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刘禅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刘禅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755 更新时间:2023/12/18 1:50:0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世人都听过一句话:扶不起的阿斗。这是指刘备的儿子刘禅。然而,刘禅是真如人们所说的那样不堪吗?

其实不然,我认为以下方面足以证明刘禅此人并非人们口中所说的那样不堪,他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

一、四兄弟中他最强

要知道刘备其实共有四个儿子,但为什么却要立刘禅继承帝位呢?

除了他是长子的原因外,更大的可能是因为他比其他三个弟弟要强一些,这说明,刘禅在其兄弟之中并不是最差的,而是最合适做皇帝的那个人。

二、刘禅在位时间长

要知道刘禅继位后共做皇帝42年,而诸葛亮辅佐时期只有13年,诸葛亮死后,刘禅仍坚持了29年,这个时间不短啊!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冷兵器时代,独立主政一个国家并能坚持29年之久,也算是不容易了。

三、亡国有其必然性

即便在诸葛亮辅佐时期,蜀国在薄弱的国力支持下和曹魏强大压力下,也是艰难前行,只不过诸葛亮是以进攻作为最好的防守,看似不断北伐,但却没有一次是成功的,这也折射出蜀国有其最终必将亡国的必然性。

诸葛亮是千年奇才,他都不能扭转的事,我们怎么能以此作为标准来评判刘禅呢?

四、阿斗只是其小名

多数人只知道扶不起的阿斗是指代表一个令人失望的人、一个懦弱的人、一个懦夫,后人称没有发展前途的事情或者人,称之为扶不起的阿斗。而实际上阿斗这个词并不是什么坏词,这是刘禅的小名,并没有其他指向。

五、刘禅气量大如海

刘禅个人才能虽不算甚高,然而他的豁达从容,气量如海,秉承了其父昭烈皇帝刘备的恢弘大气。

在诸葛亮生前身后,可说是孝顺如子,事若亲父,始终如一,确实不负刘备和诸葛亮对他“气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天资仁敏,爱德下士”的好评。

六、刘禅幼时立过功

刘禅,小名阿斗。据传刘禅之母甘夫人因夜梦仰吞北斗而怀孕,所以刘禅的小名叫做“阿斗”。后人常用“阿斗”或“扶不起的阿斗”一词形容庸碌无能的人。

然而有句话叫:对着赵云摔阿斗——收买人心。

这说明阿斗当时是为刘备立了功的,正是有了阿斗被摔这出戏,让更多人坚持了要跟着刘备打天下。可以说,在刘备团结兄弟和团结下属方面,阿斗的功劳不可谓不大。

七、乐不思蜀大智慧

世人都以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是证明刘禅是个庸君,是个不求上进的人,但多数人却不知道其实这是一种大智慧,要知道当时是司马昭在试探投降的刘禅,如果刘禅不表现出乐不思蜀的状态来,就会招来杀身之祸的。

刘禅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了庸主的典型。“扶不起的阿斗”成了对庸人的戏称。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充满着诡计与狡诈的三国斗争形势之下,有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例如曹操,例如周瑜……我们常说大智若愚,这句话可以用在一直被小看的阿斗身上。

可见,刘禅也是有一定智慧之人,也许在开疆扩土方面他有所欠缺,但在维持和延续方面他却也独具自己的智慧。

做一位好皇帝本来就很难,需要很多常人所不具备的品性修养。而刘禅作为一个普通人,自然就看起来显得无能。

过去的无法更改,无论刘备怎样选择,蜀国的国力也注定了他们北伐的成败,不能怪刘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称帝之后,选择定都在南京,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是明朝的开国皇帝,1368年即皇帝位,年号洪武。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朱元璋其实还真考虑过定都西安,只不过后来因为太子朱标身死,朱元璋年迈,再加上西安当时有好几个强有力的竞争者。所以最终,这个构想被放弃了。要想说清楚这事儿,还得从西安的历史说起

  • 唐介是谁?他被人称为真御史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什么是御史,御史是现在的什么官,王牌御史人说

    唐介字子方,是北宋著名谏臣,“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于山。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天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殿中侍御史唐介因直言敢谏,被宋仁宗一怒之下贬出京城。许多正直官员敬佩其忠

  • 郭嘉如何评判孙策(孙策是郭嘉杀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db:关键词]

    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奉孝不死,孔明不出。”奉孝指的是郭嘉,曹操最为倚重的谋士,孔明不用多介绍,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后人称他为“几近于妖”。之所以有这种观点,并非郭嘉的智谋一定在诸葛亮之上,毕竟两人没有正面交过手,孰强孰弱无法判断,充其量只是猜测罢了,主要是因为郭嘉死于公元207年,极为

  • 郭嘉号称什么(郭嘉为什么这么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db:关键词]

    郭嘉一直被很多三国粉丝神话,其实郭嘉不管是在三国演义里还是在正史记载里戏份都不是很多,那我们神话郭嘉的点在哪里呢?当时郭嘉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当时的曹操正处于人生最大的转折点当中,之后郭嘉多次屡出奇谋帮助曹操统一北方所以郭嘉的名声也是越来越响。但是郭嘉到底为曹操做过哪些实际贡献呢?一起来看看当时郭嘉

  • 郭嘉与诸葛亮相比(诸葛亮如何评价郭嘉的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db:关键词]

    曹魏名将郝昭死后,诸葛亮犒赏三军,说:“前有嘉卒,后有昭亡,实天不亡我大汉也”、“奉孝不死,汉室不兴”。三国乱世之下,能够与诸葛亮齐名的谋士,非郭嘉莫属。郭嘉,字奉孝,河南人,初平元年,蛰伏于河南的郭嘉北上冀州,投奔当时公认的群雄领袖——袁绍的帐下。不过,郭嘉很快就离开了袁绍阵营。因为郭嘉发现袁绍此

  • 如果郭嘉没死曹操的赤壁之战会败吗(郭嘉在赤壁会不会输)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db:关键词]

    郭嘉在三国中是堪比诸葛亮甚至远胜于诸葛亮的谋士,最初在袁绍手下,后来经过荀彧的推荐投奔了曹操。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曹操和郭嘉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他俩后来的关系好到如同亲兄弟一般,曹操对郭嘉言听计从,郭嘉也是算无遗计。郭嘉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却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了大功,官渡之战前曹操举棋不定,此时

  • 郭嘉的出身(郭嘉哪里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db:关键词]

    我相信了解一点三国的人们大概都知道,当我们提出三国那个时候,哪个人物最聪明的时候?我想很多人都会直接的回答诸葛亮,可是有个人对于诸葛亮来说,他可能自己感觉就比不上这个人,我想这时候应该就有很多人有疑问了,谁那么厉害,能和诸葛亮一较高低的人肯定不一般,当时的周瑜那么厉害,也照样比不过他,这个人如果要是

  • 郭嘉死前献计(郭嘉临终遗言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db:关键词]

    作为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郭嘉的英年早逝给曹操留下了太多遗憾,也给纷乱的三国留下了诸多遗憾,连曹操自己都感叹,如果郭嘉不死,赤壁之战自己也不会败的如此之惨,郭嘉的智谋自不用多说,在官渡之战前,当所有人都看好袁绍时,郭嘉却说出了“袁绍有十败,曹操有十胜”这样的论断,而事实也正如郭嘉所料,曹操在官渡之战中

  • 郭嘉跟曹操什么关系(郭嘉对曹操的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db:关键词]

    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三国时不仅猛将如云,谋士也是多如繁星,而其中最厉害的要说是郭嘉了。郭嘉帮助曹操一举平定了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曹操才有了一统天下的本钱,但是郭嘉去世太早了,导致很多谋划都没能帮助曹操实现。郭嘉字奉孝颍川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南一带,刚开始时是在袁绍公司里上班,但是郭嘉干了一段时间

  • 郭嘉是不是寒门(郭嘉的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db:关键词]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郭嘉这个人,甚至被很多人拔擢到和诸葛亮一样的高度上来。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后,还说了一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这句话无疑让随军出征的各个谋士黯然失色,也表明曹操对郭嘉的重视和信任。有很多人认为,郭嘉是寒门新贵,曹操重用郭嘉,也代表了曹操对人才不问出身、唯才是举的态度。再进一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