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江陵才子张居正 因被落榜而感恩终生

揭秘:江陵才子张居正 因被落榜而感恩终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756 更新时间:2024/1/21 21:47:55

嘉庆十六年,一场相当于现在高考的乡试在湖北武昌举行,主持考试的是时任湖广巡抚的顾璘。顾璘是一代才子,自幼聪慧。

二十一岁就中了进士,与同里的陈沂、韦并称“金陵三俊”,历史上说他“有知人鉴”,就是善于识人。在这次考试中,有一个人就特别受他的关照,不过这次,他关照的方法不是提拔奖掖,而是让他“落榜”。

这个人叫张居正,参加“高考”时年仅13岁,人称“江陵才子”。顾璘在此之前就认识了张居正,第一次见面时就对他不凡的谈吐感到惊讶,以致“许以国士,呼为小友”,也放下了巡抚和长辈的双重架子,与张居正结为“忘年交”。

后来他又专门请张居正到家里作客,而且拿成人的礼节来对待。他还把自己的儿子叫出来,指着张居正说:“这位就是荆州张秀才,以后他当了中枢大要,你可以去见他,他一定会顾念到你是老朋友的儿子的。”

果然,张居正虽然是考生中年龄最小的,但考卷却答得相当漂亮。然而正当考官准备将他录取时,却被顾璘阻止了。原来张居正在考试之前曾写了一首《题竹》,其中写道:“绿遍潇湘外,疏林玉露寒。

网络配图

丛劲节,直上尽头竿。”他把自己比为凤毛麟角,要就此直上青云。这一方面展现了一种自信与抱负,另一方面也透露着那么一点自负和高傲。

这应该是才子们的通病,因为沾染了才气,难免眼光就高了,气也浮了,古代许多神童的折戟沉沙,莫不过于此。

顾璘把朝廷派来监督招生工作的赵御史请来,对他说:“张居正不是一般的人才,将来一定会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

但是13岁就让他中举,这么早入了官场,将来不过是多一个官场上风花雪月、舞文弄墨的文人,对国家其实是一种损失。不如趁他现在年龄小,给他一个挫折,让他多经历一些。”

这事遭到了副主考官、湖广按察俭事陈束的坚决反对,因为他实在太爱惜张居正的才华了,他反对的理由是:“以后的事谁能说得准呢?但是从现在的卷面成绩看,你不录取他,那不是埋没人才吗?”

赵御史很是犹豫了一番,最终理智战胜了情感,按照顾璘的意见,给张居正亮起了红灯。

乡试结果公布,呼声最高的“江陵才子”落榜,一时成为轰动的新闻。这对于此前早就习惯了顺风顺水、到处都是鲜花和掌声的张居正来说,由此带来的打击可想而知,他为此愤愤不平,很是不服气。

顾璘也没瞒着这件事,他找到张居正说:“是我坚持不录取你。”虽然没有更多的解释,但从这一句话和那期待的眼神里,年少的张居正读懂了一切。顾璘没有看走眼,从此张居正没有了抱怨,转身投向了更扎实的学习与历练。

网络配图

三年后,16岁的张居正再次参加了乡试,并考中了举人。恰巧这年顾璘在安陆督工,张居正前来拜见,顾璘很高兴,对他说:“古人都说大器晚成,这是作为中材的说法罢了,当然你不是一个中材。

上次耽误了你三年时间,这是我的错误。但是,我希望你有大的抱负,要做伊尹,做颜渊,不要做少年成名的秀才。”说完,解下了自己犀牛皮的腰带送给他,说:“你将来是要系玉带的,我的这一条配不上你,只能暂时委屈你了。”

在明代,衣服是不能随便穿的,什么品级的官员穿什么样的衣服,甚至系什么样的腰带都是有规定的,像顾璘这样级别的官员,系一条犀带已经算很牛了。

但在他看来,眼前的这个少年将来是可以系玉带的,话语中的那种鼓励与期盼不言而喻。

事实上,张居正的确没有辜负顾璘的一片苦心,日后正是他主持了明代历史上最重要的改革,成为国家的脊梁。清代的蔡岷瞻评价说:“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

网络配图

作为一代伟大的政治家,张居正一生最感激的人,就是曾经让他落榜的顾璘,他后来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道:“仆自以童幼,岂敢妄意今日,然心感公之知,思以死报,中心藏之,未尝敢忘。”

意思说:我那时候年龄还小,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发展,但是我内心知道顾大人是真正懂得我的人,即使以死相报也在所不惜,这种想法,我到现在还不敢忘记。

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自己比别人高多少,而在于肯于把别人举上自己的肩膀。顾璘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至今仍给我们留下如此温暖的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神奇还是巧合?刘邦临终前的两个预言竟成现实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预言指的就是对未来事件的预测。在我国古代有许多知名的预言以及预言书,如东汉时期的图谶之说、以及李淳风的《推背图》、刘伯温的“烧饼歌”等等。但若论第一大预言家,非汉高祖刘邦莫属,他在临终前做出了两大预言,最终都一一实现,不可谓不神奇,不可谓不偶然。网络配图下面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甜心即可就为大家介绍下刘邦

  • 楚汉传奇:揭秘刘邦为何认“龙”做父?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据史料记载,刘邦出生于今天的江苏丰县,父亲刘太公和母亲刘媪都是地道的平民,没什么靠山,刘邦出生后就是他家的老三。少年时的刘邦在乡里的口碑还算不错,但是自从十几岁之后,刘邦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不爱读书,整日游手好闲,在乡里寻衅滋事,不务正业,成了百姓心中典型的“地痞无赖”。可想而知,刘邦四十多岁时仍旧是

  • 贪官和珅胸罗万卷 为什么连个举人也没考上?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和珅在咸安宫官学读了十来年书,“十年寒窗”苦读,又有当时京师最好的老师教授,不但精读了四书五经、满汉典籍,还学习了骑马射箭、满蒙藏文。在当时多数贵族子弟热衷于提笼架鸟、游嬉浪荡的风气下,说他是“有志青年”、“有为青年”,

  • 揭秘:乾隆皇帝当年金屋藏娇藏的是哪个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乾隆真的不爱乌拉那拉氏吗,乾隆金屋藏娇的地方,金屋藏娇男

    香妃是乾隆的爱妃。乾隆一生,先后封有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共41人,仅次于康熙的后妃人数(55人)。香妃在其中地位不算是最高的,却是最受宠的,至少是最出名的。乾隆50岁以后选进的12位妃嫔,大都是13岁左右,最大的也不超过19岁,惟独香妃入宫时已是26岁,属于特例吧。皇帝一般都偏爱

  • 兵仙韩信这么猛 他的军事能力是怎么得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韩信为什么能带那么多兵,韩信有多少兵力,兵仙韩信画像

    韩信的天赋究竟有多高,这个我们不知道,这里只能说说他把天赋锻打成锋利神兵的过程。因为史料太少,关于韩信的记载就那么多,所以以下的叙述推测的成分很大,请朋友们自行鉴别。秦国统一六国之后,收缴了很多违禁品,兵书就是其中之一。韩信大约生于公元前231年,秦国统一六国的时候(公元前221年),他才10岁左右

  • 女皇武则天做了什么 让李世民冷落她12年?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怎样冷落男人让他对你在乎,武则天为什么要掐死自己女儿,李治怕武则天吗

    历史中记载武则天与李世民同居12年,但却一个子嗣都没有,有人说李世民根本就不打算重用武则天,采取了避孕措施,但为何从来不碰武则天呢?下面小编带你看。“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后,积极

  • 为何说道光皇帝为何成了最抠门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道光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道光皇帝是个好皇帝吗,道光皇帝抠门的记录

    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即清宣宗,通称道光帝,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清仁宗(嘉庆帝)次子,生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拉氏。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重要事件:虎门销烟、公布《穿鼻草约

  • 他和潘安齐名美男子 楚王经常要他陪伴伺候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公子蛟和公子羽最后哪一个做了赵王,怀王之约,与潘安齐名的美男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崇尚老庄,战国时期鄢(今湖北宜城市)人, 楚国文人。生于屈原之后,为屈原之后学。《钟祥县志》记载“宋玉,邑人也,隽才辩给,善属文而识音。”他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是中国历史上与潘安齐名的最著名的两大帅哥之一,风流倜傥、潇洒干练、反应敏捷、谈吐不凡

  • 冲冠一怒为红颜 楚文王为何如此豪气万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谁,豪气万丈的音乐,豪气万丈的意思是什么

    约公元前690年,在父亲楚武王去世后,楚文王顺利继承王位。俗话说的好,新官上任三把火,楚文王在即位后不久,决定让动一动自己都城,也即将都城搬迁到郢都。迁都之后的第二年,楚文王想要吞并弱小的申国。不过,在楚国和申国之间,却隔着一个邓国。考虑到楚国和邓国存在姻亲的关系,楚文王立即和邓国国君通了气,也得到

  • 揭秘蜀国的灭亡是诸葛亮败家还是刘禅昏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早算到蜀国会灭亡,蜀汉为什么最先灭亡,蜀国灭亡

    三国时期,景耀五年,姜维伐魏失利,回来后因为和黄皓有矛盾,没有居住在成都。六年,姜维听说了魏国攻打蜀国的动向,就急忙上书后主刘禅,望他能做好准备,但由于黄皓的阻止,刘禅并没有听取姜维的建议。网络配图公元263年,魏将钟会、邓艾征讨蜀国。战争开始以后,蜀军就陷于被动,汉中被魏军占领。由于诸葛亮死了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