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汉景帝的第一任薄皇后为何会被废?

揭秘:汉景帝的第一任薄皇后为何会被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853 更新时间:2024/3/14 20:50:40

汉景帝的皇后:汉景帝的第一任皇后是薄皇后,第二任皇后是王娡。汉景帝刘,于公元前188年3月4日出生在赵国皇族中,是汉文帝的儿子,死于公元前141年1月29日,死时48岁,在位16年,一生主要成就平定了七国之乱,和父亲汉文帝一并开创了“汉景之治”在汉代中是比较强胜的时期,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打下了经济和政治基础。

网络配图

刘启才是真正的名字,汉景帝是皇号,“景”是在古代,有由义而济,没错他平定了七国叛乱,喜欢深思熟虑,善于充分谋划的性格也符合,传播仁义,品德坚强一刘启身上也一一体现,“景”用在他身上是名副其实的,这在历代皇帝中是很少见的。汉景帝没有什么大智慧,但是听话紧遵汉文帝的教诲,萧规曹随,以德服人,“休养生息”是其座佑名,继位后就大赦天下,是个老实的皇上,人们称他是“能让百姓人人当官的好皇帝”。

薄氏(生卒不详),山阴人(今浙江绍兴);是中国汉朝孝景帝刘启的表亲兼元配妻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废黜的皇后。

薄氏与汉景帝刘启的婚姻是由薄太后主婚的,薄氏是太后薄姬的族人。当时汉文帝在位,刘启还只是皇太子。

网络配图

薄太后是汉文帝的母亲,汉景帝刘启的祖母。薄太后希望这次联姻能巩固自己娘家‘薄氏家族’的地位。而刘启则通过这桩婚事得到祖母的支持从而保障自己的太子宝座。

薄氏的婚姻很不幸,她从太子妃到皇后,一直得不到丈夫的宠爱,也没有子嗣。后宫里那些有子嗣的妃嫔们,对太子位和皇后位子虎视眈眈。当薄皇后做皇后的第六年,薄太后病逝,汉景帝立庶长子栗姬之子刘荣为太子,在“母以子贵”的汉代,皇后之位往往是太子之母的专座,无子的皇后是坐不稳一国之母的位置的,加上景帝对薄氏并没有什么深厚的感情,薄氏被废黜。

网络配图

薄皇后在史书上的记载不过短短一两行字,但仍能看出她的检点从容,安分守己,从无过错,是非常称职的太子妃和皇后。

她在位期间,太子宫和未央宫都是宁静祥和,妃嫔和妃嫔的孩子们都得到公正的善待。据史书记载,汉景帝光活到成年的儿子就有十四人,另还有诸多公主。考虑到当时的医疗条件和婴孩夭折率,薄氏是当之无愧的贤惠皇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秦始皇的两个儿子为何和他不同姓?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的万余妻妾生儿子不过二十几人,女儿也是二十余人。秦二世没有后代留世。而且,秦始皇的儿女们大多和秦王朝一起走进了坟墓。秦始皇儿子有十几个,比较有名的是以下4个,其他都没有任何记载,无从考证。长子扶苏:被赵高假诏赐死。网络配图少子胡亥:胡与赢两字通用,事实上秦二世既姓胡又姓赢。公子高:始皇帝、二世

  • 揭秘铁齿铜牙纪晓岚 竟比和珅更会拍马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清代文献中都有记载,纪晓岚是个大胖子,喜欢用大烟袋锅子。他大约从三十岁以后开始发胖,身材偏矮,远远地望去犹如水桶一般。而纪晓岚的对头和珅,则是乾隆年间着名的美男子,精通满、汉、藏等多种语言,尤其擅诗文。乾隆用人不仅要能干的,还喜欢长得英俊的。相貌丑陋却偏偏又碰上乾隆,所以即使他再才华横溢,也难得到真

  • 他12岁被净身入宫 34岁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郑和(1371年-1433年), 明朝太监 ,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郑和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是马哈只第二子,郑和有姐妹四人 。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和仅十岁,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

  • 他是宋朝民族英雄 最后却绝食三天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杨家将,可谓是人民心中忠诚与勇敢最好的诠释,杨家一门上到杨令公,下到七个儿子,最后到杨门女将都战死沙场,其保家卫国的事迹流传了千年,直到现在还有大量的影视剧作品以这个故事为主题。今天我们要说的,则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位宋朝名将,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杨令公,杨业杨无敌。网络配图杨业少时就善于骑马射箭

  • 丑女宿瘤脖下有瘤为何被齐愍王相中为王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宿瘤女,是齐国东郭的采桑女,脖子上有个大瘤,“瘤子”长在颈下,就是甲状腺肿大,古代医药不够发达,无法抑制,无法切除,也不明白病因,也正因为这个瘤子所以被称为宿瘤女。尽管远远近近的婚龄男子,都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宿瘤,但她却不以为意,依然我行我素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的一切不闻不问,甚至不屑一顾。

  • 三国谋臣何其多 不管怎么看还是诸葛亮排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司马懿、郭嘉、贾诩、周瑜、陆逊、荀彧、荀攸、田丰、李儒、庞统、徐庶等人,就如每个人心目中的三国武将武力值都有一个心目中的排行榜一样,喜欢三国的朋友自然也有心目中的第一谋臣是谁。个人依旧觉得诸葛亮才是三国第一谋臣。网络配图诸葛亮,出山时刘备几乎是到了绝境边缘,为刘表在荆州做了七年的看门狗,却一

  • 揭秘:江陵才子张居正 因被落榜而感恩终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明嘉庆十六年,一场相当于现在高考的乡试在湖北武昌举行,主持考试的是时任湖广巡抚的顾璘。顾璘是一代才子,自幼聪慧。二十一岁就中了进士,与同里的陈沂、王韦并称“金陵三俊”,历史上说他“有知人鉴”,就是善于识人。在这次考试中,有一个人就特别受他的关照,不过这次,他关照的方法不是提拔奖掖,而是让他“落榜”。

  • 神奇还是巧合?刘邦临终前的两个预言竟成现实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预言指的就是对未来事件的预测。在我国古代有许多知名的预言以及预言书,如东汉时期的图谶之说、以及李淳风的《推背图》、刘伯温的“烧饼歌”等等。但若论第一大预言家,非汉高祖刘邦莫属,他在临终前做出了两大预言,最终都一一实现,不可谓不神奇,不可谓不偶然。网络配图下面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甜心即可就为大家介绍下刘邦

  • 楚汉传奇:揭秘刘邦为何认“龙”做父?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据史料记载,刘邦出生于今天的江苏丰县,父亲刘太公和母亲刘媪都是地道的平民,没什么靠山,刘邦出生后就是他家的老三。少年时的刘邦在乡里的口碑还算不错,但是自从十几岁之后,刘邦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不爱读书,整日游手好闲,在乡里寻衅滋事,不务正业,成了百姓心中典型的“地痞无赖”。可想而知,刘邦四十多岁时仍旧是

  • 贪官和珅胸罗万卷 为什么连个举人也没考上?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和珅在咸安宫官学读了十来年书,“十年寒窗”苦读,又有当时京师最好的老师教授,不但精读了四书五经、满汉典籍,还学习了骑马射箭、满蒙藏文。在当时多数贵族子弟热衷于提笼架鸟、游嬉浪荡的风气下,说他是“有志青年”、“有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