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攸和司马炎相比 两人谁更加有资格继承大统

司马攸和司马炎相比 两人谁更加有资格继承大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20 更新时间:2024/2/5 1:03:02

对司马攸比司马炎更适合当国家领导人,为什么最终司马炎却上位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古代的皇权之争中,皇族之内争权的核心多为“夺嫡”。毕竟,继“兄终弟及”之后,“父死子继”的制度几乎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东汉末年,发生于曹魏王室之内的世子之争,可谓牵涉甚广,曲折离奇。这场争斗的结果是一个上位登基,一个写就七步绝命诗。

无独有偶,这场发生于曹丕称帝之初的夺嫡之争,在曹魏末年又以另一种方式重演,发生在司马攸与司马炎的身上。那么,司马攸与司马炎二人,谁才有资格继承大统呢?

今天,我们就先来仔细剖析一下二人的资格。

司马攸,虽然他只是司马炎的弟弟,但却比司马炎更有资格继承大统。我们知道,司马氏的权力,是建立在司马懿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司马懿奠基,司马氏根本无法在曹魏立足,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不过,真正让司马氏变成曹魏首屈一指的家族的,却是司马师

在司马懿离世之后,司马氏的控制力逐日下降,所以,各地都出现了不满司马氏统治的起义者。司马师将这一切叛乱全部镇压,重新奠定了司马氏的权威,所以,他才是司马懿之后司马氏的头号人物。虽然,相比于司马师,司马昭的功劳也不小(平定了蜀国),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司马氏在曹魏拥有无上权威的基础上的。若没有父亲司马懿和大哥司马氏,司马昭是根本不可能有所成就的。

再来看看,司马师为何会在交接权力时,将大权转交给自己的弟弟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司马师无后,无法遵循“父死子继”的制度,但当时“兄终弟及”的制度又早已退出历史舞台,所以,只能由司马昭过继次子司马攸给大哥,让他将权力交接给继子,这样才合乎当时的制度。遗憾的是,因为司马攸的年纪比较小,所以,他无法堪当大任,作为叔父(实则是亲生父亲)的司马昭,理所应当地担负起了监国的重任。

为了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监国只是“无奈之举”,司马昭不止一次地申明一个事实:“天下者,景王之天下也,吾摄居相位,百年之后,大业宜归攸。”“国家,是我大哥的,我只是暂时帮助侄子管理江山。我过世以后,自然要将权力还给侄子司马攸。”

可以说,在司马师托孤之后,司马昭说出的这番话还是颇有诚意的。因为,他自己心知肚明,他能成为国家的掌权人,全都是运气使然。更何况,当时的朝野上下,都是大哥司马师的人马,他若不向死去的大哥表表忠心,也没那么容易坐稳宰相之位。

不过,权力这种东西有一种奇特的魔力,手握权力越久,就越难放下。古往今来,无数历史人物向我们诠释了权力是有黏性的。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司马炎和司马攸都长成了独当一面的大小伙子,在朝廷中有了一定分量。这对兄弟的身边,围绕了两群有能力的门客,他们在政坛上明争暗斗,互不相让。两人都在等待父亲百年之后那一刻,届时国家的继承人必将在他们二人之间产生。

公元264年,司马昭久卧病榻,即将作古。此时的他,已再无理由拖延下去,当务之急是在两个儿子之间找一个合格的继任者。司马攸所采取的方针比较巧妙,他十分懂得舆情的重要性。司马攸为人十分孝顺,他对所有长辈都彬彬有礼。在才华上,司马攸也略胜司马炎一筹。

此外,司马攸十分擅长拿捏人心,他身边聚集了一群甘愿为他卖命的名士。绝大多数人认为,司马攸比司马炎更适合成为国家的领导人。

其实,司马炎也有优势,而且,还是四个:

首先,司马炎天生异相。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不只是三国时期,整个封建社会都十分看重“天生异相”这一点。几乎所有古代帝王,其长相都有超乎常人之处,似乎不长得头角峥嵘就不配当皇帝一样。拿蜀主刘备来说,他的敌人都骂他“大耳贼”,就是因为他的耳垂比正常人长得多。就是因为这一体貌特征,让他在一众卖草鞋的小生意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名留青史的一代明主,无数名士追随其门下。

司马炎有怎样的“天生异相”呢?

“立发委地,手垂过膝”,这家伙的头发特别长,现在总有人说美女应该“长发及腰”,可人家司马炎的头发站起身来能垂到地上。或许有人会觉得,只要不理发的时间足够长,谁都能做到“立发委地”,实则不然。绝大多数人的头发生长到一定程度后,生长速度就会变得越来越缓慢,发量也越来越稀疏。至于“手垂过膝”这一点更是比较突出了,至少笔者在现实生活中没见过胳膊像长臂猿一样能下垂到膝盖的人。估计司马炎和刘大耳一样,都是具有“大福之相”的异人,帝王之姿。

正是靠着这幅正常人难以企及的相貌,司马炎得以收获了当时最优秀的人才——裴秀

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裴秀推举司马炎为世子时,给出的理由是这样的:“中抚军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人望既茂,天表如此,固非人臣之相也。”换句话说,司马攸就算长得再仪表堂堂,那也是“人臣之相”,远不像长发长臂的司马炎一样适合当皇帝。

其次,司马炎身边的谋士比较给力。至少,他身边的谋士比司马攸的谋士厉害多了,这些谋士出的主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谋臣出的主意,司马炎当皇帝并不十拿九稳。司马炎身边的谋臣给他出主意,让他在宫里安插探子,每天探子都会将司马昭感兴趣的话题写下来,悄悄送到司马炎府上。

随后,司马炎府上的谋士便会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前给出对答的方案,司马炎只需将这些问答背下来即可。次日上朝时,司马昭便会问司马攸、司马炎两兄弟某些问题,纵使司马攸精彩艳艳每次都能对答如流,他也比不过筹备了一宿且借助了群策群力的司马炎。所以,司马昭才会夸司马攸虽然品行比较过关,但在处理政务这方面总是比司马炎差了一大截。

再次,也就是第三个优势,司马炎是司马攸的哥哥,亦是司马昭的长子。的确,如果从司马师那里论起,司马攸的确比司马炎更有资格继承大统。然而,自司马师死后已经过了十多年,全天下的人都已将国家当成司马昭的了,司马师毕竟只是“前朝皇帝”而已。此时,若按继承制来看,自然是司马昭的长子司马炎更有资格继承大统。

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就曾公开表示过:“废长立少,违礼不详。”司马昭早年为什么想要将家主的位置传给司马攸呢?一是司马攸的确有些能力和声望,二是他已是名义上的世子。然而,既然司马昭已经当了这么多年的实际领导人,如果再将位置传回到司马师一支,势必会惹出大乱子。站在司马炎的角度来看,他肯定会觉得不服,认为江山是我老爹让给司马攸的,司马攸死后必须得把位置传回来。如此这般,这种思想将会在司马攸、司马炎的后代中传续下去,形成恶性循环。

无数历史证明,兄终弟及这种法子并不适合封建统治权的继承。

最后一个优势,也是足以让司马炎致胜的一个优势:司马炎比弟弟大十二岁。

公元264年,十七岁的司马攸被封为世子,可当时的司马炎已经二十九岁了。此时的司马炎,不但是司马师的长子,还是常年随父亲出征历练了很多年的老油条,在军队中颇有威望,许多大将军都拜服于其门下。可以说,如果军权易主,这些将领势必不会心服于其他人选。这就体现出司马攸人际交往上的不足了,虽然,司马攸在全国颇有声望,但他结交的都是些名望大地位小的名士,而不是这些手握实权的将领。

那些名士拿出来都是些文绉绉的家伙,哪个适合抢班夺权?想要争夺权势,靠的还是枪杆子,而不是嘴皮子。

其实,在司马昭打算传位时,就已有不少有远见的人已看出了苗头。司马昭最信任的朝臣贾充上奏称:“中抚军有君人之德,不可易也。”这句话说的已经非常明了了,司马炎在军队里已经有了皇帝的威势,绝不能轻易更换。如果更换,会发生什么事呢?

只要司马炎有心,便会带兵进京“勤王”,将司马攸集团轻而易举的端掉。

就这样,拥有这四样压倒性优势的司马炎,顺理成章地战胜了司马攸,被司马昭封为世子,接管了所有权力。随着司马昭过世,新一任晋王司马炎发动篡权,将魏元帝从龙椅上一脚踹下,将曹魏江山改姓为“司马”。

参考资料:

【《晋书·帝纪第三》、《资治通鉴·卷第八十七·晋纪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十八路诸侯都没有消灭董卓 董卓巅峰时实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董卓手下五大猛将,董卓手下的四位大将是谁,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是真的吗

    还不知道:十八路诸侯北上灭不了董卓,董卓巅峰到底有多强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汉室影响力衰微,但皇帝当老大,这始终是所有人都公认的,直到出了董卓这么一个不讲道理的蛮子,一切就都乱了,董卓这根导火索提前点燃了积攒多年的火药桶,砰的一声,东汉就都炸没了。董

  • 秦始皇为什么是千古一帝第一人 除了灭六国还有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千古一帝秦始皇诗词,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子婴是秦始皇什么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始皇为何被称为千古一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引言:纵观中国古代几百位皇帝,真正称得上千古一帝的只有寥寥数人。而秦始皇被后世称作千古一帝,已经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秦始皇无疑是千古一帝第一人。秦始皇开创了众多历史之先河,他是第一个统一天下的人。

  • 董卓能够开创三国乱世 董卓的实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董卓为什么变坏,董卓厉害吗,三国乱世董卓活动

    很多人都不了解董卓进京正式开启了三国战乱,那么董卓当时的军事力量到底有多强,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导语:在中国3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有几个非常混乱的时代,如果真的算起来春秋战国时期;三国时期;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这几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年代。在这几个时期中,论有名气和历史

  • 历史上的刘墉真的是“罗锅”吗?其实本人是一米九大帅哥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墉真有其人吗,刘墉是真实存在的吗,真实的刘墉是什么样的人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宰相刘罗锅》,觉得历史上的刘墉就是个矮子,但其实荧屏上的刘墉和历史上的刘墉并不完全重合,电视剧中他是驼背的,但实际上刘墉不仅不是矮小,驼背的“罗锅”,很有可能是个身高一米九的大高个。关于他是否真的是“罗锅”吗?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当时的古代当官条件来探究。首先,刘墉是科甲出生,肯定要

  • 诸葛亮和黄月英的爱情故事是什么样的 两人是真心相爱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的爱情故事,黄月英与诸葛亮,诸葛亮之妻黄月英照片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诸葛亮与妻子的爱情故事是真的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诸葛亮是一个大家都很喜欢的人物,他的智慧、他与妻子的情比金坚。若是我告诉你,诸葛亮可能并不爱他的妻子,你一定会很惊讶,相信你读完了此文就会有答案。诸葛亮(来源影视剧)那么诸葛亮对待妻子,真实的情形到底是怎样的呢?▲缘起

  • 三国时期刘备为何不派张飞去镇守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时期刘备的军师,刘备为什么是借荆州,三国张飞是哪里的

    三国时期刘备为何不派张飞去镇守荆州?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214年,东汉建安十九年,刘备率部攻打益州受阻,于是急招在荆州的张飞、诸葛亮和赵云等入益州支援,独留关羽镇守荆州。当时,有资格镇守的荆州不仅仅是关羽,刘备集团的另一位创业元老张飞也有同样的资格,可刘备为什么不

  • 论辈分汉献帝比刘备还要高 汉献帝为何还认刘备皇叔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和曹丕谁先称的帝,刘备后代朝字辈,多少积分可以买汉献帝

    对汉献帝的辈分比刘备还高,为何还认刘备为“皇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於汉献帝认刘备为“皇叔”的故事,并不见於正史记载。但因《三国演义》的广泛影响,刘备的“刘皇叔”身份为人熟知。刘备的“皇叔”身份也成为了其政治资本,还有人据此以“蜀汉”为正统,曹魏系篡逆。但根

  • 都说刘备是汉室后裔 那么刘备皇叔身份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末皇叔,刘备是汉景帝的第几代后人,刘备的皇叔身份真假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备的“皇叔”身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读《三国演义》原著,你会看到一个情节,刘备“勉从虎穴暂栖身”,投在曹操帐下。曹操是东汉丞相,刘备因此得见汉献帝。“帝教取宗族世谱检看……帝排世谱,则玄德乃帝之叔也。帝大喜,请入偏殿叙叔侄之礼。”是汉献帝查家谱,查出刘备是族叔,而不

  • 徐庶并没有给曹操献出过一计一策 曹操为何还要留着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谁推荐让徐庶前来说降刘备,徐庶给刘备出的计策,刘备怎么得徐庶

    徐庶在曹营中未献一计一策,为何曹操不惩罚他,还一直留着他?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徐庶的本名叫徐福,字元直,他是颍川郡长社县人士。要说起徐庶这个人,我们总是会想起这么一句话,叫作身在曹营心在汉,因为大家都知道的是,徐庶虽然在表面上是投降了曹操的,但是他的内心其实仍然是在刘备那里,

  • 隐蕃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严世蕃有多聪明,严世蕃独眼

    隐蕃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太和四年(230年),魏人隐蕃假意叛魏降吴,成功潜伏到孙权身边当了细作。那隐蕃的成果如何,对东吴的统治造成了哪些影响呢一,少有口才建安十四年(209年),隐蕃出生于青州的一个大户家庭,所以自幼受到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