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斯为秦国统一天下立下奇功,最后却腰斩,被灭三族

李斯为秦国统一天下立下奇功,最后却腰斩,被灭三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173 更新时间:2024/1/23 19:21:54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斯的 故事,欢迎关注哦。

在谈及秦朝的历史时,李斯是一个无论如何都无法绕开的关键人物,此君帮助秦王嬴政谋划兼并山东六国,实现中国史上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六国既灭,李斯又建议嬴政自称皇帝,并提倡废分封、建郡县,焚诗书、禁私学,统一文字、车轨、钱币、度量衡,北驱匈奴筑长城、南击百越开岭南,为秦帝国的创建和巩固立下奇功。

但令人费解的是,作为秦帝国的头号功臣,李斯最后并未善终,而是落得个被腰斩、灭三族的悲惨命运。那么,李斯究竟因何遭遇如此残酷的对待?综合各种史料来分析,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3点:

01权势过盛

秦始皇为奖赏李斯的功劳,不仅晋升他为丞相,对其言听计从,而且还跟李斯结为儿女亲家,让他的儿子们都迎娶公主,女儿们则全部嫁给皇子。就李斯家族而言,这无疑是莫大的荣宠,也是人臣所能达到的极限。不过,但凡有远见卓识的人都清楚“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的道理,一旦某人或家族权势过盛,迎接他们的往往会是灾难。

原因无他,一旦宰相的权势过大、名望过高,无形中便会对帝王构成致命威胁,就算他没有谋朝篡位的野心,也难以摆脱被猜忌、清除的命运。因此,聪明的臣子从来不追求过高的权势和名望,就算不得已占据高位,也要拼命地表现出庸碌无为的姿态,并时时向帝王表忠心,以此来消除后者的敌意。李斯不明白这个道理,遇害只是早晚的事儿。

02作法自毙

李斯出身法家,推崇以“法术势”来治理天下,认为政府的威权应当尽量扩大而且集中在帝王手里,使他变成人人畏惧的对象,由此才能压制臣下、稳定国家。正是秉持着这种思想,李斯给秦二世提出一套独断专权、酷法治民的治国方法,即用督察与治罪的方式来巩固中央集权,镇压臣民的反抗与违法行为,从而将法家思想推向极端化。

根据正史记载,李斯的建议付诸实施后,“刑者相半於道,而死人日成积於市。杀人众者为忠臣”(见《史记·卷七十二·李斯列传》),到处是一片恐怖气氛。不过,依据“作法自毙”的原则,各种恶法的提出者,往往也会沦为它的受害者,譬如,帮助秦国实现变法富强的商鞅,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至于李斯,也终究难以逃脱这个历史铁律。

03 赵高诬陷

因利益而暂时团结在一起的人或群体,最终也会因为利益纠纷而散伙、火并,这个规律用在李斯和赵高身上很适用。平心而论,李斯内心很瞧不起赵高,不仅因为后者缺少男人必备的“零件”,更因为地位卑贱,跟他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人。不过,出于荣华富贵的考虑,李斯不得不与赵高合谋,通过捏造诏书把秦二世扶上台,但也由此为自己的悲惨结局埋下伏笔。

秦二世既然上台,李斯、赵高各得其宜,似乎不应该产生矛盾。然而,对于政治人物来讲,对权力的追逐是没有终点的,赵高自恃是秦二世的老师,加之有扶立之功,自然对丞相职位充满渴望,李斯由此成为他的“眼中钉”。由此可以想象,赵高为扳倒李斯,必定会极尽诬陷之能事,直到把对方彻底击倒。

赵高为了做丞相,便在秦二世面前搬弄是非,声称李斯故意戏耍皇帝,总是趁着后者沉湎于酒色之际奏事,但在正常朝会时却不发一语。不仅如此,赵高还诬陷李斯跟长子、三川太守李由有私通陈胜叛军的嫌疑,并试图取代嬴氏做秦王。秦二世是个糊涂蛋,在赵高的蛊惑下将李斯打入死牢,后者受刑不过,只能承认各种莫须有的罪名。

李斯最终被腰斩,诛灭三族

受刑当天,被推上断头台的李斯面无血色,闭眼回想起数十年来的如烟往事,不禁悲从中来。缓缓张开双眼后,李斯抱着自己的次子一边哭,一边哀叹道:“要知今日,何必当初。今天我们父子沦落到这种地步,就是想再过一把牵黄犬、出东门捕捉狡兔的瘾,也是办不到了!”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李斯在咸阳街头被腰斩处死,三族也被夷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吴三桂为什么会倒向满清?是李自成给的筹码太低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吴三桂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历史上,李自成低估了满清的实力和入主中原的野心,因此也就想当然的低估了吴三桂对于全局而言的重要性。所以李自成对吴三桂开出的价码也就比不上多尔衮开出的价码优厚。吴三桂当时也低估了李自成的实力,他抱着良禽择木而栖的原则认为李自成的农民军还是

  • 帮助刘邦建立汉朝的韩信,为什么在落难时没有人替他说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秦朝末期,各地的农民起义不断,那时的刘邦只是一个小官吏,到了真正天下大乱的时候,他再也坐不住,就选择起义。他经历过各种战乱之后,最终建立了汉朝,而他能够建立汉朝,并不是凭借着自己的才能,那是因为他知人善用,拥有很多人才,这些人才包括萧何,张良,韩信等人。他们在汉朝建立之后,功臣的灾难就来临了。观察过

  • 北宋最善良的武将,潘美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每一个朝代建立之初,都必须要经过长达数年甚至几十年的激烈战争。频繁的战争,让黎民百姓饱受流离之苦,但另一方面,却成为英雄豪杰大展雄才的舞台。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过程中,同样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统一战争,其中也涌现出很多辉耀千古的的名将。不过由于年代久远,他们之中的很多人的形象,却与本来面目渐行渐远。宋

  • 揭秘:古代很多帝王为何偏偏喜欢提拔重用贪官?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有一句名言:“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则天下太平”。岳飞的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他光风霁月的胸襟和高风亮节的情怀,千百年来一直被世人传诵。遗憾的是,岳飞的这句话,有着颇为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真实历史中,历朝历代的贪官依旧多如过江之鲫。贪官利用自己身居高位和手中大权,不择手段追求金钱利益,甚至不惜践踏

  • 雍正十三年不出皇宫一步,是因为太勤政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和乾隆,是清朝历史上最为杰出的两个帝王。他们在位期间,清朝一步步登上全盛时期,国力强盛,万民乐业,无论治理国家还是对外战争,康熙与乾隆都颇多建树,功业煌煌,堪称古代历史上的两座高峰,即使与古代的圣主明君相比,也并不逊色多少。然而,夹在康熙与乾隆中间的雍正皇帝,相比之下就要黯淡许多。康熙与乾隆就好

  • 历史上的华阳夫人是什么人?她的权力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华阳夫人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最近《大秦赋》火了,剧中各种熟悉的历史人物,就那么活生生的站在我们面前,不由得心中激动不已,尤其是段奕宏饰演的吕不韦,真是把商人的那种算计劲儿发挥到了极致。不过这部剧到了最后,剧情上似乎有点拖沓和狗血,尤其是嬴政非拉着吕

  • 樊哙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如何?为什么项羽都不敢轻视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樊哙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西楚霸王项羽,我们都知道,是历史上一个厉害的人物,他的厉害就在于他的气势,那种霸王一样的气势,任谁看见了都要胆怯几分。然而有一个人,却连项羽也对他大加赞赏,这个人就是跟随刘邦的樊哙。樊哙这个人,原本是一个屠夫,然而在鸿门宴上见了项羽,

  • 雍正逼死亲娘乌雅氏?历史上乌雅氏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雍正时期的太后是他亲娘吗,雍正的太后是亲娘吗,康熙德妃乌雅氏

    清朝十二帝中,雍正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话题人物。在他登基前后与在位期间,清朝发生了太多不同寻常而又扑朔迷离的重大事件。无论是雍正充满个性的奏折批文“朕就是这样的汉子”,还是他突然变脸诛杀宠臣年羹尧与隆科多,无不闪烁着特立独行的风格与一种神秘色彩,使得围绕他的野史逸闻多如牛毛,真假难辨。其中,雍正与亲

  • 汉献帝没遇到好大臣,可他后宫的妃子都是好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被皇上训斥没心肝的东西,王妃被贬为下人,华妃死后皇上不爱甄嬛了

    汉献帝刘协,字伯和,汉灵帝刘宏之子,汉少帝刘辩之弟,也是东汉王朝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公元189年登基,220年退位,在位三十一年。在东汉王朝皇帝中,汉献帝的在位时间排名第二,仅次于开国皇帝刘秀,刘秀在位三十三年。然而,汉献帝在位的三十多年时间里,东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天下分崩,军阀混战,群雄割据,汉

  • 战国时期魏国猛将吴起,为何会投奔楚国?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吴起为什么从魏国走了,魏国后来是不是比楚国强大,魏国的谁灭了吴国

    魏国猛将吴起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吴起是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的名将,在历史上和孙武并称孙吴,是兵家两位集大成者之一;战国初期魏文侯之所以能傲视群雄成就霸业,吴起功不可没,正是在吴起的连番打击之下,秦国丧失了整个河西之地,战略空间急剧缩小,被压迫在洛水以西动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