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功与过:李世民强加哪四个亡国罪状给杨广

功与过:李世民强加哪四个亡国罪状给杨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637 更新时间:2024/1/20 20:14:33

鉴于顾颉刚的古史辨思想,有感于“层累造成的中国古史观”造成当代对前古事件的看法的偏裨,籍此而探究人们口中的暴君——隋炀帝!

《论语子张》中有这样一句话“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也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意思是说,纣干的坏事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由于他处在忙国之君的下流地位,人们就把他当作坏的偶像,把天下所以的坏事都归到他的头上了,这说明历来相传的纣的罪恶都是陆续加上去的,《尚书》中只说,纣只是一个糊涂人,贪酒、不用贵戚旧臣、登用小人,听信妇言,信有命在天,不留心祭祀而已。并不像后世所说的那样荒淫无道、残暴不仁的暴君,只是后世因他处于亡国之君位,把一切的坏事推到他身上而已,而且经过历史层层的累积,造成后世隋炀帝暴君的形象!故此,我们不得不深思,隋炀帝究竟是不是像我们想象那样无道?

造成我们对隋炀帝否定评价的莫过于不恤民力修筑大运河,不顾民苦数征高丽,奢华耗费三游江都,这些历来都是人们揭隋炀帝短的焦点所在,的确,这都是劳民伤财的举措,直接加速了隋朝灭亡,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他们的历史作用。

网络配图

大运河,历来人们对它都褒贬参杂,既否定它是不恤民力,劳民伤财的工程,也肯定它在沟通南北、加强对东南方统治的历史作用,但试问一下,那一项庞大的工程,不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支持?阿房宫不用,长城不用?后世的王朝不是不想构筑宏伟的工程,而是鉴于秦、隋因耗民力而灭亡的教训而已,但后世哪能再现长城的宏伟、隋大运河的伟绩!在此,我们先考察一下隋炀帝建造大运河的目的所在,以探寻其功过。大运河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部分组成。

“(大业元年)辛亥,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庚申,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于土澄往江南采木,造龙舟、凤艒、黄龙、赤舰、楼船等数万艘。”

“(大业)四年春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千河,北通涿郡。”

此两段,是大运河的主体。后世因其所耗巨大,即使有其辉煌的历史意义,亦不能抹其暴政之色彩。若仅此而论,的确如此,但是,倘若细究其建造之目的,则不然。隋之崛起,是终其四百多年之分裂局面,南北联系失之久矣,若帝国行中央集权之政体,必要创南北之沟通,遂使大运河之创举横空而出,摒除南北分裂之局面,其意义不言而喻!

征高丽,往往作为隋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盖因为隋炀帝数征高丽,极严重动摇了帝国的财政和震撼了帝国的社会基础,籍此造成隋帝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一次士兵哗变,遂使其寿终正寝!不难想象,屡征高丽,直接导致了帝国人民难以承受灾难,无止境的征谪,繁重的徭役,迫使人民起义嬴粮而景从。

网络配图

“大业七年,征辽东,炀帝遣诸将,于蓟城南桑乾河上,筑社稷二坛,设方壝,行宜社礼。”

“大业九年,重征高丽,以俱罗为碣石道军将。”

“(九年)壬午,复宇文述等官爵。又征兵讨高丽。”

“十一年,河南、扶风三郡,并有马生角,长数寸。与天保初同占。是时,帝频岁亲征高丽。”

“(十年)二月辛未,诏百僚议讲伐高丽,数日无敢言者。”

屡征辽东,前两次均以失败告终,大业十年遂使高丽遣使投降,夫使高丽屈于淫威下,亦使帝国内部千疮百孔,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就此不论其影响,探释其征辽的目的。在炀帝最后一次伐辽中,曾有这样一段话“朕纂成宝业,君临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沾,孰非我臣,独隔声教。蕞尔高丽,僻居荒表,鸱张狼噬,侮慢不恭,抄窃我边陲,侵轶我城镇。”姑不论此话真实性如何,但有一点可以看出,他远征高丽,不单单是为了颂扬武功,而是为了并寰宇,一海内。试问一个盛世君主,要想有所作为,能籍以何种途径?汉武帝时堪称汉的全盛时期,在处理内部事务后专力外务,开疆拓土。“(武帝)遣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征西羌,平之。” “及至南粤反,上使驰义侯因犍为发南夷兵。” “越驰义侯遗应劭曰:‘亦越人也。’别将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禺。”被称为开创李唐盛世的唐太宗,在后期亦专事于高丽的征服。“朕自平定突厥、破高丽已后,兼并铁勒,席卷沙漠,以为州县,夷狄远服,声教益广。”由此可见,每一个王朝处于鼎盛之时,君主要想有所作为,必定从事于国内的统一事业,开疆拓土,以此扩大帝国的面积,汉武帝因成拓张之大业,遂留名千古,唐太宗因前期的丰功伟绩,后期的拓土之失败,亦不失其明君之名,盖炀帝因前期无非凡之政绩,而后期征高丽之失败,使天下之漫骂声汇于此,促成炀帝暴君之名确立。

而经过唐代一世,统治者基于治乱兴衰的需要,将炀帝比之于夏、商纣,尽为之粉饰,遂使后世成之以恶名。以下是李世民总结的至隋朝亡国的四大罪状——

网络配图

“贞观四年,太宗曰:“隋炀帝性好猜防,专信邪道……”

“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

“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隋炀帝好自矜夸,护短拒谏,诚亦实难犯忤。世基不敢直言,或恐未为深罪。”

此数则,皆是太宗与魏征的对话,而且相距炀帝时亦只有二十年,其真实性可作参详。其一则“炀帝性猜防,专信邪道”,此不足视为无道之表现,充其量说也只是炀帝的一种性格,猜忌之心人皆有之,只是平时不外现,当有人威胁自己的地位时,亦即是有显赫功勋的人展现在舞台时,才促成这种猜忌成为皇帝之大忌,猛德之猜忌不使其宏伟业绩黯然,即乃明证。而“专信邪道”,恰其明示炀帝之旁专权小人之充斥,虞世基就是一个典型。古语有云:“若人主所行不当,臣下又无匡谏,苟在阿顺,事皆称美,则君为暗主,臣为谀臣,君暗臣谀,危亡不�丁!闭獬浞炙得骶餍形坏笔保颐盎渲沙嫉目锓鲎饔谩<偈轨镜劢斜┬惺保阑热四苁酝仿还硕餍薪桑蛐砝坊岣男础�

再者,炀帝在平定南方的陈朝,沟通西域、开创科举方面,亦取得一些显赫之成就,在此并不累赘,观乎一个历史人物,并不能因往古人之评述,而一味之盲从,若要了解,则放乎当时一个特定之历史时代里,考其得失,方不至于有失偏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她贵为皇后 却一直未得皇帝宠幸至死都是处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电视剧《美人心计》的走红,让一直隐藏在西汉初期的政治女强人窦太后走到了现代人的视野当中。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视剧当中汉武帝时期的皇后卫子夫就是咱们山西临汾人。历史上的卫子夫以脱俗的美貌和善解人意的品格赢得了汉武帝垂青,最终走向了一国之母的至尊宝座。在《美人心计》当中出现几位性格和命运都截然不同的皇后,

  • 刘备招亲:三国历史上刘备根本没有去东吴招亲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刘备与孙夫人在石首成亲,只是在那里完成了婚典,婚后,孙夫人即被接到公安去了。孙权主动嫁妹,主要是为了结好刘备,巩固孙刘联盟,共同对付曹操。三国演义写刘备到东吴招亲,是发生在刘备得到荆州之后,周瑜为夺回荆州设下的“美人计”。周瑜想用此计谋把刘备囚禁起来,以便使人去见孔明讨荆州、换刘备。史事正好相

  • 这个皇帝晚年酗酒成性 儿子活活被他吓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他雄才大略,威名卓著,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但是他的亲生儿子被他活活吓死,谁能料到一代皇帝最后却死于太监之手?拓跋焘(408年—452年),字佛狸,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北魏第三位皇帝,423年―452年在位。公元422年,拓跋焘被立为太子。公元423年登基,改

  • 他在史书中极少被提及 但对秦国功劳堪比商鞅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商鞅对秦国最终能够统一天下的功劳之巨大家都很清楚,无需多说——如果还有不了解的同学,可以出门左拐,翻看我们之前聊过的话题。秦国之所以能够最终统一天下,那是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和贡献,只是相比较而言,商鞅的贡献比较突出罢了。实际上,在秦国统一历程中,还有一个人,其功劳、贡献堪比商鞅。他就是司马错。在史书

  • 甄嬛里的华妃 现实里的年妃到底为何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甄嬛传的都知道,里面的华妃为什么能在后宫那么嚣张跋扈,连皇后都不放在眼里,最后因为得知自己一心一意爱的皇上竟然设计自己,加上哥哥的失势,万念俱灰,在绝望中撞墙而死。但是现实里的年妃是自己哥哥在雍正为登基的时候,就嫁给了雍正做福晋,当时的年羹尧就与雍正的命运紧紧的绑在一起了,于是年羹尧更是尽心尽力

  • 身为“白富美”的武则天 为何12年未获宠信?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从小就是个“白富美”,其父武士彟(yuē)是个木材商人,反隋有功,是政绩卓着的高级官员。但即便是这样的出身,武则天想挤进皇亲国戚的圈子,当上皇妃、皇后乃至改元称帝,仍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要一步走错,轻则被废黜、进冷宫,重则掉脑袋、株连亲人。在中国历史上,临朝称制的女性并不少,但真正称

  • 蚩尤与黄帝的战争:黄帝使用的武器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谈到黄帝,他的许多故事便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了。黄帝的故事有很多,第一个有关黄帝与蚩尤大战的故事。图片来源于网络在黄帝登位后,部落人民生活的十分和谐,可是不久就出现了蚩尤等人来扰乱黄帝的生活,蚩尤带领的人都是长得怪物的形状,看起来就让人有点害怕,而且武力也很强,他们总是和黄帝对着干,杀死许多无辜的部落民

  • 正说和珅:揭秘和珅是怎样“卿家荡产”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巨贪和珅是清乾隆年间政治家、商人,中国历史上的权臣之一,曾兼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职。和珅是清朝历史上资产最多的官员。《亚洲华尔街日报》曾推出千年来全球50富人榜,6

  • 三国才智过人的诸葛亮北伐真正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蜀国刘备的军事,他算无遗策,才智过人,为汉室基业鞠躬尽瘁,最后病死在了军营中。关于他的一生,最受争议的恐怕要数北伐了。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呢?图片来源于网络有一个说法是诸葛亮北伐是为了帮助刘备光复汉室。因为诸葛亮是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也就是他之所以出山,是为了帮助刘备

  • 最奇葩皇帝朱厚照:他到底是疯子还是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人如果遵照自己的内心活着,要么成为一个疯子,要么就是一个传奇。这句形容黄家驹的现代感极强的话,如果放在明武宗朱厚照的身上,想来也是十分契合的。朱厚照这个名字虽然听起来让人很不厚道有想笑的感觉,但是略微搞笑的名字仍然不能掩盖他出身皇族的事实。在整个明史中,他的话题性几乎可以比肩明成祖朱棣,史书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