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被曹芳册封为丞相时,他为什么要拒绝?

司马懿被曹芳册封为丞相时,他为什么要拒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398 更新时间:2024/2/4 0:20:00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司马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少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今洛阳汝阳县大安乡工茹店村),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在此背景下,蓄谋已久的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为了让曹爽放弃抵抗,司马懿称自己只是想将他们免官。

但是,等到曹爽等人束手就擒后,司马懿违背诺言,以谋反的罪名杀曹爽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飏、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在诛杀曹爽等人后,司马懿逐渐掌握了曹魏大权,为司马氏取代曹氏奠定了基础。那么,问题来了,高平陵之变后,曹芳要封司马懿为丞相,为何司马懿一再拒绝,到死都不接受呢?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嘉平元年(249年)二月,魏少帝曹芳任命司马懿为丞相,司马懿固辞丞相之职不受。十二月,诏命加九锡之礼,朝会不拜,司马懿又固辞九锡。到了公元251年,魏少帝曹芳策命司马懿为相国,封安平郡公。对此,司马懿固辞相国、郡公之位不受。由此,对于曹芳册封的丞相等官职,司马懿基本上一再拒绝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都发动了高平陵之变,也即意味着司马氏走上了篡权夺位之路,为何司马懿还到死都不当曹魏丞相呢?对此,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司马懿确实有篡权夺位的野心,甚至发起了高平陵之变,但是,野心是一回事,名声是另一回事。对于司马懿来说,既想要获得一个好名声,也想要夺取曹魏的大权,也即“我全都要”。

那么,问题来了,获得一个好名声和不当丞相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在曹魏历史上,只有两位丞相,也即曹操和曹丕。当然,更严格的来说,曹操、曹丕的丞相,是东汉王朝下的丞相。在任职丞相后,曹操、曹丕篡夺了东汉王朝的大权,并建立了取代汉朝的曹魏。同时,更长远的来说,在曹魏之前的东汉王朝,丞相因为权力过大,实际上被暂时废除了。

基于此,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任职相国后,自然彰显了自己的狼子野心,因而遭到了天下诸侯的讨伐。由此,从司马懿的角度来看,自己一旦接受一职,无疑直接表明了自己的野心,这会遭到天下文人的痛骂,进而不能获得一个相对正面的名声。

另一方面,司马懿之所以对丞相、相国一再拒绝,无疑体现出自己对于曹操父子的尊重。在东汉末年,如果不是曹操的征召,司马懿根本无法迅速进入到曹魏的谋士群体中。在曹操之后,正是魏文帝曹丕的赏识,司马懿得以平步青云,乃至于成为四大托孤大臣之一。

因此,作为受到曹操、曹丕父子多年恩惠的司马懿,不可能对曹魏没有一丝感情的。而就曹操、曹丕来说,生前都担任丞相这一官职。在曹丕之后,曹魏事实上废除了丞相一职,改由尚书令、录尚书事、中书令等官职来分担丞相的职权。基于此,从尊重曹操、曹丕父子的角度来看,司马懿有理由拒绝丞相一职。比如在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就废除了丞相一职,这里面也包含了对诸葛亮的尊重和悼念。

最后,固辞丞相一职,也即不当这个丞相,并不会影响到司马懿执掌曹魏大权。在高平陵之变后,大将军曹爽被诛杀,司马师被加封为卫将军,司马昭为安东将军、持节,镇守许昌司马孚升任司空。由此,对于司马懿所在的司马氏,已经成功掌握了曹魏的兵权。因此,丞相的虚名不仅没有实际的好处,还可能带来骂名,自然让司马懿到死都没有接受了。

不过,虽然丞相一职没有接受,但是,魏少帝曹芳的其他封赏,司马懿却没有拒绝,比如“朝会不拜”的权利,再比如封司马懿孙及兄子各一人为列侯,前后食邑五万户,封侯者十九人。对于这些比较实际的封赏,司马懿就没有向对待丞相一样一再拒绝。从这一点上来看,司马懿还是比较务实的,更在乎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公元251年9月,曹魏司马懿在洛阳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徐有功是什么人?大唐第一清官,为官15年,拯救黎民数十万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大唐清官徐有功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这个人的名字可能大家都不是很熟悉,但是他可以称得上是大唐第一清官,《新唐书》对他评价极高,说他虽千载未见其比,他从事司法工作15年,两次被免,三次被判死罪,却拯救了数十万黎民百姓的生命,真的可以说是功德无量。这个人就是徐有

  • 赵云真的不被刘备重用吗 赵云为何只是一个杂号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云不重用,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之中,刘备帐下有“五虎上将”,他们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以及黄总,当然这“五虎上将”的出处是因为在《三国志》之中陈寿把这几个人的列传给放在了一起,所以才有我们熟知的“关张马黄赵”。但是这其中有个奇怪的地方,在历史

  • 被称为三国乱世的“毒士”的贾诩,一生都经历过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X三国毒士贾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贾诩,被称为三国乱世的“毒士”,那是源于读历史演义的缘故,而认真去读历史,则会觉得他是乱世权力漩涡里的“隐士”,一股清流。尽职于投靠的人,却不巴结依附投靠的人;为这些人所倚重,却更想远离是非;只求安稳一生,却在关键时刻总能看

  • 曹操最怕的蜀国谋士是谁?不是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了解三国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作为其中最有名的奸雄,曹操一直“挟天子以令诸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能臣”,是后人对他比较中肯的评价。曹操这个人,虽然有极大的野心,不过,始终没有篡位称帝。如果有机会问他:难道不想自己登基当一回皇帝?想必答案绝对是“No”!曹操最

  • 李自成被杀之后,高皇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在九宫山被杀后,清军是如何处理高皇后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都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在那些开国皇帝的背后,都有深明大义的女人,支持男人的事业,有时候甚至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历史上著名的汉高祖刘邦的背后女人吕雉就是这样一个厉害的女人。在她的守望相

  • 靖难之役后,朱棣是怎么对待明朝藩王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在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其中,针对燕王朱棣来说,建文帝朱允炆选择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于是,在削藩的背景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

  • 揭秘:历史上的齐桓公是怎么亲手毁掉自己的江山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齐襄公时齐国政局混乱,鲍叔牙保护小白(齐桓公)逃到莒国,而公子纠在管仲的保护下逃往鲁国。襄公十二年,公孙无知杀襄公自立为王,次年被雍林人所杀,并讨论新立国君。于是小白和公子纠谁先回国谁就是新的齐王,鲁国 发兵保护公子纠回国并且派管仲带兵围堵小白,管仲一箭射中小白的带钩,小白倒地假死。管仲派兵回鲁国报

  • 刘禅跟相父诸葛亮的关系怎么样?是真心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刘禅跟相父诸葛亮的关系怎么样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禅没有忘了给他手抄《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的师傅,没有忘记刘备嘱咐的父事丞相,没有忘记《出师表》里的谆谆劝诫用心良苦,帮他南征北战治国安邦的尽心尽责,以及内无余帛外无余财的两袖清风。他对

  • 夏侯氏14岁嫁张飞,她竟是曹操的侄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历史名将,一般除了扒出他们的身世外,还会顺带八一八他们的家人,老婆、孩子、岳父岳母等等……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三国五虎上将之一的张飞的老婆,张飞的老婆夏侯氏来历可不小,是蜀国死对头曹操的侄女呢!一、张飞的老婆:夏侯氏夏侯氏是张飞的老婆,一般被称为夏侯夫人,是夏侯渊从女,夏侯霸从妹。夏侯渊曾经在

  • 刘备在徐州叛乱,曹操听说之后为什么会害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听说刘备在徐州叛乱后为什么感到“恐惧”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官渡之战前,刘备和曹操各自对对方一次巨大的误判,刘备认为曹操主动与袁绍开战是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自己又困于许昌,很可能陪葬,这才倒向董承密谋集团,寻求一条退路。而曹操则认为刘备愿意领兵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