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灭亡时孟获在做什么 孟获为何没有出现救蜀汉

蜀汉灭亡时孟获在做什么 孟获为何没有出现救蜀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989 更新时间:2023/12/19 12:26:43

对蜀汉和孟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263年,魏国见姜维屯兵沓中,料蜀汉君臣离心,于是分兵三路,攻打蜀汉。其中两路大军被姜维阻挡于剑阁之外,而邓艾这一路却翻过大山,从阴平小道进入了蜀汉,打了蜀汉一个措手不及!最终蜀军抵挡不住,刘禅宣布投降,蜀汉灭亡!看到这里,大家都很好奇,为啥蜀汉灭亡之际,没怎么看到救援军队呢?曾被诸葛亮收服的孟获去哪里了,为啥也不来救援呢?

其实说到蜀汉的援兵没有及时赶来,主要还是刘禅的责任!成都城高粮足,刘禅根本就没做抵抗就选择了投降,根本没有给其他人反应的时间!而说到孟获,他不来救援的原因则有三个了,分别是不能救、不愿救、不敢救!

不能救

说孟获不能救蜀汉,主要是年龄原因!

公元225年,孟获起兵反对蜀汉,而根据记载,此时的孟获在南中地区名望很高,深得人心。所以说,此时的孟获肯定不会是一个小伙子,小伙子哪有这种资历?此时的孟获至少也是三十来岁了,而蜀汉灭亡的时候已经是公元263年了,中间相隔了38年,这么一算,到蜀汉灭亡时,孟获都已经是70岁左右了。按照当时的科学条件,孟获这个年纪,大概率已经死了,当时医疗条件差,大多数人能活到五六十岁就不错了!

而且据《汉晋春秋》记载,孟获当年被诸葛亮击败后,是随诸葛亮回到了成都的,并且在蜀汉当了御史中丞。所以说,孟获离开了南中,兵权肯定是交给了其他人,等到孟获从蜀汉退休,他能不能拿回兵权还不一定呢?哪里还能够出兵帮助蜀汉呢?

不愿救

孟获当年起兵反抗蜀汉,本身其实就对蜀汉不满,而南中的少数各族,蜀汉其实一直没有彻底压服。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后,其实一直没有派兵驻守,他对南中采用的是羁糜统治。这种方法虽然减轻了蜀汉的派兵压力,但同时也使得南中地区一直没有完全臣服,时不时就有少数势力作乱。

由于蜀汉和南中地区的关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所以当蜀汉面对危险时,孟获其实并不愿相救!蜀汉衰败,对南中影响降低,其实更加符合孟获等人的利益,一个衰败的蜀汉肯定是比一个强大的蜀汉更加让人放心!

不敢救

即便孟获还没有死,仍然掌握兵权,且感念诸葛亮的恩德,他仍然是不敢出兵救援蜀汉!这里面也有两个原因。

一、孟获怕刘禅砍了他

在魏国发兵攻打蜀汉时,其实很多人都没想到,蜀汉会不堪一击,被魏军一战灭亡,只有少数将领看到了此战中的巨大危机!当时霍弋曾向刘禅请示,带兵前往成都协助,但被刘禅果断拒绝,也许刘禅是怕外兵入京,重蹈汉献帝的覆辙吧!反正可以明确一点,在邓艾进入蜀汉腹地前,刘禅是绝不允许其他人带兵到成都来的。

《汉晋春秋》:霍弋闻魏军来,弋欲赴成都,后主以备敌既定,不听。及成都不守,弋素服号哭,大临三日。

霍弋和刘禅一同长大,被刘禅视为心腹,连他都不允许去协防成都,孟获又怎么敢去自讨没趣呢?孟获要是真的带兵去成都,刘禅肯定会砍了他!在刘禅看来,孟获这就是反叛行为!

二、孟获怕得罪魏国

在战争之前,刘禅不允许其他将领带兵来救,而当邓艾突然杀到时,刘禅却无人可用了。唯一一支可以作战的御林军,最终还在绵竹一战中伤亡殆尽。此时的刘禅,窝囊的一面就体现出来了,他完全没有看清形势,在蜀汉大军尚存的情况下,选择了投降,蜀汉快速灭亡!说到这里,其实也就不用再为刘禅做解释了,他确实是一个平庸之人,丝毫没有刘备的血性,正是因为他的瞎操作,使得蜀汉快速灭亡,伤了蜀汉众人的心!

刘禅都宣布投降亡国了,孟获还能怎么办?继续出兵攻打魏军,不怕魏军报复?算了,虽然他受了诸葛亮的大恩惠,但此战完全不能怪他孟获!是刘禅自己不要他的国家,自己选择的放弃皇位,连刘禅都做不到君王死社稷,其他人干嘛要为蜀汉守节?孟获为了自身利益,此时应该交好魏军,这才是正确做法,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结语

蜀汉的快速灭亡,最终责任人是刘禅,正是因为他看不清形势,贪生怕死,所以才会出现这样戏剧性的结局。至于孟获,他其实影响不了大局,救与不救,结局都是一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冯方女是谁?袁术妻妾的她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袁术与袁绍的关系,历史人物冯步方

    冯方女是袁术妻妾,在史书中被记载为天姿国色的美人。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袁术出身名门,是袁绍的弟弟,得到玉玺,便胃口大开,于建安二年(197年)在寿春直接称帝了,袁术是汉末三国第一个敢于称帝的人,野心很大。袁术称帝之后,成为众矢之的,很快也遭到了天下诸侯的讨伐。

  • 钟会和邓艾灭蜀有功 最后为什么都死于非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邓艾钟会为什么谋反,为什么邓艾与钟会必死,钟会和邓艾

    对钟会与邓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景耀五年(262年),随着蜀汉大将军姜维最后一次北伐落幕,曹魏大将军司马昭也积极备战,准备一举攻灭蜀汉。力排众议的钟会在东路主攻汉中诸城,西路邓艾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维,中路诸葛绪负责切断姜维后路。因为没有准备,蜀汉仅抵抗了三个月便

  • 钟会也是一个聪明之人 最后为什么会被策反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钟会的结局,如果钟会谋反成功,钟会是个什么样的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钟会被策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一、钟会何许人也?钟会是何许人也?《三国演义》里“二傻子”般的角色,竟然被姜维轻易就策反了,导致最终被杀。也许《三国演义》,觉得有点对不住钟会,一再强调钟会这个人,其实非常聪明。可惜结果悲催,一切都悲催——所

  • 张柬之早年得到了武则天的提拔,但是为何没有得到她的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无字诏真的有吗,张柬之为什么反武则天,武则天与张氏兄弟的时候什么年龄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人才,那么张柬之有才华,早年得到了武则天的提拔,但是为何没有得到她的重用?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张柬之是现在的湖北襄阳人,早年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但胸怀奇才,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是张柬之年轻的时候并没有得到重用,在通过科举中得进士之后,只

  • 汉末时期董卓为何要废掉汉少帝刘辫?有何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董卓为什么杀刘辩,董卓废帝,东汉董卓之乱

    董卓成长于凉州,喜欢结交羌人,东汉末年军阀、权臣。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东汉末年,汉灵帝刘宏去世后,汉少帝刘辫继位,刘辫的母亲何皇后成为何太后,刘辫的舅舅何进以大将军的身份和太尉袁隗(袁绍、袁术的族叔)共同辅政。没过多久,何进和宦官集团开战,诛杀宦官集团的领头人蹇硕,宦官们设计反击

  • 武则天在经历神龙政变之后,受到了什么样的对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百家讲坛神龙政变,神龙政变武则天为啥不反抗,武则天退位是因为什么政变

    一般的皇帝在经历政变之后过的都会不太好,那么武则天在经历神龙政变之后,受到了什么样的对待?其实她是幸运的,她的儿子还是很善待她的。公元705年对于武则天和她的大周朝来说终将不再是平静的一年。这一年已是81岁高龄的大周女皇帝武则天终于还是倒下了,不过此时的武则天虽已知自己命不久矣,但还是幻想着希望做些

  • 王岩叟是什么人?他与司马光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司马光救的人叫什么,司马光他是什么朝代的人,司马光是什么朝代的人他是做什么的

    王岩叟是宋朝状元,书法家,论著家,朝廷重臣。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天才学霸王岩叟堪称“神仙放屁——非同凡响”,幼年牙时便无师自通“已知文字。”18岁时,凭大三元“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高中状元,开始踏上仕途。王岩叟出任县令时,当地有个被罢免官员不甘寂

  • 历史上王世充的品性如何?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世充是什么样的人,王世充做了皇帝吗,李世民王世充

    王世充是,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自幼喜好经史和兵法。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在演义小说里面,王世充是一个阴险狡诈、贪财好色、无恶不作的小人。虽然凭着一定的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一方枭雄。但因为其本人私德太差,最后还是弄得众叛亲离,败给了李世民。事实果真如此吗?实际上,历史上真实的王世充,

  • 汉景帝为何不肯放过周亚夫?真实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景帝不给周亚夫筷子,汉景帝和周亚夫,汉景帝和周亚夫视频

    汉景帝刘启是刘恒的嫡长子,西汉时期的第六位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周亚夫,西汉开国功臣周勃之子,西汉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的首席功臣,因功出将入相,被汉景帝委任为丞相治理国事,后因其子私藏甲胄数百(预备为周亚夫死后陪葬所用)被汉景帝抓住把柄整治,

  • 三国东吴孙权之后是谁(孙权是东吴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db:关键词]

    孙权,男,是三国时期三分天下的英雄人物,他是吴国的君主。孙权此人,可是不简单。陈寿如此评价道: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赐厥孙谋以燕冀于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