为凌烟阁排名第一的功臣,为什么结局那么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长孙无忌的故事。我们说李世民虽然在夺皇位的时候心狠手辣,没有放过自己的亲兄弟,但是对于跟随自己的功臣却是照顾有加,还专门为他们画了画像,建了一座凌烟阁用来悬挂画像。在这其中,排名第一位的是长孙无忌,

  • 张辽被名将丁奉一箭射杀,丁奉最后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根据《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记载,一次战役中,彪将丁奉追击曹丕,张辽见状立刻骑马上前搭救,但不慎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间,所幸被徐晃所救,最终共同护送曹丕逃走。这场战役中,魏军损失惨重,折损了许多士兵。孙韶、丁奉缴获马匹,车仗,船只

  • 刘鄩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刘鄩是谁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乱世,都是百姓遭殃,同时会造就很多功臣名将;乱世是百姓的苦难,同时也是英雄的舞台,在太平盛世很多有能力的人,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只有在乱世才能有机会出来建功立业、造福百姓,算不算是一种讽刺呢?然而,当自己手中权力过大或者功劳过大或者被猜忌时,又会引

  • 朱元璋的军事能力为何这么强?是谁教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明太祖朱元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皇帝,作为历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之一,朱元璋的一生就是传奇的化身。元朝末期,朱元璋一家人吃不饱饭,最早的朱元璋为了生存下去,给地主家放牛,这时候的他还只是孩子。可是没过多久,地主家就不要他了,

  • 章要儿是什么身份来历?她被升为太皇太后,为何又回了皇太后的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章要儿是什么身份来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众所周知,卞夫人是曹操的妻子,尽管曹操生前并未称帝,不过却被封为魏王,卞夫人自然也就顺理成章的被册封为王后,而等到220年曹操病逝,曹丕即位之后篡汉建魏,也就是魏文帝,而卞夫人自然也跟着升了一级,被尊为皇太后,等到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