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荀彧为何和曹操闹翻(荀彧跟曹操的关系)

荀彧为何和曹操闹翻(荀彧跟曹操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793 更新时间:2024/1/1 13:42:11

先说家族势力和外来政权的斗争。这个问题在曹魏东吴季汉都存在,而三个势力中的二把手的处境很有趣:刘备这边,诸葛亮是外来势力,从隆中对就打算拿荆、益二州,在蜀地对益州派的压制是很严苛的,是和一把手利益最为一致的一个。

陆逊就比较惨,属于本土势力,上面还是孙权这种专于玩弄权术的主子,帮别人卖命还要被打压,到晚年已经被认定是对立面了;而荀彧的处境就比较尴尬,他是把颍川集团和曹老板连在一起的人,一开始大家你侬我侬,你就叫巨眼识英雄,后面有利益纠纷了,你这就叫引狼入室,两面不讨好。

士族想的是家族利益,只要我是县长夫人,县长姓刘姓曹无所谓,而曹操呢,虽然断不可能坐看这些大族垄断,但唯一的选择也只能是双方各退一步,究竟妥协多少很难说,但至少曹操和士族之间的对立不是死局,在称魏公甚至代汉这件事上完全可以是意见一致的,荀彧虽然是颍川系举足轻重的人物,但要真选出家族代表来,应该是陈群荀攸钟繇,他们对称魏公是支持的,陈群后来提出九品中正制就是双方妥协的结果,所以荀彧的举动主要是个人行为。

再谈谈荀彧忠贞死节的问题。荀彧当然是君子,但并非愚忠的腐儒。他虽然持礼守节,思想上还是很开明的,所以和曹老板、郭嘉等人都能彼此欣赏,他对汉室很尊重,但要说以身相殉我觉得不大可能。荀彧对代汉的态度应和曹操相似,即不主张,但也不是坚决反对,顺势而为而已。

放眼天下,若一定要有个政权代汉,荀彧肯定选曹操,但在他看来,现在汉室仍有希望,就不应行篡逆之事。对荀彧来说,作为二十年的知交,只要有选择的情况下,他更希望曹操能作为一个匡扶社稷的名臣流芳于世吧。

而士族们为了自身利益,这时候就想把曹老板推出去,想想春秋战国,不是没有篡位的,但哪个留下了好名声?高祖刘邦,兴的是从暴秦手中救百姓的正义之兵,如今献帝虽弱,却也算清明之君,从他手里贸然夺权,当世不容,万古遗臭,“君子爱人以德”,你们倒乐得把曹老板架在火上烤。

曹操也是聪明人,不会看不到这一点,但他的处境要求他争权自保,而且曹老板很自信地认为自己压得住下面那些人,不会被他们撺掇着就去篡位了,可能他很享受这种人人都说我汉贼但我偏不是的感觉。但他要称魏公的这个时候,天下向汉之人还有相当数量,加九锡这个信号一放出去,就算你曹操真心是大汉忠臣,你的敌人们也会给你大做宣传,此时天下仍未定,是很容易出乱子的。

而荀彧更担心的是,魏公这个名头可是个高门槛,一旦这步跨出去,离滑到皇帝可就太近了,身边被一群人簇拥吹捧,你敢保证你时时刻刻都头脑清醒?所以曹操认为一切还在自己控制之内的时候,荀彧已经忧心忡忡了,他不一定是低估了曹老板的定力,更可能是因为这件事太过重大容不得一点冒险。

但他的举动让曹操就有想法了。曹操本来就处境就有些艰难,四方未定,内部集团也不稳固,现在居然是你位居尚书令高位的荀彧,要跳出来打我的脸,我们俩以前关系那么铁,你反对我,你让别人怎么想?

小编总结:曹操对荀彧是很敬重的,这个“敬”很微妙,有点像对待高门出身的正妻,主公/丈夫被社会赋予了特权地位,但心理上却自觉处于劣势,如果两个人相知相惜就很和谐,一旦出现隔阂,就会演变成厌恶、嫉恨、嘲弄,曹操在这个时候对荀彧的“高风亮节”不说很是厌恶,至少也是想敬而远之了,所以一步一步地把荀彧踢出了权力中枢。至于荀彧最后的死,我倾向于病逝。

感性一点想,曹老板让他劳军,说明还是想见他的,也就是对他还没有完全失望,反倒是荀彧,眼见魏公之事无力挽回,可能对曹老板就心灰意冷了。想当初文若夜奔,一见倾心呼为子房,一个四处征战,一个稳坐后方,征张绣,战袁绍,书信不绝。相知二十年到最后变成这样,可以说是互有亏欠,再想想对面完全被渣权玩死的伯言,还是诸葛亮命好啊。

标签: [db:关键词]

更多文章

  • 荀彧为何和曹操闹翻(荀彧曹操为什么翻脸)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db:关键词]

    曹操最喜欢的谋臣当属郭嘉。在赤壁之败之后,他还痛惜郭嘉的早逝。而除郭嘉之外,曹操最厉害的谋臣当属荀彧。与郭嘉不同,曹郭二人是君臣,而荀彧和曹操则更像是一对老朋友。然而,最后这对老朋友却反目成仇,导致了一大悲剧。世人对荀彧日后的评价十分高,不仅仅在于他的智谋,更在于他的品德。就连日后的司马懿都评价道,

  • 荀彧为什么后面不支持曹操(荀彧不让曹操称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db:关键词]

    荀彧一直以来,那都是曹操的臣子,根本算不上什么汉臣。所以他一生的谋划,也都是为曹操做打算,压根就没有为恢复大汉江山设想过。可是荀彧晚年为什么又反对曹操称王了呢?难道他是在维护大汉江山吗?当然不是,一辈子都在为曹操谋划,凭什么到了晚年,要维护从来没给他发过工资的大汉江山呢?荀彧从一开始就知道曹操的野心

  • 荀彧和曹丕(曹植对荀彧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db:关键词]

    曹操有20多个儿子,但是随着长子曹昂和最受他宠爱的儿子曹冲去世之后,太子之争基本上就是曹丕和曹植之争了,双方各有支持者,明确支持曹丕的有曹休、曹真、夏侯尚等宗室以及崔琰、贾诩、司马懿、陈群、毛玠等重臣,明确支持曹植的有杨修、曹洪、丁仪等人,其他大部分人至少表面上保持中立,不过有一个人的态度却值得一说

  • 杨仪最后为何会落得一个自尽的下场?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仪之死,杨广之死的原因,张仪最后是什么下场

    杨仪最后为何会落得一个自尽的下场?发生了什么?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杨仪,字威公,襄阳人。杨仪在早年间一直在荆州刺史傅群手下担任主簿,建安二十二年杨仪离开了傅群前往投奔关羽。关羽刺史担任襄阳太守一职,之后关羽将杨仪任命为功曹,话让他作为信使派他去面见刘备。一番交谈下

  • 夏皇后身为朱厚照的原配皇后,为什么说她是个可怜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见深皇后,王蓁皇后,明仁宗朱高炽的皇后

    明朝时期出现了不少贤后,例如孝慈高皇后马氏、仁孝文皇后徐氏、孝庄睿皇后钱氏、诚孝昭皇后张氏等,而说到明朝最“透明”的皇后,小编认为应该是明武宗朱厚照的皇后夏氏。在明朝所有的皇后中,即使是明宪宗的废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详细事迹的记载,但明史对于夏皇后生前事迹的记载实在是少的可怜。夏皇后的祖上是应天府上

  • 司马懿造反都夺取了曹魏大权 司马懿为何没有选择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对司马懿造反不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时期,高平陵之变是重要的历史事件,也即对曹魏甚至整个三国的历史走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249年,曹芳离开洛阳,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大将军曹爽等人随行。得知这一消息后,司马懿上奏郭太后,请求罢免曹爽兄弟的官职,

  • 东汉小皇帝频出都有一百多年 曹魏出现一个为何就被篡位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东汉末年有多可怕,东汉小皇帝长大借宦官夺权图片,东汉政府派谁出使西域

    还不知道:东汉和曹魏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是一个神奇的王朝,它的中间连续除了好几个娃娃皇帝,但它还能够顶住百年之久。有人统计过东汉王朝的皇帝平均年龄,竟然只有30岁不到,这在一个大统一王朝是非常罕见的。而曹魏后期只出现过一个小皇帝,却被司马家篡位了,这是为

  • 在刘邦称帝的过程中 张良起到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对张良和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导语:其实要说张良是一名优秀的谋士,还不如说他是一名“帝师”更为准确一些。是张良一直在不经意间影响和指点着刘邦,让他在成功当上皇帝之前的道路上少走了许多的弯路,遇到问题和危机时可以帮他逐一化解。从那句“运筹帷幄当中 ,决胜千里以

  • 曹操军事能力不错,能人异士又多 曹操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不能统一天下,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东汉末年,朝政混乱,人命如草芥,为官者只知利益为大,肆意地剥削着底层百姓,世家大族占据江山阻碍朝廷律令的下达,为帝者昏庸无道,东汉龙脉将断,最后一点的新盛气象也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东汉末年可谓是“天宫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时间,这时候在华夏

  • 历史上李存勖勇猛无常,那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无常店第二部,无常店,李存勖有多厉害

    李存勖是晋王李克用之子,唐末至五代时期的军事家,后唐的开国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李克用勇猛善战,但是,李存勖比他爹还猛,远远超过其父。李存勖十一岁时,跟随他父亲征战,唐昭宗看到李存勖,非常欣赏他,轻抚其背,说,此子将来肯定是国家栋梁之才,前途无量,将来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