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消灭明教时张无忌在做什么 他为何对此视而不见

朱元璋消灭明教时张无忌在做什么 他为何对此视而不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850 更新时间:2023/12/7 15:22:44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和明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张无忌是不是金庸笔下最厉害的主角很难说,但他的故事一定是读起来“最爽”的,尤其是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一战,张无忌跳出来力挫群雄,扮猪吃老虎的桥段虽然俗套,但确实好用,总能给人一种“打脸”的快感。

张无忌也凭一己之力改变了世人对于明教的看法,后期的他已经不单单只是明教教主了,甚至是武林盟主一般的存在。

(张无忌、赵敏、小昭剧照)

但说来遗憾,张无忌是与大部分的主角一样,在巅峰之时选择激流勇退,与赵敏一同淡出了武林,而他这么一走,明教的兄弟们便遭了殃,朱元璋在建立大明之后开始打压明教,张无忌为何不出手阻止朱元璋?他向来宅心仁厚,为何此时会变得如此狠心?细品原著,其实早有伏笔。

一、朱元璋打压明教

金庸的故事之所以精彩就在于他总能将一些剧情藏在一些不经意的描述中,比如朱元璋打压明教的故事在书中就只是一笔带过。

原著最后一回中就提到了这件事:“此后朱元璋改称‘吴王’,在鄱阳湖与陈友谅会战,周颠、五行旗等人相助朱元璋,将陈友谅杀得大败,毙于湖中。后来更灭了张士诚方国珍等敌对势力。朱元璋派徐达带兵北伐,将元顺帝赶入塞外沙漠,蒙古人在中华所建的元朝就此灭亡。朱元璋倒还记得明教,将他所建的朝代称为‘明朝’。但因明教维护百姓,朝廷官府便对其残杀镇压,时日既久,后世首领无能,明教终于也渐渐式微了。”

(张无忌、朱元璋剧照)

这段剧情发生在张无忌选择退隐之后,但很明显,张无忌只是退隐,又不是死了,他若心系当年一起共事多年的明教兄弟们,他自然会回来救明教的一众人马,但他没这么做。

要知道当年杨过即便宣称自己退隐了,其实也依旧活跃于武林之中,后世登场的黄衫女子就是最好的证明,若杨过彻底退隐,又如何会完成古墓派的传承?

张无忌自然也是一样,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想抽身,只怕也没那么痛快,于情于理,他都应该搭救明教的旧友,可他为何没这么做?

二、张无忌的身手

论武功水平,张无忌可以算是金庸笔下所有主角中配置最华丽的一位,九阳神功是最顶尖的内功,提供无穷无尽的内力,乾坤大挪移和太极借力打力,几乎让他无懈可击,圣火令则变幻莫测,甚至能影响人的心性,弥补了他优柔寡断的缺点。

张无忌若有心阻拦朱元璋,他一出手,只怕千军万马也拦不住,当然,笔者所指并不是让他真的以一己之力消灭朱元璋的千军万马,而是像段誉和虚竹当年那样直接在万军丛中“擒贼先擒王”,对于他而言,这有何难?

退一步说,即便朱元璋并未御驾亲征,他只是身处皇宫之中,对于张无忌这样的高手而言直接潜入皇宫也不是难事,你可曾记得“北丐”洪七公把御膳房当自己家的厨房一般进出?

显然,只要张无忌有心去制服朱元璋,他就能做到。

当然,这事可以从历史事实的角度来分析,张无忌的退隐本身就是为了给朱元璋让路,因为历史上创立明朝的人就是朱元璋,张无忌作为一个虚构的人物,自然不能篡改了历史,金庸始终还是尊重历史的,若让张无忌将朱元璋取而代之,那就不合适了,就好比当年一身神功的郭靖守不住襄阳城一样,那也是历史必然,属于剧情杀。

不过除了“历史必然”的因素之外,张无忌不管明教是否还有更“武侠化”的解释?

其实顺着原著剧情来看,张无忌对明教撒手不管也是说得通的,因为明教的确是个不应该存在的邪派组织。

三、说不得说出了“说不得”的话

《倚天屠龙记》时代的明教的确是在张无忌的领导下成了一个正派组织,他们听从张无忌的号令,配合正道六大门派一起对付蒙古人,从邪魔外道成了义士。

(明教剧照)

但这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即“明教是好是坏,与当下的教主为人相关”,张无忌来了,明教才入了正道,他一走,这帮因狂热的思想而聚集在一起的疯子难免重归邪道,事实上金庸早已借多人之口提及明教所行之恶。

比如张三丰就提及过明教的历史,原著道:“魔教中人规矩极严,戒食荤腥,自唐朝以来,即是如此。北宋末年,明教大首领方腊在浙东起事,当时官民称之为‘食菜事魔教’。食菜和奉事魔王,是魔教的两大规律,传之已达数百年。宋朝以降,官府对魔教诛杀极严,武林中人也对之甚为歧视。”

他们被称为魔教可不是近些年来才有的事,而是从唐朝起就有了这样的说法,不过很明显,张三丰的这段话并没有让张无忌听到,即便听到,张三丰的话也未必客观,毕竟他本就是站在正道的立场上带着偏见去评价明教,所以张无忌即便听到这信息也未必全信,但书中的另一段对话却足以让张无忌不得不相信明教就是个难以教化的邪派组织。

(五散人剧照)

书中是借五散人的对话提及了明教的过往,原著道:‘说不得道:’是啊。到了南宋建炎年间,有王宗石教主在信州起事,绍兴年间有余五婆教主在衢州起事,理宗绍定年间有张三枪教主在江西、广东一带起事。只因本教素来和朝廷官府作对,朝廷便说我们是‘魔教’,严加禁止…我们为了活命,行事不免隐秘诡怪,以避官府耳目。正大门派和本教积怨成仇,更加势成水火。当然,本教教众之中,也不免偶有不自检点、为非作歹之徒,仗着武功了得,滥杀无辜者有之,奸淫掳掠者有之,于是本教声誉便如江河之日下了……”

这即是问题所在,明教对于中原王朝而言就是个潜在的隐患,在倚天时代,他们的确是抗元先锋,但很明显,他们不只是在这个时代对付大元,他们是不服任何一个王朝的统治,然而只要有战争,受苦的总是百姓,所以明教的存在对于百姓而言始终不是什么好事,再加上张无忌自己决心隐退,无力管辖这帮恶人,他们难免重归邪道,倒不如让大明将他们灭了,张无忌的决定是合情合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到底做错了什么 蓝玉为何对朱元璋不满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标不死朱元璋可能不杀蓝玉,朱元璋为何杀蓝玉,朱元璋杀蓝玉是什么理由

    对蓝玉和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明朝的历史上,朱元璋被誉为开国皇帝,他建立了一个坚强的政权,统一了中华大地。然而,在他的长达三十多年的执政期间,也有许多人不满他的统治,其中蓝玉就是其中之一。蓝玉原名蓝绰,他是明朝初年的名将,曾经在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在中兴

  • 朱元璋不是生性多疑吗 朱元璋为什么还对马皇后偏爱有加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老婆马皇后名字,朱元璋为什么怕老婆,朱元璋最怕的女人

    还不知道:朱元璋和马皇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的马皇后敢把龙椅当自家凳子坐,全天下也挑不出第二个这么大胆的皇后。这幸好马皇后嫁的的老朱,不然换一个皇上这就是觊觎皇位。也亏得老朱心态好,看见不仅不生气,反而倒是羡慕起来马皇后的贵妇生活,连他自己都说当皇后的

  • 刘伯温对朱元璋的功劳不是很大吗 朱元璋为何还要卸磨杀驴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为什么不放过刘伯温,朱元璋为什么不让刘伯温告老还乡,朱元璋杀刘伯温

    对刘伯温和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伯温和张良诸葛亮一样,都是被民间封为神话一般的人物,但,民间似乎对刘伯温的崇拜更多一些神话的也更厉害。什么撒豆成兵呼风唤雨对他来说都是小儿科,最重要的是,他跟袁天罡一样,都有预知未来的能力。袁天罡的《推背图》一直都被誉为是

  • 马皇后作为朱元璋成功背后的女人 马皇后是怎么帮助朱元璋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帮忙,朱元璋打败了谁,朱元璋老婆马皇后名字

    对朱元璋和马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在看史书的时候都会认为明太祖这个皇帝实在是太严厉了,不管是对待子嗣、官员还是有功的臣子贵族,只要有错便会严厉惩罚,绝不姑息。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从小便父母双亡过着到处流浪的日子,他做过乞丐,也当过和尚。当时的他心中还是善良

  • 刘昉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昉简历,刘勰的生平简介,刘兴昉

    刘昉是北周至隋朝时期的大臣,刘孟良之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开皇六年(586年),隋文帝以谋反罪诛杀大臣刘昉。刘昉曾在六年前力助隋文帝掌控北周,为他以后篡周建隋立了大功。那为何隋文帝会逐渐疏远刘昉,还诛杀这个有功之臣呢一,效力北周刘昉出身北魏大族,为大司农刘孟良之子,虽然很有谋

  • 时溥最后为何会死于朱温之手?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温死了谁做的皇帝,徐光启和徐阶

    时溥是唐末时期的地方军阀,一度割据徐州。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中和四年(884年),感化军节度使时溥斩杀黄巢,成为平定黄巢之乱的第一功臣,获封中书令、巨鹿郡王,可以说是名震天下,风光无两。然而仅过了不到十年,时溥就被宣武军节度使朱温逼得自杀而亡。为何时

  • 孙权把孙尚香嫁给刘备的原因是什么 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为什么能娶到孙尚香,刘备真的娶了孙权的妹妹吗,刘禅是不是孙尚香亲生的

    还不知道:孙权嫁妹妹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尚香嫁给刘备的真正原因按照演义中的描述,孙夫人是个识大体的女人。她因被周瑜利用而嫁给了刘备,回到东吴后也被孙权所骗。不过,历史上的孙夫人可不像演义中那么清白。据《三国志》的记载,孙夫人并不是刘备从东吴娶来的,而是孙权

  • 在历史上窦建德的为人如何?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大战窦建德发生在哪里,窦建德是李世民的什么人

    窦建德是隋末唐初时期的割据群雄之一,大业七年,率部起义,投奔高士达。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隋唐之交天下大乱且英雄频出,从西凉到江南,到处是揭竿而起的豪强或割据一方的霸主,演义小说中称他们为反王。在这些反王中,曾经雄踞河北的夏王窦建德是实力不弱于唐朝的诸侯之一,窦

  • 戏志才性格(戏志才原名叫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db:关键词]

    关于曹操对戏志才的器重,《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曹操给荀彧写信说,自从戏志才死后,就再也没有给我出谋划策的人了,你帮我推荐一个吧。荀

  • 戏志才有多厉害三国杀(戏志才有多厉害三国时候)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db:关键词]

    相信大家都听说三国这样一句名言: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很多人认为如果具有“王佐之才”的郭嘉如果不是英年早逝的话,那么根本就没有诸葛亮什么“三分天下”的事了。然而,殊不知,这句话之前还有一句类似的名言:志才不死,郭嘉不出。意思就是说如果这位天才谋士不死,郭嘉也根本没有一展才干的机会。“志才”的全名叫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