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梁武帝为什么会三次舍身同泰寺,还提倡和尚全吃素?

梁武帝为什么会三次舍身同泰寺,还提倡和尚全吃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803 更新时间:2024/1/24 14:00:01

其实在佛教盛行之初,是不需要完全吃素的。后来尚尼姑都要吃素,就是因为梁武帝的关系。那么这位梁武帝为什么会三次舍身同泰寺,还提倡和尚尼姑全吃素呢?

梁武帝此举实在是前所未有的奇事。不仅有失国体,而且于理不合。况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为了把他赎回来,朝廷众臣前后共用了3亿万赎身钱。不仅如此,他还顶着压力号令全国的佛教徒们茹素吃斋,从而为佛教开辟了吃素的风尚,也成为佛家的一大特色。

梁武帝对佛教的认识高度已然不是一般人能够望其项背的,就拿吃素这项举措来说,恐怕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因此梁武帝在开创中国佛教素食化之初,遭受了不少阻力。

原来的汉地佛教僧人虽然可以吃肉,但一般吃的都是“三净肉”,即:不为杀一不是为了你杀的;不闻杀—你没有听见或看见;不所杀一不是你杀的。但是梁武帝的佛学修为显然是更上一层楼,为了显示自己的尊佛、敬佛、信佛之心,他亲自撰写了《断酒肉文》,明令禁吃肉食,就连祭祀用的三牲也一律改为面粉做的猪头猪肉。

天监十六年五月,梁武帝举行了第二次《断酒肉文》法会,再次重申,作为佛教信徒应该不喝酒不吃肉,全面施行三餐素食,这才是真正的尊佛敬佛。不但如此,就连普通百姓如果想依靠佛祖的保佑安居乐业,也都应该在饮食方面少荤多素,甚至只素不荤。

可是,食肉动荤自古有之,是人类演化至今保持的饮食习惯,可想而知结果有不少人都不愿意遵照梁武帝的指令。因而这二次法会,因为没有断肉律典的理论支持,食素的倡议自然没有推广成功。梁武帝不甘心,又埋头研究了一年,发表了一篇名为《出家人受菩萨戒法》的文章,他吸取了人家说他无法可依的教训,开始积极地推广《梵网经》菩萨戒。这次虽然他不再提戒酒戒肉之事,但是《梵网经》中其实已经讲明了断酒肉的规定。

梁武帝的意思就是让臣民认识到,此篇文章是有理论依据做支持的,于是这次的推广活动开展得很成功,《梵网经》菩萨戒基本上深入民间。也因此,断酒肉的规定从此成为中国佛教的特色。

不过,是否恰逢其时真有《梵网经》这一理论及时出来支持梁武帝的食素倡议呢?其实,这个《梵网经》很可能是梁武帝自己编著的。从天监十六年梁武帝推出的《断酒肉文》可以看出,这字里行间说得明白,当时还没有食素的理论支持和依据,也就是说含有断肉律的《梵网经》当时应该尚未出现。而且,当时遭到反驳的梁武帝无言以对,直到一年以后才开始推广《梵网经》。

由此可见,《梵网经》的出现应该和梁武帝有关。其次,梁武帝为了达到食素戒酒的目的,也有撰述断肉律典的动机。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梵网经》的编著者很可能就是梁武帝本人。

当然,梁武帝是不可能凭空戒荤吃素的,尤其以他的地位和生活环境来看,一代帝应该更易于提倡饕餮圣宴而非简食素餐。梁武帝食素的灵感,应该是受到中国与印度两方面的素食传统的影响。从印度方面分析,在佛教之前就提倡发扬爱心、不食肉的传统。

佛教兴起后也承袭了这种思想,大乘佛教中的如来藏学派,则更进一步强调佛教徒要严禁肉食。梁武帝熟悉佛学,他的食素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如来藏断肉食思想的影响,所以在他的《断酒肉文》中,把如来藏系经典作为理论依据来倡导制断酒肉。从中国方面分析,食素原本是有人家办丧事时才施行的一种礼仪,表示对逝者的尊重与追思。同时,孔老夫子一提倡安贫乐道,不要追求物质享受,因此,食素也符合儒家的精神。

道教方面,有些法术的修炼也必须建立在食素的基础上。这些对于儒道佛都有研究的梁武帝来说,无疑是重要的理论支持。在《孝思赋》中他就提到,奉行素食的理由,是为了表达对父母的孝思。此外,在《断杀绝宗庙牺牲诏》中也提到,梁武帝是基于儒家的仁恕精神而下诏食素的。由此可见,梁武帝推动食素之风的思想,不光受到了印度大乘佛法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中国固有素食思想本土宗教的影响。

如果说食素只是梁武帝对佛法思想认识高度的体现,那么他三度舍身庙宇则可以说是又从理论上升到了实践的高度,虽然作为皇帝,他舍身寺庙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但如果抛开皇帝的身份不谈,只从一个佛教徒的角度去看梁武帝舍身寺庙的举动,其所作所为还是十分令人钦佩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武宗李炎是如何登基称帝的?做了哪些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唐武宗李炎登基称帝的故事。开成五年(840年)正月初二,文宗密旨宦官枢密使刘弘逸与宰相李珏等奉太子监国。但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和鱼弘志贪图拥立之功,以太子年幼多病难当重任为由,提出重立皇太子。李珏据理力争

  • 关羽傲慢看不起很多将领 关羽为何没有看不起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看赵云,吕布死后关羽看谁都是插标卖首,吕布不死关羽能傲的起来吗

    关羽看不起很多大将,为何从来不敢小看吕布?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关羽为人傲慢,看不起很多大将,连江东诸将都蔑视为江东鼠辈,就这样看不起很多大将的关羽,关羽为何在吕布面前谨言慎行?第一点就是吕布武艺高强都知道,三英战吕布的时候,刘关张三人合力才能和

  • 霍成君曾经宠冠六宫,为什么最后会选择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霍成君是大司马霍光的小女儿,霍光可是个了不得的人,手握重权,所以霍成君从小也是个养尊处优的主。那么她曾经宠冠六宫,为什么最后会选择自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解其中原因。历史上的霍成君虽然娇宠了些,但也不算是个坏人。其实她的“权倾后宫”,和她的自杀下场,都跟她本人没有什么直接关系,都是政治的产

  • 三国时期赵云与许褚的实力相比,谁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赵云之死,许褚战马超,三国许褚的实力

    三国时期赵云与许褚的实力相比,谁更胜一筹?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赵云和许褚都是三国猛将,两个人大多数时候,都是充当保护君主的保镖角色,很少单独统兵,赵云保护刘备,许褚保护曹操。赵云曾和许褚两次在战场上交手,谁的实力更强?先看第一次赵云和许褚交手,当时,曹操和袁绍

  • 鲁肃为何会成为周瑜死后的新任都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周瑜死后谁是大都督,周瑜之后的大都督,鲁肃大都督

    鲁肃为何会成为周瑜死后的新任都督?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鲁肃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似乎都是一个才能平庸的老好人的形象。但实际上,这是对鲁肃的严重误解,历史上真实的鲁肃,其实是一个最顶级的战略家。鲁肃在东吴政权的出场次序,其实非常早。早

  • 姜维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让蒋琬接班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姜维跟诸葛亮什么关系,姜维儿子,诸葛亮中姜维计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蜀国丞相诸葛亮,临去世时为什么让蒋琬接班,却不让姜维接班,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当时的诸葛亮,在自己临去世的时候,就面临着一大难题,那就是自己选择接班人的问题。当时的诸葛亮,手下人员里,论资历、战功、能力,那么大家都认为,应该是魏延来接替诸葛亮的职务。当时的姜维

  • 秦国能统一六国,王翦付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国历史帝王表,战国七雄秦始皇为什么只横扫了六国,战国王翦

    秦国能统一六国,王翦付出了哪些贡献?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的行动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体涉及到内政、外交、用间、军事等多方面步骤。其中,军事上最大的功臣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因为后世掌控意识形态大权的儒家弟子,特别是两汉时期的儒家子弟,大多对秦始皇及秦政持批判

  • 刘备和诸葛亮打仗结果完全相反 两人差距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后期为什么不听诸葛亮,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厉害,如果刘备统一天下会杀诸葛亮吗

    还不知道:刘备屡战屡胜,诸葛亮屡战屡败,两人军事水平真的差距很大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作为一个乱世,战争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刘备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也是三国里面出身最低的君主,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加入了征讨黄巾贼的队伍,通过军功得到入仕的资格,也因为屡战屡胜

  • 刘备和诸葛亮之间是怎么相遇的 两人真的是因为三顾茅庐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和刘备关系恶化,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厉害,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对诸葛亮和刘备相识真的是因为三顾茅庐吗?真实的史料又是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一直是大家喜爱讨论的话题,有人说,刘备一开始并不信任诸葛亮,更有甚者,认为刘备临终前托孤只是一种测试,两人根本不是什么「真爱」。那么真相到底为何?其实,光是刘备与

  • 三国时期高览的实力怎么样?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时期东吴的实力,三国时期武将武力排名,三国高览简介

    高览战许褚没输,为何一合死在赵云枪下?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高览是袁绍大将,河北四庭柱之一,河北四庭柱分别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这四员大将武艺高强,都是河北名将,同时,也是袁绍的底气所在。高览曾大战许褚不落下风,没输,为何一合就死在赵云枪下?高览既然是河北四庭柱,武艺至少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