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立下规矩嘉庆很遵守 可道光却给玩坏了

乾隆立下规矩嘉庆很遵守 可道光却给玩坏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728 更新时间:2023/12/31 17:44:19

封建社会,皇帝九五之尊,富有四海,可说到底还是凡胎肉身,免不了生老病死,即使再怎么炼丹求长生,最终还是幻想破灭,现实面对自然规律,回到给自己安排身后事上来。清朝制度,皇帝即位之初,就可以为自己寻觅死后墓地,也就是万年吉地。除了风水,在万年吉地的选址上,还有些规定,可那些有自己想法的皇帝,可不按套路来。

网络配图

清朝历史上总共有三处皇家陵园,即关外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关外三陵主要安葬的是入关前的几个皇帝—努尔哈赤父辈,努尔哈赤以及皇太极。 入关后到了顺治这会儿,就直接开辟了清东陵。顺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丰定陵、同治惠陵,一共五座皇帝陵。问题来了,剩下的皇帝陵为什么没紧跟顺治康熙的步伐,却跑去了西陵?这里头把套路带乱的是道光,可真正开这个头的却是雍正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延伸到人死后就要入葬祖坟,子随父葬,祖辈衍继。一来先人显得不孤单,二来也有益于教诲后辈。顺治葬到了清东陵,这里的风水肯定不会差,毕竟入关后第一个嘛,康熙景陵随后也在这儿,可到了雍正这时候却死活不愿意进东陵,跑到易州的太平峪给自己建了泰陵。

有人说雍正找到了更好的地方,也有说他是弑父夺位不敢见康熙,不管打的什么小算盘,反正雍正就是没按套路出牌,可把乾隆愁坏了。 古代宗庙的排列次序讲究的是昭穆制度。始祖居中,左昭右穆。【 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一世为昭,二世为穆;单数世为昭,双数世为穆。康熙在顺治孝陵东边建了景陵,雍正本应该在顺治西边建陵,乾隆则跟着康熙继续在东边建陵,这样一来才合理。可雍正却不按套路出牌跑到了别处,让我怎么办?让后世子孙怎么办?

网络配图

乾隆一肚子不高兴,可也没办法,为了照顾两边双方,就把东西陵撮合在一起,定下一个东西陵分葬的昭穆之制—东陵葬父亲,西陵葬儿子,父子分开,这是家法,后边的皇帝不能违背。以防万一,在驾崩前,乾隆就给儿子嘉庆在西陵选好了地方。这样一来,自己驾崩之前,自己定的家法就率先实现了,可让乾隆没想到的是,刚过了一代,自己的威信就被孙子道光给无视了。

一般一个皇帝只能建一个陵,可到了道光这儿却一波三折。做皇子的时候,心爱的女人早死,本想着葬在爱人左右却违背祖制,因为自己的女人没葬在东陵。一帮大臣你一言我一语,道光没辙只得在东陵花了六年时间建了一陵,把记忆深处的女人给迁葬过来。刚舒一口气,却来了个大麻烦—地宫渗水了!

网络配图

道光气不打一处来,把乾隆定下的规矩抛到脑后,索性也不在东陵建陵了,在西陵又找了一处地方,四年多时间又建了个慕陵,沾了道光的光,孝穆皇后又被迁葬到西陵,前后迁葬三次,实属罕见。

这样一来,就公然破坏了乾隆定下的家法,后边的皇帝也跟着道光学,把当年乾隆将雍正惹来的麻烦事儿算是有个解决的规矩不当一回事儿,又都我行我素起来。咸丰是葬在了东陵,只是因为一开始在西陵没找到合适满意的地方,不得已而为之。后边同治登基,按乾隆的规矩应该在西边建陵,可慈禧也不给乾隆面子,硬是在东陵给儿子建了惠陵。所以也就出现了清东西陵毫无规律可言的陵寝状况,乾隆当初的苦心,也最终成为一厢情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风流的乾隆皇帝为何把第三位皇后打入冷宫?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2014、15年的时候《爸爸去哪了》深受每一个阶层的人喜欢,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清朝的时候,乾隆帝的一位皇后竟然也玩起了皇后去哪了?乾隆皇帝在25岁就登基了,换了今天的说法就是意气风发,年华正茂。在乾隆的手中,这大清王朝也到了强盛时期,但是盛极必衰是历朝历代都躲不过去的,乾隆王朝也是清朝衰败的转折点。

  • 她是武帝的初恋,却因爱生恨终被打入冷宫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陈阿娇(?—前110年)汉武帝刘彻的结发妻子,也是第一任皇后。阿娇是武帝的表姐,是景帝刘启姐姐馆陶公主的女儿,也是窦太后窦漪房的外孙女。父亲是堂邑侯陈午,也是贵族之家。武帝小的时候,姑姑馆陶公主抱着他玩,开玩笑的对他说,想不想讨个老婆啊?刘彻点了点头,表示想。姑姑就指着四周的宫女,他们你想娶吗?刘彻

  • 他梦想成为一代明君 为何却被迫当两次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前段时间《女医明妃传》很火,微博热搜天天上,但我还是很理智的把焦点从霍建华的脸上转移到朱祁镇的真实历史上来了。在我看来,朱祁镇也算一个让人又恨又爱的皇帝。提到土木之变和错杀于谦,大家会对他恨之入骨,但推行优老之礼和废除殉葬还是展现他人性光辉的这一面还是得到了不少人的爱戴。网络配图他少年接管家族企业,

  • 他六岁登基 亲政后为何对死去的叔父痛下狠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为了皇位杀父、杀兄、杀侄的比比皆是,像隋朝杨广毒杀隋文帝,李世民玄武门杀兄弟,曹植七步成诗躲过了手足相煎,这样的故事随手拈来,到了满清之后,也是没有例外的。且看阿斌怎么说。网络配图满清在多尔衮带兵入关之后,由于平定中原有功,慢慢的位高权重。在顺治元年,顺治小皇帝在太和门加封了多尔衮做叔父摄

  • 他是屠杀明军的悍将 最后父子却为明朝殉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他“贼”军出身,被明军招安,接着又降清军,率军破崇明、陷松江、下江阴,并连克肇庆、梧州,广东大都因他而陷落。特别是历史上以惨烈著名的“嘉定三屠”,他是主要的指挥者。他就是李成栋,一个一生都在归顺与背叛中度过的人。网络配图1645年8月20日,李成栋率五千多士兵在嘉定城北委塘桥一带杀死近万民众。四天后

  • 他被称上帝之鞭 竟然是唯一战死沙场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世界皆知大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的大名,然而忽必烈之兄——孛儿只斤·蒙哥的事迹却鲜为人知。实际上,他比忽必烈更早登上元朝皇帝的宝座,若不是在伐宋之战中忽然暴毙,或许元朝历史就将改写,忽必烈又岂会成为雄霸整个中原,乃至欧亚大陆的王者。图片来源于网络论军事谋略及政治才能,蒙哥与忽必烈都只在伯仲之间。早在拖雷

  • 乾隆成为太上皇为什么嘉庆迫不及待的想杀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句话大家并不陌生,讲的是嘉庆四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正月十三,嘉庆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抄得白银八亿两。当时清廷每年的税收,不过七千万两,和珅所匿藏的财产相等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收入。那么为什么在乾隆皇帝驾崩后,嘉庆皇帝就把和珅抄家赐死呢,这牵涉到两个问题,一个是

  • 历史揭秘:为什么乾隆皇帝那么宠幸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句话大家并不陌生,讲的是嘉庆四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正月十三,嘉庆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抄得白银八亿两。当时清廷每年的税收,不过七千万两,和珅所匿藏的财产相等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收入。那么为什么在乾隆皇帝驾崩后,嘉庆皇帝就把和珅抄家赐死呢,这牵涉到两个问题,一个是

  • 微服私访实为寻欢:朱元璋征战不忘宿妓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但凡提到皇帝微服私访,当下许多人马上会想到这是皇帝“勤政爱民,为民解难”之举。史上“微服私访”的皇帝大有人在,比如汉成帝、明太祖、明武宗、清同治等。多数皇帝“微服私访”的目的实在是想出去寻欢作乐,寻找刺激。笔者举几个例子,看看这些帝王“私访”后取得了什么成果。网络配图汉成帝刘骜,他喜欢游乐,经常与富

  • 朱元璋打击官商勾结有奇招:当众杀光涉黑团伙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元朝末年,朝廷的暴虐令老百姓是苦不堪言。更为令人气愤的是,欺凌百姓的不仅仅是蒙古帝国的贵族,连本土的一些汉族贵胄更是趋炎附势,狐假虎威。蒙古人压榨一些高官贵胄,他们就去压榨老百姓,所以老百姓可不就是痛恨那些贪官污吏。于是,元末时期的农民起义军遍布天下,最终,以朱元璋为首的势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建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