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梁焘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梁焘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026 更新时间:2024/1/20 0:11:17

梁焘,兵部员外郎梁蒨之子,北宋时期的谏臣与政治家。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鄂州(今湖北武昌)府衙,闲坐无聊的客人忽然发现书桌上有本书。他好奇地翻阅,发现里面密密麻麻记载着人名、特长、适合发挥才能的岗位。而很多人现在已经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客人顿时明白这本书是为何取名《荐士录》,钦佩地对主人说:“您精心培育的桃李,如今已枝繁叶茂。可惜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是被您举荐的!您也太低调了!”

主人谦逊地微笑:“为朝廷举荐人才,本是我的职责,我又何必高调宣扬?我从侍奉先帝开始,位至执政大臣,八年间举荐的人才,朝廷还没有完全选用。对这些尚未入仕的贤才,我深感愧疚啊!”

这个“好贤乐善”之人,正是北宋名臣梁焘。

(一)一身正气

内侍王中正倚仗深受宋神宗信任,在率领军队开赴边疆前,违反相关程序,直接向朝廷求取过分赏赐。相关官员不看僧面看佛面,答应了他的违规要求。

进士出身的京官梁焘眼里不容沙子,义正辞严与相关官员据理力争。因争辩无果,梁焘极力请求外调。他被授予宣州知府职务后,依例入朝谢恩。

宋神宗不解地问:“宰辅反映您不安心职守,为何?”梁焘不卑不亢回答:“臣担任现职五年,从来不敢不安心职守。只是担心尸位素餐不称职,才极力请求外任!”宋神宗直奔主题:“王中正立功受赏的文书,为何只有您反对?”梁焘毫不客气答道:“王中正欺君罔上,以侥幸心理追求功名利禄,臣不敢违心屈法辜负陛下信任!”

(二)坚持原则

宋哲宗即位后,梁焘被调回京师委以重任。有人为讨好宋英宗的皇后、宋哲宗的奶奶高滔滔,奏请她驾临文德殿接受太皇太后册封时,特意穿戴“衮冕”。梁焘认为此举欠妥,因为衮冕是为皇帝及上公特制的礼服和礼冠,只有在朝廷重大庆典时穿戴。于是,他率同僚集体进谏,并巧妙引用了一段前朝史实暗示高滔滔:

宋真宗的章献明肃皇后刘娥拜谒太庙前,很想穿戴“天子衮冕”,但名臣薛奎“力陈其不可。”刘娥驾崩前已经失声,却始终拉扯身上的衣服。宋仁宗不明所以,薛奎却心如明镜:“陛下,太后这是惦记衮冕啊!只是,她如果穿戴天子衮冕,‘岂可见先帝于地下!’”宋仁宗顿悟,在刘娥驾崩后依然让她身穿皇后服装入殓。

高滔滔经历过大风大浪,是个一点就明的明白人,欣然采纳梁焘建议。

御史张舜民因弹劾宰相文彦博不应派特使出使西夏,被朝廷贬为虢州通判。梁焘认为御史坚持原则恪尽职守,弹劾宰相出自公心而非私情,于是与六个同僚集体上书为张舜民喊冤。朝廷将他们召到尚书省都堂,派人传达皇上诏令:“处理任何政务,都必须权衡利弊轻重。朝廷为照顾老臣情绪和颜面,已经忍痛贬黜一名刚进用的御史。希望老臣们顾全大局,别再不识时务为他鸣冤叫屈!”梁焘根本不买账:“如果以年龄爵位俸禄而论,当然以老臣为重;但在法度法制面前,老臣为轻!御史乃是天子的法官,岂可为安抚老臣而贬黜御史?臣依然请求朝廷召回张舜民,以端正国体!”

梁焘十次上奏章,都如石沉大海。他脾气一上来,当面斥责给事中张问不敢驳还朝廷贬降张舜民的诏命。此举严重违反官场纪律,梁焘被赶出京城外任潞州知府。梁焘公开拒绝任命:“臣坚持认为张舜民不该被罢免!如果因此犯错,臣就该因此被贬。现在犯了微小罪过,反而被授予好官职,得以镇守重郡。朝廷这样的任命,岂不是在昭告天下:朝廷根本无法明辨曲直是非!只能凭对人的好恶来任命官职!”

(三)埋下隐患

前任宰相蔡确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支持者。宋哲宗即位时年仅十岁,太皇太后高滔滔垂帘听政,重用保守派代表司马光打击变法派。蔡确被罢相出任地方官,沿途的山光水色使他百感交集,一口气写下十首绝句。他的政敌如获至宝,曲解诗意,上奏朝廷这些诗毁谤朝廷,攻击皇帝,且将太皇太后拟为武则天,史称“车盖亭诗案”。

梁焘也认定蔡确诗中情绪极为怨愤,但他更担忧的是蔡确的同情者很多,于是谏言:“蔡确的影响不可小觑!如今,忠于蔡确的官员比忠于朝廷的还多!敢于妖言惑众者比敢于坚持正论者还多!由此可见,蔡确的反动气焰极为嚣张,已经织成一张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如不坚决打击处理,只怕祸患会更大!”在梁焘等人坚持下,蔡确最终被流放至“烟瘴最甚”的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梁焘极力弹劾蔡确,为自己仕途埋下了隐患。

(四)得罪蔡京

“六贼之首”蔡京屡遭御史及谏官弹劾,是个心怀奸邪、败坏法度的卑鄙小人,被赶出京师辗转地方任职。梁焘得知蔡京在蜀州担任帅臣后,表示坚决反对:“前朝侍从,德才兼备堪当大任者甚多!‘惟(蔡)京轻险贪愎,不可用!’”朝廷未予采纳。梁焘与同僚议论西夏边界,因意见不同而发生争执,索性上书请求离职。

宋哲宗派近臣询问梁焘离职原因,且命令他为朝廷密访人才。梁焘请近臣转告:“陛下对臣的信任不够笃深,臣的肺腑进言又不被采纳。陛下向臣垂询人才进用之事,臣实在不敢当!”使者回复宋哲宗后,再次奉诏向梁焘请教如何进用人才。梁焘直言不讳:“哪些人是可以大加任用的贤才,陛下心知肚明。只希望陛下能慧眼识别谁邪佞谁正直,尽量任用前朝坚正纯厚有声望的旧臣,不要被左右的好恶之言影响到陛下的圣意。如此,便是天下之大幸!”

因长期病痛,梁焘被罢为资政殿学士。宋哲宗为安抚梁焘,破除只有宰相才能任命为使的成例,任命他担任提点醴泉观同使以示恩宠。梁焘极力辞谢,改任颍昌(今河南许昌)。赴任途中,宋哲宗特意派遣心腹宦官传达今后还将重用他的旨意。梁焘感激涕零,满怀希望走向远方。

(五)卷入党争

太皇太后驾崩后,宋哲宗亲政,开始起用改革派,打击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当年受父亲蔡确牵连的儿子蔡渭敏锐嗅出政治风向的变化,从广西潜入京城,暗中联络同党企图东山再起。期间,其岳父病逝。蔡渭削尖脑袋打探到宋哲宗将驾临祭奠后,冒死闯入灵堂求见宋哲宗。宋哲宗得知蔡确已病逝,顿生恻隐之心,同意召见蔡渭。

蔡渭为父亲鸣冤叫屈之余,为报复梁焘当年弹劾蔡确之仇,诬陷梁焘曾参与一桩政治阴谋。这个阴谋源自文彦博之子文及甫给朋友的一封密信。信中爆料,宰相刘挚有不可告人的政治野心,早年间曾企图与太皇太后里应外合,联手废黜宋哲宗,改立太皇太后的儿子为帝。

宋哲宗被这个猛料震怒,但坚信梁焘绝对不会参与此事:“梁焘在朝,恪尽职守,言论公正。他排斥攻击某人或某言论,完全出于公正议论。朕都记得清清楚楚!”他指示成立专案组,迅速得出结论。

曾遭梁焘弹劾的蔡京,此时已经升任户部尚书。蔡京奉命审理此案,借用同文馆办案。他先把文及甫与刘挚等人先后抓进专案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又无中生有弹劾梁焘等三十人为刘挚同党。此案因蔡京始终未能问明真相,更找不到真凭实据,在皇太后强有力的干预下,宋哲宗也觉得家丑不可外扬,下令解散专案组。文及甫被无罪释放,张挚及子孙被流放新州。

由于整个案件中均无梁焘涉案证据,蔡京贼心不死,先是撺掇宋哲宗下诏斥责梁焘,最后将梁焘划归为司马光党羽,先从中原腹地贬黜至鄂州(今湖北武昌),“再贬少府监”,次年“三贬雷州别驾,化州(今广东茂名化州市)安置。”梁焘忧愤成疾,“卒,年六十四。”

梁焘在朝八年间,针对国家大政方针上书近百次,提出不少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言辞恳切,“尽忠事上。”因被无端卷入“元佑朋党之争”而连遭贬谪,谱写了一曲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歌。其实,在家天下的封建时代,梁焘的悲剧始终无法避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郭崑焘郭昆焘廖思焘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李世民是个什么样的人?形象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太宗李世民是个怎样的人,李渊的真实历史,唐太宗李世民历史真相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历史上真实的李世民,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你可以说他雄才大略,是真正的千古一帝。也可以说他晚年昏聩,大兴土木。可以说他勇猛无敌,战无不胜。也可以说他灭绝人伦,弑兄篡位。因为这些事情,他确实都干过。这样一个人

  • 杨延昭是谁?他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延昭子,杨宗保的妻子是谁,杨昭烜

    杨延昭本名杨延朗,后改为杨延昭,是北宋时期的名将,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杨家将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其中杨延昭杨六郎又是杨家将故事当中最为人熟知的人物之一,在民间流传的杨家将故事中,他在父兄或战死或失踪的危局下担当重任,一力撑起整个杨家,后又长期带兵镇守边关于外敌作战,是老百姓心目中

  • 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 刘邦死后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墓,萧何之死,刘邦死后谁继承了王位

    还不知道:刘邦儿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一首《大风歌》是刘邦在亲自出征击败名将英布后有感而发所作,将刘邦的踌躇满志和对国家尚未安定的担忧表现得淋漓尽致。汉高祖刘邦是我国历史上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世对刘

  • 刘邦手下的功臣那么多 刘邦为何对周勃信任有加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手下的开国功臣的下场,为什么都愿意跟刘邦,刘邦为什么怕吕后

    对刘邦和周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了解西汉历史的朋友,肯定对那些开国功臣都耳熟能详。每一个单拎出来都如雷贯耳。韩信,张良,萧何,个个都是人中龙凤。只是论到信任,恐怕还是绛侯周勃最得刘邦之心。汉高祖临去之时,还曾对他有过一句预言:刘氏江山的稳固,将来必须得仰仗勃也

  • 王审琦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审知,王审知简介

    王审琦是五代至北宋初年时期的名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王审琦是赵匡胤义社十兄弟之一,在助其建立北宋的过程中立下大功。王审琦虽是武将但滴酒不沾,为何在赵匡胤向天祈祷后他就变得酒量惊人呢一,投靠郭威王审琦早年投军,在后汉大将郭威手下效力,因为性格敦厚朴实

  • 安刘氏者,必勃也 这个昔日重臣为何要杀刘邦嫡孙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手下的人才,刘安是刘邦的什么人,刘邦手下

    还不知道:周勃和刘邦嫡孙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195年,打下大汉江山的汉高祖刘邦走到了人生尽头,在临终之时吕后问了一个问题:“萧何之后,谁可以去接替他的位置来保住刘氏江山?”应该说刘邦对这件事早就心中有数,于是很肯定的告诉吕后是曹参。而在曹参之后谁又可以

  • 在历史上杨业与潘仁美之间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潘美杨业,潘仁美是哪里人,潘仁美和潘美是一个人吗

    杨家是北宋初年著名的军事家族,描绘的主要是杨业与杨延昭等人保家卫国的事迹,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杨家将的故事流传千年,其中有一个主要奸臣叫潘仁美,依仗着皇亲国戚的身份屡屡陷害杨家,更是射死杨七郎,害死杨老令公,让心怀正义的老百姓恨之入骨。可演义毕竟是演义,真实历

  • 没有萧何就没有西汉 历史上的萧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西汉萧何简介,为什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历史人物萧何简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西汉萧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真实的萧何,绝对是一代传奇名相。他的存在,至少深刻影响了中国上千年的历史。如果把中国历史上的所有的宰相,按照影响力排顺序的话,萧何绝对能排进前三!如果不信的话,我们可以简单捋一下萧何的人生。萧何生年不详,

  • 汉文帝即位时杀尽汉文帝儿子 汉文帝为何还要留下其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刘恒有几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母亲是谁,汉武帝儿子反叛为什么没有成功

    对汉文帝刘恒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很多王朝,出现很多帝王。每位帝王的能力也大不相同,有些堪担大任,治理国家;有些则昏庸无能,荒淫无度。每次朝代的更替都会伴随着腥风血雨、骨肉相残。今天要讲的就是汉文帝刘恒,他在登基称帝后,杀尽了汉惠

  • 汉惠帝继位后轻徭薄赋 最后为什么会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惠帝的儿子全被杀,汉成帝无后的原因,汉惠帝简介

    刘盈,是汉高祖刘邦的嫡子,公元前195年即位,公元前188年在未央宫郁郁而死,在位8年,逝年24岁。汉惠帝刘盈即皇帝位后,在相国曹参的协助下,继续推行刘邦的安邦定国方针,轻徭薄赋,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进一步推动了西汉经济的发展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又被称为“清静无为”。有个典故,叫做“萧规曹随”,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