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鲁肃称周瑜为什么(鲁肃厉害还是周瑜)

鲁肃称周瑜为什么(鲁肃厉害还是周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387 更新时间:2023/12/20 12:14:31

提到周瑜想必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他在三国当中也可以说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他不仅长得帅而且很有智谋,在与曹操的较量之中让曹操吃了大亏,虽然最后他在和诸葛亮的较量中处于下风,但他还是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鲁肃作为吴国的另一个重要谋士,他也有着非常聪慧的大脑。但是与周瑜比起来,他肯定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就不会那么深了,如果了解他的人都会知道他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谋士,他看事情很有远见,考虑事情也很周全。

鲁肃与周瑜是好朋友,又是都对吴国都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人,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有卓越的智商,也有不同凡响的作为,为吴国的创建和巩固都尽心竭力。

但他们各自的能力才干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一个非常的精明而且强悍,另一个人则是很成熟以及老练,一个激昂且上进,另一个理智而沉稳,一个敢作敢为,一个谋划深算,一个身先士卒,一个虑事周全。

周瑜他一心想着向上进取,治军非常的严明,而且敢于担当,赤壁之战过后他非常自信的认为曹操已经不是自己的对手了,于是向孙权献计要攻打蜀地且平定中原,他并不看好刘备,认为刘备是一个绊脚石,曾经向孙权建议要把刘备关押起来,分离关羽张飞,在他心中只有南北对峙而没有三国鼎立这样的说法。

可以说他非常的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他对刘备的认识非常的肤浅,这也是他不足的地方。而鲁肃与周瑜对形势的看法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如是他认为形势发展的趋势一定是先三国鼎立过后才能够统一,这并不是他仅仅在与孙权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说的,而在之后他的行为中也一直践行着这一条路线,赤壁之战过后他还劝孙权与刘备结盟,要一直奉行和睦相处这个原则。

周瑜他确实很精明能力也很强,但是他死得太早,当然他的离世也让孙权还有刘备都没有太遭受他的祸害,这也是值得庆祝的一点,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就像前面所说到的周瑜他是极力反对与刘备结盟的,而且他想绕过刘备的地盘去攻打蜀地,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当时诸葛亮已经把那块地盘设计给了刘备,所以如果周瑜要这样做的话,那么必定就会让刘备与孙权交恶。但好在虽然周瑜这一个倡议得到了孙权的赞同,但是周瑜在行进的路上就死去了的,可以说是最好的结局了。

因为如果任由他的意志行事的话,肯定就会对孙权和刘备之间造成冲突,因为他没有大局意识,看不到两家联盟的好处,千方百计的要破坏这个联盟。

而鲁肃他就看到了三分鼎立是历史进程中的必然趋势,所以他一直都支持这两家联盟,在赤壁战争过后他支持孙权借给刘备土地,已形成三分鼎立的格局,这样也能够共同去抗击曹魏。

虽然鲁肃他非常的重视两家的联盟,但是他更坚持原则,如果对于吴国的利益有很大损失的话,他是绝对不会妥协。就比如在刘备攻打下益州后,孙权要求他把荆州的一半分割给自己,听到这个可能有的人会觉得孙权的这个要求很可笑,但其实这是有道理的。

但是刘备却并不同意,为此双方还打了起来,而之后鲁肃再与关羽两军对垒的时候,鲁肃邀请关羽相见,关羽在与鲁肃会面的过程中被他很有道理的言辞打动了,于是也觉得自己这边理亏,后来刘备就割了三个郡给吴国。所以说鲁肃他虽然赞同两家联盟,但还是以自己国家为重的。

这也能看出来,虽然周瑜和鲁肃都是立吴,辅吴的大功臣,但是他们看问题的基准线和对形势的认知存在很大的差异的,他们的胸襟还有肚量也是不同的,周瑜认为将来统一的先决条件就是统一南方。战胜了曹操过后,他就觉得曹操已经不用考虑了,觉得刘备才是一个绊脚石,只有解决了刘备,才能与曹操决胜天下,吴国就能实现一统了。

而鲁肃的观念与看问题的角度,就和周瑜很不同。他觉得曹操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两家不管是谁单打独斗,都不是曹操的对手,只有两个国家先各自发展强大起来,然后联合抗击曹操,才是自身发展并取胜的基础。所以如此看来鲁肃他比周瑜的智慧还是要更高一筹的,他也是在三个鼎立政权中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物。

标签: [db:关键词]

更多文章

  • 三国的鲁肃是什么人?(三国鲁肃咋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db:关键词]

    鲁肃是三国时期吴国接触的战略家、外交家。在赤壁之战,鲁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当孙权和刘备二人之间的桥梁,促使赤壁之战得以顺利的进行。今天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鲁肃的个人资料以及其是怎么死的。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我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

  • 鲁肃与周瑜的关系(周瑜跟鲁肃)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db:关键词]

    建元十五年的时候。周瑜在出征伐蜀的时候,突发疾病不治而终。他的去世给孙权很大的打击,孙权从此少了一条有力的臂膀。曹操和刘备也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曾在赤壁之战后,曹操,刘备都曾在孙权和周瑜之间,想要借机挑拨离间,终于使得君臣二人之间有了嫌隙。除了伐蜀这件事情上周瑜的做法之外,还有他弥留之际写给孙权的一

  • 鲁肃为什么会帮诸葛亮(鲁肃为什么帮诸葛亮当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db:关键词]

    了解历史的朋友们应该都清楚,赤壁之战是由吴国和蜀国一同对抗魏国,最后凭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吴国军队的奋勇杀敌,才让此次战役得以大获全胜。其中赤壁之战最为重要的一环是诸葛亮巧借东风进行的草船借箭,才为此次胜利奠定了基础。可是赤壁之战前期诸葛亮的这个想法一直得不到东吴大都督周瑜的认可,无奈其中诸葛亮只好

  • 鲁肃第一次向刘备讨荆州(鲁肃为什么借荆州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db:关键词]

    《三国志·吴书第九》对东吴三任早逝的大将周瑜、鲁肃和吕蒙的生平进行了周详的表述。不禁令人感慨,数千年以来江东子弟才俊何其之多。结尾处,陈寿记录了一段孙权与陆逊的交谈,在评价大都督鲁肃的时候,孙权是这样说的:“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

  • 庞统和鲁肃的关系(刘备为什么不听庞统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db:关键词]

    说起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就不得不提到“卧龙”与“凤雏”,按照水镜先生司马徽的说法,此二人任得一人便可成就大业,后来事实也证明,他们确实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可遗憾的是,其中的“凤雏”庞统在自己的求职路上却并不顺利,于各路诸侯面前屡屡碰壁,直至后来才由鲁肃推荐投奔了刘备,那么鲁肃为什么要这么做?按照《三国

  • 鲁肃向刘备讨荆州时刘备以何应对(鲁肃再到荆州刘备与诸葛亮是怎样应付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db:关键词]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以前,刘备是颠沛流离的。当时的刘备,驻扎小小的樊城,兵士仅有几千,可以说根本比不上曹操和孙权的势力。然而,江东军中一人,却挺身而出,拉了刘备一把。最终一举将刘备拉入了三足鼎立的集团当中。这个人,就是鲁肃。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声称率领八十万大军,要与孙权会猎于江东。言外之意,投降我,我

  • 吕蒙和鲁肃为什么结友(鲁肃为什么要和吕蒙结友而别)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db:关键词]

    “三日,当刮目相待”对于很多人而言应该不是很陌生,这句话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吕蒙所说,从这句话也引出了孙权、吕蒙、鲁肃三人之间的故事,孙权苦口婆心劝吕蒙学习,让吕蒙潜心学习文化知识,告诉吕蒙学习文化知识的好处。在孙权的劝说下,吕蒙终于拿起了书,努力学习,后来让不是很了解吕蒙的鲁肃对他刮目相看,两人还

  • 贾诩很厉害吗(贾诩和司马懿谁厉害一点)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db:关键词]

    我觉得三国谋士的作用被严重夸大,真正战场上难得的是统率之才,比如威震华夏的关羽也被曹魏的群臣评价为“名将围羽”,当然贾诩是个很厉害的谋士,司马懿早年是曹操的谋士,曹丕、曹睿、曹芳时代则是统率一方的大都督,还被封过大将军,大司马,位高权重,那么贾诩和司马懿相斗,谁更厉害一些呢?贾诩其人贾诩,字文和,凉

  • 贾诩教曹丕(贾诩为什么支持曹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db:关键词]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夺嫡之争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比如清朝时期的九子夺嫡,就被后人津津乐道。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当时康熙皇帝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汉末三国时期,夺嫡之争同样是比

  • 贾诩与诸葛亮(贾诩和诸葛亮谁厉害一点)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db:关键词]

    诸葛亮和贾诩,都是三国时期的智谋之士。在古代,两者孰优孰劣是毫无争议的。与诸葛亮相比,贾诩的知名度实在要差太远了。如果说诸葛亮是第一档,那么贾诩顶多属于第三档的智者。但到了现代,贾诩在网红学者易中天的结构下,却有超越诸葛亮之势。因为在易中天看来,诸葛亮并不属于张良、陈平这样的谋士,应该与萧何、李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