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让人羡慕至今,史上最完美的一对皇帝与皇后

让人羡慕至今,史上最完美的一对皇帝与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311 更新时间:2024/1/19 19:30:53

刘秀几乎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而阴丽华又近乎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后。两人的爱情故事一波三折,荡气回肠。尤其是第一任皇后郭圣通的加入,在中国历史上,演绎了一段凄婉美丽、感人肺腑的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他们之间的故事,在东汉开国时期,几乎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

阴丽华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皇后。她出生于南阳新野,是当地有名的美人儿。在南阳,阴家先世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一脉,传到第七代管修,以医术传名于世,后来从齐国迁居楚国,被封为阴大夫,以后便以“阴”为姓名。秦汉之际,阴氏子孙在南阳新野为生。

网络配图

年轻的刘秀对阴丽华一见钟情,当时还是一介布衣的刘秀有两大人生目标:“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一理想在当时看来是不着边际的空想,简直是天方夜谭。有人就说:“刘秀穷得买不起镜子,也不撒泡尿看看,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当时汉代已经历了12帝,总计213年,帝裔子孙众多,更何况当时王莽已经篡位称尊,刘氏子孙更受到无情的摧残,刘秀一家早失去贵族的身份,在乡里的财势与声望上,刘家远比不上阴家。刘秀虽然熟知阴丽华貌美,想娶阴丽华为妻,但真正能把她娶过来作为自己的妻子,还是一件十分渺茫的事,当时只是心里想想而已。

想不到时势造英雄,后来刘秀竟成了中兴汉室的光武帝。

王莽篡汉以后,天下大乱,刘秀随绿林军起义,随刘秀作战的阴氏兄弟,深感刘秀前程远大,抓住机遇,说服家人,把阴丽华嫁给了刘秀。而此时,刘秀的哥被起义军推荐的更始帝杀死。

对哥哥的死,刘秀表面上只能强颜欢笑,到晚上就偷偷地哭。阴丽华就劝慰丈夫:“更始皇帝气量狭小,小具规模便沉迷酒色。为求自保,不如向河北发展,也好相机独树一帜。”阴丽华虽是妇道人家,但刘秀十分听她的话。她的话给刘秀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指明了方向。通过一番计划,19岁的新娘阴丽华回到娘家暂住,刘秀以有名无实的特使虚衔,带领数百人马渡过黄河,一路废除苛政,排除万难,争取民心,赢得了河北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刘秀就是以此地做根据地,建立了东汉。他的“云台二十八将”也多出自这一带地区。

网络配图

当时,河北邯郸有一个以卜卦为生的术士王郎,乘群雄并起之际,诈称是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自立为王,声势浩大,有一定的实力,是刘秀在河北扩展势力的绊脚石。真定王刘扬聚兵10多万,听命邯郸王郎,不肯归附刘秀。刘植亲自前往劝说刘扬,刘扬勉强同意,却提出与刘秀结亲的条件。刘扬有一个外甥女叫郭圣通,欲为其择一良婿。作为权宜之计,刘秀只好答应娶郭氏为妻,终于借得精兵击败王郎,廓清河北。他拒绝了更始皇帝给予的封号,另树一帜,不久即帝位于部南的千秋亭,以建武为年号,定都河南洛阳。

刘秀称帝的第二年,议立皇后。有一个阴氏,又有个郭氏,于是在册立皇后的问题上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是立郭氏为后呢,还是立阴丽华为后。一边是郭氏——与刘秀患难相随的红粉知己,在戎马倥偬中,郭氏一直追随左右,恩爱有加,并已身怀六甲,这时只得了一个贵人的称号,显然地位很低;一边是阴丽华——这个刘秀梦寐以求,终于如愿以偿的结发妻子。

他认为阴氏先娶,又雅性宽仁,欲立之为后,但阴丽华却拒绝了,她认为郭氏有子嗣,坚决辞让。阴丽华最大的失落,就是自己3年前被迫离开刘秀的时候,居然没有为丈夫孕育一个孩子,就眼睁睁地看着他去赴生死之险,万一他死在了战乱之中,那他不是连一丝血脉都留不下来了吗?对此,她时时耿耿于怀。她非常想要个孩子,阴丽华想孩子都快想出病来了。所以,当她第一眼看见神似刘秀、为郭氏所生的刘疆的时候,她就爱上了这个孩子——刘秀的孩子。

所以,当刘秀郑重其事地提出,自己将要册她为皇后的时候,阴丽华表现出高风亮节,大公无私,她拒绝了。她告诉刘秀,现在他的孩子是郭圣通为他生育的,而她也不知道自己未来是否能够为他生育儿女,所以,为了不伤害孩子,当皇后的不应该是自己,而是郭圣通。阴丽华还通情达理地说:“困厄之情不可忘,而况郭贵人已经生子。”结果刘秀只好立郭圣通为后,立其幼子刘疆为皇太子。

网络配图

刘秀在称帝后的10年,勤政务实,恩威并济,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终于使天下归心,成就了大一统的局面。于是他转而偃武修文,休养吏民,保全勋臣,崇尚义节。其间,刘秀对阴氏始终念念不忘,一直非常宠爱,阴丽华也陆续生养了五个子女,这便使得郭皇后对刘秀“数怀怨怼”。这种怨怼之情明显违背了刘秀倡导的“宫教”,再加上郭皇后不能同宫内其他妃妾友好相处,也不能很好地抚育其他妃妾的子女,刘秀于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一纸诏书废除了郭皇后,立阴丽华为皇后。

阴丽华之所以能得到册封,与她的谦德关系密切,使刘秀感动万分,终于下定决心。而阴丽华的谦德与她的家风是密不可分的。建武二年,阴丽华的哥哥阴识因随军征战有功,刘秀本拟破格封赏,然而却受到阴识的谢绝,他说:“天下初定,将帅有功的多,臣托属外戚的关系,不能示天下以不公。”阴丽华的另一个兄弟阴兴当时为黄门侍郎,指挥武骑,随军征伐,算是刘秀的贴身侍卫长,鞍前马后,小心伺候,万无一失。建武九年,刘秀升迁他为侍中,赐爵关内侯,印绶已经准备妥当,阴兴却坚决辞让:“臣未有先登临陷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赏,转令天下失望,诚所不愿。”事后,阴丽华私下问兄弟为什么要那样说,遭到阴兴一阵义正辞严的教育:“亢龙有悔,盛极则衰,外戚家苦不知谦退耳!”当然,刘秀册立阴丽华还有更多原因。

刘秀亲自草拟的诏书,说明废郭皇后、立阴丽华的道理:

“我在微贱的时候,就娶了阴贵人,由于兵荒马乱,被迫别离。幸亏老天有眼,我和她都从战乱中劫后余生,再次团聚。对她的美德我非常了解,因此想要立她为皇后,她却坚持推辞,甘愿为姬妾。我敬慕她的谦让高尚,曾经想要封她的弟弟们为侯爵。可是没想到,他们没有得到我的封爵,却陡遭祸患,母子俱丧。我十分愧疚伤怀。虽然他们不能活着享受高官厚禄,身后也应该得到尊荣。”

网络配图

刘秀又说:

“贵人阴丽华,是乡间良家女子,在我当平民的时候就嫁给了我。如今已经3年没有见过面。她的品性,足以母仪天下。大臣们照从前皇帝废后立新的规矩,把仪式办好。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对于我来说,是人生的不幸,更不是国家的福气。你们都不必上书祝贺。”

阴丽华虽然真的没有当皇后的念头,但由此也明白了刘秀对她的真情厚意,心中自然是十分满足。她仍和先前一样,恭俭仁厚,谦让自抑,不喜笑谑,谨慎柔顺,矜惜慈爱,当时的人们都称她为贤后。

为了安慰郭圣通和郭氏家族,也让刘疆宽心,皇后阴丽华又向丈夫提出了一些建议。于是,出人意表的诏令一道接一道地飞出来,令人眼花缭乱。郭圣通的哥哥郭况、侄子郭璜、堂哥郭竟、堂弟郭匡、叔父郭梁的女婿陈茂都得到封赏。提前得到了“皇太后家族”的待遇和爵位。郭圣通于是成为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不入冷宫反得尊崇的废后,郭氏家族也成为史上惟一一个非但没有遭殃丢命,反倒全家升官发财的废后家族。

太子刘疆在郓郅的劝说下找到了好办法。他向父亲上书表示要退出太子位,让给阴丽华的长子刘庄。刘秀与阴丽华原本觉得父母之间的纠葛不应该连累孩子,也就没有同意。刘疆屡屡向身边的官员和十个弟弟表示,自己甘愿去做外藩亲王的心事。这样再三多次,刘秀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父母的决裂不影响儿子是不可能的了,还是顺其自然吧,终于在两年后(建武十九年)作出了决定:改封刘疆为东海王,原来的东海王刘庄成为新任太子。

阴丽华对自己生的刘庄取代太子刘疆的地位心中不安。于是,按照阴丽华的要求,刘秀将刘疆的封地再次扩大,使他实际上成为拥有两个封国的亲王,领地合计29县。以此弥补刘疆未能登基为帝的遗憾。

当年6月,郭圣通离开人世。她比刘秀和阴丽华都要年轻,却比他们更早离开人世,原因固然很多,但与她的皇后被废不无关联。

刘秀是个非常勤奋的皇帝,他在位32年,每日凌晨起临朝处理朝政,直至日落西山,午后也常召集公卿郎将,开研讨会,讲论经书,入夜还秉烛而读,直到夜深人静。皇太子刘庄一次利用刘秀休息的时间加以劝说:“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生之福,愿颐养精神,优游自宁。”刘秀微笑说道:“我自乐此不疲!”

网络配图

阴丽华一生谦德做人,相夫教子,不曾干预朝政,却把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她不仅以身作则,更能约束家人,使刘秀无后顾之忧,专心国事,才出现了与“文景之治”并称的“光武中兴”时代。

刘秀死后,阴丽华的儿子即位,即为汉明帝,尊阴丽华为皇太后。阴丽华依然保持一颗菩萨般善良的心,叮嘱她的儿孙们善待郭圣通的家族,而不像有的皇后掌握权力后肆意打击情敌及其家族。这一点,从明帝刘庄,到阴丽华的孙子汉章帝刘炟都做到了。中元三年,阴丽华的孙子章帝北巡路过真定时,特地按照阴丽华的叮嘱和郭氏家族聚会,赏赐万斛粟米和五十万钱。

永平七年(公元64年)正月,62岁的阴丽华去世了。她被合葬在光武帝刘秀原陵,和阔别10年的情敌及其家族在另一个世界相会。后来的东汉皇族,虽然不是每个皇后都能像阴丽华那样善待情敌及其家族,但是确实再没有发生过杀害废太子和非己所出皇子的事情。这不能不说是与刘秀和阴丽华的身体力行、传为家训分不开的。

皇帝的婚姻,鲜有幸福圆满的,而刘秀、阴丽华却和谐得令人羡慕。他们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成了连理枝,这固然是由于刘秀的宽仁厚德,惜念旧情,而阴丽华的貌美德高与安分守己,更是极重要的原因。

权力,使有的女人变得穷凶极恶,也使有的女人善良可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探秘:咸丰死前是否留有秘诏 秘诏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咸丰皇帝之死因,咸丰皇帝遗诏,咸丰当十全部价格表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咸丰皇帝带着一干人等跑到承德避暑山庄躲了起来,留下自己的弟弟恭亲王奕忻坐守北京城,与洋人谈判。这件事对咸丰打击很大,到承德后,他干脆彻底堕落,破罐子破摔,天天纵情声色,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最终在避暑山庄走完了自己31岁的人生。网络配图咸丰死前,册立自己的独子

  • 唐史杂记:唐初名将谁比李世民更彪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大唐名将,唐史系列,唐玄宗时期的名臣名将

    (1)进来仔细阅读了唐朝开国史,弥补了知识结构中的一个大漏洞:过去以为大唐能够克定天下,主要依靠的是李世民和李孝恭。前者纵横中原,次第消灭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以及窦建德。尤其是洛阳-虎牢关之战,一战灭两国,荡气回肠,堪称战史经典。后者平灭江南诸雄,战功赫赫,冠绝宗室。只是仔细观看史籍才知,在唐朝平

  • 成吉思汗三顾茅庐请丘处机 丘处机为何不见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吉思汗给丘处机的圣旨,丘处机对成吉思汗的影响,三顾茅庐的隆中在哪里

    王重阳于1167年创立全真教,当时时局动荡,金兵入主中原,百姓生活水深火热,全真教可以说是当时人们的精神寄托,人们看到了黑暗中的一丝光明。网络配图王重阳弟子丘处机虔诚机敏,深得王重阳信任,在王重阳病逝后继承了全真教掌门一职。然而这个不谙世事的道士,却偏偏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扯在了一起。当时成吉思汗军事

  • 历史揭秘:敢和关羽叫板的江东第一猛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关羽一家被谁灭门,诸葛亮能守住荆州吗,关羽墓为什么不敢挖

    东吴孙权手下战将不少,但论武力,似乎都不够资格入选三国超一流武将序列。孙坚、孙策,以勇武素著,名满天下。尤其是孙策,在三国江湖的地位非同凡响,人称“小霸王”,绝非浪得虚名。论武力,孙策绝对是三国一等一的猛将,但孙策一死,东吴的超一流的猛将似乎一下子人才断档。一个骁勇的太史慈,还英年早逝了。网络配图孙

  • 怎么都想不到朱元璋一生最信任的人原来是她!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自卑心太重,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朱元璋为什么那么信任朱标

    朱元璋一生没有信任过几个人,就算是帮助他打下江山的功臣,他也并未信任过他们,而那些功臣也并没有几个有好结局,李善长是一个。而说到朱元璋一生中最信任的人,就是他的原配妻子——马皇后了。网络配图后人认为朱元璋是害怕马皇后,可其实并非如此。在朱元璋决定创建帝业的那段岁月里,无数个危险关头,马氏都陪伴在左右

  • 解密:诸葛亮天纵奇才 为何到死都出不了祁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六出祁山,谁不死诸葛亮不出,天纵奇才特性是什么

    中国的历史故事,流传最广的莫过于三国故事。三国故事中,最著名的人物有莫过于诸葛亮。刘皇叔三顾茅庐,真是给了诸葛亮天大的面子。最励志的,是诸葛亮那时候才只有27岁。列位,想想你27岁时候在做什么?或者27岁能做什么?人家诸葛亮,那时候隐居南阳,足不出户,却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刘皇叔的诚心终于打动了他,

  • 探秘:慈禧太后生活淫乱不为人所知的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真实的慈禧太后遗体,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真实的慈禧太后活多大

    慈禧太后(1835~1908年),叶赫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安徽宁池广太道惠征之女。咸丰元年(1851年)入宫,封懿贵人,六年生子载淳(同治帝),进懿贵妃。同治即位后,与恭亲王等密谋杀肃顺,垂帘听政。光绪即位后,仍听政。光绪亲政后,因无实权,发动戊戌政变,被其挫败,将光绪囚于宫中。光绪二十一年,光绪

  • 秦始皇嬴政:史上留下谜团最多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神秘事件,秦始皇之死惊天之谜6,秦始皇是一代明君还是暴君辩论

    秦始皇嬴政秦并天下后,自称自己为“朕”,功业盖过三皇五帝,所以称为“始皇帝”。定立帝号,建立官僚制度,三公九卿,行政分工,开郡县,废分封。搞完这些之后嬴政开始了自己的大工程、大项目,大兴土木,大搞大建。终于为世界和后人留下七大傲世工程。网络配图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而修筑万里长城;为穷奢极欲而修筑

  • 汉朝秘闻:最大的功臣韩信为什么会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二十八功臣排名,明朝功臣的下场,韩信有多可怕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越国灭吴后范蠡对文种说的话。然而文种不听,最终死于勾践之手。网络配图近三百年后,公元前197年,吕后和萧何诱杀韩信于长乐宫,灭三族。网络配图历史上张良是个足智多谋的人物,也是西汉三杰之首。他和萧何韩信为了刘邦打天下立下盖世功劳。天下平定之后,张良积极隐退,称病不

  • 他出身贵族却被称为是超越诸葛亮的“谋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后世称他为什么,诸葛亮为什么那么出名,诸葛亮的出身家庭

    诸葛亮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他曾经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就连刘备都曾经为了请他出山而三顾茅庐,这个近乎神一样的人无不让人敬佩,但是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位虽然不如诸葛亮神机妙算,却在高手排行榜中排在了诸葛亮的前面。网络配图诸葛亮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他曾经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就连刘备都曾经为了请他出山而三顾茅庐,这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