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篡权才登上帝位 武则天退位后为何没有被清算

武则天篡权才登上帝位 武则天退位后为何没有被清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401 更新时间:2024/1/23 5:43:24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女皇武则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能够在人才济济的朝堂谋得帝位并在位15年,可以说武则天书写了一个传奇。

但她晚年时期,毅然决定把帝位还给李家。这一举动,也算是她为自己留的后路。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被逼退位。此时的她就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手中没有啥权力。

历史上,这种谋权篡位的人,失败后基本都没有啥好下场,为什么武则天退位之后,没有被清算呢?

政绩卓然

其实这主要和武则天当政时的一些卓越贡献,以及李显有很大关系。

武则天虽然以不正当的手段谋得了李唐的天下,但唐朝并没有在她手上衰败,反而是沿着贞观盛世的路子,继续欣欣向荣地向上生长着。

她在位期间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还是有一定的民心基础。

比如,她改革科举制度,创立武举,打压世家,使得一些真正有本事的寒门学子,也有机会走进朝堂。

在此之前,要想做官基本都是由各大世家进行推荐,然后才可以到朝中做官。没有钱,没有后台的寒门学子根本没机会出头。

这次改革,使得中国历史上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的世家体系彻底瓦解,为国家选拔了不少栋梁之才。

并且科举制的改革,使得许多寒门弟子有了出头之路,他们更加热爱学习。所以在武则天执政期间,唐朝的文化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

在政治上,武则天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赏罚分明,很有唐太宗的遗风。

还推行了试官制度,就是相当于现在的试用期制度,试用期内表现良好才能转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官员尽职尽责地完成本职工作。

在农业方面,她在全国大力推行“劝农桑,薄赋役”的制度,大力发展农业,减轻农民的赋税。这对百姓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总之,武则天在位期间推行的许多政策,都让唐朝向前发展,得到了百姓和官员的爱戴。这样一个于国于民都有重大贡献的人,即便退位,也不会有人想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害她。

主动让位

当然武则天没被清算的第二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是她主动让位给李显的。

古人以孝治天下,她是唐中宗李显的母亲,如果李显不点头,是没人敢出来动她的。

当初立继承人的时候,武则天确实有些犹豫。一边是自己的儿子李显、李旦,一边是自己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她还存着“李武合流”的幻想,在继承人的选择上摇摆不定。

就在他犹豫的时候,狄仁杰一句话点醒了她,让她不要继续心存幻想,把李家的天下还给李家,这才是正道。

他还对武则天讲:儿子和侄子谁和你亲?如果你儿子即位了,你死之后,还能被供奉在太庙中。但侄子即了位,还能把他姑姑供奉在太庙中吗?

听到这,武则天猛然惊醒,这才决定把皇位传给儿子李显。

也就是说,李显本身和武则天是没有矛盾的。

自己已经被立为皇太子了,即便没有神龙政变,武则天也都七八十岁了,半截身子都埋到黄土里去了,等她死后,自己照样是皇帝。

只不过后来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的时候,自己也只能就着形势登基,不然可能就跟自己老妈一起去上阳宫养老了。从这个层面上看,李显的皇位就是武则天主动给他的。

那自己登基之后,就更没理由去清算武则天了,不然就会落得个不仁不义不孝的骂名。

政治护身符

当然,李显不动武则天,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那就是自己当时虽然当了皇帝,但根基并不稳,朝堂上还有许多虎视眈眈觊觎皇位的人,他需要借助武则天的余热来为自己铺路。

对他有威胁的人有两个,一个是他的弟弟李旦,他的身份和自己一样,都是武则天的儿子,还有过六年的皇帝经验。

虽然李旦对皇位不感兴趣,但要是突然有一天感兴趣了,来和自己争一争也未可知。

第二个就是妹妹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就是武则天的浓缩版,不仅有政治手腕,还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发动政变之后,她就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享八千户食邑。

要知道普通亲王不超过一千户,而且她在朝堂上支持者甚多,还有和武则天同样的野心。

面对这样两大强敌,李显哪敢掉以轻心,他就隔三差五地去给老妈请个安啥的,以向世人表明自己是名正言顺地登基的皇帝,不要生出什么非分之想。

除了上面两个,当初参与神龙政变的五位大臣都被封王,手中的权力甚至比他这个皇帝还大。可以说李显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

最令人尴尬的是,李显虽然当了皇帝,但和光杆司令差不多,身边只有崔玄暐这一个旧臣,根本不具有震慑力。所以李显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集团,来帮助自己看着当初兵变赶武则天下台的五大臣,和虎视眈眈的弟弟妹妹们。

而武则天背后的武家,正好可以作为拉拢的对象。

一方面,在神龙政变后,武家失势,正憋着一肚子火没处释放,他们的目标正好就是神龙五大臣。

另一方面,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还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两家是亲家的关系。不管是哪一方面,提拔武家对自己百利而无一害。

果然,武三思被提拔为丞相之后,就开始发力,最终神龙五大臣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彻底为李显扫清了障碍。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武则天得活着,毕竟只有这样武家才能甘愿为李显卖命。

所以武则天没有被清算,不光有个人曾经的政绩,当然也因为她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还有余热尚且发挥。不过那时候的武则天已经八十来岁了,想来也没有被清算的必要。

神龙政变之后第二年,武则天就寿终正寝,享年82岁,一代女皇就此走完了她辉煌的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安禄山作为唐玄宗身边的宠信 安禄山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虢国夫人是唐玄宗的宠妃吗,唐玄宗和安禄山的故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朝安禄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一、李林甫的建议并非安禄山乱唐之源大多数人都认为,安禄山起兵乱唐的根源,在于宰相李林甫改变了唐建立以来形成的规矩。唐朝建立之后,为了遏制手握重兵的边关将领,采用了几个限制措施:1、首先要启用忠厚的汉族名臣担任

  • 安禄山是一个什么样的 没有安禄山唐朝盛世能延续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安禄山叛变后唐朝存在了多少年,安禄山把唐朝推翻了吗,安禄山之后唐朝怎样

    对唐朝安禄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盛唐王朝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一段璨烂辉煌的篇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朝真正地做到了万国来朝,名闻世界。但这之后却因为“安史之乱”唐朝开始由盛转衰。安史之乱的发动者,安禄山也被冠以乱臣贼子的名号,留下了很多负面评价。作

  • 三国时期魏延有什么本事?诸葛亮没有重用他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为什么对魏延有偏见,诸葛亮为什么不听魏延的计谋,三国时期魏延字什么

    魏延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的器重。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建兴六年到十二年,诸葛亮对曹魏发动了五次北伐。当时蜀汉的五虎上将除了赵云参加过第一次北伐并在不久后逝世外,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等人都在此前逝世。当时魏延是蜀汉少有的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那诸葛

  • 姜维最后也没能恢复汉室,他的后世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为什么不推荐姜维为丞相,姜维的后人,率土之滨灵帝汉董荀彧

    姜维出身天水姜氏,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他本是魏国人,自从投降蜀汉之后,受到诸葛亮赏识,跟随诸葛亮北伐,屡建战功。诸葛亮死后,姜维又继承诸葛亮遗志,坚持北伐,一生九伐中原,成为蜀汉的中流砥柱。景耀六年(263年),魏国三路大军伐蜀,面对钟会十万大军,姜维将其紧紧地绊

  • 李胜是谁?曹爽的死跟他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爽被杀,陈胜之死

    李胜是三国时曹魏大臣,议郎李休之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俗话说“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三国时期曹爽就有一位不靠谱的参谋李胜,两次为他出策与办事,结果两次都失误,不仅坑死了曹爽,把自己也搭进去了。那李胜是如何坑死曹爽的呢一,出身世族李胜出身南阳世族,为

  • 崇祯最后会丢掉江山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崇祯为什么救不了大明,明朝崇祯为什么失败,崇祯为什么跑不了

    朱由检是明朝帝十六位皇帝,年号崇祯,通称崇祯帝。“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自中国历史上开始有皇帝这个职位以来,丢掉江山的亡国皇帝大多都奢侈淫欲,就是因为贪图享受,无心治国,所以才导致他们在位时的亡国,比如南北朝时南陈的陈叔宝、五代时后蜀的孟昶,南唐的李煜等等

  • 张纲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纲学,张子纲

    张纲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张纲,字文纪,东汉犍为郡武阳人。他是汉留侯张良的七世孙,张良是秦末汉初杰出的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汉初三杰。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之后又帮助吕后之子

  • 李世民敢造李渊的反 朱棣为什么不敢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和朱棣的区别,朱棣评价李世民,朱棣有多怕朱元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不造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肯定会认为是老子与老子不同,儿子与儿子不同。就是说,一方面,朱元璋杀伐果敢,大权在握,而李渊宽厚优柔,大权旁落,朱元璋比李渊厉害。另一方面,李世民手握兵权,心狠手辣,而朱棣稳重谨慎,持正守

  • 朱元璋临死前喊三声朱棣来否 朱元璋此举有什么说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活着时朱棣敢反吗,朱元璋死前说了什么,朱元璋不死朱棣敢反吗

    对朱元璋临死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太祖朱元璋从一个孤儿乞丐混迹成一国之君,可谓是非常励志,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带有传奇的故事。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在弥留之际,曾连喊三声:“燕王来否?”但接旨赶来的朱棣,却在半路上折回去了。朱元璋临死前都没能等到朱棣,这

  • 元天顺帝是谁?他在位时间为何只有短短一个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元顺帝至正,时间放过谁,过去的时间我谁都不为

    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是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与八不罕皇后所生之长子,元朝第七位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致和元年,元朝泰定帝去世,其子天顺帝即位,然而天顺帝在位仅一个月就败给了堂兄元文宗而兵败身死。为何天顺帝会迅速失败呢一,出身宗室延祐七年(1320年),阿剌吉八出生于元朝岭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