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述律平为何会被称为断腕皇后?看看她纠缠的皇权以及母性

述律平为何会被称为断腕皇后?看看她纠缠的皇权以及母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915 更新时间:2023/12/8 14:08:51

述律平为何会被称为断腕皇后,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似乎在每一个男权为主的朝代,总是有那么几个不甘于屈服于男权对女性的狭隘的定义,靠着自己的野心,智谋,才略,勇气,甚至是手腕,心计,在男权为主的社会里也要杀出一条血路,掌握核心的权力,登上权力的顶峰,在一定的时间内,改写男权对女性的定义。

但比较可惜的一点,由于整个时代都没有给女性提供一条符合法律,常规的晋升通道,这就导致女性试图登上权力之巅的同时,必然采取非常手段,甚至会误认为非常手段即为正常手段,她们往往越用越多,用太多的暗处的政治手腕清除敌手,巩固权力,暗处的手段太多,必然让整个的国家的风气不正。

这也是古代很多女性统治者上台以后,国家迎来一段时间的稳定与和平,可之后,尤其是需要选定继承人之后,国家,官场,又将迎来新的一种混乱。

而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封建时代的女强人,大多还担负着母亲的形象,尤其是作为储君,继承者的母亲,处于政治,军事,经济上的掌权,强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往往让她们在母亲的角色上缺失许多,契丹皇后述律平即如此。

述律平是回纥族述律部人,生于公元879年,父亲述律婆姑是回鹘族,母亲是契丹耶律部的贵族,也是后来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姑姑,当时的契丹流行氏族外通婚制,为了加强联系,巩固彼此之间的关系,多次进行连姻通婚,所以当时还是表兄妹的耶律阿保机与述律平就结为夫妻。

她的民族的习惯也是男性自幼学习骑射,识字,女性更偏重于家务,但述律平幼时就受到了很好的,全面的贵族教育,偏男性化,不仅局限于契丹文化,她还受中原文化的熏陶,饱读诗书,偏爱军事战略,她的悟性也很高,年纪虽小,却也是有眼界,有胸怀,足智多谋。

与耶律阿保机结婚以后,成为契丹王后,但并没有局限于在后宫帮助耶律阿保机处理家事,过养尊处优的日子,当时正值契丹与周围各部纷争不断,契丹向外扩张的关键性时刻,述律平时常陪着耶律阿保机东征西讨,为耶律阿保机出谋划策,甚至亲自披挂上阵杀敌,逐渐成为耶律阿保机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图 4耶律阿保机平息"诸弟之乱"

公元907年,契丹各部联盟的可汗去世,契丹八个部族首长共同推举耶律阿保机为新任可汗,氏族规矩,可汗由八个部族首长商议推举,每三年换一场届,耶律阿保机在当上可汗之后,积极推行一系列治理措施,推进联盟内部发展,对外,不断带领契丹士兵向外扩张,开疆拓土,让契丹联盟越来越强大,持续赢得了其他部族首长以及全体契丹人民的支持,连任三届。

后来他有一个大野心,将选举可汗的制度变为世袭,述律平强烈支持,其余契丹部族首长却一致反对,首先反对的就是耶律阿保机的亲弟弟刺葛,刺葛联合自己的伯伯,叔叔,表兄,形成集团,反对耶律阿保机,俟机发动叛乱,这就是"诸弟之乱","诸弟之乱"共进行三次,前两次,耶律阿保机顾及手足之情,以及不想同部之间发生叛乱,都选择妥协,忍让。

但第三次,刺葛等人趁耶律阿保机外出讨伐外族,宫内只有述律平,率军直接攻进宫内,烧毁代表可汗权力的旗帜,独留宫中的述律平沉着冷静,指挥有限的人马,抵抗攻击,并且派兵向外寻求外援,最终,捉拿了刺葛等人的叛军,待耶律阿保机回来以后,述律平执意要进行一场本部族内部的大清洗,将与叛乱有关系的人全部斩尽杀绝,无论身份。忍辱负重,卷土重来

虽然平息诸弟之乱,但只是解决了本部族内的人心所向问题,其余七部仍然虎视眈眈,公元915年,其余七部终于找到机会扳倒耶律阿保机,他们选择在耶律阿保机抗击蒙古族回来的路上伏击,耶律阿保机的部下刚打完一场恶战,元气大伤,战斗力下降很快,突然袭击,根本来不及抵抗,耶律阿保机无奈逃走。

逃到离七部联盟较远的地方,耶律阿保机发现了一片水土条件较好的农田,气候舒适,适宜农作物生长,并且靠近盐湖,述律平联想到到她幼年读过的关于中原的城市发展,内部设施,以及农田作物栽培,还有制盐,炼铁的许多书籍。

她建议耶律阿保机可以模仿中原汉族,建立一种城市,外围发展农业,供给人民的生活所需,内部可以制盐铁,发展经济,扩充人口,增加军队实力。耶律阿保机听取了,很快就建立起来一座有中原文化特点的城市。

发展很好,逐渐本部的军事实力超过其余七部,其余七部还要依赖他的农作物,盐铁。述律平便生一计,他让耶律阿保机以犒劳首长,商谈盐铁交换为名邀请七部首长,结果等七部首长一到,不到片刻,述律平命令潜伏的士兵出来将七部首长以及部下全部杀死,借此耶律阿保机重回可汗之位,统一契丹。

述律平作为优秀的谋划者,可汗背后的人绝对是成功的,但她对自己的孩子显然没有缺乏了一定的陪伴与帮助。述律平与耶律阿保机一共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与外族和亲,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三子耶律李胡

耶律倍精通汉学,热爱读书,才高志大,曾向耶律阿保机建议学习汉家的礼法制度,很受耶律阿保机的喜欢,是他心中的继承人,但述律平不喜欢他,觉得他太文弱,少了点契丹人杀伐决断,冲刺沙场的豪气。次子德光文采不足,武略有余。

但述律平最喜欢的还是三子,三子没有一丝文韬武略,只有一身蛮力,脾气暴躁,对下人动则重罚,怎么看都不是继承人的料,但当耶律阿保机去世,本来应由长子即位,述律平却说长子年幼,不适合即位,先由自己带权,其实长子都28岁了,她可能是出于对权力的留恋,也可能对长子不满。

她掌权后,受到很多人,尤其是重臣怀疑,她疑心更重,经常怀疑有人谋反,手段也更加残忍,经常将自己怀疑的人找理由处死,理由是她先问一些大臣思不思念先主,大臣当然只能回答思念,她接着说,既然思念,不如直接去见先主,就将这些人拉去杀头了。

她用这种手段清除了很多人,结果遇到了汉臣赵思温,赵思温却回答她,太后不也是思念先主吗?怎么不去见他?述律平一时哑口无言,只能回答:"诸子皆幼,国家无主。"

但这显然不能让人信服,她的威严即将崩塌之时,突然拔剑将自己的手臂砍下,说自己不便去陪伴先主,只能砍下这手去陪伴先主。这一举动帮她稳固了人心,她也顺利立三子耶律李胡为皇储,但高官后期不再忍受述律平的压迫,便拥立耶律倍之子耶律阮为帝,祖孙大战一触即发。

在于耶律阮隔河对峙的时刻,述律平内心很挣扎,内战会毁了契丹的基业,可自己又实在很想让自己喜爱的儿子登上皇位,不过最终,她选择了理智,退位与耶律阮和解。

但当惯了王储的耶律李胡无法忍受权力被夺,自己暗自谋划叛乱,无赖泄露,害自己与述律平被囚禁在先主耶律阿保机的陵内。述律平在石屋里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自从述律平嫁给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辅佐耶律阿保机东征西讨,开疆拓土,平息内乱,统一了契丹各部,并且向中原进军,建立辽,她的威严传遍契丹各族,甚至连中原也有所耳闻。

她其实并未真正的登上皇位,但是影响力不输皇帝,本来是一代名后,却因为自己对孩子的偏爱,溺爱,影响朝纲,甚至差点掀起内乱,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让人惋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魏忠贤只是一个小小的太监 他为什么能和明朝生死挂钩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太监魏忠贤,魏忠贤为什么不谋反,明朝大太监列表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和魏忠贤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中国历史上,每朝每代几乎都有几个能够一手遮天的太监,比如秦朝的赵高,汉朝的十常侍,唐朝的李辅国,宋朝的童贯、明朝的刘瑾、清朝的李莲英等等。这些太监,在后世,都是人人唾骂的对象,然而,在明朝,却出现了这样一位太监,评价出现了两个

  • 萧燕燕敢重用耶律休哥,背后有哪些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辽太后,萧燕燕,萧燕燕与韩德让的关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耶律休哥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辽太宗之后的三位皇帝,都是通过争夺皇位而登基称帝的。而同为辽国宗室成员的耶律休哥,却深得辽国几代君王重用,包括萧燕燕。正像电视剧《燕云台》中所演绎的一样,耶律休哥英勇神武,因此受到辽景宗、萧燕燕、辽圣宗的信任和重用。他们为什么

  • 秦始皇嬴政除了荆轲的刺杀,他的一生还有多少次刺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荆轲为什么帮太子丹刺秦王,秦始皇嬴政是谁的儿子,秦始皇嬴政的一生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除了荆轲刺秦王,秦始皇一生还遇到过几次刺杀?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横扫六合八荒。他是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他率领千军万马四处扩张到一统天下,秦朝自然是欣欣向荣了,可是六国的贵族却恨死了嬴政,所以都想着去刺杀嬴政。于是嬴

  • 王龁是什么人?隐藏在白起光芒下的秦国宿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消逝的光芒灯塔下的隐藏入口,秦国将军王龁,消逝的光芒隐藏图纸

    你真的了解国宿将王龁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王龁(?-公元前244年),亦作王齮,号信梁,战国末期秦国将领,王龁经历三代秦王,为秦国宿将。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副将,大败赵国。公元前259年,夺取赵国的武安和皮牢。公元前258年,代替王陵统军围攻赵都邯郸

  • 诸葛亮的身份就是汉献帝吗 这种说法有没有依据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献帝诸葛亮真的是一个人吗,诸葛亮与刘协巧合,诸葛亮与汉献帝是同一个人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和汉献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助刘备建立蜀汉之政权。后辅佐刘禅,数次北伐中原,后病死于五丈原。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精神为后世所敬仰。刘协,汉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是为汉献帝也。其一生坎坷,先后成为董卓、李傕郭汜、曹操之傀儡,虽为

  • 吴三桂为何要杀绝南明?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吴三桂为什么要杀死明朝皇帝,吴三桂是哪里人死在什么地方,不杀永历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吴三桂。明朝末年,内忧外患,崇祯年间天下大饥,百姓民不聊生,义军席卷北方;同时关外的女真人建立后金政权,在辽东攻城略地,和明朝打得不可开交。天灾人祸的重压之下,大明王朝风雨飘摇。1644年,明军将领孙传庭在潼关大败,闯军势如破竹一路攻下北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李

  • 曹操杀吕伯奢真的误杀吗 吕伯奢其实去报官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吕伯奢真去打酒了吗,错杀吕伯奢一家真实典故,吕布不杀董卓会怎样

    还不知道:曹操和吕伯奢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得益于《三国演义》的影响,以及一些野史及其他典籍的记载。人们都知道曹操误杀吕伯奢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曹操被人们当作一个奸诈之人。按照演义里的描述,吕伯奢在与曹操、陈宫见面之后,谈了几句朝廷正在通缉曹操的情况后,就起

  • 魏延为何会信誓旦旦的献子午谷奇谋?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北伐魏延的计谋可行吗,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能成功吗,子午谷奇谋易中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延为何会信誓旦旦的献子午谷奇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不管是名将,还是谋士,都献了很多奇计,也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比如贾诩给郭汜等献的反攻长安之计,再比如郭嘉的遗计。但是真正最具争议的却不是这些实现、并且取得成果的计谋,反而是蜀国大将魏延所献

  • 成吉思汗的老婆都是敌人抢过来的 成吉思汗就不怕被刺杀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怎样对付暗处的敌人,世界上成吉思汗的妻子,成吉思汗被谁阻止了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成吉思汗老婆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到成吉思汗,会想到“一代天骄”,在中国历史上做出卓越的贡献,把中国的疆土面积扩展到最辽阔的地步。但是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的后宫妃嫔数量很多,估计有五百位,这在古代皇上或者首领来说是不是奇怪的事情,但是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嫔妃的来

  • 太监陈矩有什么样的权势?专做好事,至死被敬奉为神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最厉害的太监是谁,内官监太监,太监阴险害忠良是什么意思

    对太监陈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太监,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奸妄小人”,李莲英魏忠贤等等都是作恶多端,阴险狡诈的坏人。但是历史上也有不少正直之人,我们今天说的这个太监,权力远在汪直之上,其行径比怀恩还要圣贤三分,这人就是陈矩。1547年,年仅9岁的陈矩入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