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治继承皇位之后,唐朝的发展如何?

李治继承皇位之后,唐朝的发展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660 更新时间:2024/2/22 19:37:47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第三位皇帝,贞观二十三年即位。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作为唐朝的第三位皇帝,李治往往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不管是他爹李世民,还是他媳妇武则天,都远比他更加有名。但实际上,唐朝版图正是在李治时代,达到了最大。而且,李治在位期间,还灭了东北的高句丽,以及西边的西突厥,带领唐朝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除此之外,李治的上位经历,也是十分坎坷的。李治并非李世民的嫡长子,他能当上太子,是因为原来的太子李承乾谋反,所以他才捡了一个大便宜。

事实果真如此吗?

实际上,这个答案,也对也不对。作为李世民的嫡三子,李治原本确实没有当皇帝的机会。但要说李治纯粹是因为运气好,才能当上太子,那就太小瞧他了。实际上,李治的上位经历,一样是无比的坎坷。

公元628年,李治出生于长安。李治出生的时候,他爹李世民已经做了整整两年的皇帝。在他爹李世民的治理下,唐朝开始从隋末战乱的状态当中,逐渐恢复了过来,国力蒸蒸日上。

在李治出生之前,李世民已经生了八个儿子!这八个儿子当中,有两个和李治一样,都是李世民的正宫皇后,长孙氏所生。一个是嫡长子李承乾,一个是嫡次子李泰。因为这两个嫡亲哥哥的存在,李治出生之后,自然也就成了嫡三子。

这一年,关中大旱,粮食减产严重。为了求雨,李世民甚至还曾公开吃过蝗虫,以此表达自己的心意。李治的出生,似乎给唐朝带来了好运。在李治出生后不久,关中地区就开始下雨了。

李治出生的时候,唐朝的情况,大抵就是如此。

作为李世民的嫡三子,李治的情况,其实非常特殊。一方面,作为嫡子,李治的地位其实要比其他庶子更高。但同时,因为不是嫡长子,李治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所以,从出生的那天开始,唐朝高层对李治的定位,就是一个闲散王爷。

此后的几年里,李治逐渐长大,唐朝也进入了一段传奇岁月。在李治两岁的时候,北方草原下了一场大雪,他爹李世民随即派名将李靖,率大军北上,征讨东突厥。几个月后,在李治刚刚三岁的时候,唐军在北方大获全胜,一举解决了北方的敌人,还把突厥可汗带回长安跳舞。

等到突厥可汗在长安载歌载舞一年之后,李治这时候也稍稍大了一些。于是,在李治五岁这一年,李世民将李治正式册封为晋王。此后,一直到李治被立为太子之前,晋王这个封号,将一直跟随着他。

在李治八岁那年,李靖又去西北跑了一趟,直接把西北的吐谷浑,也给揍趴下了。

这两场仗打完之后,唐朝在中原腹地的国土范围内,就再也见不到战火了。下一次中原腹地再见战火,得等到一百多年以后的安史之乱。

李治的少年时代,基本上就见证了唐朝由战乱彻底转向盛世的过程。对于一个普通皇子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幸事。身为皇子,本就一生衣食无忧。如果幸运生活在一个战乱较少的时代,没有国破家亡的风险。那这个皇子长大之后,只要不争储,日子就会过得无比幸福。

再加上嫡三子的身份,导致唐朝高层对李治未来的培养方向,就是一个闲散王爷。饶是李世民向来以教子严苛闻名,但在李治的教育问题上,也显得还算放松。

总得来说,李治的童年时代,应该算是过得极为幸福。

但所有的这一切,在李治九岁这一年,戛然而止。

这一年,李治的生母,长孙皇后去世了。

长孙皇后的去世,对整个贞观之治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长孙皇后是李世民的发妻,十四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李世民,当时隋末的农民起义才刚刚开始,李渊都还没去山西做官。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长孙皇后陪着李世民,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见证了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见证了李世民是如何扫平天下,更见证了李世民发动那场玄武门事变,继而登上皇位。

在李世民盛怒之下,只有长孙皇后能够对其进行劝谏。在李世民外出征战时,长孙皇后则是将李世民的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贞观之治能够千古留名,长孙皇后其实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如今,长孙皇后却去世了。

长孙皇后的去世,带给了唐朝巨大的变化。首先,自此之后,李世民的后宫开始不再像以往那样和谐。其次,以后也没人能够在李世民盛怒的时候,再劝住李世民。另外,最重要的是,李世民本人是个典型的狼爸,不会教孩子,只会一昧地给孩子们压力。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开始和自己的儿子们,隔阂越来越大,终于酿成了七年之后的那场悲剧。

而对于李治来说,长孙皇后的离世,无疑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大家其实可以想一下,如果换做今天,某个大企业老板的儿子,九岁丧母。此后企业被老爹越做越大,但自己却没了娘。那这个孩子未来的成长之路,又该是什么样子的?

随着长孙皇后的去世,李治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就在长孙皇后去世一年多以后,在李治十岁这一年,他爹李世民去洛阳出差。出差期间,李世民听说洛阳这边,有个唐朝开国功臣的女儿,长得很好看,而且当时恰好因为争家产被赶了出来。此后,李世民直接下旨,让这个当时只有十四岁的小姑娘,入宫做了他的才人。

这个小姑娘,就是后来的武则天。

当然,对于此时的李治来说,肯定对此毫不在意。更不会意识到,这个小姑娘未来将会改变他的一生。

此后的几年里,年幼的李治逐渐长大。失去了母亲的庇护,再加上生长在皇宫这种特殊的地方,让李治开始逐渐成熟了起来。耳濡目染之下,也开始精通各种权谋之道,这也为他后来的上位,埋下了伏笔。

同样也是在这几年当中,李治虽然过得还算安稳。但是他的两个嫡亲哥哥,李承乾和李泰,关系开始变得越来越微妙。李承乾和李泰两人,都比李治大好几岁。随着李泰逐渐长大,渐渐开始对太子之位,产生了觊觎之心。不过,当时正是李世民在位,两个孩子也不敢争得太厉害。

但是李世民万万没想到的是,改变这个格局的,恰恰是他自己。

李世民本人是个典型的狼爸,在对太子李承乾进行教育的时候,更是显得十分苛刻。这种苛刻,以往长孙皇后在世的时候,倒也无妨。因为就算李世民严苛了一些,长孙皇后也能充当父子二人沟通的桥梁。但是随着长孙皇后的离世,这道桥梁便彻底断了。

如此一来,父子二人便很难再进行沟通,隔阂越来越深。偏偏在这个时候,李世民又想激励李承乾,所以公然表现出对李泰的厚爱,希望以此来磨练李承乾,让李承乾变得更加优秀。

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李世民应该是从来都没想过要换太子。但他的所作所为,落在李承乾眼里,恰恰就是要换太子的征兆。

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李承乾开始暗中勾结朝臣,阴谋发动政变,直接从李世民手里抢皇位。可惜还没等他正式造反,便彻底走漏了风声。

此事发生后,饶是李世民再怎么雄才大略,在处理自己儿子的时候,仍是举棋不定。就在这个时候,一直在和李承乾争储的李泰,跳了出来,积极向李世民表态,恳请李世民立自己做太子。为了博取李世民的信任,李泰甚至公然提出,自己以后会杀了自己的儿子,然后将皇位传给老三李治,以此避免兄弟相残的事情发生。

原本举棋不定的李世民,还很难做出决定。但正是李泰过于着急跳了出来,反倒让李世民下定了决心。连自己的儿子都能杀,这样的人,说话当真算数?真要让李泰做了皇帝,以后李承乾哪还有活命的机会?

此后,李世民当即下令,立老三李治为太子。同时严厉斥责李泰,并且把李泰赶出了京城,远远赶去了他的封地。

整个过程,李治就像一个局外人一样,没有参与任何争斗,皇位就直接落到了他的头上。这也是后世很多人说,李治能够当皇帝,纯粹是因为运气好的缘故。

但在这个过程当中,李治真的什么都没做吗?

答案是否定的!

就在李泰积极恳求李世民的时候,李泰除了向李世民许诺‘杀子传弟’之外,还派人去威胁李治,让李治不要去参与这次纷争。李泰很清楚,在李承乾谋反事发之后,接下来有资格做太子的,就只有他和李治这两个嫡子而已。论年纪,他又比李治更大,理应当上太子。所以李泰威胁李治,不过是想让自己的计划,更为稳妥一些。

但李泰怎么都没想到,年少的李治,其实比表面上看起来的样子,更加老谋深算。被李泰威胁之后,李治当即将此事暗中汇报给了李世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件事也成了压垮李泰的最后一根稻草,让李世民坚定了不立李泰为太子的决心。

就在李承乾被废数日之后,李治被立为新的太子。这一年,李治刚刚16岁,却成了这场太子谋反案当中,唯一的赢家。

另外,就在这一年岁末,李治便有了第一个儿子李忠。有趣的是,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李忠的出生,应该就是李治为了稳固自己的太子之位,所以才仓促生下的儿子。

在当上太子之前,李治已经娶了一名太原王氏的女子做正妃,但是王氏嫁给李治后,因为年龄较小,一直没有子嗣。而那场太子谋反案,事发于贞观十七年四月,李忠则是出生于十二月。也就是说,李忠的母亲,应该是在四月的时候怀上了李忠,也就是这场谋反案刚发生后不久。

另外,李忠的母亲,并非李治的妻妾,而是李治府上的一个普通宫女。李治登基后,也没有给这个宫女任何名分。

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李治,虽然年幼,但绝不是那种毫无心机手腕的人。他会在关键时候,举报李泰,为自己争来了太子之位。而后又可以和一个毫无感情的宫女,生下一个孩子,稳固自己的地位。

李治的心机手段,显然隐藏的极深。

这场太子谋反案结束后,恰逢东北的高句丽,侵犯唐朝边境。李世民因为之前的事情,本来就憋了一肚子火,正想找地方撒气。于是,一年之后,李世民正式下诏,亲自征讨高句丽。得知李世民亲征的消息后,李治神情悲伤,经常啼哭。此后,李世民令李治在保定监国,自己亲率大军,进入辽东地区作战。

在李世民出征之前,李治以尽孝的名义,请求李世民允许他以快马传递双方消息。此后,李世民征讨辽东期间,李治每天的所有行为,李世民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同时,李世民在前方的一举一动,李治也都了如指掌。

这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实在是不言而喻了。

李世民从辽东归来后,曾生有毒疮。为了表示孝心,李治曾亲自用嘴为李世民吸毒脓,并且亲自陪伴李世民返回长安。

因为李治的种种表现,李世民对李治也算是彻底放心,李治的太子之位,也开始无比牢固。在做太子的几年当中,李治的太子之位,基本上没有任何人可以动摇。此时的李治,才仅仅只有二十岁左右。

不得不说,相比李承乾,李治确实显得更有心机。

在做太子的几年当中,李治努力学习治国之道,成了一位十分优秀的储君。这也为他日后顺利登基掌权,奠定了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前往终南山翠微宫度假,然后不幸病重。病重期间,李治一直陪伴左右,在此期间,李治认识了同样侍奉在李世民身边的武则天,两人暗生情愫。这也为两年之后武则天的入宫,埋下了伏笔。

公元649年,五月二十六日,一代雄主李世民,病逝于翠微宫内。李世民病逝后,李治顺利即位,没有遇到任何波折。

这一年,李治刚刚22岁。

纵观李治的上位史,我们不难发现:李治能当上太子,继而顺利登基,确实存在很大的运气成分。但要说全是运气的原因,那显然是错的。除了运气之外,李治本人其实也极有心机手腕,这才是他能顺利即位的真正原因。

不过……这样的李治,却让人觉得有些心疼。

李治的少年时代,最大的转折点,就是母亲长孙皇后的去世。正是因为长孙皇后的去世,让当时只有九岁的李治,不得不开始独自面对很多东西,让他过早地成熟。

如果长孙皇后可以多活几年的话,相信唐朝的历史,会变得截然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武则天能顺利成为皇后,李治在背后担任着什么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治为什么独爱武则天,李治到底多爱武则天,武则天和李治的什么关系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的第三位皇帝,李世民第九子。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废王立武事件,在唐朝历史上,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自此之后,武则天成了唐朝的皇后,并且开始逐渐掌权,为后来的女皇登基,埋下了伏笔。但有趣的是,仅仅五年之前,武则天还只是寺庙里的一个尼姑而已!短短五年时间内,武则天为

  • 朱棣造反篡位大逆不道 对朱棣的骂声为何那么少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如果知道朱棣篡位,如果朱棣没有篡位,朱棣是唯一反叛成功的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篡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棣皇帝的位子,是从自己的亲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来的,他的行为毫无疑问是篡权夺位、大逆不道,按照常理而言,是要遭受千古骂名的,可纵观明清以来的历史、典籍,骂朱棣的却几乎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究竟是

  • 太子朱标去世后 朱元璋为何没有选择朱棣作为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标不死朱棣不敢反,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如果朱标不死

    对朱元璋和朱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有26个儿子,他和马皇后所生的嫡子就要5个,所以朱元璋有很多的继承人,即使嫡长子朱标去世,朱元璋还有4个嫡子可选,尤其是嫡子中有文韬武略、战功赫赫燕王朱棣。朱元璋将皇位传给朱棣,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为何朱元璋不传位给朱

  • 朱棣为何6年不葬皇后 朱棣对徐皇后是真爱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棣娶了徐达几个女儿,朱棣最后一次亲征赢了吗,朱棣为什么后来没有孩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和徐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1407年,陪伴朱棣31载的徐皇后,在临终前拉着朱棣的手说:“我有最后一个心愿,日后一定帮我实现。”说完,她便撒手人寰。朱棣痛彻心扉,发誓此生不再立后,而她并没能入土为安,灵柩停放了整整6年。朱棣一生共有4

  • 乾隆帝登记之后是如何执政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是篡位,还是合法继位,乾隆怎么继位的

    清高宗弘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在位时间六十年,年号乾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清朝有个大部分人公认的“康乾盛世”时期,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在这个时期,雍正的执政方式是和康熙时期的背道而驰,而乾隆执政时又重新捡起了祖父康熙皇帝的执政方式,推翻了父亲雍正的一系列行为,

  • 孙綝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綝怎么读,孙頠怎么读

    孙綝是三国时期吴国宗臣与权臣,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东吴历史上有三大权臣,分别是诸葛恪、孙峻、孙綝(chen),其中以孙綝权势最大,年龄最小,也是唯一敢废立皇帝的权臣。既然孙綝权势如此之大,那他为何还会被吴帝孙休轻易除掉呢一,出身宗室黄龙四年(231年)

  • 马皇后作为朱元璋的原配妻子 马皇后为何深得朱元璋的心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的原配,马皇后生了谁,朱元璋与马芝兰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和马皇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马皇后从小贤良淑德,识大体有分寸,在帮助朱元璋打下江山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帮助朱元璋分析战事情况,指引正确的方向。在得到江山之后,马皇后深知打江山容易,守住自己千辛万苦的江山是非常难的。因此,在做了皇后之后,亦是时刻关注

  • 名将陆抗与羊祜之间的关系怎么样?二人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羊祜和杜预谁厉害,陆抗的儿子,魏国后期名将

    羊陆之交典出《晋书·羊祜传》,指彼此身处不同阵营的交情。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陆抗是东吴名将陆逊的儿子,陆逊是东吴四大都督之一,与周瑜齐名,而陆抗作为陆逊的儿子,一点也没有给其父丢脸,他和其父陆逊一样,成为当世名将,父子一同进入武庙六十四名将之列。陆抗镇住东吴边境,与西晋名将羊祜对峙,

  • 魏帝曹髦死后,唯一敢痛哭的两个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曹髦是东海王曹霖之子,曹魏第四位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之后,曹魏大权旁落,司马氏开始控制朝政,魏国皇帝曹芳成了傀儡。司马懿死后,其长子司马师继续控制朝政,并废掉了皇帝曹芳,将其废为齐王,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皇帝。司马师小命不长,眼睛长了一个毒

  • 拿破仑四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拿破仑七世,拿破仑八世,拿破仑传的一生

    拿破仑四世是波拿巴家族之主,拿破仑三世与其妻欧仁妮皇后的独生子。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1879年6月1日,不列颠军官拿破仑四世在南非战死,实践了他生前的愿望:“当我清楚的知道如何为一个不属于我的国家冒生命危险时,我就知道如何为我的国家更好地冒险。”拿破仑四世是法国的皇储,为何会在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