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为什么要给自己的儿子分封 朱元璋到底出于什么考虑

朱元璋为什么要给自己的儿子分封 朱元璋到底出于什么考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962 更新时间:2023/12/25 18:16:12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元璋分封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最近重新去看了一下明朝的历史,对朱元璋的分封制度,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朱元璋搞分封制,那完全就是自私自利的做法。

毕竟老朱打天下不容易,他有26个儿子,除了长子朱标是太子外,他想要让其他25个儿子都称王,在地方上做土皇帝。

不过我们从朱元璋分封诸侯王的地形图上,可能就会有其他的认识。除了自私自利的一面以外,朱元璋还是有其他考虑的。

一、朱元璋希望皇子们负责保卫边疆。

过去我认为朱元璋的分封制对中央的皇帝,实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选择。毕竟诸侯王们在自己的封地上,基本不受任何任人的控制,就连皇帝也很难插手。

其实从分封地形图上来看,朱元璋还是有考虑的,他的大多数儿子,都被分封在了北方,而当时的首都在南京。

所以说这些儿子们不光是去北方享福的,他们更是前往北方负责镇守明朝的边关。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因为历史上镇守边疆的大将造反的情况数不胜数,老朱认为只有自己的子孙负责镇守边疆,才能保证大明朝的安全。

1、东北片区。朱元璋将朱棣分封在北平,将朱权分封在内蒙古境内的大宁,将朱植封为辽王,镇守辽东,将朱模封为沈王,驻守在沈阳。将朱松封为韩王,镇守在辽东开原。

这些地方,过去都是元朝的地盘,后来朱元璋打下来以后,逐渐成为了明朝和北元之间较量的地方。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朱棣还处于相对靠南的地区,所以他在当时对大明朝的作用,远没有历史上吹嘘的那么重要。

2、西北地区。朱元璋将朱橞封为谷王,镇守宣府。将朱桂封为代王,镇守山西大同。将朱栴封为庆王,镇守在宁夏银川。将朱楧封为肃王,镇守在甘肃平凉,后改任甘肃张掖。将朱棡封为晋王,镇守在山西太原。

这几位藩王,主要应付长城正北面的北元势力,他们也都是手握重兵,占据有利位置。地位完全不比东北地区的差。

3、内陆地区。内陆地区的分封,主要以两湖地区和四川为主。其中两湖分封了朱梓为潭王,镇守长沙。朱桢为楚王,镇守武昌。朱柏为湘王,镇守荆州。而四川则是分封朱椿为蜀王,镇守成都。

当然也做了一个实验,让朱元璋的养子沐英担任了永镇云南的重任。这些内陆王爵,主要还负责镇守在山川要地,并不是多么富饶的地方。

从以上的安排来说,最艰险的地方,朱元璋都留给了这些儿子们。要么让他们镇守北方边境,跟北元抗衡。要么让他们镇守内陆,镇压地方豪强。

二、最富饶的地区,依旧留给了朱允炆。

朱元璋对孙子朱允炆算是比较不错了,虽然这些诸侯王也是麻烦,不过如果不削藩的话,在短期内,未必就能掀起什么巨浪来。

除了刚才那些地方以外,剩下的平原地区,全都是比较富饶的地方。这些地方良田众多,百姓殷实,全都被朱元璋交给了朱允炆。

这么来看,朱元璋对后事的安排,还算比较妥当。他不放心其他人镇守边疆,因为历史上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汉高帝刘邦过去就把韩王信分封在北方,结果人家投降匈奴了,还带着匈奴人来打自己。后来他把那么好的好兄弟卢绾分封到了北方,结果好兄弟也叛变了。

所以说不是一家人,似乎总有些不放心。万一他们联合外人一起来对付自己,那朱元璋的后代子孙们,能吃得消吗?

我觉得这样的安排,有利有弊,在当时来看,的确是利大于弊的。毕竟再怎么乱,那也是老朱家的天下。

三、本朝永远只吸取前朝的教训。

封建王朝其实很有意思,总会吸取前朝的教训,至于再往前的历史,由于不够深刻,所以不会被本朝的人所采纳。

比如说秦始皇吸取了周朝的分封制教训,所以在秦朝实行郡县制。到了汉朝,又吸取了秦朝的郡县制教训,改成了分封制加郡县制。

再等到曹丕建立曹魏的时候,将兄弟们的权力都给取消了,再次在天下实行了郡县制。等到司马炎建立了晋朝以后,吸取了曹魏不分封子嗣兄弟的教训,一口气封了那么多司马家的王爵,结果导致了西晋的八王之乱。

紧接着南北朝时期,是大混乱的局面。一直到了隋朝,取消了分封制,改用郡县制。唐朝的时候,一度想要恢复分封制,结果约等于失败。

到了宋朝再次彻底废除分封制,把宗室子弟都摁在京城。等到元朝,正儿八经地实行了行省制度,算是一大创举了,是郡县制2.0版本。

那么明朝朱元璋建国以后,自然是吸取了元朝没有搞分封的教训。他认为地方官都不是自己家的人,自然不会为大元朝卖命,所以才会把江山给轻易丢了。

这话听着好像也很有道理,我们没有批评的权力,毕竟人家老朱才是当事人,最知道那个时代需要的是什么,最缺的又是什么。

总结:分封制错了吗?也不能这么说。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几乎有一半时间,是处于分封状态的。而且很多分封的王朝,其实也能延续很久。

比如说奴隶制社会的周王朝,延续了800年之久,汉王朝更是有400年之久。明朝也有200多年,所以不能说分封制就彻底错了。

当然了从普通人的角度去看,分封制肯定错了,为啥?因为普通人分不到一杯羹啊!那些撰写历史的文人们,没有哪个是得到分封的,他们自然要抨击这种制度。如果你给他一个王爵,再给点封地,你看他还骂不骂分封制。

参考资料:《明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巩志是谁?曹操赤壁之战惨败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巩志的故事。巩志,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虚构的一个人物,出场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其真实身份是文官,是在东汉末年荆南武陵太守金旋手下担任从事。巩志的故事在《三国演义》是这样描述:曹操赤壁战败后,刘备派

  • 如果雍正和乾隆在位时间互换的话 清朝的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雍正和乾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雍正做皇子的时候,就是治国之能臣,成为了君王以后,他更是成为了改革明主。可以说整个清朝最圣明的一个皇帝就是雍正皇帝,康熙也比不了。不过很可惜的是,雍正皇帝在位只有13年,反倒是他那个败家儿子乾隆做了足足60年皇帝,还做了3年多的太上

  • 汉桓帝刘志,除奸臣减民赋,为什么还有人说他是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汉桓帝刘志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倘若说起汉桓帝,世人都会想到一个昏君的形象,因为在《三国演义》之中有这样这样的描述:“桓帝、灵帝以来,朝政败坏……”因此,即使汉桓帝没有在《三国演义》中出场,也没有给后世留下什么经典的坏事,但是世人都是不喜欢他的,认为

  • 为大明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袁崇焕,最后是死于什么罪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袁崇焕大家都很熟悉,他是明朝末期主持抗击后金的著名将领,在抗击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沉重打击了后金军队;还曾一度收服辽东失地,为保卫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就是这么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却被崇祯皇帝被处死。那么,崇祯皇帝为什么要杀为大明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将领,真的是中了皇太极

  • 千金公主是什么来历?拜仇人为干爹,史上最悲惨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千金公主是什么来历?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于皇宫王室亦是如此,就算是受万人艳羡的皇家子女,也自然逃脱不了被支配的命运。于千金公主宇文氏而言,她的一生,永远走在被安排和被支配的路上。作为和亲公主的千金公主,才貌双全,国

  • 刘备占领徐州后,一年后为何会被吕布夺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吕布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194年,徐州牧陶谦病死,临终前让别驾糜竺迎接刘备入住徐州,就这样刘备也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然而,刘备统治徐州仅一年多的时间,就被吕布夺取。不少人通过丢徐州这件事来贬低刘备,认为他在政治上无能。我个人认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刘

  • 韩王信真的勾结匈奴,背叛刘邦了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韩王信的故事。韩王韩信,与“汉初三杰”之一的淮阴侯韩信同名同姓,为了加以区分,史书多称其为韩王信。韩王信本是韩国宗室后裔,秦末乱世和楚汉争霸期间,长期跟随刘邦作战,因而被封为韩王。不过,在西汉初的“七国八

  • 汉朝牛人班超是什么实力?他到底有多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班超是汉代哪个皇帝时的人,班超厉害吗,班超是东汉人还是西汉人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汉朝班超的故事。汉朝的强盛离不开汉武帝等明君,也离不开贤臣名将。汉朝牛人特别多,今天来说说中国历史上千古牛人班超的故事。特别是当你在新疆旅游,看着新疆的美丽景色的时候,你就更能体会班超对中国历史的巨

  • 吕布占领徐州后,为什么没有围剿刘备反而还接受了他的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吕布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吕布刚占领刘备的徐州,在这个时候,接受刘备投降,让人难以理解。因为吕布当时是跑到刘备那里,让刘备收留他,而且趁势夺了刘备的地盘,这样的人,让人痛恨。可是刘备境况不好,已经无路可走,只能低下头来,转为求吕布。吕布没有继续围剿刘备,彻底将刘备势力消除,而是接受

  • 陶谦为什么会三让徐州?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陶谦三让徐州背后的政治较量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今天下扰乱,王纲不振;公乃汉室宗亲,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公勿推辞。谦当自写表文,申奏朝廷。”“老夫年迈,二子不才,不堪国家重任。刘公乃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可领徐州。老夫情愿乞闲养病。”归纳起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