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巅峰对决:三国曹操和刘备哪一个更值得推崇

巅峰对决:三国曹操和刘备哪一个更值得推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068 更新时间:2024/1/23 12:19:31

在三国时期,每个英雄独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刘备曹操就好像是两个人格的对立。曹操被人们称为枭雄,其文采和军事才能被后人所认可。而刘备凭借仁德之心广纳人才,也有自己的一片天地。那么二人谁更值得后人推崇呢?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让刘备讲讲天下英雄是谁?在刘备罗列了一大堆人名之时,曹操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曹操这话倒是没有错,看三国后台的发展就知道了,但问题来了,真要把曹操和刘备拿来对比,看看谁是真正英雄?谁更值得推崇呢

网络配图

刘备和曹操就好像是两个人格的对立

曹操是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我讨厌“有争议”三个字,这是某些所谓的历史学家在政治动机下玩的把戏,戏曲里的曹操总是白脸,奸雄,不是好人。

后来就有人为曹操翻案,肯定曹操的历史地位,拿曹操与刘备一比,总是把刘备比下去,理由很明朗:一是曹操的业绩大;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曹操是建安七子的首领,是文学家,是诗人,曹操留给了我们几首可供摇头晃脑的上品古诗。

刘备呢?屁诗没有。用某某人的话讲,孙权也好,刘备也好,携手联军,两心相照,一把火烧得曹操仓皇北逃,但“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之类的诗,却一句也做不出,这种世俗势利的比较方式不知蒙昧了多少善良的心灵和单纯的眼睛。

当然了,如果你的爸爸留给你几篇着作(有版费收)、几件古董,甚至黄白之物、房产别墅,显然要比留给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之类的家训要实惠的多。

当年的战争离我们已经非常遥远,远远不如“对酒当歌”来得亲近,当那些文人墨客吟咏着“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时候,他们早已经忘了,当年曹孟德是怎么杀掉祢衡孔融杨修之徒的。现在,让我们抛开那些臭诗(其实曹诗的确不错,只是被屎人烘臭了),来认认真真地对比一下曹操和刘备。陈寿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的父亲在徐州遇害,他认定是陶谦干的,就像小布什认定911是拉灯干的,遂出兵徐州,“所过多所残戮。”

网络配图

罗贯中据此在三国演义中写:所过之处,鸡犬不留,陈寿写三国志小心翼翼,这里还是忍不住下笔重了点,可见当时曹操屠杀徐州的无辜百姓应不在少数,恐怕至少有几千人,要知道,当时全国的人口总数才一千多万。

时间过去了一千多年,那几千具白骨早已无影无踪,而曹操写的诗却流传了下来,还有谁会去考证那些冤死的平头百姓,那是多么无聊的事啊,但我们却经常要念念“老马伏枥,志在千里”,如果你还会念“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就有文学女青年投来爱慕的眼光了。

前不久有报纸报道,意大利前总理叫啥名字来的,因为十几年前的一宗谋杀案而被判处终身监禁,我们的曹阿瞒同志滥杀了几千无辜,却可以因为他的政治业绩和文学成就而免于历史批判,而这种观点,恰恰是出于现代人--肯定是现代人了,读读近代史就知道了。

论谋略,论文学,刘备确实不如曹操,陈寿在先主传里这样写道: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云尔。

我以为陈寿对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个人的评价当中,对刘备的评价写得最适当,曹操早年没有杀刘备,还有关羽,是有很多想法的,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识英雄,惜英雄。周瑜不也劝孙权除掉刘关张吗,像刘备这种人,其实曹操、孙权都不能容下他,只是时机未到,不好动手而已,因为后来也让刘备给跑了,所以就托为美辞。

网络配图

刘备最具人权思想,难能可贵

曹操、孙权、刘备,各占天时、地利、人和,刘备最可怜,没有资金,没有根据地,背着一个刘豫州的空衔头被人追着跑,经常跑都来不及,连妻子也丢弃了。但刘备有一个优点,每到一处,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厚树恩德,广收人心。

在对待百姓、平民、士大夫、兵卒的态度上,应该讲,在三个人当中,刘备最具人权思想,难能可贵,仅凭这一条,我把刘备放在曹操之上,罗贯中未必一定要把蜀汉树为正统,但显然他对刘备的仁心是极为推崇的。

儒家的经典思想就是仁爱,而刘备的作风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刘备虽各项才能都不是很出色,但是正是凭借着这仁德的作风吸引了一批人才在自己的身边,替自己闯出了一片天地。而仁爱不论何时,都是值得我们推崇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乾隆不杀巨贪和珅真相:和珅是乾隆的男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为什么乾隆喜欢和珅,老梁谈和珅,乾隆了解和珅吗

    和是个大贪官不光学过历史的我们知道,其实,当时的乾隆也是知道的。和到底贪了多少钱呢?既然乾隆皇帝知道为什么还不杀了他呢?和和乾隆皇帝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有传闻说和是乾隆的男宠,是真的吗?他贪污了多少钱呢?据嘉庆朝的《查办和案》及晚清薛福成的《庸庵全集》记载,初略估值总计约11亿两白银。这是一个什么概

  • 留发不留头:拆穿努尔哈赤恩养尼堪的鬼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木天和边疆老人结局,忽必烈与努尔哈赤的关系,乌拉那拉氏断发之谜百家讲坛

    努尔哈赤建立的建州政权早期是明朝的藩镇,甚至努尔哈赤本人都曾经数次到北京朝贡。然而随着1618年他以“七大恨”为名起兵反明,设计袭破抚顺,由此揭开了长达二十六年的对明战争的序幕。网络配图在以后的三年间,今天辽宁省的广阔土地便轻而易举地纳入了后金国版图。虽然努尔哈赤曾说“恩养尼堪(后金对汉人的蔑称)”

  • 他曾是三国知名的孝子 他的遗言振奋人心!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振奋人心的经典语句,古往今来英雄辈出,令人振奋人心的句子

    矢志全忠孝,东莱太史慈,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狮,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临终言壮志,千古共嗟咨。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貌俊美,修美髯,猿臂擅射,家中只有一老母,奉甚孝,四十一岁卒,一子名亨,任越骑校尉网络配图正史之中,太史慈是因为避难而逃到辽东,在北海救孔融时孔融初不大信,因求救刘备而派他去送

  • 揭秘长安君成蟜 既生秦始皇嬴政何生我啊?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秦:开局秦始皇还剩百日寿命,大秦:开局震惊秦始皇,人在大秦:开局震惊秦始皇

    秦长安君成蟜(嬌 jiao,前256年-前239年),他是秦始皇的异母弟弟秦庄襄王的次子。虽然秦始皇的祖父秦孝文王有多达二十三个儿子,但是秦庄襄王却只有嬴政和次子成嬌。成嬌虽然在正史中只有寥寥几句,但是在这背后是否还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呢?《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

  • 光绪大婚用天价买此物,内务府大怒:太便宜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怒,宋朝有内务府吗,内务府是干什么的

    1889年,18岁的光绪该大婚了。为了将这头等大事办得风光体面,宫里提前一年多便开始大肆张罗,其中就包括给光绪帝购置洞房门帘这件事情。这件事本应由苏杭织造处去办,怎奈织造处要忙得事情太多,实在顾不上,于是就把这些零碎小活儿交给了其他部门操办。网络配图其时,内务府大臣家中,有位姓郭的教书先生。当皇上大

  • 刘备被称为英雄 可吕布为何被骂做三姓家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吕布,白门楼吕布殒命,张飞为什么骂吕布是三姓家奴

    张飞本一粗人,却也能骂出形容一个人人品的词来,可见,在三英战吕布前,有关吕布三姓家奴的“雅称”早已被同一时代的文人给坐实了!吕布以其独有的行为方式为自己挣来的“三姓家奴”的名号,但凡懂点三国知识的人都清楚这一“桂冠”的具体来历:一、吕布因武力超人,被丁原重用,并拜丁原为义父。就因为被重用,并非石头缝

  • 慈禧有多虚伪,看她如何玩弄祖制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真实的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为什么能稳固掌权,慈禧用什么方法吸引皇帝

    若说慈禧不在乎祖制,估计她会从陵墓里跳出来。戊戌变法时,她镇压维新运动的最大借口就是“光绪违反了‘祖宗之法’”。然而,若以为慈禧很将祖制当回事,那也是大错特错了。清朝开国之初,顺治鉴于明朝宦官专权的教训,明确规定,“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等的太监“即行凌迟处死,定不姑贷”。之后的皇帝对这个祖

  • 汉武帝一生最重要的四个女人 为何下场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武帝最爱的四个女人,汉武帝的四个女人是谁,汉武帝宠爱的五个女人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王朝的第五代皇帝。他七岁时被册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建立了不朽丰功伟绩,不仅使汉朝在他统治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同时,汉武帝刘彻也是一个荒淫无度的人物。做为一个“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无妇人”的男人,

  • 为什么有人提出“清朝之亡始于乾隆”之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一般人总会这样认为,为什么要质疑,三个代表提出

    乾隆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人,历史有他的功绩,现在搬上荧幕最多的也是他。乾隆1736年登基,1796年让位于儿子嘉庆,又当了3年有实权的太上皇,自称十全老人,有十全武功,一生风流快活。上学时学历史都知道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王朝盛世是“康乾盛世”,在乾隆时期达到鼎盛,但是一个在鼎盛时期而且拥有众多如纪晓岚、刘墉

  • 历史上刘邦并不是市井无赖:而是个有准备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书上的刘邦,历史上的刘邦和吕后,历史上的刘邦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司马迁的《史记》中,刘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喜欢“狎侮”人,且“好酒及色”,做了亭长,还常常装神弄鬼赊欠酒钱;大臣高起、王陵直言“陛下慢而侮人”。看上去,刘邦不仅是个傲慢无礼的家伙,还是个游手好闲的混混。司马迁是个受刑罚的中书令,涉及到当朝高祖皇帝,当然不敢乱写。网络配图刘邦的形象就此定格,后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