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朝派来的使者,朱元璋为什么要留下来?

元朝派来的使者,朱元璋为什么要留下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791 更新时间:2024/1/31 14:07:37

明初有个叫张昶的大臣,因为他非常熟悉典章制度,因此朱元璋很器重他。毕竟明朝初年,国家初创,确实需要这样熟悉典章制度的人才。所以朱元璋重用他,也是很好理解的。

不过,刘伯温却对朱元璋说,这个人是有问题的,不能重用。那么,为什么刘伯温却对朱元璋说这样的话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这个张昶,其实并不是朱元璋的嫡系。他本来是元朝的户部尚书,后来元朝在南方失败,当时朱元璋已经打败了陈友谅,基本上统一了南方,自称吴王。不过元朝在北方还保存着自己的实力,他们还占领着大都,而且以扩廓帖木儿为代表的元朝地主武装,还有非常大的实力。元朝还试图招降朱元璋。因此,专门派户部尚书张昶为使者,到南方招降。

张昶到南方后,不但没能招降朱元璋,反而被朱元璋招降。朱元璋把他留下下来。张昶没办法,也只能留下来。

朱元璋之所以要留下张昶,就是因为张昶是一个能臣。他才思敏捷,口才极好(也正是这个原因,元主才派他到南方招降朱元璋),更重要的是,张昶作为元朝户部尚书,有一肚子的学问,尤其对各种典章制度非常熟悉。

那时候,朱元璋已经在开始谋划将来建国的事情了。要建国,就需要规章制度。作为熟悉规章制度的张昶,自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比如五代时期有个大臣名叫冯道,就是因为他自己非常熟悉典章制度,在五代那样一个武力当政的年代,懂得各种典章制度的人是非常少的。而朱元璋本来起于草莽,更加不懂得什么典章制度。因此,对于想建国的他,给国家制定规矩的渴求欲望,显然是十分强烈的。

朱元璋给张昶封的是参知政事。这个官是副宰相,官职并不小。而且张昶这个人很有决断,做的很多事情,都让朱元璋很满意。同时,朱元璋给他安排的最大的事情,就是让他管理新朝廷典章制度的制定。张昶也很积极地做这件事。

不过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让本来就很多疑的朱元璋产生了警惕。因为朱元璋发现,张昶在制定各种典章制度的时候,认为法律应该严厉。只有严厉,才能把天下治理好。除了制定规章制度追求严厉以外,还有一件事也引起了朱元璋的警惕,就是张昶给朱元璋上表说,朱元璋既然把国家打下来了,就应该及时行乐。毕竟人生苦短,何必辛苦操劳呢!

朱元璋虽然文化不高,但是他在民间流浪的时候,听过不少历史故事。尤其是赵高乱秦的故事,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耳熟能详。所以,他感觉这个张昶给他的建议,有点像赵高。于是就对刘伯温说,这个人的这些做法,怎么这么像赵高呢?刘伯温当时对他说:“诚如圣见,必有使之者亡。”

当然了,虽然朱元璋对张昶很怀疑,但是他依然没有打击张昶。

那时候,元顺帝派张昶到吴国(明朝)后,见张昶迟迟没有回来,以为张昶已经牺牲了,然后就对张昶的祖先进行封赏,希望张家能够获得福荫。

应该说,这件事朱元璋是知道了的。因此他继续试探张昶,准备放他回国。张昶见朱元璋要放他回去,于是就暗中让人给元朝带信去,向元朝表忠。这件事本来很隐蔽,不过,朱元璋的宰相杨宪利用张昶生病的机会,到张昶家里,把这封给元主的信搜了出来,交给朱元璋。

于是,朱元璋把张昶抓起来,让大都督府审问张昶。张昶在审问的过程中,写了“身在江南,心思塞北”八个大字。这样一来,朱元璋就知道这个张昶确实是元朝派来的奸细,非常生气,于是说了一句“彼决意叛矣,是不可赦”,然后把张昶杀掉了。

这件事,虽然在《明史》中是有定论的,不过,考虑到明朝初年高层的政治斗争极为激烈。尤其是宰相之争。张昶本来和李善长、胡惟庸关系极为密切,而李善长、胡惟庸又和刘伯温、杨宪是有矛盾的。尤其是杨宪利用张昶生病的时候,到张昶的家里去,把张昶给元主的信偷出来。这件事是让人很怀疑的,张昶的府上那么大,这样重要的信,自然是极为隐蔽的。为什么杨宪却能够偷出来呢?

再说了,当朱元璋审讯张昶的时候,他竟然写了“身在江南,心思塞北”几个字,感觉并不像是张昶写的。一个人被抓起来,却还写那几个字,还是不温不火的几个字,怎么可能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二十二岁就做到一郡太守,薛悌凭借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三国爱好者来说,陈寿的《三国志》可以说是一本让人又爱又恨的书。作为一名作风严谨的史学家,陈寿选材精审,对历史人物的评论十分准确;但也就是因为他删选史料的标准太过严格,导致《三国志》一书过于简约,尤其是对于一些知名人物来说,他们的列传简直精简到了能让爱好者们失望的地步。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

  • 揭秘:历史上吕布的辕门射戟到底有多大威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温侯神射世间稀,曾向辕门独解危。落日果然欺后羿,号猿直欲胜由基。虎筋弦响弓开处,雕羽翎飞箭到时。豹子尾摇穿画戟,雄兵十万脱征衣。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是对温侯吕布箭术的称赞,因为这一箭不但让吕布的箭法冠绝天下,还让刘备免去了被袁术吞并的危险。当然这一箭也极大的震撼了袁术手下大将

  • 咸安公主:为大唐和亲,先后嫁祖孙三代四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大唐的历史上大约一共有二十个公主嫁到异族,担负起和亲的责任,然而在这些公主中,有一位比较特殊,因为她先后嫁给了祖孙三代共四人,也是唯一一个死后没有归葬大唐的公主,这就是咸安公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熟悉历史的都知道,一般和亲的公主很少会有真公主,大多是宗室女先封为公主,然后再

  • 成吉思汗后宫的女人都是敌方抢过来的 成吉思汗为何不担心被刺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吉思汗的四个女人,成吉思汗是被西夏王妃,合答安是成吉思汗的什么人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成吉思汗老婆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到成吉思汗此人,小编觉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因为他确实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君主,不只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而且凭借勇猛铁骑,扩大华夏版图,让华夏的威名传遍整个世界。而在征战途中,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这些蒙古人追随他们的

  • 魏忠贤掌权时,朝堂真的很安稳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熹宗年间,朝中的大权由宫中宦官魏忠贤掌握,权势滔天,满朝文武人称“九千岁”。魏忠贤在位期间敛财无数,构陷官员,把整个朝堂的风气弄得是乌烟瘴气。一直到崇祯继位后,魏忠贤才被拉下马。但是让人奇怪的是,魏忠贤掌权时,辽东战区形势一片大好,魏忠贤倒台后,清军把明朝打得节节败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

  • 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他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中,从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中原大地就一直处于封建王朝时期。不可否认的是,封建王朝一直影响着中原大地,一直到清朝灭亡都是如此。古代封建王朝中,因为末代皇帝的原因,或者其他原因,一个王朝的末期,都是

  • 古代中原王朝对于游牧民族问题 中原王朝为何只守不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北方的游牧民族,中原王朝如何战胜游牧民族,唐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

    你真的了解古代游牧民族和王朝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古代中国曾经和北方的游牧民族可以说是有着长久的战争史,无论是先秦时期还是秦汉之后,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曾经与之进行过战斗。但是,这些朝代无一例外,最终都是以防守为主,依托着长城等国防设施,并没有主动去攻占这里的地盘。那么,以中原王朝

  • 吕雉是如何转变成心狠手辣的吕后?只因刘邦要废太子刘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吕后为什么不杀刘长,吕后一家是怎么灭族的,吕雉为什么杀了刘邦的三个儿子

    谈起在我国在历史上知名的毒妇,吕后绝对是其中之一。在历史时间的记述中,吕后就始终以“凶悍”而出名。吕后的漂亮历史时间毫无疑问,因为妒忌,吕后在刘邦人死之后将以前得宠的戚夫人制成了人彘。她还大张旗鼓扶持吕氏一族的阵营,而且还一度威协上了汉室的河山。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诸葛英是什么身份?诸葛亮后裔,与岳飞结为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岳飞评价诸葛亮的诗,岳飞诸葛亮东吴小说,诸葛亮的师兄弟分别是谁

    诸葛英是什么身份,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说岳全传》中,诸葛英是诸葛亮的后代,早年聚集数千人在猿鹤山上落草为寇。金军在藕塘关溃败时,诸葛英率部在山下截杀,并与追击而来的岳家军猛将吉青、牛皋等人展开了一番较量,随后被岳飞呵止。此后,诸葛英率领山寨兵马投至帐下效力,从此

  • 曹操把貂蝉送给关羽之后 貂蝉第二天为何就自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貂蝉之死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若说三国时期谁是第一武将,那一定是吕布,而最让人羡慕的不仅仅是他的武力,还有他的美人貂蝉,在吕布死后,貂蝉和赤兔马被曹操所获,而当时关羽在曹操的麾下,曹操为了收拢人心,便慷慨的将赤兔马和貂蝉赠给了关羽,谁知一夜之后,貂蝉便自尽了。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