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成功了而董卓为什么会失败?

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成功了而董卓为什么会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528 更新时间:2024/1/22 2:35:54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董卓原本是在京城之外带领西凉军的,当时东汉朝廷内部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外戚与宦官双方为了争夺主导权,都想把对方灭掉,而此时的外戚代表是何进,宦官代表是常侍,何进觉得以自己的一己之力很难除掉十常侍,就听从了袁绍的建议,请董卓带领凶悍的西凉军前来支援。

结果何进这个家伙,可能是计划不够周密,董卓还在路上,何进已经东窗事发被砍了脑袋,等到董卓到了京城之后,发现何进已经死了,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于是董卓也就一不做二不休,打着给何进报仇的幌子,把十常侍给杀了,击败宦官集团,同时挟持了少帝刘辩

不久后董卓又派人把刘辩杀掉,立刘协为皇帝,史称汉献帝,这个时候,董卓开始暴露出自己的野心,逼迫汉献帝任命自己为相国,同时打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旗号到处做一些丧心病狂的事情,比如他随意杀人,杀害无辜老百姓,抢占妇女等等,这些罪行天下人都看在眼里,很快就引起众怒,后来天下诸侯纷纷起兵讨伐董卓,一时间天下大乱,董卓感觉情况不妙,遂一把火烧了洛阳,随后迁都长安,百姓对董卓的仇恨更加严重。

曹操作为第一个提出讨伐董卓的人,在后来更是越战越勇,并且实力也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后来汉献帝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从洛阳去到长安,再从长安去到弘农,最后又从弘农回到洛阳,可惜此时的洛阳一片狼藉,汉献帝在洛阳居无定所,从前的宫殿也被当时董卓一把火烧了。汉献帝最后只能借住在宦官赵忠的家里,在这里连办公的地方都没有,再加上当时地方官也不听从朝廷的安排,百姓不交税,汉献帝穷困潦倒,连吃的东西都没有,很多官员最后被活活饿死,一个皇帝落魄到这种程度,想必自杀的心都有了。

也就是在这种糟糕的情况下,曹操出现了,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都,并且好吃好喝招待汉献帝,同时打着“恢复大汉天下秩序”和“奉主上以从民望”的旗号,开始对那些割据势力进行征讨,换言之,此时的曹操是在做一件正义的事情,百姓以及天下都支持曹操,那些割据势力虽然明白结局,但是也无法反驳曹操。

曹操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一步一步做强做大,最终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手段之高明,不是董卓之流能够玩转的。所以说,虽然同样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曹操的手段比董卓的手段要高明很多,所以曹操成功,董卓失败是必然的。

至于曹操的手段怎么高明呢?我继续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曹操的手段高明之处

其实要说曹操的手段高明之处,我觉得我们可以从曹操自身、汉献帝、百姓、割据势力以及文武百官四个方面来探讨一下,我们就会对曹操手段的高明之处有所领悟。

就曹操自身而言,曹操是十分清楚作战的根据地对自身作战的重要性的,所以曹操当时迎接汉献帝的时候,他不是像董卓一样去天子的脚下洛阳,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十分聪明的地方就在于,他是把汉献帝接到自己的根据地许都。

曹操在许都的威望已经建立起来,在许都这个地方,汉献帝相当于是曹操请来的客人,而曹操才是这里的主人,因此汉献帝做什么事情,都要看曹操的脸色,要是曹操不高兴,随时可以把汉献帝这个客人扫地出门。

再加上因为是自己的根据地,那些大臣也都是和自己一条心的,没有人会想着趁自己不注意联合汉献帝造反,因为在曹操的地盘上,你造反明显就是自寻死路,没有人会那么傻,汉献帝也并不傻。

而董卓与曹操刚好相反,他是去到天子脚下洛阳,在京城之中“挟天子以令诸侯”,这里是皇帝的地盘,除了皇帝之外,还有文武百官也对董卓十分不满,换言之,董卓就像是去别人家做客,还想仗势欺人霸占别人的地盘,这种做法明显就是自寻死路,汉献帝不答应,文武百官以及天下百姓都不答应,所以才会出现后来王允联合吕布,让吕布把董卓杀了。

从汉献帝的角度而言,当初自己在洛阳生活好好的,刘辩当皇帝,自己锦衣玉食,无忧无虑,董卓突然就冲进洛阳,把少帝刘辩杀了,还逼迫自己听从他的安排,汉献帝不报仇就是好的了,内心的那种愤怒与仇恨,恨不得立刻就把董卓挫骨扬灰。

更加糟糕的是,后来董卓还把洛阳一把火烧了,导致汉献帝无家可归,好好的天下,就被董卓这样给破坏了,如今自己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内心的仇恨与对董卓的不满跃然纸上,但凡有任何机会,汉献帝都想把董卓脑袋砍下来。

而曹操就不一样了,曹操在汉献帝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的情况下,把汉献帝接到许都,并且好吃好喝伺候着汉献帝,对于汉献帝而言,曹操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他对曹操是有感激之情的,再加上曹操还说要帮助他恢复汉朝原本的秩序,汉献帝就更加高兴了。

可以说汉献帝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是心甘情愿的,也不想反抗,曹操还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成为了汉献帝的岳父大人,如此多的关系综合起来,汉献帝更加觉得曹操就是和自己一伙的,对曹操没有什么怨恨,反而感激之情更多。

总而言之,对于汉献帝而言,董卓是破坏自己幸福生活的罪魁祸首,而曹操却是在危难之中拯救自己的救命恩人,两者相比,汉献帝该支持谁,反对谁,答案已经十分明了。

对于天下百姓而言,与汉献帝十分类似,当初东汉虽然朝廷内部内斗,但是天下百姓至少还是可以好好生活的,可是董卓进京之后,瞬间烧杀抢掠,搞得民不聊生,后来一把火烧了洛阳,更是弄得百姓居无定所,大家对董卓这个破坏美好生活的人而言,心中充满仇恨,人人见而诛之,所以董卓的所作所为,是完全不得民心的。

而曹操则是在危难之际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英雄,百姓害怕居无定所的生活,曹操就许诺“奉主上以从民望”,还大汉江山一个正常的秩序,还百姓正常的生活,所以百姓对曹操寄予厚望,同时也支持曹操。

对于天下诸侯和文武百官而言,董卓是给他们制造机会,从而让他们有机会搞割据力量,并且逐渐发展自己势力的,他们心底对董卓还是比较感激的,要是没有董卓制造的混乱,他们就不敢公然进行割据,发展自己势力。

可是他们心底这样想,明面上却不能这样做,因为董卓不得民心,是天下的公敌,人人都想杀了董卓,所以这些诸侯只能顺应民意,搞一个讨董,但是彼此都不愿卖力,就是走一个过场而已,这就是为何那么多人去讨董,最后却没有胜利的原因,并不是打不过董卓,只是大家不愿意出力,一旦董卓失败了,他们这些诸侯就没有机会继续发展自己势力。

而曹操对于这些诸侯而言,虽然实际上曹操是他们的终结者,但是曹操打着为百姓着想的旗号,并且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和支持,所以诸侯们只能表面支持曹操,背地里又各怀鬼胎。

董卓的失败,就在于不得民心,百姓恨他破坏了自己生活,汉献帝恨他破坏自己统治,天下诸侯迫于舆论压力只能以他为敌,所以董卓的失败是必然的,而曹操呢,得民心并且有汉献帝心甘情愿的支持,所以成功也是必然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平定三藩叛乱的最大功臣是谁?最后结局又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一部《康熙王朝》把康熙一生的帝王霸业归纳的极尽描摹。其中有一部分是康熙怎样安定“三藩之乱”,这内部最大的罪人要数周培公,是他带领清代的虎狼之师进行的平叛,那末史书的实在状况是这么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实在并不是如影视剧所言,周培公后来是都城小吏。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

  • 清朝晋升速度最快的皇后是谁?享荣华富贵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传宗接代在古代是件很重要的事情,皇室妃嫔如果没有生子想要晋升并不容易,不过偶尔也会有例外,例如:道光皇帝的孝全成皇后钮钴禄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钮钴禄氏是清朝非常出名的外戚世家,这个家族上下总共培养出了5位皇后,而且她的祖上还有好几个了不起的大人物。这样的背景让钮钴禄氏的

  • 孙尚香回到东吴之后 孙尚香为何再也没有回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尚香回东吴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刘备娶孙尚香的政治联姻确实是一场悲剧,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很多出身豪门或帝王之家的女子,没有自由,凭父母长辈指定婚姻,很多出于利益,自然没有感情基础,从《三国演义》里看,孙权只想用孙尚香作诱饵,骗刘备到东吴然后软禁,没想到刘备用了

  • 蜀汉四大叛臣分别是谁?他们投靠东吴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蜀汉四大叛臣的文章。三国时期战乱不止,有些诸侯为了能够快速的攻城略地都会采取策反的策略,这样就可以里应外合以极少的代价拿下城池。蜀国作为末期的三个国家之一,武有五虎上将帮助刘备建功立业,谋有卧龙凤雏妙计安天下。可是在漫长的征战之中,蜀国也有很多重要的手下被敌人所策

  • 孙尚香在面对赵云张飞二人时 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孙尚香和赵云张飞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白帝城托孤,刘备在为关于报仇一战之后,便开始一病不起,他召来了诸葛亮,还有一个人就是赵云了,并且当时他还给赵云道歉,没有重用他的才华,这可以看出,刘备很看重赵云,虽然没有和他结拜为兄弟,但是却有着相同的兄弟情谊。

  • 勃鞮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他的一生没有只有贡献,勃鞮怎么读,他的一生是智慧的一生

    晋国屌丝勃鞮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乱世之中,多有霸主。霸主之世,亦多名臣。名臣有来自王室子弟,有来自贵族圈层,晋献公屠戮王室世子后,晋国的朝臣,更多的就来自卿大夫阶层。但在晋献公、晋文公两代之际,却有位出身低微的臣子,他的身份几经转变,自宫廷服务员到公侯宠臣,

  • 什么是骊姬之乱,一位美貌妃子与荒唐国君的荒唐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什么是骊姬之乱,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骊姬,春秋时期骊戎国君之女,晋献公妃子,晋君奚齐的生母。晋献公在位时期做了许多荒唐事,其中一件最为荒唐,那就是要杀掉他的三个亲生儿子——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公子夷吾,而这件事就与他的妃子骊姬有关。在晋献公即位第

  • 孝靖王太后备受郑贵妃欺凌,上位成功后为何没报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孝靖王太后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万历初年,郑氏进入皇宫,深受皇帝宠爱,之后生下皇三子朱常洵,册封为贵妃。郑贵妃长相妖艳,性格活泼,别的妃子对皇帝毕恭毕敬,只有郑贵妃敢跟万历开玩笑,万历不仅不生气,对此还十分受用。郑贵妃或许不聪明,但她很有野心,虽说他生下的不是长子,而他却一直想把儿

  • 韩信打仗用兵那么的厉害 韩信到底是跟谁学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韩信用兵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张良谋略出众,萧何政治好手,带领军队南征北战,帮助汉朝一统天下的是韩信。张良、萧何、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韩信是一位奇才,从无名小卒先是到了中级军官,随后又晋升为上将军,短短两年时间内灭掉魏代赵齐多个国家,燕国也无力抵抗,随后选择投降。之

  • 韩信兵仙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刘邦为什么一定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兵仙韩信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元勋,帮助汉高祖刘邦打了许多重要战役,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半生戎马生涯的韩信最终还是死于功高盖主,这也是因为他在政治方面不懂得收敛。韩信在后世的地位相当的高,被称为兵仙。韩信为何被称为兵仙,他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