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奸相李林甫,为独揽大权,将唐朝盛世推入万丈深渊

奸相李林甫,为独揽大权,将唐朝盛世推入万丈深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388 更新时间:2024/1/28 21:13:37

大家好,说起奸相李林甫李林甫,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肃王李叔良曾孙,接替张九龄成为大唐宰相,身居此位长达19年间,给后世留下不少“为官心得”。他经常对朝中大臣发表过著名的“马料论”,原话是“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意思是说,做臣下的不要那么多嘴多舌,你们没见过那些仪仗马吗?它们一言不发却享受三品马料,要是叫一声反而就被废弃不用,到那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大臣们听了李林甫此番高论后,深以为然,果然都乖乖当起了“持禄养资”的“仪仗马”,从此玄宗一朝几乎再无谏诤之臣。

后世许多人呢常把李林甫“马料论”当成“官场箴言”,殊不知李林甫并非在给百官传授官场经验,而是警告威胁那些不顺从他的官员,他之所以能够在玄宗朝独断朝纲,是因为他能想方设法地使群臣噤声,以此欺瞒唐玄宗李隆基。说起来,李林甫混迹于官场主要靠两种手段,一手对上,一手对下。

对上,李林甫善于揣测圣心。他深知自己想要一手遮天,必须伺候好当朝皇帝。于是他时刻揣摩玄宗的心思,史称其“善刺上意”。在他的辛勤伺候下,唐玄宗“深居燕适,沈蛊衽席”。李林甫在将宫中太监、御婢收买妥当后,每有奏请之事,这些眼线都会向他透露唐玄宗的心情态度,皇帝的一举一动尽在其掌握之中,所以每次李林甫都能找准时机提要求,久而久之,唐玄宗就更离不开勤劳理政的李林甫了。

对下,李林甫无非就是赏罚并重。身为宰相,李林甫把持着选才、用才大权,他用人眼光极为独特,不看其德能政绩,只看是否对他忠心不二。对于正直敢言、不愿同流合污之士,李林甫会想办法将其铲除。李林甫的丞相府上有一个月堂,每当要“排构大臣”时,他就住进去闭门谢客,绞尽脑汁地思考合适的接替者。等他结束“闭关”时,肯定就有大臣要倒霉了。比如张九龄、李适之等贤臣良相,就是因此而遭放逐与诛杀的。

在实现上下通吃后,李林甫毫无疑问地攫取了极大权力。令人可笑的是,他既无道德文章,也无经世之才,史载其“发言陋鄙,闻者窃笑”,连基本的答辩能力都不具备。李林甫掌权后,日夜所思、所想、所行都离不开如何巩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为此他不惜任用番将——唐朝对番将的使用本来是以节制为主,功劳再大都“不为上将”,并派汉臣文官担任地方节度使防止番将坐大。李林甫为对抗政敌,便向唐玄宗进谗,诋毁担任节度使的文臣,建议其重用番将。于是,唐玄宗下诏将安禄山哥舒翰等番将擢为大将,并把边地兵权拱手送之,最终酿成“安史之乱”的苦果,险些葬送了整个唐王朝。

成为太上皇后,唐玄宗曾和给事中裴士淹品评大臣,论及房琯时说“此非破贼才也”,至宋璟则言“彼卖直以取名耳”,给李林甫的评价是“嫉贤妒能,举无比者。”裴士淹于是反问:“陛下诚知之,何任之久邪?”玄宗听后默然不答。事实上,玄宗很清楚李林甫是一奸诈小人,但却对其听之任之,眼睁睁看着大唐由盛而衰,李林甫固然罪无可恕,但罪魁祸首自然还要属贪图享乐的“唐明皇”。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陈友谅的儿子陈理为什么会迁徙到朝鲜?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陈理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元朝末年的陈汉政权陈友谅在韩国的后人到武昌陈友谅墓地寻根拜祭、大夏政权明玉珍的韩国后人到重庆明玉珍墓进行拜祭,明玉珍和陈友谅都是湖北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呐?原来在1372年,朱元璋将陈汉政权末代皇帝陈理(陈友谅次子,陈理被朱元璋封为归德

  • 连宋江都被高俅所杀了 高俅为什么不敢对柴进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好汉柴进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众所周知,水浒传中的宋江是让高俅与蔡京等人给害死的。他们不光是害死了宋江,而且也害死了卢俊义,因为高俅和蔡京恐怕,如果不干净杀绝的话,会有一人来报仇。众所周知,梁山中的这些好汉,有实力的不止卢俊义以及宋江,还有一个人也特别有地位与实

  • 明四家之一的沈周,他在绘画方面有什么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中期的吴中,经济繁荣,风景宜人,地杰人灵,孕育出了众多的人才,沈周就是其中一位。之前介绍过沈周的生平,下面着重介绍一下沈周的在明朝画史上的成就。沈周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说到唐伯虎和文徵明大家肯定都知道,而沈周就是他们两人书画上的老师。沈周是明代的绘画大师,他开创了“吴门画派”,与唐寅、

  • 乾隆退位后还当了三年的太上皇生活 期间乾隆都过得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乾隆太上皇生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当了三年的太上皇,这期间都在干什么呢?总的来说,这期间乾隆洒脱如意、津津有味。首先,乾隆退位后不只是“太上皇”,而是“太上皇帝”,权力跟退位前差不多。由于曾经发誓,在位的时间绝不超过康熙的61年,因此乾隆在位6

  • 宋仁宗一生有16个子女,为什么存活的只有4个?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是宋真宗的儿子,儿子去拜祭老子哀痛是应该的,但宋仁宗却每次都哭的像个孩子,这是为什么,他是很思恋这位离世的父亲,还是另有隐情?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宋仁宗是一位好皇帝,他在位四十余年,大宋国力蒸蒸日上,百姓也都安居乐业。宋朝是一个比较重视文人的朝代,宋朝官

  • 李隆基退位的原因是什么 李隆基最后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隆基退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亡蜀中,路上太子不愿意去,跟玄宗分道扬镳,太子领导朔方军平叛,但是那个时候朔方军将领需要一个能给他们升官发财的人带领他们,而李隆基显然现在不在身边,也不能奖赏他们的功劳,再者什么功劳最大呢?当然是从龙之功

  • 李旦已经传位给太子李宪 李宪为什么把位置让出来给李隆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旦是武则天的第几个儿子,李旦,李宗仁的副官有几个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宪让位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自古以来被人们争夺最激烈的就是皇位了,皇帝是封建王朝至高无上的存在,对于那些皇子而言,他们争夺的就是太子之位,比如康熙年间的九龙夺嫡,就是九个皇子争夺太子位置开始的争斗,但是在唐朝,有一个太子在老皇帝死后,坚决将皇位让给别人,这是为

  • 崇祯皇帝为何在自缢前下令厚葬魏忠贤?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皇帝为何在自缢前下令厚葬魏忠贤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在大明将亡之时,李自成兵发北京城,崇祯皇帝断发割袍,本亲附于东林党的曹化淳却悲叹了一声:忠贤若在,时事不至此。也许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东林党是一群力挽朝政拨乱反正的文人志士,而阉党则是一帮给皇帝吹耳边风,结党营

  • 高俨死的时候才十四岁,怎么还留下了四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高俨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皇室许多皇帝非常年轻就去世了,留下了年幼不能管理朝政的太子,往往出现种情况,通常太后则会站出来辅佐太子。然而下面要说的这位就大不相同了,他并且不是皇帝,然而年仅10岁能够自己处理朝中政务。不止如此,在他12岁时便

  • 5岁封侯8岁拜相,刘子鸾死前一句话流传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向往位高权重,就好比古代皇帝,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自出生便成为万众瞩目焦点,这辈子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而皇室亲情淡薄。有人说对于皇帝而言亲情淡薄并无碍,身为一国之君,自然过在前家在后。因此对于皇帝而言,这些亲情反而成了累赘。俗话说的好,”自古帝王多薄情”。在历史中为了争夺皇位,有多少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