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一手提拔了姜维,姜维对他一点都不感恩?

诸葛亮一手提拔了姜维,姜维对他一点都不感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052 更新时间:2024/2/4 22:16:51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在经过数年的养精蓄锐之后,亲自带领大军北伐曹魏,掀起了六出祁山第一战。诸葛亮把攻击目标定在魏国的陇西祁山堡、天水郡一带。诸葛亮为了保证这次大举进攻出师必胜,可谓精心策划、煞费苦心,老将赵云、新秀马谡等蜀汉军中精英全部出动。

然而遗憾的是,第一次北伐结果却让诸葛亮始料未及。由于马谡缺乏实战经验,未能抵抗住魏国老将张郃的猛攻,赵云的疑兵佯攻也被魏国主帅曹真识破,最后蜀军全线崩溃,诸葛亮踌躇满志的第一次伐魏之战以惨败告终。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让诸葛亮唯一感到欣慰的是,他的此次出征在用人方面也有两大收获,第一是认识到了马谡是个不堪大用的嘴炮将军,第二则是收降了姜维。姜维来到蜀国,无论对于蜀汉还是姜维自身,都是一件值得铭记的大事。

对于蜀汉而言,姜维的到来之时,正值蜀汉处于青黄不接的人才荒,老成凋谢,后继无人,优秀的军事人才尤其极度匮乏。姜维作为三国时期公认的最为杰出的武将之一,极大充实了蜀汉的武将储备,使得蜀汉避免了诸葛亮死后无人可用的窘境。

对于姜维本人而言,他也因此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和腾飞期。他在魏国时,不过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天水郡中郎将,在人才济济的曹魏,姜维几乎没有出头之日。然而树挪死人挪活,姜维来到蜀汉却如鱼得水,身价倍增,历任蜀汉卫将军、大将军,独掌军事大权数十年,出将入相风光无限。

在姜维的发迹之路上,离不开诸葛亮的赏识和提拔。可以说,诸葛亮就是姜维生命之中的贵人和伯乐。姜维归降蜀汉之初,不过是个无人知晓的下级军官,既没有知名度也没有战功,而且还是个魏国降将。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他这样低的起点决定了他在蜀汉的未来发展之旅并不乐观。

关键时刻,诸葛亮出现了。他对姜维高度赏识,并放手重用,认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

诸葛亮在蜀汉一言九鼎,地位尊崇,他对姜维的态度,成为姜维仕途从此登上“直升飞机”,官职迅速上升,逐渐成为蜀汉军中的骨干人物和朝廷重臣。由此可见,没有诸葛亮的一手提拔,姜维根本不可能取得如此之大的人生成就。

然而,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姜维对他的恩人伯乐诸葛亮,貌似一点也不尊敬。诸葛亮死后,姜维写过一些文章,回忆他一生征战生涯,其中有一篇著名的《蒲元别传》,被誉为姜维散文代表作。

在《蒲元别传》中,姜维记述了蜀汉著名兵器大师蒲元的事迹,其中有一句“君性多奇思,于斜谷,为诸葛亮铸刀三千口”。姜维这句话,可以说是对他的恩人诸葛亮极不尊重。

众所周知,中国古称礼仪之邦,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称呼非常讲究。直接称呼正名,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尤其是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更不可以直呼其名,否则就是大不敬。但姜维身为诸葛亮的老下级和晚辈,却毫不客气直呼其名,可谓很不尊重。

姜维为什么会对诸葛亮如此无情?其实也不奇怪。诸葛亮虽然对姜维有知遇之恩,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却与姜维因为兵权问题闹得水火不容。《三国志》记载,诸葛瞻与姜维矛盾最尖锐时,曾经上书刘禅,强烈要求罢免姜维兵权,差点终结了姜维的仕途生涯。这也是姜维与诸葛家族之间唯一的一次交恶记录,此事极有可能成为姜维对诸葛家族不满的导火索,才会出现直呼诸葛亮其名的后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南宋最坚定的主战派,张浚此人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洪承畴历史评价,张浚北伐与韩侂胄北伐,南宋刘子羽

    1127年,北宋在靖康之变的浓烟烈焰中灰飞烟灭。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子康王赵构,侥幸躲过金兵的毒手,南渡大江来到江南,依托长江天险,在临安建立南宋。金国占领北方地区和中原后,仍然得陇望蜀,兵锋直指南宋。南宋与金国之间旷日持久的战争,就此拉开帷幕。面对金兵的疯狂进攻,南宋大臣分化为两个派系:主战派与主和派

  • 一个不起眼的小兵,投降曹操后飞黄腾达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祝你飞黄腾达是什么意思,张飞吓退百万雄兵,回头吓退百万雄师

    老百姓有一句俗语:“树挪死,人挪活”,意思是说,同一个人置身于不同的环境中,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古人也说过:“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事”,同一个人,跟随不同的主公,受到的待遇和取得的成就,也会天差地远。三国时代就有过很多这样的事例。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期,朝政腐

  • 张良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何刘邦封侯时要选留县这个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建立后张良去哪里了,刘邦汉王的封地在哪,张良什么时候离开刘邦

    刘邦在当了皇帝之后,就开始封赏了,此时他特意提出了一人,那便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为此,他特意让张良从齐地选择三万户,结果张良却说只愿受封留县(今江苏省沛县东南)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要知道齐国自古就有鱼盐之利,富庶的很,

  • 揭秘:曹操和曹丕为什么都不杀汉献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裕杀了多少司马皇族,曹丕废掉汉献帝,汉献帝被杀

    东汉末年,朝局腐坏,宦官与后戚成为把持朝政的两大毒瘤,把东汉搞得乌烟瘴气。朝堂之上大臣们拉帮结伙明争暗斗,各地武将拥兵自重称霸一方,彼此之间连年征战。民间百姓衣食难继,流离失所,不得不为了生存揭竿而起,浩浩荡荡的黄巾大起义几乎席卷中原。烜赫一时的东汉王朝,眼看就要瓦解崩塌。中平六年九月,西凉军阀董卓

  • 被称为“魏之子房”的钟会,只因野心太大导致自己自取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又称什么,被称为“中国”,中国的四大别称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钟会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三国时代英雄辈出,忠肝义胆的谈过不少,今天介绍的,是三国后期著名的聪明人兼反骨仔,曹魏灭蜀大功臣之一的,钟会。一、魏之子房开始之前,我们先看看《三国志》中,记载他生平的魏书二十八王毋丘诸葛邓钟

  • 历史上真实的郭靖是怎样的?与影视剧中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上的郭靖的原型,历史真的有郭靖吗,历史中有没有郭靖这个人物

    郭靖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到郭靖啊我们想到这个人的感觉就是傻大个的意思,而且憨憨厚厚的非常的淳朴啊,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上也还是是有郭靖这号人物的,但是真正历史上的郭靖可比金庸老先生笔下的郭靖要厉害了不知道多少倍了,那么真实的郭靖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

  • 高朴:清朝下场最凄凉的贪官,死后被喂了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九月十六,一封来自西北的加急奏折,跨越千山万水,送到了乾隆皇帝的御案上。这封奏折,是驻守回疆的乌什办事大臣永贵所写,向乾隆汇报了一件震动朝野的大案。时年已经67岁的乾隆,早已见惯大风大浪,处变不惊,看完永贵奏折后,仍然无法控制住情绪,当即暴跳如雷。永贵的奏折上写了什么?惹得

  • 石勒的一生有多传奇?他是如何从奴隶慢慢做到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石勒皇帝,石勒有多残暴,石勒是谁

    石勒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一些皇帝我们知道也还是超多的,有的皇帝是世袭的,有的皇帝是篡位的,有的皇帝是从农民再一直干到皇帝的,但是在中国的古代有这样一个人他叫石勒,他就是从一位奴隶竟然慢慢的做到的皇帝,这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了,那么他到底

  • 元朝派来的使者,朱元璋为什么要留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是怎么打败元军的,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朱元璋为什么能打败元朝

    明初有个叫张昶的大臣,因为他非常熟悉典章制度,因此朱元璋很器重他。毕竟明朝初年,国家初创,确实需要这样熟悉典章制度的人才。所以朱元璋重用他,也是很好理解的。不过,刘伯温却对朱元璋说,这个人是有问题的,不能重用。那么,为什么刘伯温却对朱元璋说这样的话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个张

  • 二十二岁就做到一郡太守,薛悌凭借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三国爱好者来说,陈寿的《三国志》可以说是一本让人又爱又恨的书。作为一名作风严谨的史学家,陈寿选材精审,对历史人物的评论十分准确;但也就是因为他删选史料的标准太过严格,导致《三国志》一书过于简约,尤其是对于一些知名人物来说,他们的列传简直精简到了能让爱好者们失望的地步。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