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密为什么一定要杀死翟让?他不是已经交出军权了吗?

李密为什么一定要杀死翟让?他不是已经交出军权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753 更新时间:2023/12/12 15:15:06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毫不夸张地说,瓦岗寨自从有了李密,形势便一片大好。在李密的带领下,瓦岗军兵锋甚锐,大有和隋军分庭抗礼之势。但是,在理论上,瓦岗的第一把交椅仍旧是翟让坐着。因为他是创始人。但是,随着李密的权力越来越稳固的时候,李密和翟让之间的矛盾便日益凸显。

翟让这个人性格比较平和,对李密也很赏识。自从李密上瓦岗后,翟让便一直推崇他、让着他。甚至李密当魏公,也是翟让提出的主意。但是,随着瓦岗军的蛋糕越做越大,利益也越来越大。假如按照当前的有利局势发展,瓦岗军彻底打败隋军、占领洛阳只是时间问题,那时候就面临谁当皇帝的问题。翟让就是再谦和,面对这巨大的诱惑,他不可能不动心。即使他真的不动心,他背后的利益集团也不可能不动心。

李密当了魏公后,威权日高。翟让的司马王儒信就劝翟让说,你应该自己执掌大权,不能让权力旁落他人。但是翟让只是笑笑,没有采纳他的意见。翟让的哥哥翟弘说得就更露骨了,他说:“天子汝当自为,奈何与人!汝不为者,我当为之。”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矛盾一点点激化开来。

李密这边,他当了魏公后,在瓦岗完全立稳了脚跟,他可不想有人暗算他。所以,当他得知翟让周边的人对他不满时,便很不高兴。

有一次,瓦岗军攻破汝南,得到了一批战利品。在瓜分战利品的时候,李密得到了大头。翟让得知后非常气愤,他对左长史房彦藻说:“你破汝南所得财宝,为何只给李密,全不给我?李密这个魏公是我给立的,哪天我不高兴了,他能不能当还是一回事。”

此事被李密极其手下得知后,他们非常惊恐。他们劝李密说:“翟让贪愎不仁,有无君之心,宜早图之!”

深谋远虑的李密说:“今安危未定,若骤然诛杀,恐不服众!”

但是,随着两个利益集团的冲突越来越明显,矛盾不断激化,一场内讧便不可避免。

李密有大谋略,在争权夺利上,他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他和他的亲信们谋划,决定先下手为强。

大业十三年十一月,瓦岗军在石子河击败王世充大军之后,李密借此置酒宴请翟让。席间,酒酣耳热之际,李密的亲信房彦藻将翟让的随从引开,李密拿出一柄良弓,请翟让试射。翟让毫无戒心,满心欢喜地试弓,刚刚拉开弓弦,李密的部将蔡建德便从帐后突然举刀,从后面砍杀翟让。翟让大吼一声,倒了不起。李密的亲信立刻行动,把翟让的哥哥翟弘、侄子摩侯、亲信王儒信等人一同砍杀。

这就是瓦岗军内讧始末。

原来跟着翟让的徐世勣(投降李唐后改名李勣),得知内讧消息后仓皇出逃,期间被守门的兵士砍伤了脖子。翟让部下单雄信见无处可躲,便扑通一声,跪下叩头求活。翟让的其余随从人员一时惊惧,不知所措。

此时,李密大声说:“与君等同起义兵,本除暴乱。司徒(翟让)专行暴虐,陵辱群僚,无复上下,今所诛止其一家,诸君无预也。”

李密的这套说辞显然不能让翟让的老部下信服。他们都想逃散而去。毕竟李密心狠手辣是他们亲眼所见。为了不使人心散乱,李密派单雄信前往宣慰翟让旧部。徐世勣、王伯当等人都得到了安抚,分领各路士兵。这样,混乱的形势虽得稳定,“然密之将佐始有自疑之心矣”。

翟让被害之后,王世充再次招募士兵,扩充军队,计划在月黑之夜偷袭仓城。李密事先从王世充降卒口中,探知敌情,有所准备,命郝孝德、王伯当等分兵屯于仓城之侧以待袭兵。

那天夜里,王世充的部队果然来了。不知早有埋伏的王世充,依旧按计划行事。没成想,士兵刚到,就被瓦岗军困住,王世充大败,士卒战溺死者千余人。此后,王世充又继续增兵,和李密鏖战。但是每次都没有占到便宜。不得已,王世充逃往河阳,李密便乘胜攻取偃师(今河南偃师县东),修金镛城(今洛阳东北)以居之。

至此,瓦岗军的势力达到了顶峰。窦建德朱粲孟海公徐圆朗前来投奔他的人此时都纷纷上奏,奉劝他称帝。他的部属裴仁基等也劝他称皇帝。但是,李密说:“东都未平,不可议此。”

此时,李密无疑是清醒的。他一心想要打下洛阳,那时再称帝,无疑更有说服力。但是,好景不长,很快他的噩梦就来了。称帝也成了黄粱美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最痛惜的大将,文丑的实力究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先人通过历史记载向后人传承了宝贵的社会科学知识。后人在阅读这些历史,可以深刻总结前人失败的教训,让你引以为鉴。时间的轴轮里藏着很多关于历史的人物。他们中的一些人有卓越的能力,另一些人在战场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在那个时候有关于他们伟大成就和权力与声望的传

  • 诸葛亮打压李严,诸葛亮死后李严却哭得很伤心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知道,刘备临死前托孤重臣有两位,一位是诸葛亮,主抓政治;一位是李严,主抓军事。然而,到了后来,军事大权逐渐转移到了诸葛亮一人之手,六出祁山的几场硬仗,几乎看不到李严的影子,李严只是在大后方做一些督运粮草的“杂活”。有人说李严受到了诸葛亮的排挤,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是的!李严不仅受到了诸葛亮的“排挤

  • 赵云背叛公孙瓒投奔了刘备,这算人生污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是一个完美的男人,长得帅气,武艺高强,重情重义,忠肝义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然而,赵云却有一个“人生污点”,在公孙瓒与袁绍对峙之时,果断地离开了旧主,投向了新主人刘备的怀抱。赵云真的是背信弃义的“小人”吗?不是!当年,赵云带着八百义士投奔公孙瓒之时,公孙瓒正与袁绍展开

  • 刘禅在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要连斩三大重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离世后,刘禅为何连斩三大重臣?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从上古,夏商周到秦一统天下再到清灭亡,这中间共经历十几个朝代,但旧朝代的灭亡和新朝代的灭亡,不是我们随口一说就完成的,这中间必经历血与泪的战争,家与国的破灭,所以说,无论是前朝皇帝还是前朝旧臣能寿终正寝,相

  • 多次背叛刘邦的雍齿,为何没被杀反而还被封了侯?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雍齿多次背叛刘邦,堪称刘邦最痛恨的人,为何没被杀还被封了侯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要说刘邦一生中最痛恨谁,那非雍齿莫属。雍齿和刘邦是同乡,曾经也是一起玩耍的好哥们。在刘邦从落草的山中回到沛县起兵的时候,雍齿也是其中的一员。俗话说得好,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可是雍齿却是

  • 弃笔从戎的班超,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凭三十六人书写西域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班超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说到弃医从文,我们的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鲁迅先生,但是,如果说道投笔从戎,你会先想到班超吗?班超的父亲,哥哥,妹妹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哥哥班固是《汉书》的作者,在班固去世后,妹妹班昭继承了哥哥班固的事业,完成了《汉书》,其父更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这

  • 汉桓帝刘志靠妻子当上皇帝,登上帝位后为什么处死了皇后一族?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他靠妻子当上皇帝,却为了争夺权力,将皇后一族全部处决,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本初元年(公元146年),外戚梁冀因记恨汉质帝在众人面前叫自己“跋扈将军”,且担心聪慧的汉质帝长大后难以支配,索性将年仅9岁的汉质帝毒死。如此一来,皇帝的宝座便空了出来,梁冀便和妹妹皇太后梁妠

  • 朱元璋为什么要给自己的儿子分封 朱元璋到底出于什么考虑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元璋分封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最近重新去看了一下明朝的历史,对朱元璋的分封制度,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朱元璋搞分封制,那完全就是自私自利的做法。毕竟老朱打天下不容易,他有26个儿子,除了长子朱标是太子外,他想要让其他25个儿子都称王,在地方上

  • 巩志是谁?曹操赤壁之战惨败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巩志的故事。巩志,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虚构的一个人物,出场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其真实身份是文官,是在东汉末年荆南武陵太守金旋手下担任从事。巩志的故事在《三国演义》是这样描述:曹操赤壁战败后,刘备派

  • 如果雍正和乾隆在位时间互换的话 清朝的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雍正和乾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雍正做皇子的时候,就是治国之能臣,成为了君王以后,他更是成为了改革明主。可以说整个清朝最圣明的一个皇帝就是雍正皇帝,康熙也比不了。不过很可惜的是,雍正皇帝在位只有13年,反倒是他那个败家儿子乾隆做了足足60年皇帝,还做了3年多的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