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没有汉灵帝刘宏,东汉还会走向灭亡吗?

如果没有汉灵帝刘宏,东汉还会走向灭亡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370 更新时间:2024/2/6 15:32:34

你真的了解汉灵帝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汉朝作为封建制的小高峰时期,无论是在经济、疆域还是对外交流上都达到了之前朝所无法比拟的新高度,但到了汉灵帝时期,东汉迅速走衰落,黄巾起义爆发,群雄四起逐鹿中原,天下进入大动荡,东汉政权也在这个混乱的局面中全面瓦解,而汉灵帝也被批评成亡国的主因,但从东汉的政治特点来看,恐怕没有汉灵帝,东汉也必然会走向灭亡。

土地经济渐恶化

土地是封建制王朝的经济命脉,同样也是农民的生存基础和豪强的财富来源,因为封建皇权所决定的贵族制社会导致当时的土地基本上全部归地方豪强所垄断,农民只是生产者和使用者,所有权则全部归地主享有,并且农民很难从土地中获得多甚至是维持生存的资源。

而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本就是西汉皇室成员的子孙,也是社会上的世家大族,所以维护豪强的土地收益是其统治根基,这也导致在整个东汉时期,农民和土地之间仅仅是使用和被使用的关系,土地也无法给农民带来额外的财富,但他们身上却背负着沉重的赋税。

尽管在东汉初期,刘秀为了稳住新政权和尽快恢复秩序,提出相应的减轻赋税政策,但这种政策在东汉经济恢复之后便形同虚设,农民再次陷入巨大的压力之中,而地方豪强则利用机会大范围的兼并土地增加收入,这也导致东汉经济迅速进入了一个恶性的膨胀时期。

一开始的土地兼并所带来的结果是社会在短时期内得到了全面发展,因为地主们能够拥有最先进的生产工具,并将其分发给工人,且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也迅速增长,社会反而呈现出繁荣和兴盛的假象。

但随着财产逐渐趋向于垄断化的方向发展,豪强们将土地财富全部收归己有,并想方设法的减少上交的税额,中央只能将少出来的部分移至到农民身上,彼时农民身上的重担越压越重,社会矛盾也愈积愈厚,等待在某个时间点爆发。

外戚宦官屡干政

刘秀刚建立东汉时,为了防止再次步入西汉的后尘,他下令禁止外戚、后宫和宦官干政,但是到汉和帝时期,由于皇权更替的时间过短,而登基的新帝多为年幼者,于是外戚开始成为辅佐大臣,也逐渐进入皇权内部的中心。

到了东汉后期,外戚干政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到继承人的选择和登基,这也就意味着此时的皇帝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揽权者,其权威性也得到削弱,外戚成为幕后的分权人。

外戚干政必然会对皇权产生一定的影响,待统治者意识到这个严重的问题之后,第一时间便是采取措施重新加强集权,但因为外戚在宫中已经有一定的势力,君主只能拉动身边宦官的队伍去和外戚进行对峙。

尽管这个办法确实能够抑制外戚势力的进一步扩张,但却又间接的造成了宦官干政的局势,并且外戚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宦官为了壮大自身的势力,两方都在宫中不停的拉拢党羽,最后发生严重的党锢之祸。

朝中势力四起的东汉内部已经出现了分裂的征兆,但因为君主手中仍然掌握着兵权和统治权,所以东汉并没有在短时间内瓦解。

腐败奢靡败世风

官吏贪污和奢靡之风盛行一定是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东汉中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颇有繁华盛世的局面,这也给统治者的贪图享乐和官员们的腐败提供了经济基础。

尤其是外戚和宦官的地位提升之后,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肆意揽财,积累个人财富,建宅院和楼阁,并在社会上掀起一阵奢侈之风。

尤其到了汉灵帝时期,他将天下所有的宝物全部收归到皇宫,每日沉迷于酒色生活中,荒废朝政,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汉灵帝的行为无疑是给外戚贵族和地方豪强的享乐提供了一个正当的理由。

当上层阶级出现享乐的奢侈生活时,社会便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他们的经济来源和开支都应该由谁来承担?毫无疑问,民众成为了整个王朝的生产支柱,这种剥削几乎压垮了农民,他们的生产力逐渐下降,甚至在某段世界内呈现出停止的现象。

民众的基本生存都无法得到保障也就意味着这个王朝已经埋下了亡国的危机。

内忧外患促灭亡

发展到后期,东汉国力衰微,国库空虚,而北方的诸多少数民族早就瞄准了这个时机,但是基于此时的东汉并未彻底没落,羌胡等民族便结成联盟,共同南下骚扰东汉。

尽管最终羌胡之乱被定,但鲜卑之患再生,西南疆的蛮夷也趁机而入,多方不稳定的因素让东汉险象丛生,且国力大损,本就奄奄一息的王朝将最后的精力全部放在对抗外敌上,导致内乱再爆发的时候,整个王朝瞬间崩盘。

东汉末年,天下爆发黄巾起义,民众们打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纷纷揭竿造反,已经摇摇欲坠的东汉经过这一次内部动乱之后再也没有办法重新在历史中站起来。

内生矛盾伏久矣

东汉的灭亡源于其深埋在底层的社会矛盾,而这个社会矛盾是封建制的通病,这也是为什么每个王朝无论其兴盛时有多强大,最终都必须走向灭亡的原因。当然,东汉的历代统治者们也有许多昏庸之辈,例如汉灵帝,这无疑是在将这个王朝推向更黑暗的深渊。

并且东汉王朝的矛盾不仅仅只存在社会中,更致命的是其在皇权内部以及朝堂官员之间的权力斗争,官宦和外戚干政对于皇权来说是最大的祸害,远比地方势力要严重得多,但由于统治者没有及时的控制住事态的发展,导致问题延伸到党争,东汉的灭亡便是这样一步步堆积起来的。

结束语:汉灵帝的昏庸和荒淫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东汉的灭亡,但他只能算是雪崩中的最后一片雪花,而不是根本原因,政治场上的恶性循环和腐败奢侈,以及经济的混乱和兼并膨胀才是东汉亡国的主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解忧公主的和亲,为西汉作出了多大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解忧公主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公元前121年,是汉朝对战匈奴取得胜利的一年,战事胜利的突然宣告就像是上天降落的吉兆。匈奴内部的战乱和自相残杀提前为汉朝带来了和平,同时也为汉朝和乌孙的联盟开辟了新的天地。而也是这一年,有一个女孩出生了,像是上天为军队的胜利和乌孙的联盟送

  • 折家将:威震西北二百年,最后是怎么消失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北宋的武将世家,人们能想到杨家将、曹家将、种家将,但有一家经常被忽略,他就是折家将!其实历史上的折家将,可比杨家将更厉害,他是北宋唯一一个享有世袭权力的武将世家,他们抵御辽国、西夏,威震二百年,甚至比北宋的统治时间还要长!那么折家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家族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

  • 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的契丹人,最后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前期国力强盛,边地民族慕风向化,纷纷表示归顺,加上唐朝推行开放、包容的政策,因此许多少数民将领为朝廷效力,也就是所谓的“蕃将”。但谁也没有想到,唐朝爆发统治危机时,有一位来自契丹的蕃将,为唐朝“续命”上百年!不过此人的下场却有些悲惨,被宦官迫害,郁郁而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

  • 花钱买的官,最后竟成为乾隆朝第一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在清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次战争,在选派主将时,皇帝通常指派宗室王公,或者满族重臣。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政权,担心汉族将领领兵会叛乱,所以在武将的选择上非常慎重。但是清朝终究还是出现了一位汉人大将军,他虽然靠花钱买的官,却成为清朝皇帝口中的“第一名将”!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

  • 开创盛世局面的皇帝,却亲手毁掉了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王朝的统治时间有195年,通常的说法是有12位皇帝,但为人所熟知的帝王却不多。在东汉的皇帝中,有一位悲情的明君,他在位期间,开创盛世局面,东汉的国力达到极盛,但是他又亲手毁掉了江山,为东汉的衰败、覆灭埋下祸根。那么这位皇帝到底是谁呢?他又做了什么事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

  • 儿子暴病身亡,朱元璋听闻后却说:死有余辜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洪武二十八年三月,67岁的朱元璋得到了一个噩耗,他的次子秦王朱樉在封地西安暴亡。朱元璋一生非常坎坷,他少年丧父,中年丧偶,如今老年丧子,按理说他应该非常悲伤,可是对于儿子的死,朱元璋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伤心,甚至还说朱樉罪不容诛,死了是罪有应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

  • 俗话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崇祯为什么不拷掠百官,以充国库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崇祯求大臣捐款,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明朝的灭亡很大原因在于后期明军缺粮缺饷,然而,当大顺军进入北京后,靠着拷打大臣,竟从文武百官身上抢得了数千万两白银,考虑到后世的“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一个巨贪和珅就可以使的嘉庆一朝国库殷实,为什么崇祯皇帝当时

  • 古代名人之千古一帝秦始皇,秦始皇为什么会毁誉参半?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堪称一代雄主、威震四海的秦始皇,他在陵墓幽深的地穴里早已化成了寒灰;他用毕生精力一手建立起来的秦王朝大厦,在他死后不到五年就灰飞烟灭,轰然崩溃了。秦王朝如此短命,像昙花一现,仅十五年;然而这十五年的短命王朝和秦始皇的大名,却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占据了显著而又醒目的一页,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

  • 崇祯为什么会选择上吊自尽 崇祯临死前的遗言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崇祯自杀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中国古代讲究入土为安,那作为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为何选择上吊自尽,悬在半空中呢?其实他这样做是别有用意,是他对两种人的愧疚。关于这个问题,那就必须解读崇祯皇帝的临终遗言:朕凉躬圣意,有伤天德,死去无颜见祖宗。故去面冠,以发覆面,任贼分割

  • 最强绿帽:成吉思汗妻子为何生下别人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孛儿帖皇后原名为弘吉刺·孛儿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嫡皇后。出生于蒙古呼伦贝尔的孛儿帖在她十岁那年就遇到了要相伴一生的人——成吉思汗。虽然历经了一些磨难和曲折,但是爱情和忠诚使两个人最终走到了一块,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孛儿帖皇后居住在第一汗尔敦,也就是蒙古宫帐里。在后宫中,孛儿帖皇后始终是最受宠爱,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