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云有什么本事?陆逊为什么怕他?

赵云有什么本事?陆逊为什么怕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234 更新时间:2023/12/13 8:03:54

在夷陵之战末期,刘备陆逊以火攻打败,东吴的将士在陆逊的率领下,一路追杀刘备。后来遇到赵云,陆逊就领兵撤退了,这是为什么呢?

一、赵云是刘备留下的最后一张底牌。

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时候,一反常态的没有将赵云带在身边。他让赵云率领军队驻扎在江州,保障后方与前线的安全。我们知道,赵云在加入刘备阵营后,就一直担任刘备的护卫工作。他率领的军队是蜀军中最精锐的白毦军,也就是后来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说的纠合天下精锐的军队。把这一支军队闲置在后方,明显是一种浪费。

这难道是赵云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提出反对意见造成的吗?在刘备要发动对东吴的讨伐时,赵云明确地表达了反对意见。他说国贼是曹丕,不是孙权。应该先报曹丕篡夺汉室江山的国仇,将讨伐的目标指向曹魏。不过,如果刘备因此对赵云有意见,就未免显得心胸太狭隘了。

刘备深知赵云对自己的忠心,他也能够明白赵云提出的意见也是为了自己。所以说,刘备是不会因此记恨赵云的。他将赵云留在江州,实际上是为了战役留下后手。刘备是一个久经战阵的老将,他在发动夷陵之战时,就为将来做了打算。

刘备把诸葛亮留在成都,坐镇后方,做好兵员和物资的保障工作。他留下魏延在汉中,保障蜀汉北方的安全。而他留下赵云率领最精锐的部队在江州,则是保障后方与前线的联系,并可以利用江州交通便利的条件应援四方。如果前线取得胜利,赵云可以率领军队扩张战果,如果前线失利,赵云就可以率部增援。于是在夷陵之战失败后,赵云就率领军队紧急增援前线,这就是陆逊遇到赵云的原因。

二、遇到赵云,使得陆逊迅速灭亡蜀汉的希望化为泡影。

陆逊在夷陵之战后,对刘备采取穷追猛打的战术,也是出于他扩张战果,灭亡蜀汉的心理。在当时,三国鼎立时期,每个国家为了生存发展,只有对其他的国家发动侵略扩张。这也是孙权撕破盟约,袭取荆州的根本原因。在夷陵之战时,陆逊率领吴军打败刘备的军队,正好乘胜追击,争取在短时间内灭亡蜀汉,这也是符合东吴的国家利益的。

虽然陆逊有这样的战略想法,但是在战术上要实现是很难的。大家都知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当年刘备取西川,在有内应帮助,先进入益州腹地的有利条件下,还整整用了三年的时间。如果陆逊采取正常的战术,想短时间夺取益州是不可能的。陆逊想要达成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机会,那就是活捉或杀死刘备。

蜀汉政权是一个刚建立的政权,阵营中的人员来自四面八方。由于建立的时间太短,整个朝廷的还没有磨合。这样,整个蜀汉政权的稳定,都维系在刘备一个人身上。在当时,诸葛亮的威望还没有树立起来,很多人对他不服。比如汉嘉太守黄元就和诸葛亮不合,听到夷陵之战失败的消息,就起兵反叛。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刘备被俘或被杀,对于蜀汉政权将是毁灭性的打击。群龙无首的蜀汉将是东吴的囊中之物。所以,陆逊才会率领军队穷追不舍,直到遇上了赵云。赵云和他的军队出现,表明了刘备的后援到来。在险峻的蜀道中,东吴是无法突破赵云的阻击的。因此,失去唯一灭亡蜀汉机会的陆逊,才会停止了追击。

三、陆逊顾忌曹魏的态度。

在整个夷陵之战中,有一个力量在无形中影响着双方的胜负结局。这个力量就是在旁边虎视眈眈的曹魏。曹魏如果帮助东吴,蜀汉必败,如果帮助蜀汉的话,东吴必亡。但是,曹魏却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态度,两不相帮。

这是因为当时曹魏的皇帝曹丕对蜀、吴的态度是,采取卞庄刺虎的策略,让两者相争,两者斗得一死一伤的时候,自己再出手干预。因此,在整个夷陵之战期间,曹丕领导的曹魏都是采取了袖手旁观的态度。

但是,曹丕虽然没有参战,可是他对战局的暧昧态度也是给东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曹魏接受了东吴的称臣,还在魏国南线集结了大批军队,可并没有出动一兵一卒来帮助东吴作战,这背后本身就隐藏着巨大的阴谋。这让东吴的君臣如同芒刺在背,惶惶不可终日。

这也是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承受的最大的压力。陆逊和刘备对峙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都是在煎熬中度过的。如果曹魏出兵袭击东吴的侧背,东吴将陷入灭顶之灾。终于,陆逊熬到了刘备兵疲意沮的时候,一举击破了蜀军。这个时候,东吴才有条件腾出手来,防备曹魏的袭击。

在追击刘备的途中,陆逊遇到了以赵云为首的蜀军后续部队,生擒或者杀死刘备,速战速决灭亡蜀汉的希望破灭后,陆逊当机立断放弃了追击。他立刻将兵力带回东吴,以防备曹魏的袭击。果然,没有过多少时间,曹丕就寻找借口,出动三路大军发动了对东吴的讨伐。幸亏陆逊及时撤军,早有准备,这才打退了魏军,保证了东吴的安全。如果陆逊继续追击下去,将东吴主力陷在蜀地,后果将不堪设想。

陆逊在追击刘备的途中,遇上了赵云率领的蜀国援军。他当机立断,率领吴军撤退了。陆逊之所以撤退,并不只是惧怕赵云和他率领的精锐部队,也同时是出于从战略上进行的考虑。陆逊之所以对刘备穷追不舍,是因为要灭亡蜀汉,只有活捉或者杀死刘备一条路。否则就要经过长期的战争,这是东吴无法承担的。

遇到了赵云,陆逊知道自己的希望破灭了。面对险峻的入川道路,加上背后有虎视眈眈的曹魏大军,陆逊是不敢把东吴的主力陷在这里的。如果在这个时候曹魏对空虚的东吴发动袭击,东吴将陷入灭顶之灾。因此,陆逊才会赶紧将军队撤回,及时粉碎了曹魏对东吴发动的三路大军的讨伐。事实证明,陆逊的撤军是他心怀全局的明智之举,陆逊不愧是三国中少有的名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陆逊忠心耿耿,孙权逼死他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陆逊和孙权有什么仇,陆逊被气死的,陆逊斩了孙权内弟

    虽然说历史记载东吴地一代名臣陆逊是被气死的,但其实我们都知道他是被孙权逼死的,陆逊忠心耿耿,孙权逼死他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因素一:仇恨的种子首先我们得说说,仇恨的种子。三国的三股势力是怎么崛起的,想必大家都很清楚:都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尤其东吴这块地盘,是孙坚、孙策拿刀砍出来的天地。虽然在汉末这个时代

  • 岳飞明明知道自己被人陷害,为什么不反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岳飞为什么会被陷害致死,为什么皇帝一定要杀岳飞,诬陷岳飞的人是谁

    岳飞手握兵权,明明知道自己被人陷害,如果造反的话,成功的概率还是挺大的。那么他为什么不反了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来为大家详解其中原因。1、苦难的童年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的穷,苦难的童年,造就了岳飞顽强的个性以及优良的品格。岳飞小时候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虽然家里穷,还是特别的爱学习。他的师父周侗老先

  • 董卓讨伐战时,张飞为何没有出战对战华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董卓被谁打败的,三国杀名将传董卓可玩性,董卓为什么失败

    董卓讨伐战,是东汉末年各地群雄组织地方军对抗董卓的战役。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汉末群雄讨伐董卓,董卓手下大将华雄,用长竿挑着孙坚赤帻挑战,袁术部将俞涉迎战,被华雄所杀,韩馥让上将潘凤迎战,也被华雄所杀,众人都非常震惊。这时,关羽请求出战,就是著名的“温酒斩华雄”

  • 赵云反对刘备出兵攻打东吴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为什么要执意伐吴,三国时期水镜先生指的是,刘备打东吴什么战役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三大战役之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三国时期,刘备在曹丕篡汉之后,捡起汉室大旗,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刘备称帝后,准备干的第一件事是讨伐东吴孙权,名义是为了给关羽报仇,夺回荆州。而当时,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刘备这个决策的是蜀汉元老重臣赵云。根据《三国志·云别传》中

  •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马谡 诸葛亮有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兴慜赛后痛哭,诸葛亮为何看错马谡,诸葛亮为什么要斩杀马谡

    还不知道:为何一定要杀马谡?其实诸葛亮还有个目的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三分,群雄起而逐鹿,以天地为铜炉,万物为薪,辅以生灵,与山河并煎其中。在三国时期的舞台上,无数的英豪纷纷走向了天地间的疆场,兵戈相接,战马嘶鸣,为的不过是能够建立一番丰功伟绩。

  • 抬棺往南绳断下葬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有这个要求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科比坠机身亡明星发文悼念,诸葛亮为什么要死后绳子断了埋葬,诸葛亮安葬在哪

    对诸葛亮临死要求“四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下葬”,为何这么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作为《三国演义》中的核心人物,其羽扇纶巾、神机妙算的文学形象可谓是妇孺皆知。其真正本尊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众多发明,如运用八阵图行军,发明木车牛马运粮,发明孔明灯通信等等。可以说,

  • 诸葛亮当初都没有经验 刘备为何还要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湖三疯单节9分,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留给湖人的时间不多了

    对诸葛亮年仅27岁,又没有什么经验,刘备为何要三顾茅庐去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安六年(201年),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往投刘表。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刘备,待以上宾之礼,遂屯于新野。到了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在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向刘

  • 陆逊作为东吴的名将 陆逊最后为何死在自己人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陆逊砍了谁,陆逊被气死,陆逊下场

    还不知道:名满东吴的陆逊,为何会死在自己的主子手里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真正的时代是刘备称帝之后,但在此之前是三国的雏形,大多数人还是把三国的时代从东汉末年至晋朝的建立这段时间化为三国。三国时代可以说是第二个“春秋战国”,三国中出现了很多的能人异世,这些能

  • 曹操不是对人才如此爱惜吗 曹操抓到吕布为何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一句话害死吕布,吕布为什么又和刘备打了起来,吕布帮助之后为什么攻打刘备

    对曹操必杀吕布的三个原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于建安三年亲率大军征讨吕布,水淹下邳困城三个多月,后来吕布手下将领叛变,绑缚吕布投降曹操,吕布被曹操处死。吕布是三国第一猛将,一向有爱将癖的曹操为什么不收降吕布,反而是要杀了他呢?原因有三:一是曹操听信刘备谏言。

  • 诸葛亮临死前喊庞德公救命 此人到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死后毒死了谁,诸葛亮墓出土后的照片,诸葛亮长相复原

    还不知道:诸葛亮临终前大喊:庞德公救我,为何诸葛亮点名让他来救,他是谁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众多群星之中,也算得上是一个比较知名的了,在百姓心中已经是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身怀大才,年少成名,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此后数十年尽心尽力的辅佐刘备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