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的传位诏书写的谁?雍正有没有篡夺皇位?

康熙的传位诏书写的谁?雍正有没有篡夺皇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795 更新时间:2024/1/16 20:38:08

雍正这皇帝,比起被后人夸了又夸的老爹康熙,和风流绯闻不离身的儿子乾隆来,存在感实在是不怎么高。

世人只知康乾盛世,却不知康熙朝晚年已有衰败之相,如果没有雍正在中间力挽狂澜、改革弊政,这盛世难以维系。没有雍正攒钱,乾隆还想六下江南,到处拈花惹草?美得他。

清末民国时期历史学家孟森曾说“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这话看来夸张却是事实,据说十多年的执政生涯平均他每天只睡4个钟头。雍正真的太忙了,完全是个工作狂,后宫都不常去。

康熙、乾隆很长寿,康熙享年69岁,乾隆享年89岁,雍正却只活到58岁。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一门心思扑在政务上,把身体弄垮了,又为了提神服食丹药,丹药都是有丹毒的,白瞎了长寿基因。

这样一位少见的勤劳皇帝,人们说起他来最大的印象,却是得位不正,各种雍正篡位的版本,可谓是层出不穷。

民间传闻,康熙驾崩前,留下的遗诏是“传位十四子”。

十四子指的是胤禵,雍正唯一的同母弟,同时还是雍正的劲敌。康熙晚年极为喜欢胤禵,封其为大将军王,让他以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准噶尔。这样的人事任命,一度被解读为康熙传位给十四子之前的“镀金”。

康熙去世时胤禵还在西征,未能及时回到京师。而雍正勾结传旨的顾命大臣隆科多,将“十”改成“于”,遗诏就变成了“传位于四子”, 雍正矫旨登基。

但这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满清的正式文件都是满、蒙、汉三语并行,汉字的“十”固然可以加一横改成“于”,满、蒙却不行,压根改不了。矫旨之说,乃是子虚乌有。

况且那时“于”通常写作“於”,怎么改?

当然了,会有这种谣言,倒也不能怪人们想象力太丰富,雍正的登基的确存在一些疑点。

比如,雍正七年时,他宣称有7位皇子和隆科多一起聆听遗诏。但那时在康熙宫中的传教士们,都说只有隆科多一人承诏,而且皇子们有的被圈禁,有的已身死,活着的也不敢站出来反对,等于是缺少重要的目击证人。

还有,雍正的生母德妃乌雅氏表现得也很怪异。

雍正继位后,她竟然说“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吾梦想所期”,大力拆雍正的台,暗中逼着雍正给小儿子胤禵让位,口口声声说雍正抢了胤禵的位子。遭到拒绝后,已升级为皇太后的乌雅氏痛苦郁闷,想为康熙殉葬,以表达对雍正的不满。被宫女们拦住,但当年就病逝了。

不过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解释乌雅氏的行为。

雍正出生时她位份还低,没有权力抚育自己的孩子,雍正被抱给后来谥为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佟佳氏对雍正很慈爱,雍正也和她亲近,和生母反而较为疏远。

生胤禵时,乌雅氏已被封妃,能抚养儿女了,自然和胤禵母子情深。可能在乌雅氏心里,雍正是佟佳氏之子,只有胤禵才是自己的儿子,才会一直为胤禵着想。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偏心的父母也不少。

被自己的母亲厌恶,这对雍正应该是很大的打击吧。更严重的是,这似乎从侧面证明了雍正篡位,因为就连他的生母也是这么说的,民间传得沸沸扬扬。

雍正气得半死,后来专门编著了一本名叫《大义觉迷录》的书,其内容主要是针对他即位以来的种种流言,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等等,一一进行辩解。他还要求朝廷上下、地方官吏人手一册,向百姓讲。

皇帝亲自下场撕,这在中国历史中还是头一份。乾隆大概觉得老爹玩的这一出,实在是太掉价了,顺带着还会影响他这个做儿子的皇位合法性,多疑继位后马上禁止发行和刊印。

说回雍正,他登基的个中真相如何,也许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可以确定的是,中间或许用了一些手段,但雍正不算篡夺皇位,康熙选中的继承人很大概率就是他。

为啥?因为他最合适。

分析一下,康熙想给清朝安排什么样的未来皇帝?急着上位的不能要,这会让康熙感觉到威胁。单凭这一条,大皇子胤禔、二皇子胤礽、八皇子胤禩就得出局,他们都太急切了。

在朝中关系太广、威望太高的也不能要,他还活着呢,儿子们结交朝臣是想干什么?胤禩所代表的八爷党再次出局,大臣们越喜欢胤禩,康熙越讨厌他,才会骂他辛者库贱婢所出,大力压制。

而雍正摸清了康熙的心思,将“不争是争”贯彻到底,摆出不结党、不营私、不争位的姿态,只是兢兢业业地完成康熙交给他的各项任务,树立实干家的形象。也可能他本来就擅长实务。

康熙不是老糊涂,他明白清朝需要什么样的君主。夸夸其谈的不行,只会玩嘴上功夫的不行。

雍正务实、坚定、勤勉,早已被康熙看中,对胤禵的特别宠爱,大约是因为他是雍正的同母弟,想将他培养成雍正的助力。可人心难测,皇权动人。胤禵不服,胤禩也不服,雍正和他们彻底翻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击破敌军十几万人,为什么却撤军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3000打10万,李世民对外发动的战争,李世民和武则天什么关系?

    唐朝贞观十八年,唐太宗李世民调动十万大军,于第二年御驾亲征,发起了对高句丽的战争。在这场战争过程中,唐军多次取得重大的胜利,不仅攻破高句丽十座城池,还击破十几万敌军,斩首多达四万余级。可是这场战争的结果却出人意料,李世民在取得优势的情况下,居然主动撤兵,那么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事情呢?我爱

  • 汉文帝恩将仇报把恩人周勃害死?揭秘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佐断臂的历史故事,汉文帝简介,汉武帝遗诏谣言

    汉文帝名叫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原本被封为代王,他本人既不得父皇的喜爱,母亲也受到刘邦的冷遇,根本没有机会成为皇帝。可是,吕后死后,爆发了诸吕之乱,以太尉周勃为首的大臣们,诛杀了吕后的侄子,将代王刘恒推上了皇帝的宝座。然而,汉文帝即位后,却恩将仇报,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

  •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最后还是没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周亚夫后人,汉景帝怎么平定七国之乱的,七国之乱简介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刘启遭遇了一场皇位危机,他的堂伯父吴王刘濞联合六个刘姓诸侯王,发起了一场规模很大的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就在这紧急关头,西汉涌现出了一位名将,他就是周亚夫,此人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打败了吴楚的几十万叛军,保住了汉景帝的皇位。可是谁能想到,十一年后周亚夫居然会被汉景帝害死!我爱

  • 范文虎:南宋第一常败将军,为何却一生官运亨通?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无败将军,一生没打过败仗的将军,南宋四大将军

    宋元之际,出现了一位非常特殊的将领,他一生屡战屡败,却能官运亨通,而且官职越做越大,居然做到元朝的副丞相,成为南宋降将中官职最高的人!此人名叫范文虎,原来是南宋的禁军将领,一生之中大概只打过一场胜仗,可是这个常败将军,却平步青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主要是因为范文虎人生中有三位“贵人”!这第一位

  • 李承乾已经稳坐太子位,他为什么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承乾的男宠,李世民的第一个太子李承乾,李世民为什么喜欢李承乾

    公元644年,大唐第二个废太子李承乾病逝于黔州,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个打击对李世民来说太大了,废朝一日以示哀悼。此时的李世民想起了高祖李渊,当年自己亲手斩杀了大哥建成和四弟元吉,顺带处死了十个侄子,那时的李世民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此刻他似乎又回忆起高祖求自己不要杀侄子时的眼神,也只有此刻,李世民才能切实

  • 刘荆:古代最作死的藩王,一生作死四次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藩王之乱,刘宗周殉国的故事,郭圣通

    在古代,皇帝的宝座是最稀缺的资源,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个工作岗位只能有一人担任。但是,有野心的人却并不少,为此皇帝除了担惊受怕以外,通常还会以最残酷的手段捍卫地位。莫说起兵造反,就算是流露出意图,甚至只要被怀疑造反,都是灭门的理由。然而,东汉广陵王刘荆四次造反,居然都得到了宽恕。刘荆是汉光武帝刘秀

  • 太平公主死后,她的后代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真实太平公主历史结局,太平公主儿子们的下场,太平公主的下场

    唐太宗驾崩后,贞观之治结束。按照历代王朝的发展规律,唐朝应该由此走向衰落。然而,李隆基的强势崛起,开创了更为绚烂的开元盛世。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中间只隔了70多年,朝廷却是混乱无序,一度还被武周取代。武则天死后,唐朝更是一地鸡毛,各类人物粉墨登场,直到唐睿宗让位给唐玄宗李隆基,才让百姓看到了希望。不

  • 王嗣宗:宋太祖时期的状元,还是个宠妻狂魔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宠妻日常,宠妻如令,为何刘娥一生专宠

    在我们的印象中,状元往往是弱不禁风的书生,满肚子的计谋却手无缚鸡之力。其实,在历史长河中,也有不少书生,意气风发,一手锦绣文章,一手平定天下。宋朝初年,居然还有一位状元是靠打架而得来的,经历颇为传奇。更有意思的是,这样的状元,还是个宠妻狂魔,为了老婆不惜丢官。这位状元叫王嗣宗,他的经历与当时科考的背

  • 北宋第一神箭手:揭秘王舜臣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太极继位之谜,12th王舜臣之弓,沙巴克传奇

    很多时候,历史爱好者谈及北宋,都会为繁华盛世之后的孱弱武功而叹息,也为没有能征善战的武将而遗憾。其实,这是由北宋统治者重文轻武的国策所决定的。当时,不乏热血守边的大好男儿,也不缺勇冠三军的猛将,只不过都被时代所埋没了。本文我爱历史网小编要说的王舜臣,也是如此。提及这个名字,是不是很陌生?不光是现在,

  • 汉文帝刘恒的宠妃慎夫人在历史上有多嚣张?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文帝刘恒最爱的女人,汉文帝刘恒的四个嫡子,历史上的汉文帝喜欢窦漪房吗

    汉文帝虽然比不上父亲刘邦有改朝换代的功劳,也比不上孙子汉武帝开疆拓土的贡献,但他开创了文景之治,休养生息,也成为了后世效仿的明君。然而,汉文帝的感情生活,却相当丰富。除了皇后窦漪房的传奇经历,居然还和邓通有龙阳之好。当然,他还离不开慎夫人。慎夫人能得宠,绝对不是偶然的。此时,窦皇后已经双目失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