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毕万

毕万——春秋时期晋国大臣

毕万

毕万的资料

本名:毕万

所处时代:晋

民族族群:汉人

被封姓氏:魏

毕万的介绍

毕万,生卒年不详,姬姓,毕氏,名万,毕公高之后,春秋时期晋国大臣。公元前661年,毕万因随晋献公消灭耿、霍、魏三国有功,晋献公于是将魏地赐封给毕万,并任命他为大夫。毕万死后,毕万子孙以其封地为氏,称魏氏,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先祖。

晋献公在位时期,晋国国势日益强盛。晋献公十六年(鲁闵公元年,公元前661年)冬天,晋献公扩大军队编制,将原来的一军设置为上、下两军,自己率领上军,太子申生率领下军,随即发动一次开疆拓土的战争。晋献公以赵夙驾御战车,毕万作为车右。此次出兵战果丰硕,晋军一举消灭耿国(在今山西省河津市东南)、霍国(在今山西省霍县西南)和魏国(在今山西省芮城县东北)三个小诸侯国。晋军凯旋而回后,晋献公为了奖励英勇作战的赵夙和毕万,将耿地赐给赵夙,将魏地赐给毕万,并让他们二人担任大夫。

晋献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晋献公诸子争夺君位,使晋国发生内乱。而毕万的子孙更加众多,他们以毕万的封地为氏,称魏氏。

有关“毕万”的历史故事

  • 春秋战国毕万简介-春秋战国毕万

    毕万简介:小编今天讲一位春秋战国历史人物:春秋战国毕万,历史上评为毕万,春秋战国历史毕万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本名:毕万,所处时代:春秋时期,民族族群:华夏族毕万,生卒年不详,姬姓,毕氏,名万,毕公高之后,春秋时期晋国大臣。公元前661年,毕万因随晋献公消灭耿、霍、魏三国有功,晋献公于是将魏地赐封给

  • 万姓起源和来历姬昌后裔毕万封于魏国以祖先名为姓(万姓来历及起源)

    万姓的来源主要有四种。首先,它起源于周朝阿清学者睿博,他被封于瑞地,建立了郭蕊。传到瑞波湾这一代后,后人就以祖先的名字为姓氏。第二,源于毕万,其父是姬昌的第十五子。毕万被封在魏地,最终他的后代以祖先的名字为姓氏。第三,起源于商汤的官员叫万武。第四,改姓。宋朝的幕僚赵方,为避主人之名,改名为赵万,后代

  • 毕万:春秋时期晋国大臣

    毕万,生卒年不详,姬姓,毕氏,名万,毕公高之后,春秋时期晋国大臣。公元前661年,毕万因随晋献公消灭耿、霍、魏三国有功,晋献公于是将魏地赐封给毕万,并任命他为大夫。毕万死后,毕万子孙以其封地为氏,称魏氏,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先祖。毕万的先祖名叫毕公高,是周文王姬昌的庶子,周武王姬发的异母弟。周武王

  • 揭秘:毕万是战国时期魏国的祖先吗?

    毕万,姬姓,毕氏,名万。毕万是毕公高之后,属于我国春秋时期的晋国大臣。公元前661年,晋国是晋献公统治时期,晋献公将晋国的一军扩充为上下二军,改变了军队的编制,分散了权力,但是增加了军队的人数和实力。重新分配了军队之后,晋献公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攻打耿国、翟国以及魏国。其中的魏国并不是战国时期的魏国

  • 毕万生平简介 毕万是战国魏国的祖先吗?

    毕万,姬姓,毕氏,名万。毕万是毕公高之后,属于我国春秋时期的晋国大臣。公元前661年,晋国是晋献公统治时期,晋献公将晋国的一军扩充为上下二军,改变了军队的编制,分散了权力,但是增加了军队的人数和实力。重新分配了军队之后,晋献公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攻打耿国、翟国以及魏国。其中的魏国并不是战国时期的魏国

  • 毕万献上了魏王的首级,从此他以魏为姓氏

    周文王第十五个儿子叫毕公高,毕公高的后裔毕万在春秋时期是晋献公的大夫,即上将军。他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深得晋献公器重。晋献公想扩大自己的地盘,决定吞并周围的荻、霍、魏三国。于是,兵分两路。他派他的太子申生和大夫赵夙攻荻国,自己和毕万攻魏国,然后合兵一处再攻霍国。谁知魏国城墙十分坚固,守备格外森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