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靖难之役叔侄相互争夺 朱允炆是怎么输的

靖难之役叔侄相互争夺 朱允炆是怎么输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601 更新时间:2023/12/28 7:20:04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允炆失败,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引言

1398年,71岁的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由,发动“靖难之役”,叔侄相争,同性相残。

4年后(1402年),燕军攻入南京,建文帝朱允炆火烧皇宫,扮作和尚模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了,此后不知所踪,而朱棣坐上了原本与自己无缘的龙椅。本是叔侄,何故自相残杀,建文帝又为什么会失败?要回答这两个问题,还得从明初朱元璋分封诸位藩王开始说起。

“靖难之役”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确保大明江山的长治久安,为了确保朱家子孙一世、二世,乃至千千万万世的皇室的稳固,明太祖朱元璋做了两件大事,也就是这两件事,为“靖难之役”的导火索。

1、分封九子在东北至西北的边境,封为藩王,把抵御外敌的责任交给给位藩王。诸王九子各拥精兵数万,并且拥有征调各路军兵的大权。

2、明太祖朱元璋对他的儿子们一万个放心,而曾与他“创业之初”时血战沙场的文臣武将,诸如李善长、胡惟庸、为明朝立下无数战功的大将军蓝玉、傅友德等人却遭到朱元璋的猜忌,最终痛下杀手,诛除殆尽。

基于以上背景,朱允炆即位后,便开始着手削藩。朱棣被逼无奈,发动了“靖难之役”,叔侄相争的最终结局就是朱棣攻入南京后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

而后朱棣开始“大清洗”,方孝孺被诛十族、虐杀建文帝忠臣及其家属一万多人。

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败给朱棣呢?

一、建文帝性格仁柔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年轻时就智勇过人,长时间在北方征战,有丰富的领兵打仗的经验。

朱允炆是太子朱标的次子,从小在书生的身边长大,性格仁柔,天性太过于仁厚。

他仁柔的性格在削藩的过程中就犯下了第一个错误:

1398年,建文帝即位之初,已开始察觉朱棣的一些举动不寻常。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依礼入觐新皇帝侄子建文帝,但朱棣见到建文帝却不跪拜,于是就有朝臣弹劾朱棣“不敬”之罪。但建文帝顾及到血肉亲情,下不了决心,放燕王朱棣北归,在自己的地盘,错过了歼灭朱棣的最好机会。

二、辅佐谋臣不懂兵事

朱允炆继位后,他身边的心腹谋臣是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

齐泰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应天乡试解元,次年成进士,后被提拨为兵部左侍郎,兼辅佐皇太孙。建文帝即位后,命他与黄子澄同参国政,齐泰是向建文帝朱允炆建议削藩的主要大臣之一。

黄子澄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考取了会元第一名,历任编修、太常寺卿,后被选为东宫伴读。建文帝即位后,与齐泰共同建议削藩。

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文士书生,不懂兵事。

三、建文帝犯了致命的失误:换帅李景隆

朱棣起兵后,建文帝派长兴侯耿炳文率师北伐,抵挡住了燕军的进攻。在两军交战之际,建文帝竟然听从黄子澄的建议,任命曹国公李文忠(明太祖朱元璋的亲外甥)的之子李景隆代替耿炳文为大将军。

这李景隆是什么人?

李景隆未习兵法,本是纨绔子弟,无谋略却很骄横,好大喜功,专用小人。建文帝任命这样一位纨绔子弟为大将军,加速了北伐燕军的失败。

四、建文帝无突出的将才

建文帝当时的手下:齐泰、黄子澄、方孝孺都是书生,在整个靖难的过程中,建文帝这方没有什么突出的大将之才。这恐怕要“归功于”皇祖朱元璋了,因为在朱元璋在位时,为了给皇太孙铺平道路,那些有勇有谋的名将早已被诛除干净,剩下的都是三四入流的将领。

结语

朱棣能靖难成功,不仅仅因为他采取了正确的战略与策略,同时,建文帝的性格、犯下换帅的失误也是重要的原因。另外,明太祖朱元璋诛除文成武将也要负上一部分的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李治继承皇位之后,唐朝的发展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最后为什么选李治,武则天的哪个儿子继承了皇位,李治的儿子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第三位皇帝,贞观二十三年即位。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作为唐朝的第三位皇帝,李治往往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不管是他爹李世民,还是他媳妇武则天,都远比他更加有名。但实际上,唐朝版图正是在李治时代,达到了最大。而且,李治在位期间,还灭了东北的高句丽,以及西边的西突

  • 武则天能顺利成为皇后,李治在背后担任着什么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治为什么独爱武则天,李治到底多爱武则天,武则天和李治的什么关系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的第三位皇帝,李世民第九子。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废王立武事件,在唐朝历史上,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自此之后,武则天成了唐朝的皇后,并且开始逐渐掌权,为后来的女皇登基,埋下了伏笔。但有趣的是,仅仅五年之前,武则天还只是寺庙里的一个尼姑而已!短短五年时间内,武则天为

  • 朱棣造反篡位大逆不道 对朱棣的骂声为何那么少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如果知道朱棣篡位,如果朱棣没有篡位,朱棣是唯一反叛成功的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篡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棣皇帝的位子,是从自己的亲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来的,他的行为毫无疑问是篡权夺位、大逆不道,按照常理而言,是要遭受千古骂名的,可纵观明清以来的历史、典籍,骂朱棣的却几乎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究竟是

  • 太子朱标去世后 朱元璋为何没有选择朱棣作为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标不死朱棣不敢反,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如果朱标不死

    对朱元璋和朱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有26个儿子,他和马皇后所生的嫡子就要5个,所以朱元璋有很多的继承人,即使嫡长子朱标去世,朱元璋还有4个嫡子可选,尤其是嫡子中有文韬武略、战功赫赫燕王朱棣。朱元璋将皇位传给朱棣,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为何朱元璋不传位给朱

  • 朱棣为何6年不葬皇后 朱棣对徐皇后是真爱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棣娶了徐达几个女儿,朱棣最后一次亲征赢了吗,朱棣为什么后来没有孩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和徐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1407年,陪伴朱棣31载的徐皇后,在临终前拉着朱棣的手说:“我有最后一个心愿,日后一定帮我实现。”说完,她便撒手人寰。朱棣痛彻心扉,发誓此生不再立后,而她并没能入土为安,灵柩停放了整整6年。朱棣一生共有4

  • 乾隆帝登记之后是如何执政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是篡位,还是合法继位,乾隆怎么继位的

    清高宗弘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在位时间六十年,年号乾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清朝有个大部分人公认的“康乾盛世”时期,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在这个时期,雍正的执政方式是和康熙时期的背道而驰,而乾隆执政时又重新捡起了祖父康熙皇帝的执政方式,推翻了父亲雍正的一系列行为,

  • 孙綝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綝怎么读,孙頠怎么读

    孙綝是三国时期吴国宗臣与权臣,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东吴历史上有三大权臣,分别是诸葛恪、孙峻、孙綝(chen),其中以孙綝权势最大,年龄最小,也是唯一敢废立皇帝的权臣。既然孙綝权势如此之大,那他为何还会被吴帝孙休轻易除掉呢一,出身宗室黄龙四年(231年)

  • 马皇后作为朱元璋的原配妻子 马皇后为何深得朱元璋的心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的原配,马皇后生了谁,朱元璋与马芝兰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和马皇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马皇后从小贤良淑德,识大体有分寸,在帮助朱元璋打下江山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帮助朱元璋分析战事情况,指引正确的方向。在得到江山之后,马皇后深知打江山容易,守住自己千辛万苦的江山是非常难的。因此,在做了皇后之后,亦是时刻关注

  • 名将陆抗与羊祜之间的关系怎么样?二人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羊祜和杜预谁厉害,陆抗的儿子,魏国后期名将

    羊陆之交典出《晋书·羊祜传》,指彼此身处不同阵营的交情。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陆抗是东吴名将陆逊的儿子,陆逊是东吴四大都督之一,与周瑜齐名,而陆抗作为陆逊的儿子,一点也没有给其父丢脸,他和其父陆逊一样,成为当世名将,父子一同进入武庙六十四名将之列。陆抗镇住东吴边境,与西晋名将羊祜对峙,

  • 魏帝曹髦死后,唯一敢痛哭的两个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曹髦是东海王曹霖之子,曹魏第四位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之后,曹魏大权旁落,司马氏开始控制朝政,魏国皇帝曹芳成了傀儡。司马懿死后,其长子司马师继续控制朝政,并废掉了皇帝曹芳,将其废为齐王,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皇帝。司马师小命不长,眼睛长了一个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