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好皇帝是怎样炼成的 来看看汉文帝怎样当皇帝

好皇帝是怎样炼成的 来看看汉文帝怎样当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126 更新时间:2024/2/6 13:05:43

汉朝建立后,从皇帝到君臣,时时不忘秦朝亡国的教训,与民休息,无为而治。这无为最终是为了有为,是为了延续汉室的江山。不过,统治者有这样一番心思,老百姓还是因此得了不少好处。

汉朝这番策略,最终赢得了太平盛世——文景之治。史书上说,文景时期采取的是黄老之术,黄即黄帝,老即老子,是一种以德化民,使民自化的统治术。这里的德却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是无为而无不为。实在来说,这种境界和儒家的“仁政”有异曲同工之妙,却比之更高一个档次。后世很多皇帝,采儒家学说,号称“以仁为本”,很多时候宣传是一套,做起来又是一套,说得天花乱坠,自己却锦衣玉食,后宫三千,穷奢极欲。

网络配图

汉文帝却不是这样,他的爱民决不是表面功夫。《汉书·文帝纪》里面录了很多文帝时的诏书,今天读来,仍不免感叹,文帝实为忠厚长者。

有一条诏书这样写道:“方春和时,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乐,而吾百姓鳏、寡、孤、独、穷困之人或阽于死亡,而莫之省忧。为悯父母将何如?其议所以振贷之。”春暖花开,万物复生,后世的许多君主这时想到的不是出巡,就是游猎,要么就是躲在后宫里和嫔妃美人厮混,忠厚的文帝,这时想到的却是百姓中的鳏寡孤独之人。想到自然界一片欣欣向荣,他们却无以为乐,于是下诏慰问。

文帝二年“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诏曰:‘朕闻之,天生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灾以戒不治。乃十一月晦,日有食之,適见于天,灾孰大焉!朕获保宗庙,以微眇之身托于士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乱,在予一人,唯二三执政犹吾股肱也。朕下不能治育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其不德大矣。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丐以告朕。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敕以职任,务省徭费以便民。”中国的皇帝是天子,居于万民至上。不过,号称天子也有好处,皇帝之上,还有苍天存在。皇帝若是德行不够,或是做了什么错事,苍天就会降下灾异加以警告。如此一来,皇帝虽尊崇无比,却不敢太过无法无天。文帝说:“天下治乱,在予一人。”这是很负责的态度。既然天下是我家的,治还是乱,那就得我负责。现在发生了日食,说明我的德还不足。德不足,那就继续修德,务要对得起苍天,对得起黎民。所以,文帝下诏让臣下上谏约束自己的过失,并减徭费以惠民。

网络配图

文帝十一年三月,诏曰:“道民之路,在于务本。朕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而野不加辟。岁一不登,民有饥色,是从事焉尚寡,而吏未加务也。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且吾农民甚苦,而吏莫之省,将何以劝焉?其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这个诏书依然写得甚是谦恭,毫无怨言。老百姓过得不好,那是我皇帝做得不够,丝毫没有把过错推到老百姓自己头上,更没说老百姓是懒惰的刁民。只说农民活得太苦,当官的不懂得体察民情。于是,减税安民。

观《汉书·文帝纪》,类似的诏书比比皆是。这些诏书大都写得很实在,很诚恳,没有一点官样文章的虚伪。当然,我们也可以龌龊地设想,文帝这些诏书是在收买民心,实际可能并不是这么回事。不过,收买民心,能做到这个份上,即或放在当今,也是老百姓欢迎的。

网络配图

“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身衣弋绨,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数百,几致刑措。”当了几十年皇帝,宫殿、用度不增,这对一个皇帝来讲,实在太难能可贵。彼时,是家天下的时代,天下是一家之产。文帝这个家长却不搞特殊化,体谅民情,节俭开支,藏富于民,继位的景帝受他影响,继续此政策,最终取得了彪炳史册的“文景之治”。《汉书》作者班固,在《文帝纪》结尾由衷地赞叹:“呜呼,仁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嘉靖皇帝老师张居正纵欲过度死 死后被撤销谥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靖康之变宋徽宗和宋钦宗回来了吗,明朝大臣谥号排名,溥仪第二次退位诏书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曾说:“明代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评价如此之高可见不是一般的人物,不仅是两位皇帝的老师,在嘉靖皇帝年幼的是很,还辅助朝政,可见朝廷的信任及地位。但是对与张居正的死亡,众说纷纭但野史却说张居正死于纵欲过度……要知道,明朝(1368-1644)长达276年,能人辈出,名臣、首辅多达160

  • 他弑兄篡位 结果只在卫国做了半年的国君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炀帝弑兄,雍正弑兄屠弟,篡位什么意思

    整个周朝历史上,卫国是生存时间最长的诸侯国之一,从周初立国到战国亡国,总共经历了35代国君,938年的时间。据《左传·隐公三年》和《史记·卫世家》记载,卫庄公是卫国第12代君主,姓姬,名扬,在位二十三年,既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35年在位。卫庄公的小妾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深得卫庄公溺爱的州吁。仗

  • 李鸿章外交手段 为何对内说假话对外说实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俾斯麦和李鸿章的谈话,弱国无外交是谁说的李鸿章,说假话比说真话好

    大家对李鸿章的评价有褒有贬,有人说他是卖国贼,有人说在当时的国家实力下这是李鸿章唯一能做的事情。纷纷扰扰的历史说都说不清,因此对于李鸿章的评价kk历史网的小编尽量的做到客观中肯。一、 对内,李鸿章向慈禧光绪抱怨:战败主因乃器械悬殊,非战阵不力晚清学者严复,曾赴伦敦皇家海军学院求学,归国后长期服务于北

  • 爱江山更爱美人 她是曹操深爱却不敢染指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下载爱江山更爱美人,为你深爱成瘾,爱江山还是更爱美人

    有一个知心爱人,乃是人生一大幸事,而曹操却将自己的知心爱人推出门外、让给别人,而且是绝艳一时的三国美女,这究竟是为何呢?蔡文姬,名琰,子明姬,后因避司马昭的名讳,改名文姬。蔡文姬一生三嫁,命运坎坷,这也许就是历史上才女共同的命运使然。网络配图蔡文姬天生丽质,聪慧过人,追求自由的理想境界;心比天高,但

  • 这个女人奠定了西汉王朝最鼎盛时期的发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汉朝厉害的女人,西汉女性地位

    从公元前207年到公元25年 。在汉朝中西汉是强盛时期,从文景之治到汉武帝的一代雄主,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期。汉武帝则进一步加强了皇权,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引导人们读儒家著作,逐步统一了思想,达到忠君以巩固皇权的目的。在领土上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

  • 揭秘萧皇后:隋朝萧皇后一生伴六位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隋朝开国君主是谁,萧皇后嫁了哪几个皇帝,萧怡妃和李世民的关系

    隋朝萧皇后到底何许人也?是如此的风流还是后天环境的逼迫?在历史上倾国的佳人不计其数,历史上风流一时、迷君倾国的女子也是很多,然而能象萧皇后那样经历了几多个皇后也是令人醉了。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隋朝萧皇后的历史故事。l萧皇后天生就是一个人间尤物,她出生时,当时著名的占卜奇人袁天纲曾为她的相貌而惊奇不

  • 钻粪坑当和尚 揭秘一个备胎皇帝的自我修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出家的皇帝是哪位,乌巢禅师陆压道人,顺治皇帝为什么出家

    北宋文豪苏东坡途经浙江安国寺,留下一首诗:“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岂为龙颜更分别,只应天眼识天人。”此诗讲述苏轼前朝唐朝宣宗遁入空门的故事,遁入空门后,当时名李忱的宣宗拥有极深的悟性,“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寺里主持认清李忱的前程,因为修习佛法拥有“天眼”。网络配图李忱的父亲是

  • 秦桧为了让孙子考上状元 用了个很卑鄙的招数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桧为什么要下跪,为什么要打秦桧跪像,秦桧子孙考上状元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的科举考试,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参加了,秦桧当然知道自己孙子的能力,为了让秦埙能中状元,可以说费尽了心机。秦桧预先得知主考官为汤思退,可是直接去找他怕落下把柄,不找吧自己孙子又没那个实力,于是他想出一条妙计,派人把汤思退请到家中。网络配图汤恩退听说秦桧请他,又惊又喜,赶紧

  • 康熙帝一生中最赏识的大臣 竟不是纳兰明珠!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为什么容妃成为康熙心里的刺,纳兰明珠是康熙什么人,康熙王朝中明珠的下场

    我们一提到康熙的重臣,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纳兰明珠,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纳兰明珠在朝为官40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虽然他有“小鳌拜”之称,但是他为大清国做出的贡献是不容置喙的,更是值得肯定的!纳兰一族都是满人,也属富贵之家,纳兰明珠在康熙帝时被重用,虽然康熙帝不是很喜欢他,但认为他这个人懂得左

  • 帝王故事:汉武帝晚年的一场巫蛊风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武帝巫蛊之祸历史简介,汉朝巫蛊案,汉武帝是第几代皇帝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汉武帝的宠臣江充与太子刘据素来不和,遂趁机陷害太子,并与案道侯韩说、宦官苏文等四人诬陷太子,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起兵反抗不果,相继自杀。壶关三老和田千秋等人上书讼太子冤,终于清醒过来的武帝于是夷江充三族,烧死苏文。又修建“思子宫”,于太子被害处作“归来望思之台”,以志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