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治和武则天这对夫妻,谁的治国才能更胜一筹?

李治和武则天这对夫妻,谁的治国才能更胜一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398 更新时间:2023/12/8 3:52:14

武则天作为封建时代唯一的女皇帝,惊艳了世人,那么李治和武则天这对夫妻,谁的治国才能更胜一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李世民的儿子为了得到皇位所上演的戏码,虽无康熙阿哥九子夺嫡之乱,却也不失玄武门事变的残忍。

李世民夺得皇位的手段,为自己儿子们的上位开了个好头,做出的表率深深影响了自己的儿子,原来皇位不只是可以等父皇传下来,还可以抢过来!

当时皇位的最有力竞争者,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说起也是帝王之家最是无情狠辣,无论是李承乾、李泰还是李治,他们都为同母,是地地道道的一家人。

这要是寻常人家,必定父慈子孝,兄弟齐心,就算是有些许不和睦,倒也不至于到最后手足相残的地步,但李家偏偏至此,这是李家的命!

李治最开始也并未被当成继承人来培养,他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就算李承乾能力不高,还有哥哥李泰,怎样也轮不到李治来当皇上。

史书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来夸赞李治聪慧仁慈,李世民问李治怎么看待“孝道”,李治回答的大概意思就是小时候侍奉双亲,长大以后侍奉君王。

李世民听完以后很开心,说你这样坚持做下去,以后必定能侍奉好父亲哥哥,侍奉好君王。可见李世民一开始就没想让他当皇上。

但命运总是弄人,李治的大哥二哥,争夺皇位,互相嫁祸,有样学样,起兵逼宫。这让李世民感受到了“危机”,日后这两个人,无论谁当了皇帝,必定留不得对方,最后李治就这样坐上了皇位。

这看上去是李治的善良救了自己,但谁能想到,李泰造反的消息就是人畜无害的李治打的小报告,抓准时机,小绵羊化身大恶狼,顺利登基皇位。

恶狼就是恶狼,披上一张羊皮也掩盖不了他凶残的本性,这个道理在他登基上位以后显现的淋漓尽致。

22岁的唐高宗终于登上了皇位,他再也不用隐藏自己的獠牙,让人最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又将武则天扶上皇后这件事,世人只觉得是女帝手段高超,却不知这背后藏着政治上的博弈。

他怎么会是小绵羊,一个真正的“小绵羊”怎么会抗住朝廷众臣的压力,坚决去娶自己的小妈,他只是看上去单纯,想玩的比谁都花。

后期,他又废除了长孙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人们只觉的是他被女帝武则天迷了心智,实际上他早就想加强自己的权力。

李世民死后,留下了几位大臣,在他看来,李治是否贤明,有没有能力做皇帝都不重要,“为父会为你趟平一切”,只求李治仁德,善待兄弟姐妹,避免李家重倒骨肉相残的魔咒。

然后,他不仅娶了自己的小妈还将造反的李元景、 太平公主及吴王全部赐死,又亲手剪断了李世民给他留下的羽翼。

深深继承了李世民,逼宫杀哥,强占嫂嫂的老李家优良传统,甚至有所突破,一步一步的让自己的皇后也跻身在了历史皇帝的大家族。

长孙皇后的罢免,从表象来看,只是为了扶武则天上位的手段,实际上这就是君臣权力交锋的导火索,一日不废长孙皇后,长孙家的势力就无法一日根除。

在废除了长孙皇后之后,李治又一步步逼死了为大唐殚精竭虑一生的长孙无忌,终于将皇权独揽于一身。

对内无情,对外更是狠辣。李治在位,东征高句丽,西征突厥,民间小说薛仁贵、薛平贵都是他手下的强将,唐朝版图在他在位时,达到巅峰。

难怪外史中,李治留下了一个“恐怖”的印象,可是为什么在外人看起来恐怖的李治,在大众认识中反而感觉懦弱和碌碌无为呢?

李治的存在感不高,一方面是它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他所处的时期确实猛人太多,争夺了太多的眼球。

我们先从他身边的猛人讲起,李治的政治能力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永徽之治,也是百姓富足,国泰民安。

但是他前有李世民贞观之治,兵变宣武门的大戏,后有武则天女皇登基的千古女帝,李治的才能反而显得稀松平常,不怪自己存在感太低,实在是让同行压得喘不过来气。

再说他个人,也是小绵羊的外套穿的太久,一提坏事,准是他身边的武则天挑唆的,最多认为他昏庸无能,听信谗言。

也是大臣委婉,就算李治真的有错,大臣们也不会说李治的错,“妖后”就是李治的白手套,武则天越妖,显得自己越楚楚无害。

这导致李治虽然在位34年,但总给人一种存在感不是很高的感觉,尤其到了后期,李治身体不好,搞出“二圣同台”的戏码,更是被武则天狠狠抢走曝光度,所以也不怪大家对他低估。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心中的历史,因为所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情况也会有所差异,但历史终归是历史,往事不可更改,唯有以史为鉴,方能更好立身正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居正“问路斩樵”,包含着怎么样的人生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朝为什么万历最出名,明朝为什么是禁史,徐阶和严嵩哪个更贪

    张居正“问路斩樵”,包含着怎么样的人生智慧?其实这位明朝大臣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行事不要太过优柔寡断,妇人之仁。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张居正乃是明朝名臣,内阁首辅,可以说是当时的文臣第一人,他的生平和履历可想而知有多辉煌了,而他本人也是有真才实学之人。不过与大家想的

  • 努尔哈赤的童年有多不幸?先后两次浪迹辽东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努尔哈赤为什么反明,努尔哈赤的历史,努尔哈赤大汗

    众所周知努尔哈赤虽然没有亲自建立大清,但作为太宗皇太极的父汗,努尔哈赤是当之无愧的清太祖,可是努尔哈赤的童年却是不幸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讲讲这位清太祖的悲惨童年,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1559年,在赫图阿拉城一个女真贵族家庭中出生了一个小男孩,这个小男孩似乎与生俱来就与鸟特别的有缘

  • 胤禵与雍正一母同胞,为什么关系却势同水火?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胤禵与雍正一母同胞,35岁时他的同母亲兄雍正皇帝继位,将他解除兵权软禁起来;37岁时他彻底被哥哥雍正猜忌,被褫夺爵位囚禁起来;50岁时的时候才被大侄子乾隆皇帝特赦出来,那么胤禵与雍正的关系为什么会那么差?雍正自幼就与胤禵感情疏远其实胤禵曾经改过名字为胤祯,与他哥哥雍正皇帝的名字胤禛是同音不同字,胤禵

  • 元文都颇具才干,为何被王世充斩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士诚投降元朝,元文宗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后,拥立元德太子杨昭之子杨侗称帝。杨侗称帝后,大赦天下,改年号为皇泰,并分封了七位高官,分别是:段达、王世充、元文都、卢楚、皇甫无逸、郭文懿、赵长文,时人称之为“洛阳七贵”。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洛阳七贵之一——元文都的故事。元文都是北魏景穆帝拓跋晃的后代,他

  • 赵构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怎么样?史书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的靖康之耻,赵构为何传位宋太祖后人

    赵构是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南宋的开国皇帝。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发生的靖康之变是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幕亡国事例,北宋的末代皇帝宋徽宗、宋钦宗,包括大批皇族和官吏被金国人带到北方,仅仅只有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在外逃过一劫,随后在应天(河南商丘)登基为帝,不

  • 宇文化及为何一定要杀掉隋炀帝?他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化及是隋朝许国公宇文述长子,隋朝末年群雄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方案看起来似乎很美好。但放到杨广和宇文化及身上,根本就没有任何可行性。因为正史上的宇文化及,和演义小说里的形象其实截然不同。在兵变发生之前,他其实压根就不知道这件事,他其实纯粹就是一个被大家

  • 董士选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董士元,董永和

    董士选是董文炳次子,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董文炳曾被元世祖称为董大哥,所以元成宗称董士选为董二哥。董士选自幼随在军中追随父亲,“昼治武事,夜读书不辍”,屡立战功。南宋投降后,他随父“入宋宫,取宋主降表及收其文书图籍。”其他将领进宫后趁机抢劫盗窃珍玩字画

  • 李绩的一生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死后为何还会被挖坟掘墓?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绩女婿,李绩传

    李绩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是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公元669年,唐初一代名将李绩,去世于长安,终年75岁。李绩一生对唐朝贡献极大,不但曾追随李世民,参加了唐朝统一天下的几次关键战役。后来还参与过唐朝对突厥、吐谷浑、薛延陀、高句丽等边疆政权的战争,可谓

  • 德妃的资历最浅,为何却能后来居上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德妃受宠吗,德妃是谁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德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大家有好的文章也可以在评论区交流哦,谢谢大家!你们的支持和鼓励也将是我最大的动力!众所周知,康熙四妃中唯有德妃的资历最浅,然而她却能迅速的后来居上,在后宫站位脚跟。比她入宫晚的佟佳氏,一进宫就被封为贵妃,佟佳氏病后康熙还册封她为皇后。而乌雅

  • 薄姬死后为何不愿意与自己的丈夫葬在一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薄姬的身世,人死后三天叫什么,薄姬的儿子当了皇帝吗

    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为我们创造了无数的神奇中华文化。在这几千年的流转变化当中,也出现了一些时代的伟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薄太后的传奇一生。在我国的历史上就存在了这样的一位太后,死后不愿意与自己的丈夫葬在一起,反而是要求与儿子同葬。薄姬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宗室之女魏媪的私生女,刚长大就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