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景隆最后被朱棣囚禁的真相是什么?

李景隆最后被朱棣囚禁的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614 更新时间:2024/1/21 19:33:57

李景隆是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明朝时期的将领,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明朝建文帝时期爆发了靖难之役,作为明军主帅的李景隆屡战屡败,使得明军损失惨重,反倒给对手燕王朱棣以巨大收益,但建文帝却一直没有杀他。最后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投降,使得朱棣轻易赶走建文帝。既然李景隆为朱棣夺取天下立了大功,那朱棣为何还要囚禁他呢

一,出身将门

李景隆出身将门,为明朝名将李文忠之子,明太祖朱元璋甥孙,所以他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熟悉各种史书典籍。朱元璋本就对李文忠这个外甥兼养子十分疼爱,所以自然对甥孙李景隆是照顾有加,“景隆”这个名字就是朱元璋所取。

洪武十七年(1384年),曹国公李文忠因为多次劝谏朱元璋善待功臣而触怒其逆鳞,所以屡遭贬斥,吓得他忧惧而亡。事后朱元璋十分后悔,便让李景隆在洪武十九年(1386年)承袭曹国公之爵。

当时李景隆刚成年,长得身材高大,眉清目秀,而且行为举止十分得体,所以朱元璋对他更加喜爱。随后朱元璋为了弥补外甥李文忠,决定把李景隆培育成才。然后朱元璋就让李景隆随大将军冯胜征讨北元,还让他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兵,进行军事历练。

数年之后,朱元璋觉得李景隆在外历练有成,便把他调回京师,掌管左军都督府。随后朱元璋又封李景隆为太子太傅,叫他辅佐其舅表叔父皇太子朱标

二,带兵伐燕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因为李景隆为自己的堂表哥,还辅佐过自己父亲朱标,所以建文帝朱允炆对李景隆自然是十分信任。随后建文帝图谋削藩,便让李景隆带兵突袭开封,逮捕周王朱橚(su)。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不愿坐以待毙,便以“靖难”之名起兵反抗。随后长兴侯耿炳文带兵伐燕,结果屡次失利。翰林学士黄子澄认为李景隆是名将之子,必定能够堪当大任,便在建文帝面前力保他为大将军,让他带兵伐燕。

随后建文帝就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让他接替耿炳文,带领五十五大军出征。接着建文帝亲自在长江边为李景隆饯行,还赐他通天犀带,授予临机专断之权,勉励他一举灭燕。

李景隆虽然是名将李文忠之子,但没有多少实战经验,更没有独自统帅大军作过战,所以根本不懂用兵。这倒没什么,只要他肯虚心接纳别人的意见,明军不至于惨败。但李景隆因为出身高贵,所以妄自尊大而看不上别人,导致众多老将不满,不肯为他效力。

李景隆先在德州集结各路兵马,随后北进到河间。朱棣深知李景隆只会纸上谈兵,对他统兵前来十分高兴,于是安抚众将说:“李景隆是个纨绔少年,只会夸夸其谈,很容易对付。”随后朱棣让长子朱高炽守卫北平,自己带兵救援遭明军围困的永平并前去拉拢驻守大宁的宁王朱权。

三,屡战屡败

景隆闻之,进围北平。都督瞿能攻张掖门,垂破。景隆忌能功,止之。及燕师破大宁,还军击景隆。景隆屡大败,奔德州,诸军皆溃。(明史·卷一二六)

李景隆听说朱棣前往永平,立即率军攻打北平,想要一举破城。但就在都督瞿能快要攻破张掖门时,李景隆却嫉妒瞿能会立大功而威胁到自己主帅的地位,竟然下令鸣金收兵,明军因此错过了一举消灭燕军的大好时机。此后明军攻城受挫,一直无法拿下北平。

不久朱棣带着吞并的朱权兵马回救北平,与李景隆在郑村坝大战。结果李景隆指挥无方,导致明军屡战屡败。随后李景隆畏惧南逃,使得围攻北平的明军遭朱棣内外夹击而溃败,明军因此损失十余万。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谎称攻打大同,迫使李景隆前往救援。结果燕军半途撤军,导致明军疲于奔命,士气低落。

李景隆屡次兵败,说明他不会用兵。但建文帝却认为是众将不肯效力,便赐予李景隆征伐全权,还不断给他补充兵力。然后李景隆就在德州重整旗鼓,与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等人会师真定,再次集结六十万大军伐燕。

随后明燕两军在白沟河大战,因为李景隆指挥无方,明军再次惨败,丧失数十万。李景隆则先是逃到德州,随后逃往济南。建文帝这才意识到李景隆是真的无能,便召他回京。黄子澄对推举李景隆是万分后悔,便劝建文帝将之斩杀。但建文帝顾念与李景隆的亲戚关系而没有答应。

四,投降朱棣

黄子澄惭愤,执景隆于朝班,请诛之以谢天下。燕师渡江,帝旁皇甚,方孝孺复请诛景隆。帝皆不问。使景隆及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如燕军,割地请和。燕兵屯金川门,景隆与谷王橞开门迎降。(明史·卷一二六)

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逼近南京,翰林学士方孝孺又劝建文帝杀李景隆。但建文帝不仅没有答应,还派李景隆和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向朱棣求和。结果李景隆认为建文帝大势已去,为了谋求富贵,便和谷王朱橞打开金川门迎燕军入城。

不久朱棣登基为帝,为了表彰李景隆开城投降之功,便封他为光禄大夫、左柱国。但朱棣内心十分瞧不上庸碌无能且投降背主的李景隆,决定对其采取“捧杀”之策。此后朝廷发生大事,朱棣都会让李景隆主持会议。跟随朱棣靖难的功臣都看不起庸碌无能,临阵倒戈的李景隆,所以对他身居高位十分不满。

亡何,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复言:“景隆在家,坐受阍人伏谒如君臣礼,大不道;增枝多立庄田,蓄僮仆无虑千百,意叵测。”于是夺景隆爵,并增枝及妻子数十人锢私第,没其财产。景隆尝绝食旬日不死,至永乐末乃卒。(明史·卷一二六)

永乐二年(1404年),周王朱橚为了报囚禁之仇,便揭发李景隆曾向自己索贿。随后刑部尚书郑赐等人弹劾李景隆蓄养死士,图谋不轨。朱棣担心背上鸟尽弓藏的骂名,假意下令不予追究。

随后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礼部尚书李至刚等文武百官又接连不断弹劾李景隆谋反,朱棣便趁机免去李景隆的爵位,将其囚禁在家。李景隆对此万分羞愧,想要绝食自杀但没有成功,最终病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备摔阿斗,曹操嫁女儿 两人作秀的手段谁更高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几个儿子为什么立阿斗,刘阿斗,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对刘备和曹操作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第41回,赵子龙单骑救主那段戏真是精彩,除了刻画出赵子龙这位无双英雄外,还给我们呈现了刘备超高的作秀水平:假摔阿斗。公元208年,曹操南下攻打荆州,刘备不敌,弃樊城,走当阳,结果在当阳长坂被曹操前军追上,不得不丢

  • 三国正史上真正的白马将军是谁?详解公孙瓒和庞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之暴君颜良,三国白马将军是谁,重生三国之上将颜良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很多人觉得赵云和马超都是白马将军,其实非也,三国正史上真正的白马将军其实是公孙瓒和庞德,今天小编就来说说他们的故事。一、公孙瓒《后汉书》: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东汉末年,公孙瓒曾是幽州牧刘虞的部下,

  • 徐达作为受人尊敬的开国功臣,为什么长子却被囚禁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徐达后人在哪里,常遇春徐达下场,大明徐达后人

    徐达作为受人尊敬的开国功臣,享年五十四岁。朱元璋追封其为中山王,赐谥号“武宁”。如此尊贵的人,为什么长子却被囚禁而死?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一、徐辉祖首先,徐辉祖是徐达的长子。根据《明史》等史料的记载,徐辉祖长八尺五寸,面如冠玉,英姿非凡,有才气。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徐

  • 蜀汉五虎上将之中最受重用的人是谁?谁官职最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都有谁,刘备有五虎上将为什么没有统一三国,五虎上将最后到蜀国的是

    众所周知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是刘备阵营里最厉害的武将,那么蜀汉五虎上将之中最受重用的人是谁?谁官职最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一方面,从官职上来看,马超可谓是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治兵关中,马超联合关中诸侯韩遂等抵抗曹操,曾一度对曹

  • 蜀汉高翔曾经击败司马懿,为什么最后却失踪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懿明知是空城为何不捉诸葛亮,司马昭灭蜀东吴没有救,蜀汉灭亡后刘禅被司马昭封为什么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蜀汉高翔曾经击败司马懿,为什么最后却失踪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具体来说,高翔出自荆州南郡,早在刘备在荆州的时候,高翔就开始跟随了。公元211年,高翔跟随

  • 赵匡胤既然夺取了后周郭家的皇位,为什么还要给他们后代丹书铁券?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周娥皇与赵匡胤,为什么赵匡胤没有把皇位传给儿子,周娥皇有负赵匡胤

    赵匡胤既然狠心夺取了后周郭家的皇位,为什么还要给他们后代丹书铁券,不应该斩草除根全部杀光吗?其实民间流传的宋朝皇室永世优待柴家也不过是民间美好的传说而已,优待是优待,但谈不上有多好,而且优待的柴家也并不是真正的后周皇室柴家,所以宋朝老赵家对柴家的优待不过是又当又立的行为。后周皇室本是郭家公元950年

  • 武则天创造了哪些字?为什么大多数都被废除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的十七个字,武则天十八个字,武则天造了18个新字

    武则天作为一代女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么她创造了哪些字?为什么大多数都被废除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后宫的一个小小妃嫔,不得李世民宠爱,可架不住武则天有心机有手段,她知道李世民最为喜欢小儿子李治,于是暗中和李

  • 刘备有卧龙和凤雏两大助力 刘备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得凤雏卧龙者得天下,郭嘉和诸葛亮谁才是高,卧龙凤雏什么意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没有统一天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卧龙和凤雏,是中国古代经常用来形容人才的两个名词,最早出现在晋朝的陈寿所修筑的史书《三国志》中,是陈寿为了赞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庞统两人。在书中,隐士司马徽曾经直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但

  • 曹操作为三国的枭雄之一 曹操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真实实力对比,三国分为哪三国?最后谁统一了三国,三国最终谁一统天下

    对曹操没有统一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朝政混乱,人命如草芥,为官者只知利益为大,肆意地剥削着底层百姓,世家大族占据江山阻碍朝廷律令的下达,为帝者昏庸无道,东汉龙脉将断,最后一点的新盛气象也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东汉末年可谓是“天宫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时间,

  • 史学家都没有详细记载李世民死因 李世民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唐玄宗和李世民什么关系,李世民杀了谁

    还不知道:李世民死因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始皇曾为追求长生不老,命徐福带领3千童男童女及大量粮食、衣物,去往海外找寻仙山,劳民伤财。嘉靖帝为追求长生,沉迷修道炼丹,20多年不上朝,荒废朝政。生老病死乃自然之定律,帝王们迷信访仙修道以求长生的事,一直为后人所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