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历史上的真面目:画像为何是猪脑袋?

朱元璋历史上的真面目:画像为何是猪脑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535 更新时间:2023/12/29 2:41:36

在现有的历史影像资料中,保存着明太祖朱元璋的两种画像。一种,相貌英俊、生龙活虎;另一种,则是猪头短颈、长相滑稽。其实,丑与俊的画像,都是官方认可的做法,最起码,朱元璋早就一清二楚。外界非疑惑,难道朱元璋的确长相难看吗?莫非史书当中的记载,高度美化了吗?后世人很想弄明白,这位大明的“开国皇帝”,究竟长了一副怎样的面孔呢?

网络配图

有一个传奇故事:朱元璋喜欢唐太宗,他希望自己跟唐太宗一样,干出一番大事业。有趣的是,世上的三个兄弟,亲自赶来给皇帝画画,想不到,亲兄弟居然明算账,他们撞上了各不相同的人生结局。前两位兄弟为人诚实,他们分别画出了朱元璋的原貌,结果,被莫名其妙地杀了。最小的兄弟心眼灵活,他知道朱元璋培养起一种奇特的爱好,那就是出奇寻异,与众不同,因此,就冒大下之大不韪,照着唐太宗的样子,给朱元璋画了一幅坐像。末了,朱元璋龙心大悦,不但没有动刀子杀人,还给了这位画师重重的赏赐。

考察官方承认的历史资料,不难发现,在明代帝后的“御容”中,唯开国皇帝朱元璋,存在面貌截然不同的两种肖像:其一,为端庄之像,其二,为怪异之像。这是历代帝画像当中,绝无仅有的罕例。毕竟无论加以美化,还是如实描绘,同一人不可能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相貌。

网络配图

根据考证,朱元璋的端庄之像属于真实的面容,存世有两幅,其一,为坐像立轴,绘盛年相貌,紫色脸膛,黑色短须,面庞丰圆,神态英武;其二,为半身册页,作老年之相,容貌同于立轴,唯两鬓皆白,长髯飘然。献记载:“明太祖日章天质,凤目龙姿,声如洪钟,奇骨贯顶。”又称其“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描述虽有些抽象笼统,但仪表堂堂殆无可疑,与端庄之像相对照,大致吻合。

明代张翰任“南司空”之职时,曾入“武英殿”瞻仰太祖、成祖的御容图像,谓“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张翰描述的形象,与盛年立轴所绘十分接近,此明太祖端庄之像与明成祖像,一起郑重挂于“武英殿”,作为“先帝像”供奉,因此,也证明供奉的画像都属于真切的面容。

说完皇家的供奉画像,再谈谈那些截然不同的“怪异之像”吧。显然,明朝皇室保留的每一张画像,都穿插着具体的画师,绝对不是坊间胡乱传播的乱涂乱画作品。在那些画作当中,朱元璋的相貌十分丑陋,额头、下巴、两颊都突拱而出,隆鼻如蒜,尖嘴似猪,呈所谓“五岳朝天”之奇象;脸上还布满斑斑黑点,对称均匀,即所谓“七十二黑痣”之贵兆。这种俗称“猪相”的怪异之太祖像,在“南薰殿”图像中,竟然铺排了十幅之多。据考,这类怪异之像的衣冠服饰,多不符合明代冠服制度,因此,相貌疑为臆造。

网络配图

据了解,迄今最全的朱元璋画像,既有宫廷的珍藏,也有民间的绘画,各种各样的版本,多达十六种之多。其中,既有的帝王相像,容貌非常滑稽,这种帝王情态对于普通人来说,的确十分新鲜。

为什么要画如此“丑怪”之像,有人觉得,是明太祖为了神化自己,以图谋天下;也有的认为,明太祖生性多疑好杀,为防不测,特绘“异像”,以混淆视听。看来,这类怪异之像,恰恰是朱元璋孕育出来的一个“文化怪胎”,其他朝代的帝王,恐怕拿不出类似的想法,在后人眼里,朱元璋的怪异举止,确实称得起与众不同、独一无二了吧。

朱元璋希望自己与普通人不一样,所以让画师作出很多怪异的画像。这也也许就是他的高人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最喜欢玩的皇帝 最终因为玩儿的过火而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乾隆最喜欢的妃子是哪个,没有污点的皇帝,除了当皇帝

    如果说历史上那个皇帝最能折腾,那么一定是朱厚照,他也被当做是历史上昏君的代表。但是实际上朱厚照是非常聪明的,他也是明白事理的,但是因为他自己的个性,所以被历史认为是昏君的典型。朱厚照从小就非常聪明,他的父亲就他这一个儿子,所以就把他当做掌上明珠,他喜欢骑射,他的父亲就希望将他培养成朱元璋一样的皇帝,

  • 虽为女人却权比宰相 长袖善舞却终难逃诛劫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没有实权的宰相,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上官婉儿原本是官三代,她祖父上官仪是唐高宗时候的宰相,因为重男轻女思想做怪,看不惯武则天专权擅政,冲动之下起草了废后诏书,被武则天以谋反罪处死。受祖父牵连,当时还在襁褓之中的婉儿,随母亲一起被配没掖庭(掖庭,宫中旁舍,宫女居住的地方)。虽然身为婢女,可天姿聪颖的婉儿,在母亲郑氏的教导下,出落得冰雪聪

  • 真实的魏武帝曹操:狡诈却不失为汉末能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延真的谋反了吗,魏武帝是指谁,汉献帝为什么那么无能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

  • 从女奴到皇后:大汉贤后卫子夫的情场奋斗史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卫子夫画像,秀木成林皇子妃奋斗史,卫子夫是贤后吗

    俗话说“江山代有才人出”。继馆陶公主给弟弟推荐美女巩固地位之后,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也有样学样,在做同样的打算。更何况她推荐美女的理由比姑妈要“光明正大”得多:皇帝无子女,他现有的后妃都没出息。网络配图平阳公主的丈夫是汉初名相曹参的曾孙曹寿,封平阳侯。由于弟媳陈娇悍妒,平阳公主不便照搬姑妈的老办法到后

  • 他杀死爱妻霸占曹操的女人是史上最可恶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丕娶了汉献帝的两个女儿吗,一个嫁了三个皇帝的女人,历史上抢儿子老婆的皇帝

    曹操曾言"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言下之意是把篡汉的任务交给儿子了。曹丕果然不负父望,曹操死去不久便把汉献帝赶下了台。这事情还得从曹操打张绣、袁氏开始。网络配图曹操收复张绣宛城,纳得张绣婶婶导致其又叛,爱将典韦、侄儿曹安民被杀,曹丕独自骑马溜走。这个在曹丕的《典论》里有说道,但曹操娶人妻的行为却潜

  • 以一人敌一国:李鸿章的另一场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如何正确评价李鸿章,李鸿章在甲午中日战争的举措,李鸿章和甲午战争

    以一人敌一国。这大概是对李鸿章与甲午战争最准确的评论。甲午战败,李鸿章失去权力,也失去了北洋海军;对于晚清,30年自强运动,至此,全盘破产。对于这个国家,这是真正的惨败。这大概是对李鸿章与甲午战争最准确的评论。甲午战败,李鸿章失去权力,也失去了北洋海军;对于晚清,30年自强运动,至此,全盘破产。对于

  • 史上最不务正业的英雄:鲁肃曾是败家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鲁肃是老实人吗,如果鲁肃不死,西晋灭亡司马有多惨

    要说到不务正业,我们先要看什么算得上正业,在漫长的中国社会,读书人的正业,就是金榜题名了,或者叫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历史的长河已经奔走了几千年,但现在的社会正业,我们没有看到丝毫改变,中国人还依旧在走着几千前的老路。当然,正业还有一个共性,就是周围的人群的认可和赞许。而历史的英雄们,可能对这些正

  • 你真以为刘邦称帝运气好?临终前留下两预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刘邦真的出尔反尔吗,刘邦失败了无数次赢了一次,刘邦为什么怕吕后

    公元前196年7月,刘邦亲自率军平叛乱,虽然叛乱很快被平定,但刘邦在此次战役中身受重伤。网络配图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刘邦为了巩固他创立的大汉王朝准备做着最后的安排,在他分封诸王和安排了大臣之后,吕后前来向刘邦询问谁可担任将来的丞相人选,刘邦对她说曹参可以。吕后接着又问那曹参之后谁可,刘邦回答说:“王陵

  • 汉文帝的妃子:谁才是最后真正的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邓通怎么伺候汉文帝,汉文帝刘恒第一个皇后,历史上汉文帝喜欢慎夫人吗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四子,是为汉文帝。自古妃子宫斗都是更古不变的话题,在后宫之中,总有赢家,或是权利,或是爱情,那么,在汉文帝的妃子中,谁才是最后的赢家呢?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之庶弟。前196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

  • 历史上有名的严妻 他临死时才体会到她的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死人经顾慎为有孩子吗,妻不厌诈,慈禧太后葬礼有多隆重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古人叫独孤伽罗。她是汉化鲜卑人,北周大司马、上柱国独孤信之七女。也是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的皇后,和隋文帝并称二圣,是隋文帝的贤内助,严内助,对开皇年间的政治影响颇大。她也特别喜欢管闲事,不仅严管丈夫和儿子的感情之事,对手下的感情之事也喜欢插手。网络配图独孤伽罗和杨坚的婚姻属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