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蒋干的真实才能如何?是天才还是个庸才?

蒋干的真实才能如何?是天才还是个庸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466 更新时间:2024/2/6 20:54:44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在对“盗书”的前前后后进行分析以后,我们还应该对蒋干另一个被人诟病、嘲讽的事情——引来庞统曹操误将战船连锁,结果被烧时无可逃窜——做一点探究。

蒋干第二次过江的背景是:“曹操连得二书,心中疑惑不定”——听说东吴大将、谋士纷纷投降,被这接二连三砸下来的大馅饼弄得有点迷糊了,迫切希望摸个实底。这时候蒋干又站出来了。

蒋干这次能站出来,比上次更为可贵。

要知道,蔡瑁张允被误杀的实底,蒋干一直也不知道。因此,他的心中当时应该是这么两个印象:第一,他窃取了东吴重要军事机密,周瑜对他恨之入骨;第二,他为曹操立了大功,却没有得到任何奖励。

但是蒋先生让我们感动的是,前者没有让他怯懦,照样敢于“舍身再往”,再进——他心中已经是龙潭虎穴的——东吴军营;后者没有让他失落,依旧抱着那颗忠于曹丞相——在他身上完全没有知人善任的那个人——的心。

也许有人认为前者是无知无畏,但是能在曹操手下当幕宾的人,会无知到那种程度吗?也许有人嘲笑后者是愚忠迂腐,但是换个角度看,这不正是不计名利、高风亮节吗?

而且蒋干非但没有计较曹操有功不赏(从他的角度看就是这样)的恶劣表现,反而还因为“某前日空往东吴,未得成功,深怀惭愧”——这不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吗?

甫至江东,周瑜一顿霹雳闪电,坐实了蒋干“盗取东吴机密”的罪名,紧接着不由分说,软禁了蒋干。

上次似乎是顺风顺水,在非常宽松的环境下,很轻易地弄到了对手的机密。这次却是一开始就深陷困境,好一似手脚都被绑死,活动空间极其有限。

蒋干虽然“心中忧闷,寝食不安”,但是并没有丧失其积极性,而是努力冲撞、拓展,力争在不利条件下创造一点有利条件——“独步出庵”,遂被“读书之声”吸引而“信步寻去”。及至“见一人挂剑灯前,诵孙、吴兵书。

此时的蒋干判断“此必异人也”——这种情况下但凡有点事业心的人都会这样想,于是立马“叩户请见”——毫不夸张地说,这说明蒋干深刻理解了曹操“唯才是举”精神,随时随地想着为主公发现和选拔人才。

待到庞统提名道姓,蒋干立刻被“凤雏先生”的名头震惊了。庞统的一系列回答,也是顺理成章、极其自然。于是蒋干深感意外之喜,与庞统“连夜下山,至江边寻着原来船只,飞棹投江北”。

这里需要有一个思考。“帐中盗书”和“巧遇凤雏”都是在既定计划失败时候的“喜出望外”,都是顺利的出奇。而蒋干为什么会第二次上当呢?这固然是因为蒋干不会知道周瑜的火攻计划,以及其与庞统、连锁战舟之间的关系,但另一方面就涉及曹操的责任了。

拙作曾分析,错杀蔡瑁张允之后,曹操出于自己上当受骗的愤懑情绪,没有把事情的前前后后从更高的角度再仔细分析一遍,更没有从中发现蒋干表现出的短板和长处,于是既没有可能根据蒋干的长处安排合适的工作,更没有可能针对蒋干的短板对其再次上当作出预防——

在蒋干完全不知道上次已经上当的情况下,这次他还被派来,结果对这么顺利就请到了凤雏先生完全没有怀疑,这就是曹操上述失误的后遗症。

不但蒋干,连曹操本人也没有吸取教训。面对和“帐中盗书”一样顺利的戏码,曹操对“巧遇凤雏”没有丝毫的怀疑——也许是求贤若渴吧,这倒让人有点同情曹操了。

接下来情节就简单了。“统高谈雄辩,应答如流。操深敬服,殷勤相待”——在一片温馨和睦的气氛中,庞统从“水军多疾”入手,分析“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浪不息;北兵不惯乘舟,受此颠播,便生疾病”,正中曹操心病,于是得以顺利地提出“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曹操高高兴兴采纳了,八十三万大军就此走上了不归路。

问题是,这能怪蒋干吗?凤雏先生的名声摆在那里,与其齐名的卧龙先生已经大展其才,曹操见了庞统也是满心欢喜,何况蒋干?

而且,蒋干的身份、地位,决定了他把庞统引到曹营并无错误,而是积极作为的结果。至于怎么鉴别真伪、使用人才、拍板决策,那是曹操的事情,与蒋干无关。

还是那句话,大家可以说蒋干能力低、脑子慢,但不能嘲笑蒋干。蒋干两次过江的表现,充分证实了他对曹操的耿耿忠心、面对险境的不屈不挠、看到机遇的敏感果决、冒险犯难的超人胆量。

他的悲剧,一方面是遇到了不在一个等量级上的对手,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他的主公曹操没有从他的所作所为中全面认识其短板和长处。

应该说,曹操在两个层面犯了“用人不当”的错误:一是派相关能力缺失的蒋干执行不适宜的任务,二是只见到了损失和不足,没有发现蒋干在其他方面具备的高素质、给予其一个能够有效扬长避短、尽显其才的岗位。

需要说一句的是,在蒋干的问题上曹操表现出的疏忽大意、意气用事,与其知人善任、英主伯乐的基本形象存在较大差距和扭曲。这只能理解为,作者基于其“拥刘反曹”的立场,在全书高潮桥段对于曹操的故意丑化——但原文如此,我们也只好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讨论。

赤壁一场大火,樯橹灰飞烟灭。我们的蒋干先生也从此不知所踪,也许死于乱军之中,也许就此隐姓埋名,也许继续屈沉下僚,也许还会受到责罚。归结其表现,思及其优势,我们唯有长叹一声——一个被放错位置、最终被浪费的人才,可惜、可惜、可惜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铁铉的一生是什么样的?靖难之役后他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范廷钰屠龙复仇,李玉和钱浩梁安葬仪式

    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一,太祖赐字铁铉小时候就十分聪明,很有见识,少时入国子监读书,学问更大。明太祖时任礼科给事中,后调任都督府断事审理疑案。他断案如神,破案很快,深得明太祖赏识,赐字“鼎石”。

  • 庾诜是谁?历史上的他真实形象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北宋王诜,庾稚恭

    庾诜是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说起南梁奇才庾诜,可谓惊艳后人。此人精通谶纬、玄学、天文、算术等学问,并且取得了很深的造诣,在南梁冠绝一时。他的大脑堪称是一座微型图书馆,不仅吸收的知识储存量惊人,而且他一生笔耕不辍,洋洋洒洒地写了上百卷著作。这位满腹经纶的奇才,据说前世是一名高

  • 李亨为何不等李隆基传位?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隆基和李亨,李亨是唐玄宗第几子,李亨为什么那么对待李隆基

    李亨为何不等李隆基传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中国纪念年的封建帝制发展历程中,太子一直都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存在,作为未来皇位的继承者,他们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这就是为了在皇帝突发不测的时候能够有人及时上位稳定社会秩序,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设立太子是一种防范措施。但是太子要想

  • 历史上曹植的文学如何?他与曹丕发生过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丕和曹植的故事,曹丕曹植文学创作的异同,曹丕和曹植都是文学家

    曹植,诗歌史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人,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三国时期的历史,很多人一定会首先想到金戈铁马和热血奋战这些词汇。的确,在那个纷乱的时代,群雄并起征伐天下才是主流,毕竟有了权力,成为一方诸侯王,才有资格谈其他的。然而,在这个时代,文学事业也在欣欣向荣的发展,著名

  • 孙权找关羽进行联姻 关羽拒绝后为何还要大骂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孙权为何不放了关羽,关羽到底有没有投降孙权,孙权为什么偷袭关羽

    孙权为什么要找关羽联姻?关羽拒绝后为什么还要痛骂孙权?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中国古代王朝历史里,不管是诸侯还是君臣之间,联姻都是巩固关系和维持关系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一般来说,并不是所有的联姻都是好事,拒绝的话,多多少少会伤和气,正所谓买卖不成仁

  • 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 李渊算是一个昏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渊为何不称唐太祖,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世民还是李渊,李世民抢了李渊的皇位吗

    还不知道:唐高祖李渊是什么样的皇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要是排一个历史上存在感最低的开国皇帝排行榜,唐高祖李渊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在他前面的皇帝是隋炀帝杨广,在他后面的是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这两位可都是历史知名人物,夹在他们中间,也难怪唐高祖李渊的存在感

  • 李世民和李建成作为兄弟 两人为什么会互相残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建成为何输给了李世民,李建成为什么输给李世民,李建成的妻子和李世民什么关系

    对李世民和李建成互相残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伏兵,一举杀掉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随后又包围皇宫,逼迫父亲李渊立自己为太子储君,史称“玄武门之变”。大家对这段历史肯定都非常熟悉。这里有一个问题:李世民为什么

  • 真实的马超有很大的污点,他配做刘备的五虎上将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马超为什么归降刘备,新三国马超,觉得自己的人生有很大的污点

    众所周知马超桀骜不驯,忠孝可嘉,勇猛异常,但是他也有很大的污点,那么这样毁誉参半的人,配做刘备的五虎上将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其一是忠孝角度的污点,马超直接害死父亲的数百族人。马超的父亲马腾经营西北地区时,马腾因为优待士人,推贤荐才,对百姓仁慈,深受爱戴。他早在官

  • 论实力李建成比李世民还要强 最后为什么是李建成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的实力,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关系,朱元璋李世民谁厉害

    李建成的实力,明显比李世民强得多,为何李建成反而被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玄武门政变之前,究竟是李世民的实力更强,还是李建成的实力更强,似乎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显而易见,在玄武门政变之中,李世民最终战胜了李建成,获得了皇位继承资格,并最终当上了皇帝。从这个角度来说,李世民

  • 刘备和曹操奋斗了一辈子 两人差距为何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最后赢得天下吗,刘备其实是最厉害的,为什么刘备能成大事

    对刘备为何始终赶不上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和曹操最大的区别,除了起点不同外,终点也不同。刘备起于微末,穷得卖草鞋,曹操是太尉之子,本身也是官居西园八校尉之一。终点不同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两人的最终地位不同。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甭管人家实力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