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从曹魏后期到西晋初年的重臣,卫瓘为何满门遇害?

他是从曹魏后期到西晋初年的重臣,卫瓘为何满门遇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034 更新时间:2024/1/17 19:36:17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卫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西晋帝国的覆灭源于“八王之乱”,而“八王之乱”的肇始则是有定海神针作用的帝国元老卫瓘被杀。

《三国演义》和正史《三国志》关于卫瓘的事迹高度一致。

在征伐蜀汉的生死博弈中,卫瓘称得上是“不死鸟”,无论陷于多么难堪的位置、多么危险的境地,他总能通过四两拨千斤,扭转局势,转危为安。

卫瓘,出身儒学世家,年轻时就有“明识清允”的美誉,脑子灵、见识明。他跟后世的狄仁杰一样,是以司法官出道的,在担任征蜀监军前,他的职务是廷尉卿(最高法院院长)。

曹魏灭蜀汉战役中,卫瓘是司马昭安排的一只“黄雀”,用来监视“螳螂”钟会和“蝉”邓艾的。

最后,“螳螂”和“蝉”都死了,卫瓘这只实力最弱的“黄雀”成了胜利者。

钟会,是有着“当世张良”称号、风头无二的政坛才俊;

邓艾,是被称为“姜维克星”,曹魏“万金油”级战将。

结果两个却双双死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手里,这个卫瓘是有多厉害?

钟会、邓艾都有N次机会干掉卫瓘。

当初,钟会让卫瓘去收押邓艾,卫瓘手里只有几个兵,这不明摆着让他去送死嘛?

邓艾刚打下蜀国,部下正等着封赏,这种情势下去捉拿邓艾,邓艾只要动动手指头,卫瓘就得去领盒饭。

钟会的算盘很精:借邓艾的刀除掉卫瓘,借此坐实邓艾的谋反罪名,然后以自己优势兵力除掉邓艾,一石二鸟,自己独吞胜利果实。

卫瓘却没有中套。他假称有诏书收押邓艾,“只抓首恶、其余不问”,轻易搞定了邓艾部下,将邓艾轻松拿下。

到了钟会策划谋反,卫瓘无法脱身。他假装生病呕吐,借钟会放松警惕的时机外出,作檄文号令魏军,群起反攻主帅钟会。

最终,钟会、姜维功亏一篑,被魏军剁成肉泥。

随后,卫瓘命令将领田续追杀邓艾。由于田续在征蜀过程中被邓艾羞辱过,卫瓘告诉他:“你可以报江由城下的羞辱了。”

可怜邓艾父子,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杀掉了。

卫瓘为什么必须要杀邓艾呢?

《晋书》给出的解释是“瓘自以与会共陷艾,惧为变,又欲专诛会之功”。

原来,当初卫瓘跟钟会一起诬告邓艾,怕邓艾被释放后反咬一口;除掉钟会后,卫瓘又希望把所有的功劳算在自己头上。

可见钟会千算万算,还是没有卫瓘的算盘精啊!

朝廷评论平定蜀汉的功绩,认为钟会、邓艾“二将跋扈,自取灭亡”,卫瓘则收了全功,被封“使持节、都督关中诸军事、镇西将军”,加官进爵。

晋朝建立后,卫瓘作为帝国元老,成为国家的擎天一柱。

晋武帝司马炎准备选太子妃,卫瓘家的女儿长得又白又美,成为首选。

但卫瓘却不为所动,毕竟太子司马衷的智商摆在那里,而晚年的卫瓘是很注重清誉和名节的,对皇帝抛来的橄榄枝假装无视。

恰逢曾经是司马昭另一宠臣的贾充被外调,为了避免离开京城,他动足了歪脑筋,通过贿赂杨皇后,在武帝那边不停地吹枕边风,将女儿贾南风成功选为太子妃。

贾南风又黑又丑,性情粗恶。司马炎也嫌这个太子妃长相有点对不起观众,怕影响子孙后代的基因。但经不起皇后的劝说,以及考虑贾充的佐命之功,最终还是同意了。

不过,武帝亲口说:“卫氏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氏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

贾南风和卫氏女儿一比,不仅仅外形的巨大落差,连道德素养差距都这么大。

无奈卫瓘对做国丈不感兴趣,让女儿嫁给太子也非所愿。

但贾南风却把这句评语给记住了,天生强烈的嫉妒心让她抓狂,恨不得有朝一日把卫氏一族撕个粉碎。

卫瓘这人年纪越大越是清高,对于功名利禄不怎么在意,同时对国家兴亡倒是挺有责任感的。

他深感把这么大个国家交给一个智商不到及格线的太子司马衷,可能会引起大乱子。

有一次,司马炎在陵云台宴会百官,卫瓘假装喝醉,跪在龙椅前多次欲言又止。

司马炎问他有什么话说,卫瓘抚摸着龙椅说道:“这个位子,可惜了啊!”

司马炎当然明白他所指,只好说,“你喝醉了!”

事实证明,卫瓘确实喝的有点多,不顾场合说漏了嘴。

因为旁边的太子妃贾南风闻听此言,已经起了杀心。

司马炎驾崩后,傻太子登基,贾南风成了皇后。

国丈杨骏短暂掌权,这个人没啥能力,却贪恋权力,贾南风授意二愣子楚王司马玮,只带了几百个殿中卫士就干翻了杨骏。

可怜的杨皇后一族,当初竭力扶持贾南风为太子妃,结果遇到了“农夫与蛇”的现实版。

这样一来,除了惠帝和皇后贾南风接管了一部分权力,汝南王司马亮和卫瓘成了帝国两大权臣。

卫瓘不仅有千人卫队,还有“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特殊待遇。

与司马亮二人共辅朝政。

朝廷由两位大佬把控,看上去挺稳的,不过暗流却在涌动。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贾南风下一个要拔掉的眼中钉。

司马亮和卫瓘二人深知,司马玮做事过于冲动,杀杨骏的做法等同于政变,过于莽撞和血腥,不是按照正规程序走的,如果再来一下谁也受不了啊。

于是,司马亮和卫瓘考虑通过委婉的方式解除诸侯王的威胁,提出所有诸侯王要回到封地去。其中当务之急的是要让毛头小子司马玮赶紧滚出京城,别再给元老们添乱了。

这引起了司马玮的极大不满。

司马玮以诛杀本朝“王莽”——杨骏的大功臣自居,自以为保卫了司马氏江山,没想到封赏没轮到,还要被赶出京城。20出头的小伙子,正是爱显摆的年纪,让他离开繁花似锦的京都,去往鸟不拉屎的穷乡僻壤,他觉得满腹委屈,正待爆发。

贾南风看出了这是一次铲除卫瓘的机会。

因为皇帝是傻子嘛!她制作了一封诏书,派人交给司马玮,假称司马亮、卫瓘准备做“伊尹霍光之事”,暗示他们想搞政变废掉皇帝,请司马玮把他们两个老家伙抓起来。

司马玮性格轻浮,不过他还是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当今两大元老,不是说拿下就拿下的。他盘算了一番后,想稳妥一点,等到第二天上奏核实。

这时皇后贾南风的使者又来了,催他连夜行动,否则夜长梦多。司马玮觉得有皇帝皇后撑腰,可以冒险试试,毕竟这青纸诏书是真的。

司马玮干坏事的脑子倒是很灵光,一如当年在蜀汉的卫瓘。

他又制作了两份假诏书,一封下达给京城驻军,告诉他们只是免掉司马亮和卫瓘的官职,其他人等不问;一封下给卫瓘的卫队,劝诫他们不可轻举妄动。

在这样的布置下,他兵分两路连夜收捕卫瓘和司马亮。

卫瓘和司马亮当然做梦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不过,两位毕竟是帝国元老,都保持了相当的镇定,认为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歪,等第二天一早就能说明情况,自然化险为夷。

卫瓘的左右和儿子劝说道:“作为台阁大臣,这是本朝从未有过之事”,劝他先抵抗一阵,不可轻易就范。

卫瓘府邸中有庞大的卫队,都是忠心耿耿的部下,对付来收捕的兵众绰绰有余,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这时,卫瓘却同意束手就擒。

使者拿着青纸诏书,不可能伪造。同时,卫瓘认为自己这样德高望重的老臣,不可能被随便处置,再怎么说,只要天一亮对质朝堂就能真相大白。

可巧不巧的是,来收捕卫氏一家的人中,居然有一个仇家,名叫荣晦。

他原本是卫瓘的帐下都督,因为工作失误,被卫瓘斥责遣送,丢了饭碗。

这次荣晦却阴差阳错成为收捕卫氏一族的小头目,他心狠手辣,担心夜长梦多,当天晚上就三下五除二,自作主张把卫瓘和9个子孙全部处决。

卫瓘只有两个孙子卫璪、卫玠(就是那位天下第一美男子)因为体弱多病,住在医生家里,幸免于难。

卫瓘刚被杀掉,司马玮就预感到已经闯了大祸!皇帝诏书可没有明白指示自己杀帝国元老,这分明是宫里头有人要借自己的刀杀人!

此时部下劝他,这一定是贾南风的计谋!这个娘儿们阴毒无比,什么事都干的出来,现在应该当机立断杀到宫中,把贾南风处理掉,这样我们才会安全!

司马玮犹豫了一下,否决了这个建议。

凭借他那简单的脑回路,实在经不起更多的折腾了。

这天夜里,宫里的贾南风也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时刻等待着外面的消息。

用司马玮,是一步险棋,成功概率极低!

如果司马玮没有除掉卫瓘,她就牺牲司马玮;如果司马玮得手,她还是要嫁祸司马玮!

等到得知司马玮已经杀掉卫瓘,贾南风连夜找来张华商议如何应对。

这个张华在当时智谋无双,可惜出身寒门,加上曾为司马攸说话,被武帝司马炎冷遇外放。武帝死后,他却得到了贾南风的格外眷顾,居然抛弃了节操,认真为她谋划起来。

张华认为司马玮擅自诛杀元老大臣,如果不处理,此人必将反噬!

张华建议,派使者和卫队持代表皇帝的黄幡,当场宣布解除司马玮的兵权,并将司马玮收捕!

局势一切如张华所料,当听皇帝的使者说,杀卫瓘、司马亮乃是司马玮矫诏擅杀,本来满腹狐疑的司马玮部下一下子跑的干干净净,只留下司马玮一个光杆司令。

作为替罪羊的楚王司马玮很快被推上刑场,人头落地,时年21岁。

被砍头前,他还拿出青纸诏书痛哭流涕,说自己是被冤枉的。

围观的群众大多很同情他,这个年轻楚王平时宅心仁厚,扶弱济贫,做过不少善事,将来也不排除能成为帝国伟器。可惜为贾南风所利用,做下罪恶滔天之事,死得稀里糊涂。

至于那个杀掉卫瓘满门男丁的荣晦,则被皇帝下诏处以灭族。

不管怎么说,人死不可复生。有九条命的卫瓘,就这样被贾南风用借刀杀人的计谋除掉了。

话说回来,老谋深算的卫瓘为何轻易被杀掉呢?

一是卫瓘不知道贾南风要杀他,来收捕他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贾南风蓄谋已久,既然不知道敌人的存在,又谈何防范呢?

二是西晋法律刚刚修订过,体系完备,刑罚适中,卫瓘又是法官出身,他无法想象作为帝国元老,未经审判会被随便杀掉。

三是天下承平日久,卫瓘虽然经历过腥风血雨的战争岁月,但年深日久之后,对于刀光剑影不免生疏,更无法想象一个强盛太平的国家很快会沦为一个人间地狱的国度。

四是没想到竟会遭遇仇家,虽然荣晦只是个小人物,估计卫瓘自己都忘记了,但正巧在这个节骨眼上,卫瓘尝到了当年邓艾一样的苦果,被自己折辱过的小人物狠狠地报复了一下。

从这一点来说,卫瓘的结局带有一定的戏剧性。

作为极力倡导废除“九品中正制”、恢复“乡举里选”制度的帝国元老,对于卫瓘之死,笔者还是感到十分的惋惜。

他本来是可以改写中国历史的,成为把中国历史引向光明的关键人物,结果却稀里糊涂做了冤魂。

更令他始料未及的是,作为维持西晋帝国稳定的一极,他的被杀开了晋末残酷的自相残杀,也缓缓拉开了华夏大地三百年大乱的序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含山公主的生母是谁?历经8任皇帝,活了83岁,无比殊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含山公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女子身份地位普遍都是比较低的。而对于皇家中的女人来说,她们的地位是比较高的。毕竟她们是皇家之中的女人,所以就能享受到皇家之中的待。对于嫔妃和宫女们来说,她们因为身处在后宫之中。平常伺候着皇帝,所以吃喝自然都是由皇家

  • 孝昭仁皇后的出身的怎样的?她为什么能成为钮钴禄氏第一位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孝昭仁皇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自从清太宗皇太极的原配妻子元妃钮钴禄氏被透明后,钮钴禄氏家族嫁给皇帝的女孩儿们,就摆脱不掉继室的宿命,再没有出过原配皇后(宣宗原配孝穆成皇后系追封),几位皇后都是继室的命,比如仁宗孝和睿皇后,文宗孝贞显皇后,以及本文主角圣祖孝昭

  • 遭皇帝毒打后赐白绫缢死,揭秘辽朝史上最惨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萧观音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古代,皇后一定是在所有的女子中享有最高的礼遇,不仅生前受人尊敬,在去世之后要被葬入皇陵,后世子孙也要前去祭拜。但是,有一位皇后的命运却与众不同。她生前曾遭丈夫的毒打,又用白绫缢死,而且遗体还被扔在大路上遭人践踏。这名可怜

  • 三国时期的关羽为什么听徐庶,不听诸葛亮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徐庶推荐诸葛亮,徐庶为什么会离开刘备,诸葛亮为什么要害关羽

    诸葛亮比徐庶厉害,为什么关羽听徐庶的,却不听诸葛亮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来的。熟悉三顾茅庐的都知道,这三次可都不容易啊,头两次没有遇到诸葛亮,但碰到的都是大隐士,先是崔州平,后有石广元、孟公威,这三位再加上之前的徐庶,号称“诸葛四友”,都是有大才学,大智

  • 被称为祸水的邹氏是什么人?她是什么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对邹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苏洵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人不喜欢稚嫩一点的女孩,偏偏喜欢一些少妇。在古代,一样有人喜欢已婚妇女,像曹操就是其中一位。纵观现代

  • 朱元璋是如何在龙湾之战战胜陈友谅的?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龙湾之战:朱元璋如何化险为夷,大胜强敌陈友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自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改名应天以来,经过几年的攻守运筹,苦心经营,朱元璋渐渐有了一些王者的气象。但真正的残酷考验也正呈现着一触即发的态势。得益于得天独厚能够避开元军主力的地理优

  • 阿箬的历史原型是什么人?她是什么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慎嫔。如果要提名《如懿传》中最讨厌的角色,大家会选谁?在我看来,是那个叫阿箬的女子,虽然她是受人威胁才背叛主子的,但是在如懿落魄后她嚣张又做作的嘴脸实在惹人生厌。在剧中阿箬虽一步步得到晋升,成为了慎嫔,但只有她自己和乾隆知道,她根本是不得宠的。她的所谓侍寝,不过

  • 李陵:为汉朝立下赫赫战功,最后因谣言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苏武牧羊的故事我们人人都听过,苏武被匈奴俘虏后流浪在外19年,对于匈奴所提的一切高官俸禄都不放在眼里,最终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了汉朝,因此,苏武也被后人认为是民族气节的代表人物之一,不过,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认识的人并不是苏武,而是另外一个同时期,但是争议很大的人,他叫李陵。李陵的家庭是个显赫世家,

  • 乾隆为什么要囚禁弘皙?他们之间有什么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乾隆为什么要囚禁弘皙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都说爷孙辈隔代亲,放到康熙爷和诸位孙辈身上,是一点没错。我们都知道,乾隆年幼时,曾被康熙接入宫中,爷孙两个相处了一段时光,康熙对他宠爱有加,处处予以指点。可弘皙,比起乾隆就早得多了。这位孙辈的来头,那可是相当复杂。康熙32年,

  • 明朝最窝囊的皇帝:朱载坖历史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军队,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强悍,但在怎么强悍的军队,也会有不尽人意的时候,也就是嘉靖帝时期,最后的那几年。当时的明朝,很多历史遗留问题集体大爆发,往日里无比威武强悍的军队,行事作风却越来越窝囊,严重到东南地区的几十个倭寇,随便组个队,就险些把南京给端了,而北方的阿勒坦也时不时要南下骚扰一下,甚至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