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章邯为何没有选择投降刘邦?真相是什么?

章邯为何没有选择投降刘邦?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172 更新时间:2023/12/9 19:03:47

兵败于韩信后,章邯为何不愿归降刘邦?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秦末最后的名将章邯曾背叛秦朝,投降项羽,但此后在“楚汉战争”中,被韩信率领的汉军击败后,却没有投降刘邦,而是选择了自杀。

既然有过投降经历,相比不会在乎再投降,和他齐名,且有相同经历的另外两位关中王司马欣董翳就投降了刘邦,为何章邯却坚决自杀?

先来看看章邯投降项羽和兵败自杀的历史背景,章邯是秦朝灭亡前,唯一还能对反秦势力造成威胁的将军。

他在秦朝快要灭亡时,成为阻扰反秦势力进入关中的最大拦路虎(楚军分兵入关中时,他拦在了项羽这一路的面前)。

项羽虽然多次击败章邯率领的秦军,但要彻底消灭他们,还需要更多时间,为了赶在刘邦之前进入关中,向秦朝复仇,决定跟章邯握手言和。

而章邯也在陈余的劝说下,有意加入到反秦联盟中来。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章邯向项羽投降,当然,名义上是双方结盟,《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

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墟上。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

章邯之所以愿意投降项羽,史书中也说得很清楚了,是因为秦朝当时的实际掌权人赵高,章邯因为没能阻止住项羽率领的诸侯盟军的进逼,多次被击败,引起了赵高对他的强烈不满。

他派回咸阳去向赵高请示方略的长史司马欣,不但见不到赵高的面,还差点被赵高杀掉。因此,在得知自己不为赵高所容的情况下,深感秦朝无力回天的章邯,不得已向项羽求和。

关于章邯这位反节者的行为,后世史书和史学家的评论,大多报以同情态度,认为,如果不是赵高的逼迫,章邯不至于此,同情章邯的论断也基本符合历史事实。

章邯所部在并入楚军前,足有二十多万,项羽担心这些军队不受控制,于是,把除了章邯、司马欣、董翳几个领头的秦将之外的二十多万军士全部坑杀。

灭秦后,章邯和司马欣、董翳一起,被项羽封为镇守关中的诸侯王,用意是让他们看住被赶去汉中的刘邦。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汉军在韩信的率领下,出关争夺天下,章邯不敌韩信,仅仅抵抗两月后,就被汉军消灭,章邯最后是被包围在废丘城中。

城破时,他没有再次投降,而是选择了自杀。章邯既然已经投降过一次项羽,为何不愿意再一次投降刘邦?原因大概有如下几点:

一:项羽待他可谓不薄,为招降章邯甚至放弃了两人之间的血海深仇

在章邯向项羽投降的前一年,章邯率领的秦军在定陶曾大败楚军,此战中,抚养项羽长大成人的叔父项梁战死。

项梁虽然不是章邯亲手所杀,但毕竟是死于章邯军队的攻击之下,项羽肯定会把这仇记在章邯身上,以项梁对项羽的恩情,这算是血海深仇了。

看看史书上项羽进入关中后的行为,就知道,他对秦人和秦朝的恨有多深?对于仇人的态度不言而喻。但项羽在招降章邯前后,却主动放弃了向章邯复仇。

除了坑杀二十余万秦军是玩了章邯一把外,对待章邯本人是秋毫无犯,最后还封他为诸侯王之一的雍王,让他统领三分之一的关中之地,这种行为肯定会感动到章邯,相应也会提高他的忠心度。

二:章邯跟项羽的身份相近,或许不太看得起刘邦

项羽是楚国贵族,章邯也不差,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章邯的出身,但他能读得起兵书,成为秦国的上将军,出身肯定也不差,哪个时代,学武可比学文要消耗的资源多得多。

根据史书记载,章姓不是黄帝的后裔,就是姜子牙的后裔,绝对也是个贵族家庭出身,这样的身份和项羽应该更亲近,而不是亲近寒门出身的刘邦(刘姓出自的后裔)。

刘邦在出兵关中时,不过才做了不到两年汉中王,是因为率先进入关中的战功受封的,章邯虽然打不赢汉军,但并不等于他看得起刘邦,贵族可以投降贵族,投降刘邦?还是算了吧。

三:背叛过一次秦朝的章邯,不想再背叛一次项羽

章邯既是贵族,又是军人,骨气应该还是有的,当初虽然反秦是情有可原,可到底是叛过一次了,如果再次背叛项羽,就算能活下来,也会很难过,不是谁都愿意做三姓家奴的。

而且,根据史书的记载,刘邦逼迫了关中三王的司马欣、董翳投降,却没有向章邯发出任何招降的意愿,想来也是知道,章邯还是有一定骨气的军人,不会投降第二次。

四:秦亡时,章邯虽然活着,可心却已经死了

章邯投降项羽后,手下二十余万军士全部被项羽坑杀,这个结果不可能不触动章邯,他无力反抗项羽,将领无法在战场之外,保存跟随自己的军士,应该会存有深深的自责之心。

项羽大封诸侯王时,章邯虽然混到个王爵,继续镇守关中之地,可当地的军心、民心早已不在他这个前秦将军身上,秦人对他的恨和怨,或许早就刺激得章邯有求死之心,韩信对此看得相当清楚,他就曾对刘邦说:

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阬秦降卒二十馀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由此,章邯虽然在秦亡后,依旧活着,也保留了富贵和荣华,可他的心,也许早就已经死了,在汉军的进攻下,兵败自杀,也算是求仁得仁,将军死于战场,也不耻辱。

因此,综上以上四点原因,就能知道秦末名将章邯在有过一次投降经历的I情况下,为何不再投降刘邦了,反秦是迫不得已,项羽对他也不差,但因二十余万军士被坑杀,让章邯早已失去生气,自杀于废丘城,应该是一位将军最后能求取到的尊严,不可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备和刘秀之前有什么区别 刘备统一天下汉献帝又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秀做了什么,刘备是刘秀之后吗,刘备和刘秀是一个朝代吗

    还不知道:刘备和刘秀有本质区别吗?如果他一统江山,汉献帝会有什么下场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强权换来的禅让就是合法的吗?曹操杀了汉献帝的皇后、贵妃和皇子,把汉献帝根本不当人看待,当然汉献帝自己也不像个人,一点血性都没有。曹丕在这种大前提之下,让汉献帝禅让,这也叫

  • 诸葛亮为什么要挥泪斩马谡 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以少胜多的战役,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马谡,诸葛亮斩马谡

    对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真相是什么?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马谡之死实际是荆楚集团与东州、益州集团权力斗争的牺牲品,马谡不仅是诸葛亮的“替罪羊”而且甘愿为其“背锅”。貌似执法公允严明的诸葛亮实则政治老辣,刚愎自用,善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诸葛亮

  • 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 历史上诸葛亮军事水平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中诸葛亮真的很厉害吗,诸葛亮神机妙算真实故事,历代对诸葛亮军事能力的评价

    还不知道:正史中的诸葛亮军事水平如何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真实历史上诸葛亮的军事水平,虽然不可能像《三国演义》中所塑造的“半人半神”,但放眼当时,毫无疑问位居一流之列。若非要拿他跟韩信类比,那就纯属添堵了。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作出详细解释:亮

  • 废后静妃是谁?她与顺治帝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顺治皇帝废后去哪了,静妃,快穿顺治静妃

    废后静妃是谁?她与顺治帝之间有何故事?“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从90年代开始,大部分以顺治为男主角的电视剧都无一例外地抹黑了顺治的废后静妃,张国立、毛乐主演的《京城大状师》更是说静妃是毒死董小宛的人,其实从历史来看,废后额尔德尼本巴(静妃的本名)被册立为皇

  • 贾诩是如何祸乱东汉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东汉贾诩,贾诩最后的结局

    贾诩是如何祸乱东汉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一,巧计脱身贾诩少时没有声名,但名士阎忠对他十分称赞,认为他与张良、陈平不相上下。贾诩曾被州郡推举为孝廉,后来因病辞官。一次外出游玩,被氐人捕获。他骗氐人说:“我是太尉段颎的外孙,你们别杀我,我家会拿很多钱赎我。”段颎威震凉州,氐人畏惧,便

  • 刘禅在诸葛亮死后依然重用诸葛瞻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瞻是刘禅的女婿吗,诸葛亮为什么不废掉刘禅,刘禅为何叫诸葛亮相父

    刘禅在诸葛亮死后依然重用诸葛瞻是为什么?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备伐吴失败,托孤诸葛亮,让诸葛亮辅佐自己的儿子刘禅,诸葛亮大权在握,政事都由诸葛亮裁决,也就是说,皇帝刘禅只是名义上的君主,没有实权了。有人说,刘禅被诸葛亮架空,怨恨诸葛亮,诸葛亮死后,刘禅就废除了丞相,可见,对诸葛亮

  • 辛宪英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辛启珍,辛宪英父亲,出身农村的大学生找什么样的的对象

    辛宪英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一,出身名门辛宪英是曹魏高官辛毗之女,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为人聪明,有才干和鉴察力。她的丈夫是泰山羊氏的羊耽,家世显赫。她的外孙女夏侯光姬是晋元帝司马睿之母。二,智料曹丕辛毗为人直率,与曹丕关系很好。曹丕打败曹植,得立为世

  • 三国时期吕蒙与孙权之间的真实关系如何?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鲁肃孙权吕蒙的关系,吕蒙与关羽的关系,孙权孙策什么关系

    三国时期吕蒙与孙权之间的真实关系如何?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正史中的吕蒙是病死的。且电视剧中表现出来的孙权忌惮吕蒙的情形,也和东吴当时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因为孙权可能会忌惮江东四大家族出身的陆逊,但绝对不会忌惮吕蒙,更不会主动害死吕蒙。至于原因,小编慢慢道来。第一:东吴势

  • 刘荣和刘德是什么人?他们二人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二人白皇结局哈克久远,刘荣义,刘德地主最后怎么样了

    作为汉武帝的兄弟,刘荣和刘德谁的结局更惨?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荣和刘德相比的话,恐怕还是刘荣更惨一些。刘荣先是受母亲连累失去太子之位,后来被酷吏郅都逼死在狱中,死得比较惨烈;而刘德是因为太有才而遭到了汉武帝的猜忌,最后郁郁而死。怎么看都是刘荣死得比较惨。其实

  • 贾谊为何可以与皇帝结为朋友?“西汉鸿文”贾谊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帝有朋友吗,贾谊当时的皇帝,贾谊被贬几次

    贾谊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其代表作有《过秦论》、《治安策》和《论积贮疏》等,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被后世誉为“西汉鸿文”。据《汉书·贾谊传》记载,汉文帝刘恒执政初期,就因听闻贾谊从小就有“洛阳神童”的名号,故而特意召其入朝担任博士,而当时贾谊才二十余岁。当时的博士,多为年老时多的学者,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