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当初只是一个小小的校尉 曹操是怎么在乱世崛起的

曹操当初只是一个小小的校尉 曹操是怎么在乱世崛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233 更新时间:2023/12/11 8:48:49

曹操的起步只是一个小小的校尉,有什么资本能在乱世中崛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对这个问题,曹操一定很不满意:小瞧了校尉不是?那可是二千石高官呐!小瞧了俺爹不是?他老人家早就用一亿钱替俺铺好了康庄大道!小瞧了咱谯县曹氏不是?养一支军队不成问题!

曹操的崛起不是偶然,我从他的个人因素、祖父留下的政治遗产、曹氏家族的背后支持,以及曹操崛起的历史大背景四个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个人因素:25岁位居二千石高官,曹操的起点很高

两汉的军阶分为名号将军、杂号将军、中郎将、校尉,校尉下有“曲”,曲下有“屯”。

西汉时期,名号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和前后左右将军)虽不多,但一定不会空缺,杂号将军多如牛毛,比如征东将军、楼船将军、定南将军等,因此校尉显得很不起眼。

东汉时期逐步收紧了对将军的授予,名号将军几乎绝迹,偶尔出现几乎是荣誉称号。杂号将军也很稀少,除了重要的对外战事一般不授予,常见的就是“渡辽将军”、“破虏将军”。

中郎将原本是御林军统领,一般只授予临时出征的将领,代表“奉旨出征”的荣誉。比如平定黄巾军时,皇甫嵩卢植都曾经以中郎将身份出征。

如此一来,东汉的校尉就成了军队的大梁、军中的扛把子。事实上,东汉南北军合并后,形成了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五营”,最高统领就是五个校尉。

东汉末年,汉灵帝又增设“西园八校尉”,曹操就是其中之一的“典军校尉”,二千石部级干部,那一年他33岁。

其实曹操早在他25岁时就已经位居二千石了,那年他二次入朝,官拜议郎。议郎在西汉也是个不起眼的角色,但在东汉却是个高官。

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又先后出任骑都尉、济南国相、东郡太守,积累了大量的地方治理经验和兵法之道。

曹操从19岁出仕,仅仅用了六年时间就位居二千石,您敢说他的起点低吗?33岁之前,他从地方到中央都有履历,从行政到军队都有历练,你还敢说他是小白吗?

政治遗产:一亿钱开道,曹嵩替曹操铺设康庄大道

说完了曹操耀眼的履历,咱们再揭一揭曹操的“短”。

东汉的官场其实很内卷,我大致测算过,当时每年等着做官的读书人至少5000人,而空出来的岗位不会超过400个,“就业率”不到8%。

问题来了,曹操凭什么19岁就入仕,而且升职那么快?难道凭的全是个人才华?

当然不是,其实按当时的阶层划分,曹操属于“寒族”,要想入仕最便捷的途径就是依附于豪门之下,当从属官吏,再谋求被朝廷征召,你可以理解成“曲线救国”。

这一趟弯路走下来,很多人混到胡子白都可能等不到机会,只能一辈子靠坐主赏饭吃。

曹操之所以如此幸运,那得感谢他爹曹嵩。早年曹嵩拿出“不要脸”的精神,认了宦官曹腾为爹,靠曹腾的提携入朝为官。后来曹嵩又一咬牙,花了一亿钱买了太尉之职。

太尉是“三公”之一,万石高官,朝中职位最高的三个大佬之一。汉灵帝卖官鬻爵,所有的官职都明码标价,连三公都卖。

一般情况下,三公可以卖到二千万钱。你还别嫌贵,一般人还不卖给你,像曹嵩这样的寒门,要想买就得多出血。

可是曹嵩仅仅过了五个月的瘾,就被免职了。算一下,每天的成本接近70万钱,按购买力,一钱相当于现在六七元人民币。

这么大投资能赚得回来吗?曹嵩不是亏大了吗?从经济上算肯定是亏本买卖,但之所以有人买,就在于它的隐性价值。

因为一旦出任了三公,就意味着子孙后代可以享受“荫功”,大白话就是正大光明地走后门当官,同时也有了与豪门家族之间的交流和利益交换的机会。

曹操早年能那么顺利地出仕,并且升得那么快,秘密就在这里。

其实我们也不应该骂曹嵩“不要脸”,那时候投靠宦官也是一条捷径,这个群体是汉灵帝有意培植起来对付豪门集团的。

那些豪门家族也看出了苗头,他们也经常会选派家族子弟入宫当太监,比如当时有个宦官叫袁赦,此人就是袁绍的族叔。

这么一看,您还觉得曹操是个小人物吗?走的时候羊肠小道吗?

家族势力:一言不合就拉杆子,曹氏家族很豪很霸气

曾经有人在我以前的文章中“喷”我:曹操家那么有钱怎么就是寒门了?

请注意,“寒”和“豪”不是指经济,而是政治地位。豪门最大的特权就是垄断仕途,可以凭借家族优势当官。豪门有穷的,比如蔡文姬的姐夫羊衜,穷得只剩一床铺盖卷。寒门也有富裕的,比如谯县曹氏。

曹操崛起之路有一股力量很关键——曹家军。

黄巾起义爆发后,全国各地应者云集,朝廷根本顾不过来,所以汉灵帝下了一道旨:允许将领们招募私兵。

曹操以骑都尉身份平定黄巾起义时,主力就是曹氏家族的私兵。后来他参加关东联军讨董,又一次回乡招募私兵。

养军队的开销非常庞大,朝廷只能给“政策”,不可能承担军费开支,这些都需要将领们自己想办法。曹氏家族能出得起这笔钱,可见谯县曹氏的经济实力确实非常“豪”。

曹操就是靠“曹家军”为班底,打败并收降了青州黄巾军,这就是曹军中最精锐的“青州兵”。

看到这儿,您还认为曹操的崛起是偶然的吗?有几个人有他这个家底?

时代背景:秩序重建的时代,曹操崛起的客观环境

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离开特定的历史环境,曹操所处的时期就是一个秩序重建的时代,它意味着豪门垄断政治资源的特权将受到严重挑战。

不知道您是否有过一个疑问:袁绍、袁术兄弟何德何能,两手空空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立刻就成了万人拥戴的一方军阀?

不是他们的能力有多强,而是袁氏家族太牛,他们家族几代先人,让袁氏家族门生故吏遍天下、姻亲党朋满朝堂。这个庞大的利益网,就意味着袁氏子弟走到哪里都是利益中心、核心人物。

而曹操挑战的就是这个特权,一个腐蚀了东汉帝国的毒瘤。

于是像曹操这样的寒门士族集团迅速崛起,孙坚刘备都是这一类人,在那个推到旧秩序的时代,他们的才华得到了尽情释放。

因此,魏蜀吴三国的建立不是偶然,曹操的崛起其实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西汉皇帝和东汉皇帝相比 东汉皇帝平均寿命为何那么短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历代皇帝寿命,汉朝皇帝寿命怎么那么短,汉朝皇帝为什么都这么短命

    对为什么大一统王朝里东汉皇帝的寿命最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鄗县(今河北柏乡县固城店镇)即位称帝,光复汉室,史称东汉,这是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东汉传八世十四帝,历时195年,与西汉合称汉朝。两汉时间相近,环境类似,国力相仿,两朝皇

  • 历史上窦太后靠什么压制汉武帝?二人之间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武帝对卫子夫的评价,窦太后与汉武帝的祖孙之争,窦漪房是汉武帝的什么

    历史上窦太后靠什么压制汉武帝?二人之间关系如何?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在中国古代所有的女性掌权者当中,西汉的窦太后,绝对算是个人经历最精彩的一个了。这位窦太后,早年只是一个普通宫女,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嫁给了一个不得宠的王爷做妾。幸运的是,在这之后不久,这位王爷忽然就被拥立做了皇帝。

  • 戴思恭:被誉为“明代医学之冠”,深受三朝皇帝器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戴安瀾,被称为是

    在古代,御医是一个高危职业,他们为皇帝及其皇帝宫廷中的家眷治病,这些人中不管谁的身体出了问题,御医随时都有可能被迁怒,导致身首异处。但在明朝有这样一位御医,他不仅没有因为朱元璋的死受到牵连,反而被刚登基的建文帝朱允炆提升为太医院使,他就是被后人誉为“明代医学之冠”的戴思恭。戴思恭,浙江诸暨人,字原礼

  • 三国时期袁绍与曹操相比,谁麾下的人才含量最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吕布麾下八健将,袁术比袁绍实力强,三国时期袁绍个人特点

    三国时期袁绍与曹操相比,谁麾下的人才含量最高?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三国前期,在北方的所有势力中,袁绍是最强大的,其次是袁术,曹操顶多排第三,袁术因为政治上走了错招,最先灭亡,然后就是曹操和袁绍争雄,两人之间谁胜谁就是北方的主宰。至官渡之战前,不管是从势力范围,江湖上的影

  • 曹参终日饮酒不治事,为何还被誉为贤相?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无为宰相曹参,复与过饮酒

    曹参(?—公元前189年),字敬伯,泗水郡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政治家,汉朝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般情况下,作为政府首脑的相国,都应该日理万机,因为他有很多很多的政务需要处理,就算是再懂得“时间管理”,也

  • 什么是本纪?项羽为何会被记载入帝王的“本纪”中?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翻译,项羽为何记为本纪,项羽为什么在史记的本纪里

    项羽为何会被记载入帝王的“本纪”中?真相是什么?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也是中华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在描写历代帝王的时候,将其传记写入“本纪”。可项羽并没有当过皇帝,为何司马迁要把他列入本纪呢一,本纪含义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 历史上魏延真的有反骨吗?这种说法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延真的有反骨吗,魏延为什么会反,诸葛亮说魏延脑后有反骨

    历史上魏延真的有反骨吗?这种说法是怎么来的?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刘备在拿下长沙后,诸葛亮要求杀掉魏延,并给出了自己的理由:“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在小说中,魏延也的确犯了诸葛亮的

  • 诸葛亮什么时候被刘备发现的 两人见面时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顾茅庐时刘备和诸葛亮的年龄,诸葛亮帮助刘备打过哪些胜仗,诸葛亮死前说水镜先生

    对诸葛亮是如何被刘备发现的,双方见面时各有多少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那一年,刘备47岁,但依然一事无成,对于未来,曾经有过很多憧憬的他,有时候也会迷茫,虽然知道自己要想什么,但不知道如何选择。或者思路如何开拓。这个时候最需要有人能够开解他,给予他最好的思路。当

  • 刘备是真的三顾茅庐才请诸葛亮出山的吗 刘备是一次还是两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叫什么,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是第几集,刘备三顾茅庐是第几集

    刘备到底几顾茅庐才请到诸葛亮出山的?是真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家一定都看过《三国演义》,三国演义里描写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可谓是入木三分,将每个人物不同的特点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但是《三国演义》的创作是在借鉴参考陈寿《三国志》的基础之上的。

  • 诸葛亮知道北伐困难 诸葛亮为何还要坚持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六次北伐怎么都失败了,诸葛亮为什么执意北伐,枭雄药什么时候不吃

    对诸葛亮明知北伐难成,为什么他还要坚持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著名的忠臣良相诸葛亮,在先主刘备去世后,曾进行了五次北伐,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每一次他都是信心满满地率军出征,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后世之人虽钦佩诸葛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