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法正曾经背叛过刘璋 刘备为何更信任法正而不是诸葛亮

法正曾经背叛过刘璋 刘备为何更信任法正而不是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39 更新时间:2023/12/11 5:57:43

还不知道:法正诸葛亮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众所周知,法正曾经背叛刘璋,根本比不上对刘备从一而终的诸葛亮,但是,刘备似乎更信任法正,对诸葛亮却很一般!

魏蜀吴三国老大都有自己的亲信,东吴孙权手下有周瑜张昭和鲁肃,都是可以登堂入室,拜见家人的关系,而诸曹夏侯则是曹操嫡系中的嫡系。西蜀刘备则是另一种情形,关羽张飞赵云都亲如兄弟,刘备生前跟蜀汉武将的关系都不错。

但是刘备跟文官的关系比较复杂,按理说刘备应该最相信诸葛亮,但是感觉刘备对诸葛亮一直不远不近,打西川带的是庞统,收汉中用的是法正,总感觉如果这俩人不死的话,最后的辅政大臣根本轮不到诸葛亮。就连诸葛亮也承认,在刘备面前,自己说话不如法正管用。

但是,法正背叛刘璋在前,怎么也不如诸葛亮忠心耿耿。其实不管法正的人品如何,他对刘备的忠诚确实无人能及,所以他一直比诸葛亮的官职高。法正活着的时候,诸葛亮一直没担任丞相,法正去世,刘备更是痛哭了好几天,还追封法正的儿子为关内侯,而此时的诸葛亮还啥都不是呢!

刘备为啥对法正如此信任?这要从刘备攻打汉中时说起,建安24年,刘备带法正攻打汉中。当时刘备的实力跟曹操比,还是差了一大截,曹操不但猛将如云谋士如海,他自己就是个杰出的战略家。所以一开始双方势均力敌,曹操小占上风。

按理说敌军势大,刘备应该暂避锋芒,但是刘备突然上了倔劲,不但不撤退,还要亲自冲锋陷阵。老大都杀红眼了,蜀汉众将明知道没好结果,也得硬着头皮往上冲。这时候法正也急眼了,他催马冲到刘备的前面,面对如雨一般倾泻而下的羽箭也不退缩。

刘备毕竟久经战阵,但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赤手空拳跑到自己前面可是第一次,刘备赶紧让法正退后躲避。法正却头也不回地说,主公万金之躯尚且不怕,我一个小小的谋士怕什么。刘备怕法正出事,这才鸣金收兵。

如果是百战沙场的武将护着刘备,刘备可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但是一个文弱书生也这么有血性,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所以对法正的信任与日俱增,后来更是事事听从法正的安排,最终打败曹操拿下汉中,这才有资格进位汉中王。这也是法正成为刘备心中第一人的原因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项伯当初多次胳膊肘往外拐 项伯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项伯为何害自己的亲侄,项伯的儿子,胳膊肘往外拐怎么矫正

    对项伯结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楚汉争霸”时期,项伯可以说完全就是个反面典型,他虽为项氏宗族,深受项梁和项羽的信任,然而在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却多次“胳膊肘往外拐”,甚至不少人将项羽的败亡怪罪于项伯。那么,项羽被消灭后,项伯的最终结局又是如何呢?胳膊

  • 陆逊和孙权有什么仇(陆逊是被孙权气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db:关键词]

    在东吴的历史上,陆逊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不在赤壁之战中挽救东吴的周瑜之下。他除了在众所周知的夷陵之战中打败刘备外,在很多东吴对外的战争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不论是吕蒙破关羽夺取荆州,还是石亭之战中击败曹魏大将曹休,陆逊都是东吴方面重要的将领。这些赫赫战功也让陆逊成为东吴孙权最为倚重的大臣之一,

  • 为什么东吴的大都督命都不长(东吴大都督为什么短命)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db:关键词]

    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终身中阅历了四个大都督,但是这些大都督都不是被贬还是“病故”,都是新奇的非自然死亡的。大都督这个官职是江东集团仅次于孙权绝对指导者,具有十分大的权益,这些当上大都督的人也不是普通人,在孙权手下做大都督的一共有四人。第一个就是周瑜,这个人的功劳就不用再说了,赤壁之战的主要决策者。鲁

  • 东吴几大都督(东吴四大都督为什么短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db:关键词]

    四个东吴都督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其中周瑜活了36岁,鲁肃活了46岁,吕蒙活了43岁,陆逊活了63岁,周瑜死了3个,吕蒙死了3个,只有鲁肃是正常死亡。周瑜领导了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并于战后建议孙权不要把南郡借给刘备,南郡为基地攻取益州,全据长江以南,怀曹操划江而治,建议孙权软禁刘备,孙权除了

  • 三国东吴大都督命都不长(东吴的大都督都短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db:关键词]

    三国时期,曹、刘,孙三大阵营,除了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位绝对主角以外,每个阵营中都还有着许多的代表人物。比如曹操手里的郭奉孝,荀令君、五子良将;刘备身后的卧龙凤雏与关张赵马黄。而孙权手底下,最拿得出手的,显然就是四大都督了,他们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位都是功勋卓著,为巩固孙吴政权立下汗

  • 东吴四大都督排名(东吴最厉害的大都督)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db:关键词]

    三国历史当中英雄豪杰可谓是辈出。大家的视线一般都是放在了五虎将或者是诸葛亮上,没去关注吴国。但是,其实在历史上吴国的人才质量却是一点都不比蜀国差,尤其是吴国那四大都督每一位都有着上将之才。我们先从吕蒙说起,吕蒙在这四位当中只能排到第四。吕蒙是一个很厉害的将军,其中最辉煌的战绩就是白衣渡江斩杀关羽,为

  • 东吴四大都督是谁(东吴有几个大都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db:关键词]

    一说到三国,人们往往谈论最多的是蜀国和魏国,其实吴国绝对不可忽视,它的国土和人口都超过了蜀国。孙权能称霸江东,除了依靠长江天险,更依靠的是手下卓越的文臣、武将。文臣有张昭、顾庸、诸葛瑾、吕范等,武将有甘宁、太史慈、攀张、周泰等,这其中给后人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后期的

  • 鲁肃死后谁是大都督(鲁肃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db:关键词]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去世。东吴上下都以为继任都督非吕蒙莫属,孙权却下令,由从事中郎将严峻代替陆逊,担任都督,率兵一万镇守陆口。当命令传来,吕蒙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军中将领更是议论纷纷。那严峻何人,有什么资格可以担任东吴军队统帅呢?依据《三国志》记载,严峻本是安徽彭城人,从小就喜欢儒学,对儒家

  • 鲁肃给孙权的建议(鲁肃劝说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db:关键词]

    孙权将荆州南郡借给刘备,并推举他为荆州刺史,这在历史上称之为“借荆州”。不过,出借荆州一事在东吴集团内部意见并不一致,其中反对的人不乏重量级的人物,如周瑜等。那么,鲁肃为什么极力主张借地给刘备呢?先看看反对的人的观点和理由。周瑜认为,刘备是天下枭雄,还有关羽、张飞这种熊虎之将,必定不会长久居于人下为

  • 鲁肃的三分天下是什么样的(鲁肃最早提出二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db:关键词]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三国时期的“三分天下”的构想,应该是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的时候,他对刘备日后的大业所做的规划,这也就是很出名的《隆中对》的来历。只是,这不过是在《三国演义》中的说法,而在正史《三国志》当中,第一个提出“三分天下”构想的人却并不是诸葛亮。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他又是在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