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蒙白衣渡江后是被孙权害死的吗 吕蒙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吕蒙白衣渡江后是被孙权害死的吗 吕蒙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976 更新时间:2024/1/16 6:02:23

吕蒙“白衣渡江”之后到底是怎么死的?与孙权、关羽有什么关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吕蒙是不是孙权害死的。吕蒙病重之后,孙权曾“命道士於星辰下为之请命。”这一年,江东死了很多人,包括宗室重臣孙皎、江表虎臣蒋钦,其实他们都是死于同一个原因。

吕蒙取荆州无措!

由于关羽后世地位崇高,所以很多人对关羽之死耿耿于怀,导致对打败关羽的吕蒙、陆逊恨之入骨。

有很多人为关羽之死鸣不平,认为东吴破坏盟约,趁关羽攻打襄樊之时,抄了关羽的后路,导致关羽被杀,这是很不道义的!

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回事!

既然“背盟”,你首先得知道所立盟约为何吧?

大部分人根本连盟约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不知道首先背盟的其实并不是东吴,而是刘备了!

1.孙刘合盟

东汉末年,天下除了西域都护府之外,共有十三州,分别是直隶、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凉州、益州、交州、扬州、徐州、兖州、豫州、以及荆州。

在赤壁之战前,曹操已经一统北方,占据大半领土,只有益州、荆州、扬州、交州不在曹操统治范围内,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曹操发动南征。

公元208年7月,曹操南征,8月,刘表病死,9月,刘表的继承人刘琮率众投降曹操。

12月,刘备与周瑜、程普率领联军大败曹操于赤壁,曹操引军北归,留下曹仁守南郡。

作为十三州中比较富庶的一州,荆州共有7郡之地,分别是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长沙郡。

其中,零陵、武陵、桂阳、长沙四郡又被称为荆南四郡,这四个郡比较贫瘠,合起来还不如一个南郡。

赶走曹操之后,刘备与周瑜便分开行事。

刘备挟刘表之子刘琦,占据江夏部分地区,并开始攻略荆南四郡。

而周瑜继续攻打留守南郡的曹仁,最终将曹仁赶到南阳郡。

此时,整个荆州被一分为三,曹操占据南阳、小部分江夏、以及南郡的襄阳;东吴占据小部分江夏与南郡;刘备占据荆南四郡与部分江夏。

除了江夏被三分,是一笔糊涂账外,东吴占据大部分南郡,而曹操占据南阳与南郡的襄阳,整体上来看,三家在荆州其实占据的差不多。

夺取荆南四郡之后,刘琦适时病逝,刘备乘机自领荆州牧,治所设置在公安。

赤壁之战后,周瑜认为刘备势力是个巨大的威胁,建议孙权软禁刘备,直接接管刘备的军队部属,但是孙权认为曹操需要牵制,又觉得刘备已经势大难制,所以没有采纳周瑜的建议。

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三国志·周瑜传》

于是,孙权将妹妹嫁给刘备,巩固双方联盟。

2.刘备借荆州(南郡)

众所周知,与诸葛亮的三分天下不同,当时势力仅次于曹操的孙权可是志在二分天下。

如果以此为目标,刘备迟早是敌人,为何没有听从周瑜的谏言,软禁刘备呢?

这还得从益州说起,因为当时在益州还有一个刘璋,按照孙权与周瑜的计划,夺取荆州之后,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益州,所以不想在荆州继续耗费时间精力。

占据南郡之后,周瑜便开始计划西入益州。

谁想,出师未捷身先死,还没有开始施行计划呢,周瑜就病死了,这一下完全打乱了孙权的计划,东吴暂时没有人能接替周瑜,征伐益州,入蜀计划就此搁浅。

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三国志·周瑜传》

也就在这个时候,刘备对孙权哭诉:“大舅哥,你看我奔波半生,好不容易有了块落脚之地,你也承认了我的荆州牧之位,可是我现在却只能蜗居公安。你现在也没打算征伐益州,你看现将南郡借给我几天,让我过过荆州牧的瘾怎么样?”

孙权考虑到暂时无力入蜀,为了巩固与刘备的关系,在鲁肃的建议下,就答应了刘备的请求,但是有约定,如果孙权准备好入蜀之时,就要归还南郡。

谁知道,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最终导致两家生隙。

3.刘备入蜀

其实,孙权将南郡借给刘备的时候,刘备势力还不算强大,他是怎么也不会想到刘备有能力攻占益州的。

可是,千防万防,家贼难防!

211年,益州出了两个二五仔:张松法正

在张松、法正的带领下,刘备轻轻松松带领大军进入益州腹地,最终反客为主、鸠占鹊巢,成功夺取益州。

这一下,孙权慌了,他也后悔了。

4.湘水划界

公元215年,刘备入主益州之后,孙权知道后悔已晚,也没法改变既成事实,只是希望收回南郡。

可是刘备却发挥了他的天赋神通,对孙权说:“大舅哥,别急,等我得到凉州之后,再将荆州归还给你!”

可想而知,当孙权得到刘备的回答之后,是如何火冒三丈。心想,等你真得到凉州之后,是不是就要告诉我,等你灭了曹操之后再将荆州还给我?

既然刘备不给,孙权决定自己去拿回来,不仅要拿回南郡,顺带也让刘备付出点利息。

于是孙权派吕蒙率领两万士兵攻占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由此可见荆南四郡真的不怎么样,这也是孙权放纵刘备的原因。)

刘备、关羽得知吕蒙攻打荆南三郡之后,刘备亲自从益州带兵来到公安、关羽也率军来到益阳,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时值曹操大军攻占汉中,刘备后方吃紧,被迫与孙权讲和,于是有了《湘水之盟》。

双方协议,以湘水为界,将荆州一分为二,江夏、长沙、桂阳属于孙权;荆州南郡、零陵、武陵归属刘备。

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三国志·先主传》

湘水划界,虽然暂时解决了双方的矛盾,但是双方关系已经恶化,根源并没有根除,所以荆州之争一直存在。

5.关羽之死

公元219年,关羽围攻魏国的襄阳、樊城,吕蒙趁机上书给孙权,用自己生病来迷惑关羽,趁虚而入夺取荆州。

同时,东吴心生名将陆逊与吕蒙不谋而合,也提出了趁机夺取荆州的计划。

从这个角度来看,东吴上下都一直存在夺回荆州的心思,双方的矛盾已经摆在明面上,只是骄傲自大的关羽被吕蒙蒙蔽了,觉得东吴不敢攻打而已。

遂称病笃,权乃露檄召蒙还,阴与图计。羽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三国志·吕蒙传》

受到吕蒙、陆逊的蒙蔽,关羽果然将守备兵力全部调去攻打樊城,这才导致后方空虚,吕蒙白衣渡江,轻易夺取江陵、公安。

虽然如此轻易得手江陵和公安,与两个投降的守将也有关系,但是根本原因在于后方空虚,哪怕傅士仁、糜芳死战不降,破城也不过早晚而已。

最终,关羽攻樊城不下,又被吕蒙断了后路,不得不败走麦城,兵败身死。

吕蒙之死

吕蒙白衣渡江,轻而易举重新夺回南郡,一时间成为东吴最耀眼的将星,居功至伟,被孙权任命为南郡太守,封侯,还赏钱一亿,黄金五百斤。

然而,封爵还没有颁布,就传来吕蒙疾病发作的消息,在公安的孙权便将吕蒙接到公安,亲自为其招来名医问诊 。

孙权看着医者为吕蒙针灸,心情沉重,屡屡为之叹息,又怕自己影响吕蒙养病,于是孙权在隔壁房中,让人在墙壁上凿开 一个孔,自己隔墙观看。

如果发现吕蒙吃下 一点东西,孙权就会开怀大笑;如果发现吕蒙不进饮食,孙权就长吁短叹,夜不能寐。

后来,吕蒙病情严重,已经到了弥留之际,孙权十分不忍,命道士为他祈福,想要保全他的性命。

后更增笃,权自临视,命道士於星辰下为之请命。——《三国志·吕蒙传》

奈何,天不遂人愿,最终吕蒙还是一命呜呼,徒留孙权哀痛不已。

吕蒙之死到底是否另有隐情?

关于吕蒙之死,有两个说法深入人心。

1.关羽冤魂索命

其中,最不靠谱,也是流传最广的就是关羽冤魂讨债来了,这主要是出自《三国演义》。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中充斥着尊刘贬曹的思想,作为刘备手下大将,关羽也深受其益,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关羽死后的情景。

其中有一幕就是关羽附身吕蒙怒喝孙权的一幕:

吕蒙接酒欲饮,忽然掷杯于地,一手揪住孙权,厉声大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众将大惊,急救时,蒙推倒孙权,大步前进,坐于孙权位上,两眉倒竖,双眼圆睁,大喝曰:“我自破黄巾以来,纵横天下三十余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计图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权大惊,慌忙率大小将士,皆下拜。只见吕蒙倒于地上,七窍流血而死。——《三国演义》

这一场景中,将吕蒙之死归于关羽灵魂附身,最终七窍流血。

暂且不说,人死如灯灭,根本没有附身这一说法,就说两军交战,败了就得认!

如同庞德之子,在蜀国灭亡之后,因为庞德之死,而迁怒于关羽家人,将其族灭,这就是输不起的表现,令人唾弃。

关羽被宣扬为忠义无双之人,怎么也不会行如此下作之事!

所以,关羽冤魂索命实属无稽之谈!

2.孙权弃车保帅

还有一种说法也有很多的拥趸,那就是吕蒙破坏了孙刘联盟,孙权为了防止刘备算账,弃车保帅,将吕蒙谋害。

这种阴谋论的基础是吕蒙破坏孙刘联盟!

我前面之所以大费周章介绍孙刘在荆州战场上的态度,就是为了表明一个观点:

在荆州之事上,率先背盟的是刘备,借荆州不还;自此之后,孙刘矛盾已经根深蒂固,只是面对外地暂时找不到机会而已。

只要有机会,孙权必然会夺回荆州,这不仅是荆州上下的共识,也是蜀汉人尽皆知的事!

在这个情况下,背叛盟约只是时间的问题,对于孙刘二人来说,心知肚明。

如此背景下,吕蒙立功在前,刘备威胁在后,孙权怎么可能自断臂膀,诛杀自己的大将?

这不仅逻辑不通,而且也不符合孙权的性格,要知道在孙权早期,对重臣都是非常信任的,吕蒙病亡之前,孙权的关心是实实在在的。

为何这么说?

从孙权在后来对待陆逊的态度就可窥知一二。

夷陵之战后,孙权对陆逊信任备至,不仅将吴蜀重归旧好的联系都交托给陆逊,甚至连自己的玉玺都刻了一份放在陆逊住处,方便他与外联系。

要不是晚年后继无人,陆逊也不至于以悲剧收场。

那么,吕蒙究竟是因何而亡?真的是因为意外病逝吗?

事实上也没有这么简单,也没有这么巧合。

我们先来看看与之有关的两件事。

第一,关羽水淹七军,主要是因为当时荆州发生了自然灾害,《后汉书》所言“二十四年八月,汉水溢流,害民人。”

所有的记录中都明确表明,在这一年,荆州发生严重水灾。

自古以来,洪水之后瘟疫横行是古代最常见的自然灾害。

可以想象,在大规模水灾之后,又经过数十万人的大战,天灾人祸,想要不发生瘟疫都难!

第二,同一年东吴宗室重臣孙皎、江表虎臣的蒋钦都死了。

而孙皎,当时任吕蒙的副将,与吕蒙分别任左、右大都督,共同领兵袭击南郡。

后吕蒙当袭南郡,权欲令皎与蒙为左右部大督,……权寤,谢蒙曰:“以卿为大督,命皎为后继。”——《三国志·吴书·宗室传》

蒋钦,都领水军汝沔水,班师回朝途中病逝。

从此可见,孙皎与蒋钦都参与了荆州一战,而且都在大战结束不久就去世。

从中推论,既然能参战,说明战前身体状况良好,为何大战刚刚结束,就都先后而亡?

结合这两点,结果显而易见,无论是吕蒙,还是孙皎,或者蒋钦,其实都是病逝的,但是都不是自然生病,而是染了瘟疫而亡。

在古代,天灾人祸往往代表着赤地千里,哀鸿遍野,在自然灾害面前,哪怕是一代名将,也难以幸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邦赐给韩信三不杀,五不死 吕后是怎么绕开这些杀死韩信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吕后诛杀韩信,吕后杀韩信的方式,吕雉杀韩信刘邦知道吗

    还不知道:刘邦赐韩信“五不死”,吕后是怎么绕过刘邦之言来杀死韩信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垓下之战前夕,项羽派使者诱惑韩信“三分天下”,韩信虽然没有同意,却也开始左右摇摆,对刘邦的命令阳奉阴违,于是有了“三不杀”、“五不死”的由来。三不杀、五不死关于三不杀、五不死

  • 侬智高是什么人?他的真实本领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为什么拒绝侬智高,侬智高是哪里人

    侬智高是什么人?他的真实本领怎么样?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公元1052年,北宋仁宗皇佑四年,在宋朝的广南东路(今广东)和广南西路(今广西)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争,史称侬智高叛乱,也有称是侬智高起义。侬智高是宋时广南西路治所邕州(今南宁)下辖的广源州(一部分在广西,一部分在今越

  • 三国时期关羽是如何是如何看待徐庶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志战略版马超刘备徐庶,关羽麦城,三国志战略刘备关羽徐庶

    三国时期关羽是如何是如何看待徐庶的?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关羽性格非常高傲,除了刘备和张飞,关羽很少把别人放在眼里,就连马超和黄忠这样厉害的人物,关羽都非常不屑。奇怪的是,关羽喜欢徐庶,却不喜欢诸葛亮,甚至不听他的指挥,这是为什么呢?徐庶是刘备早期的谋士,在诸葛亮来到之前,徐庶就为刘备

  • 向宠在蜀汉是什么地位?他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蜀汉平安三侯,蜀汉托孤大臣,赵云在蜀汉什么地位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克复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并在其中告诫和叮嘱后主刘禅应该怎么样去处理事务,在内政上,诸葛亮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除此之外向宠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卫一提到的武将。今天就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去了解一下向宠。向宠是蜀汉重要将领,他的叔父向朗

  • 魏忠贤掌权祸乱朝廷 后金部队为何攻打不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魏忠贤擅政,魏忠贤是忠臣,魏忠贤专权

    魏忠贤掌权期间,为什么清军无法攻破明朝?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明朝末年,社会动荡,百姓可谓是民不聊生,由于宦官祸乱朝政,再加上内忧外患,大明江山可以说岌岌可危。都说魏忠贤专权时期朝廷动荡,不正是外族入住中原的好机会吗?为什么后金迟迟没有起兵?明朝为什么还能压着女真打?魏忠贤专权

  • 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被杀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善长死前替朱元璋说话,大明李善长结局,李善长和胡惟庸

    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被杀的真相是什么?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大将徐达和常遇春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徐达,功勋赫赫,然而,朱元璋在封“开国六公”时,徐达只排第二,排名第一的是李善长。在整个明朝上下,功劳能超过徐达的大将,几乎没有,为什么李善

  • 高阳公主作为李治的妹妹 李治为何要赐死她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高宗李治的妹夫,永辉四年唐高宗李治的妹妹,李治的女儿

    对高阳公主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爱女,为何会被兄长唐高宗李治赐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高阳公主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爱女,被嫁给梁国公房玄龄次子房遗爱为妻。然而,不知道是不是从小深受宠爱的原因,导致高阳公主养成了恃宠而骄的性格,为了替丈夫争夺爵位,先是与父亲太宗失和,后

  • 关羽在败走麦城之后 关羽手下的谋士和武将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败走麦城,关羽身边谋士,关羽败走麦城为什么没人来救

    正史上关羽兵败麦城后,其麾下的文官武将们最终结局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关羽作为蜀汉大将,在刘备入蜀之后,便长期驻守荆州,虽然“湘水划界”后,刘备丢失江夏、长沙、桂阳三郡,但关羽仍然掌控着南郡、零陵、武陵三郡,乃是蜀汉的绝对实权人物。彼时,虽

  • 向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在蜀汉是何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蜀汉将领,四川蜀汉

    向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在蜀汉是何待遇?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向朗,字巨达。襄阳郡宜城县人。他的幼时生活是比较悲苦的,早年丧父一直都是由兄长抚养的,之后跟随司马徽学习,司马徽精通奇门、经学。有着“水镜先生”之称。比诸葛亮早拜师于司马微,所以他也是诸葛亮的师兄,与徐庶、庞统、韩嵩的交情也比较好。在刘表成

  • 吴三桂最后会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兵力不足?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吴三桂其实也算不错了,吴三桂失败,吴三桂在云南有多少兵力

    吴三桂最后会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兵力不足?真相是什么?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吴三桂之所以最终会失败,主要有三个重要原因。一是因为关键时刻吴三桂去世,导致麾下军队群龙无首,失去了指挥。二是因为联军内部,并不算团结,大家之前联合反清,只是迫于无奈,等到清朝开始对这个反清联盟分化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