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继盛是什么人?她最后是怎么死的?

杨继盛是什么人?她最后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866 更新时间:2023/12/28 5:18:42

杨继盛的故事大家喜欢吗?

大明嘉靖二十九年(西元1550年)六月,京师。

尽管已经是炎炎夏日,城中的人们依然感到了彻骨之寒——在伟大的于少保击败了也先的瓦剌部102年后,这座英雄的城市再次迎来了强大的蒙古敌人。只是,这次再也没有于谦这样的天降猛人带领全城军民迎战敌人,把持文武大权的,是那个后来被死死打进耻辱柱的奸相——严嵩

众所周知,嘉靖皇帝此时一心一意想要谋长生,东南沿海还在闹倭寇,而严嵩的本事只在讨嘉靖欢心和捞钱,和外族人打仗并不是他的强项。因此,面对着在京城附近武装游行了一个多礼拜才满载着劫掠的人口和财富扬长而去的俺答部,严嵩除了杀良冒功、宣扬这是对俺答的伟大胜利后,也只有在官拜大将军的咸宁侯仇鸾的提议下展开了“互市”,算是拿钱买和平。

彼时的明廷早已万马齐喑,名臣夏言已经在两年前被当街斩首,后来叱咤风云的徐阶高拱张居正此时都在韬光养晦,严氏一党横行朝堂无人能阻。再加上仇鸾也和严嵩臭味相投,一时间对严嵩他们搞出来的事情,谁也无法多说什么。

然而,一个刚刚从南京调任兵部员外郎的青年却站了出来,力陈与俺答媾和的“十不可、五谬”。这位兵部官员非常清楚,把俺答放进来的,就是以仇鸾为代表的无能边将;现在又搞出来“互市”这么个不伦不类的东西,甚至还要以此表彰仇鸾,那要置枉死于铁骑之下的大明子民于何处呢?

这位在满朝文武皆噤声时仍然奋力上书的官员,就是河北放牛娃出身的杨继盛。在上了这封奏折后不久,他便不出意外地被贬到苦寒之地去当公安局长(狄道典史)了。直到仇鸾死后,他才被重新调回北京兵部,担任武选司郎中。

回到京城的杨继盛并没有对在背后暗中推动他回京的严嵩感恩戴德,而是立刻上疏,称严嵩有“十大罪,五奸”。他非常清楚,导致庚戌之变的祸首里,仇鸾充其量只能是第二,而第一必然是严嵩。

奏折送到御前,皇帝出离愤怒,立刻将杨继盛下狱治罪。明白皇帝态度的严嵩大喜,密令刑部尚书何鰲、侍郎王学益等人,定要把杨继盛办成死罪。尽管皇帝一直都没想杀杨继盛,却终于在一个疏忽间被严嵩抓住机会,在处决杨继盛的折子上签了字。

杨继盛获死,“观者塞衢,皆叹息,有泣下者”。无数人为其鸣冤,杨妻甚至跪伏在宫门前,表示愿意以自己的首级换取杨继盛一条生路;然而在严嵩的阻挠下,这一堪称烈女的盛举甚至都没能传到皇帝的耳朵。在被关押在诏狱三年后,饱经折磨的杨继盛终于迎来了彻底的解脱。直到嘉靖去世、隆庆登基,杨继盛才恢复了名誉,被追赠太常少卿。

当年和杨继盛一起上书称互市大不可的官员里,还有兵科都给事中何光裕、御史龚恺等人。相比于被贬谪外放的杨继盛,领衔上奏的何光裕最惨,他在被打八十廷杖后直接当场殒命,并且在仇鸾、严嵩垮台后没有获得任何抚恤;龚恺也挨了八十廷杖,比较好的是他没被降职或者停俸禄,甚至最终还做到了湖广副使这样副省级的高官,不过考虑到他是彼时的次辅徐阶的上海老乡(松江华庭人),所以这种结局也就颇值得玩味了。

那么当年将杨继盛迫害死的人下场又如何呢?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严嵩父子最终失势,其本人被褫夺一切官爵,独子严世藩被杀。然而,真正执行严嵩意图、堪称严党中坚力量的刑部官员何鰲、王学益,却并没有受到任何牵连。

在俺答入寇时,身为六部九卿之一的何鰲未发一语,坐视生灵涂炭;而在严嵩陷害忠良时,他又主动出击,定要杨继盛的性命。这位前工部尚书之子、严阁老的得意高徒、大明众多官二代中一员的何尚书,在办完杨继盛案后光荣退休,并赶在他老师倒台前便抢先去世,死后被追赠太子少保。

相比于家世显赫官运亨通的何鰲,王学益晋升的道路就显得更加路径依赖了:作为严嵩的江西同乡,他处处依靠严嵩提拔,因而即使在各处官声不佳也依然能一路高歌猛进,最终以南京工部尚书、总理河道右都御史退休。在他死后,也同样没有受到任何追加处罚。

而这,就是嘉靖朝政治生态的真实景象:在严嵩一手遮天时,一些孤勇之士用尽自己微弱的力量也要将其扳倒,最终不出意外地粉身碎骨;而在严嵩真正倒台后,除了杨继盛这种极为少数的个体能获得昭雪并流芳百世,绝大多数像何光裕这样的人只能被隐入尘烟。此外,除了严嵩父子以及严党最紧密的力量外,大部分为严嵩擅权出过大气力的人,并没有受到任何处理。

我知道政治斗争就是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但我确实不知道倘若杨继盛们泉下有知,在看到严党最后的结局时,会有何感想? 而除了深受杨继盛恩泽而呼之为“杨父”的狄道父老外,又有几多人还能在其遇害几年后能记住这位诤臣的名字呢?更遑论在那个消息闭塞的时代,即使是最具正义感的人在听闻何鰲获追赠、王学益升尚书的消息时,能想到正是这两位严嵩的忠实走狗才是害死杨继盛的帮凶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邓艾是三国时期的魏国名将,传说他口吃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魏文帝的夫人是三国的何许人物,三国后期魏国名将,魏国大将有哪些三国时期

    想知道邓艾是三国时期的魏国名将,传说他口吃是真的吗?这个传说确实是真的,邓艾口吃的问题十分严重,不过这并不能影响邓艾的才能,他自幼就收到了极为良好的教育。邓艾在做屯田民时,凭借出色的才学而受到推荐,得以担任一些下级官吏。可是因为邓艾口吃的毛病,导致上级不想重用他,所以邓艾只能做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吏。直

  • 三国多老将,66岁的邓艾带了多少人灭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邓艾带了多少人灭蜀,邓艾为什么能灭蜀国,三国邓艾偷袭成功的原因

    三国多老将,但是老将往往实力强劲,在魏国灭蜀之战中,邓艾率军偷渡阴平是一次极为关键的军事行动。那么66岁的邓艾带了多少人开展了这项行动?众所周知蜀地易守难攻,魏国派出了18万兵力分三路进攻蜀汉,其中钟会率领主力部队10万余人,诸葛绪和邓艾各率领3万多兵马。但钟会因遭遇蜀军阻拦,无法继续前行,此后邓艾

  • 多尔衮身体强壮妻妾无数 多尔衮为什么只有一个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多尔衮和谁埋在一块了,真实的孝庄和多尔衮,顺治是多尔衮生的吗

    多尔衮身体不差,为什么一辈子只生了一个女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多尔衮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曾经是清朝早期最有权势的臣子,在顺治年幼的时候,代摄朝政,统御天下。但你可能不知道,拥有无数妻妾且身强力壮的他,却只育有一个女儿,其中的缘由耐人寻

  • 赵云对刘备都是忠心耿耿的 赵云为何始终没有得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为何一生都不重用赵云,刘备怎么认识赵云,关羽为什么对刘备这么忠心

    对赵云一生对刘备忠心耿耿,为何得不到重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三国的猛将,那真的数不胜数,但并非所有的猛将都会被人们记住,只有少数人会成为后世口中的大英雄。在他们之中,有一位猛将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号,那就是“常山赵子龙”,就是那个单枪匹马救阿斗、三千人夺贵阳

  •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还能坐稳30年皇帝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辅佐刘禅多少年,诸葛亮死了刘禅哭的多惨,诸葛亮之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死后,平庸的刘禅为何还能当30年的皇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人人都说刘备的儿子刘禅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幸好刘备死后还有诸葛亮帮其管理朝政,不仅平定了蛮夷,还几次北伐。虽然最终没能实现统一三国的目标,但蜀国也依然是鼎立的三国之一。而当诸葛

  • 在东吴四大都督当中 里边到底谁强谁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吴四大都督谁最厉害,东吴大都督为什么都没好下场,东吴四大都督排名

    东吴“四大都督”闻名天下,他们之中谁最强?谁最弱?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说到三国里的猛将,似乎魏、蜀、吴中就要数东吴最为缺乏,但平心而论,大慧认为东吴将领的平均水平都很高,或者说是文武双全的居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从历史上看

  • 来敏作为蜀汉政权内部最为长寿,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官员来敏,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来敏,字敬达,义阳新野人。东汉太中大夫来歙之后,司空来艳之子,他的父亲来艳是汉灵帝时期的大臣,汉建宁四年,由太常任司空,旋即因为灾异免相;光和元年,再次由太常任司空,同年死于相位。中平六年八月,董卓趁外戚和宦官集团内斗,局势混乱之际,率麾下西凉大军进入都城洛阳,实

  • 三国时期庞德与赵云二人的实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真实的三国历史赵云,关羽和赵子龙他们两个到底谁厉害,庞德打得过关羽吗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庞德是三国猛将,在马超手下时,是除马超之外,第一号猛将,潼关之战,表现非常勇猛,掉入陷马坑之后,又奋力杀出曹军包围。赵云在长坂之战中,掉入陷马坑之后,也奋力杀出曹军包围,庞德和赵云有什么不同呢?两个人谁表现的更猛?先看庞德

  • 张仪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苏秦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古代张仪是这样人,张仪简介

    张仪是什么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一,依附楚国张仪是魏国人,曾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学成后前往楚国,投靠楚相昭阳。一天昭阳与门客饮宴,后来丢了一块壁,众人认为张仪贫寒,一定是他拿的。于是众人将张仪抓起来,施以重刑,张仪始终没有承认,众人只得将他放了。张仪

  • 和珅作为乾隆时期的权臣 和珅为什么忌惮阿桂一个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朝阿桂将军,阿桂和和珅的关系,阿桂和福康安

    权倾朝野的和珅,为何忌惮一个老臣阿桂?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阿桂是乾隆时期的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颇受乾隆的器重。我们知道乾隆执政的后期和珅很受乾隆的宠信,但是和珅却很忌惮阿桂,那么和珅作为乾隆的宠臣为什么会忌惮一个老臣呢?其原因有两点。1、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