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煌言是什么来历?岳飞、于谦齐名,抗击清朝二十多年的名将

张煌言是什么来历?岳飞、于谦齐名,抗击清朝二十多年的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319 更新时间:2023/12/31 9:09:20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张煌言的文章。

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最后两个王朝,明和清之间的是非恩怨一直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争论。作为人们讨论的热点之一,明末抗清斗争当中的人物和事件自然也时常被提起。在众多抗清名将当中,有的像卢象升、黄得功这样力战而死;也有的像史可法、李定国这样坚决抗争到底,抵抗到最后一刻也不愿投降。当然,也有许多的将领出于各种原因投降了清军,如吴三桂、洪承畴、祖大寿等等。

今天我们要将的这一位名将并没有选择投降,也不是战死沙场,但他在明朝灭亡之后坚持从事抗清活动足足二十多年。在自知复明无望后,他隐居海岛终日不出。可惜的是,因为被叛徒出卖,他还是遭清军发现,最终年仅四十五岁就英勇就义。这位被与民族英雄岳飞于谦并称为"西湖三杰"的名将便是张煌言。

张煌言生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的浙江宁波府,他的父亲张圭章在其四岁时就考中了举人,随后更是不断升迁,因此,他也称得上是个官宦子弟。从很小的时候,张煌言就展现出了对兵法韬略的浓厚兴趣,另外,他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也经常练习武艺,这帮助他日后对抗清军时能够同时依仗智谋和武勇。

崇祯九年(1636),年仅十六岁的张煌言参加了县试,他不但在基础的文试上表现出色,还在朝廷为了选拔文武兼备人才而增加的骑射考试中发挥出众,接连三箭都击中了标靶。武艺不凡,又精通韬略,这在日后成为了张煌言得到重用的一大因素。

清顺治二年(1645),大举南下的清军已经在明朝灭亡后趁势夺取了北方的大量土地,并进一步向南进发,兵锋直指宁波城。当时,扬州、南京等主要城池尽皆陷落,但张煌言并没有选择投降清军,而是积极参与到明朝遗臣们的反清斗争当中。同年,张煌言随张国维、钱肃乐等人共同拥立鲁王朱以海在绍兴监国。

然而,清军的攻势实在过于强大,而残余的明朝势力则难以调动足以与之匹敌的军队。在前者的猛烈进攻下,杭州、绍兴也很快被攻陷,而张煌言等人只得带着鲁王经由台州逃往了海上。等到清军攻势稍缓,张煌言再度冒着危险前往浙东地区招募义军,凭借积极活跃的态度,他被鲁王授予了右佥都御史的官职。

顺治四年(1647),张煌言因在海上遭遇飓风翻船而落入清军之手,不过七天之后他便找到机会逃回了海上。另外,他还曾经在陆地上遭遇清军的包围,多亏了曾经的武艺基础,这才成功突围了出来。和当年岳飞率领岳家军时下令"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类似,张煌言也严格要求自己率领的部队,命令他们不得掳掠和欺压百姓。因为对平民的尊重,张煌言也颇受民众拥护和喜爱。

顺治八年(1651),清军开始着手处理盘踞舟山一带的张煌言等人,尽管成功守住了根据地,但本就缺兵少将的舟山经此一战折损军民近两万人,无疑称得上元气大伤。九月,舟山遭到攻陷,而鲁王则在张煌言等人的陪同下前往了郑成功所据守的台湾。郑成功是隆武政权的支持者,而鲁王则因曾经与隆武帝内耗削弱了抗清力量,对此,他感到十分不满,所以只是念及其宗室出身安置了他。

两年后,已经官至兵部侍郎的张煌言参与了明军进攻崇明的战斗,如今的崇明岛当时仅是一片沙洲,因此尽管明军将其占领,但还是难以利用其地屯田练兵。顺治十二年(1655),张煌言与郑成功部下甘辉、陈六御等人共同收复了舟山,但第二年清军就将其夺回,陈六御也不幸阵亡。他去世以后,在军中享有一定声誉的张煌言得到了将士们的拥戴,地位进一步提升。

此后数年,张煌言一直与郑成功的军队共同作战,但随着康熙元年(1662)后者的病逝,张煌言更加是举步维艰。如此坚持两三年后,陷入无援境地的张煌言终于感到了深深的无力,他遣散跟随自己的士兵,隐居在了位于如今浙江象山南部的悬嶴岛。

然而,张煌言想要从此隐姓埋名,但之前跟随他的士兵中却有人出卖了他。七月十七日夜,清军趁着夜深偷偷上岛,将张煌言抓获,九月七日,他在杭州弼教坊被清军杀害,结束了自己为明朝奉献的一生。

乾隆四十一年(1776),张煌言被收录进《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得到了清朝廷赐予的谥号"忠烈",尽管是昔日敌人的馈赠,但这也算是对其不屈而伟大精神的一种肯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陈庆之时什么人?身体文弱,拉不开弓的他是怎么成为战神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陈庆之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提起历史上的“战神”,很多人会想到项羽、韩信、关羽、岳飞等,这些人物要么以武力著称,要么以权谋决胜,要么以忠义名世,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的故事经过后世的不断演义和加工,在民间的知名度都很大,以至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 萧皇后五十多岁的她,为什么还能迷倒唐太宗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萧皇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看过《隋唐英雄传》的朋友们一定知道,萧皇后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甚至一口气,都能让隋炀帝魂不守舍,隋炀帝那么好色的一个人,跟好多妃子眉来眼去,但是从始至终宠爱的只有萧皇后一个人。后世更有人说萧皇后先后迷倒了五个皇帝,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其实,萧皇后并没有那么多,其他的

  • 汉献帝如果没有禅让皇位给曹丕的话 曹丕又会怎么对待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丕篡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早在衣带诏事件后,汉献帝就已经沦为一个彻彻底底的光杆皇帝,到曹丕即位时,汉献帝不仅失去了权力,也失去了民心。所以,只要曹丕下定了“篡汉”的决心,无论汉献帝是否答应禅让,都改变不了汉朝“名亡实也亡”的结局。汉献帝

  • 雍正登基之后,他的权谋之臣邬思道为什么会离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邬思道作为雍正的谋臣,为何却在雍正登基后匆匆离去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每一位帝王的登基路上都充满了鲜血与尸骨,雍正帝的登基路更是不必多说,九子夺嫡的故事一直为众人所津津乐道,雍正帝最终得以登基,离不开身边幕僚的出谋划策,那么作为胤禛的首席幕僚,邬思道在

  • 刘裕篡位夺取司马家族的政权后 刘裕又是如何对待司马家族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刘裕篡位后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给他,随后正式登基称帝,灭魏立晋。但是他在上位后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善待了曹奂,将曹奂封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可以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国正朔,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待遇。但是风水轮流转,到了公元

  • 皇太极原本和崇祯和谈的 崇祯为什么不同意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皇太极和崇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时间定格在为1642年,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刚和清朝进行了一场大决战。松锦之战,时任蓟辽总督,崇祯皇帝的股肱之臣洪承畴率13万明军成仁(后才知降清)、祖大寿降清、卢象升战死、孙承宗殉国,偌大的辽东,松山失守,

  • 同样都是白手起家 刘邦能成功,李自成为何却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自成失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其实,历史上的李自成的发迹史和刘邦很像。首先,刘邦的根据地是陕西一带,而李自成本人就是陕西人。另外,两人的出身都很低。刘邦只不过是区区的亭长,而李自成也只不过是驿站的小吏。最后,他们两人都死在乱世的格局里,从众多起义军中脱颖而出

  • 黄忠60岁的时候都能和关羽打平 黄忠年轻时对上吕布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黄忠和吕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三国演义》,就不能不说猛将;而要说猛将,则不能不说蜀国的五虎将,即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他们五位别说在蜀国,即便整个三国时代,也都是第一流的猛将,是仅次于吕布的存在,其他猛将如许褚、典韦等人,顶多也只能和他们平起平

  • 三国时期最好色的大臣是谁?75岁还生了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三国时期,大家第一印象肯定是,那是一个群雄逐鹿的乱世。俗话说乱世出英雄,确实在三国时期出现了无数英雄。但英雄又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难过美人关。三国时期,英雄豪杰就与多情美人之间,发生了很多故事。比如袁绍,在他得势的时候,从来不缺女子。据说他隔一段时间就物色年轻子女,常年累积下来,不仅妻妾成群,而

  • 薛嫔:生前被皇帝专宠,死后被做成琵琶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史上最惨女人的说法,也许有些人会有异议:当年刘邦冷落吕后,专宠戚夫人,甚至一度想废掉刘盈,将戚夫人的儿子立为太子,令吕后怀恨在心,派人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扔去厕所里痛苦地死去,相比之下,戚夫人难道不是更惨吗?其实,究其一生,薛嫔的人生必定是惨过戚夫人的,那么,何以见得呢?她就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的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