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鲁肃当大都督几年(鲁肃为什么能当大都督的官)

鲁肃当大都督几年(鲁肃为什么能当大都督的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361 更新时间:2024/1/15 20:25:02

三国历史之中,是个英雄辈出的历史年代。武如:关羽张飞赵云……;文如:诸葛亮庞统周瑜……在东吴,武要数周瑜,而文要数鲁肃。但鲁肃是有何才能,在周瑜死后被任命为统帅全军的大都督?鲁肃在一般人的认知之中,只是一个乐善好施之人。

在三国演义之中,最著名的桥段就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借谁的呢?吴国;而推动之人就是鲁子敬。那么,历史中的鲁肃确实如三国之中描写的那样吗?那么,只能说是个有德无才之人了。然而历史上的鲁肃和三国演义之中有出入的,他才有接管全军大都督之才。

乐善好施,喜结良友

鲁肃从下跟随祖母一起生活,但家境富足。地产是相当的丰富。周瑜曾做居巢县令之时,因粮食匮乏,拜访鲁肃请求给一些粮食资助。鲁肃当时家中有两仓的粮食,随即将其中的一仓粮食赠与周瑜。周瑜觉得此人非一般人,于是两人结为好朋友。这也为将来鲁肃投奔吴国和接任大都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天下结乱之时,鲁肃也怀揣一番抱负。鲁肃原先是要投奔郑宝的,是在半路途中遇到了周瑜,经过周瑜的引荐才到吴国效力。这也是后来周瑜死之后,周瑜力荐鲁肃的原因之一。三国志之中,这样描述,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

审时度势,孙刘抗曹

孙刘抗曹,是三国演义中的一条主线。在三国演义中,因为蜀国势小,所以诸葛亮游走吴国劝说吴君结盟抗曹,因为曹操势力庞大。其实然也。历史上,曹操是准备东下灭吴的,对于刘备没有根据地可言之人曹操还没放在眼里。

当时孙权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马召集大臣谈论如何相对。大部分人的意见就是“投降”,曹操势大,吴国毫无取胜的机会可言。但只有鲁肃没有发表任何的言论。等到朝堂结束之时,孙权问道:“肃有何感想,为何今日只字未说。”鲁肃的建议就是:“联合刘备一同抗击曹操。”

孙权大喜,鲁肃就前往游说刘备。见到刘备之后,鲁肃说道:“吴国的势力和主公的意图。”诸葛亮听后欣然同意。作为三国之中谋略的第一人,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懂的。曹操灭吴之后,其他的势力想必会被曹操一一的消灭。诸葛亮便和鲁肃一起前往江东,表明刘备的立场。这也是后来鲁肃成为大都督的重要原因。三国志之中,这样描述:惟肃劝权借之,共据曹公。

雪中送炭,据理力争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成为了鲁肃政治生涯的污点,确实如此吗?刘备当时败逃之时,为解救刘备与为难之中,把荆州借与刘备。后来刘备得到益州之后却拒还荆州。就现在来看,失信也是不能忍受的。吴主大怒遂两国开兵交战。但是,鲁肃采取的态度确一直是安抚,希望通过和平的手段来收复荆州。这是为什么呢?别人都这样欺负你了,你还采取如此怀柔的姿态。

鲁肃借荆州的真实目的就是希望刘备生存下去,这样孙刘才能坚持走抗曹的道路,不采取武力收复荆州,是不想削弱双方的实力。鲁肃就和关羽谈判,想要回荆州。这时有个人说了,土地是有德的人才能拿到,不是说归于哪一方的。鲁肃是大声斥责,关羽也是提刀让那人退下去,最后就是双方以湘水为界。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即使在战场上,鲁肃也得到关羽的足够尊重,关羽作为三国之中如此心高气傲之人,都给与尊重。想必鲁肃确有非同一般的才能,那么又有何不能,成为统帅全军的大都督。备遂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鲁肃年仅四十六岁就去世,孙权这样评价到: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

可见作为吴国的君主孙权也是如此的看重鲁肃的。试问一下,如此一个眼光深远、审时度势之人,如何不能成为江东的都督呢!其次,吴国自从周瑜死之后,处于一个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加之周瑜的力荐和吴君对周瑜的信任,鲁肃就安然的当上了大都督,当然也没枉费周瑜的一番好意。

标签: [db:关键词]

更多文章

  • 鲁肃称周瑜为什么(鲁肃厉害还是周瑜)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db:关键词]

    提到周瑜想必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他在三国当中也可以说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他不仅长得帅而且很有智谋,在与曹操的较量之中让曹操吃了大亏,虽然最后他在和诸葛亮的较量中处于下风,但他还是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鲁肃作为吴国的另一个重要谋士,他也有着非常聪慧的大脑。但是与周瑜比起来,他肯定在人们心中的

  • 三国的鲁肃是什么人?(三国鲁肃咋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db:关键词]

    鲁肃是三国时期吴国接触的战略家、外交家。在赤壁之战,鲁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当孙权和刘备二人之间的桥梁,促使赤壁之战得以顺利的进行。今天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鲁肃的个人资料以及其是怎么死的。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我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

  • 鲁肃与周瑜的关系(周瑜跟鲁肃)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db:关键词]

    建元十五年的时候。周瑜在出征伐蜀的时候,突发疾病不治而终。他的去世给孙权很大的打击,孙权从此少了一条有力的臂膀。曹操和刘备也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曾在赤壁之战后,曹操,刘备都曾在孙权和周瑜之间,想要借机挑拨离间,终于使得君臣二人之间有了嫌隙。除了伐蜀这件事情上周瑜的做法之外,还有他弥留之际写给孙权的一

  • 鲁肃为什么会帮诸葛亮(鲁肃为什么帮诸葛亮当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db:关键词]

    了解历史的朋友们应该都清楚,赤壁之战是由吴国和蜀国一同对抗魏国,最后凭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吴国军队的奋勇杀敌,才让此次战役得以大获全胜。其中赤壁之战最为重要的一环是诸葛亮巧借东风进行的草船借箭,才为此次胜利奠定了基础。可是赤壁之战前期诸葛亮的这个想法一直得不到东吴大都督周瑜的认可,无奈其中诸葛亮只好

  • 鲁肃第一次向刘备讨荆州(鲁肃为什么借荆州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db:关键词]

    《三国志·吴书第九》对东吴三任早逝的大将周瑜、鲁肃和吕蒙的生平进行了周详的表述。不禁令人感慨,数千年以来江东子弟才俊何其之多。结尾处,陈寿记录了一段孙权与陆逊的交谈,在评价大都督鲁肃的时候,孙权是这样说的:“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

  • 庞统和鲁肃的关系(刘备为什么不听庞统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db:关键词]

    说起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就不得不提到“卧龙”与“凤雏”,按照水镜先生司马徽的说法,此二人任得一人便可成就大业,后来事实也证明,他们确实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可遗憾的是,其中的“凤雏”庞统在自己的求职路上却并不顺利,于各路诸侯面前屡屡碰壁,直至后来才由鲁肃推荐投奔了刘备,那么鲁肃为什么要这么做?按照《三国

  • 鲁肃向刘备讨荆州时刘备以何应对(鲁肃再到荆州刘备与诸葛亮是怎样应付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db:关键词]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以前,刘备是颠沛流离的。当时的刘备,驻扎小小的樊城,兵士仅有几千,可以说根本比不上曹操和孙权的势力。然而,江东军中一人,却挺身而出,拉了刘备一把。最终一举将刘备拉入了三足鼎立的集团当中。这个人,就是鲁肃。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声称率领八十万大军,要与孙权会猎于江东。言外之意,投降我,我

  • 吕蒙和鲁肃为什么结友(鲁肃为什么要和吕蒙结友而别)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db:关键词]

    “三日,当刮目相待”对于很多人而言应该不是很陌生,这句话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吕蒙所说,从这句话也引出了孙权、吕蒙、鲁肃三人之间的故事,孙权苦口婆心劝吕蒙学习,让吕蒙潜心学习文化知识,告诉吕蒙学习文化知识的好处。在孙权的劝说下,吕蒙终于拿起了书,努力学习,后来让不是很了解吕蒙的鲁肃对他刮目相看,两人还

  • 贾诩很厉害吗(贾诩和司马懿谁厉害一点)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db:关键词]

    我觉得三国谋士的作用被严重夸大,真正战场上难得的是统率之才,比如威震华夏的关羽也被曹魏的群臣评价为“名将围羽”,当然贾诩是个很厉害的谋士,司马懿早年是曹操的谋士,曹丕、曹睿、曹芳时代则是统率一方的大都督,还被封过大将军,大司马,位高权重,那么贾诩和司马懿相斗,谁更厉害一些呢?贾诩其人贾诩,字文和,凉

  • 贾诩教曹丕(贾诩为什么支持曹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db:关键词]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夺嫡之争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比如清朝时期的九子夺嫡,就被后人津津乐道。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当时康熙皇帝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汉末三国时期,夺嫡之争同样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