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不穿新衣服不接受赏赐,明朝文官张昶是个怎样的人?

不穿新衣服不接受赏赐,明朝文官张昶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583 更新时间:2023/12/11 2:55:45

在明朝初年的时候,曾经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廉政模范”故事。说的是当时有个叫张昶的官员,身居高位,担任参知政事的职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所谓参知政事,就是指协助宰相打理政务的官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可以被称作副宰相,绝对算是地位最高的文官之一了。而这个名叫张昶的高级官员,深受朱元璋信赖。明朝开国之初,很多国家制度的草创,都是出自此人之手。

但这位深受朱元璋信赖的高级文官,却有一个怪癖:从来都不穿新衣服。衣服破了就补了再补,反正就是不穿新的,而每次朱元璋赏赐他金银财宝的时候,张昶也是坚持拒绝,从来都不接受。

要是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一个大大的清官啊!200来年之后的海瑞海老爷,大概也就不过如此了。而当时身为皇帝的朱元璋,显然也是这么看的,甚至曾当众说‘张昶为清官之首’。从此之后,更加信任和倚重他了。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就在朱元璋对张昶进一步考察他的时候,身边的谋士刘伯温,却提出了反对意见,而且直接向朱元璋说张昶这个人极度危险,要杀掉张昶。

最终,朱元璋在深思熟虑之后,采纳了刘伯温的建议,直接处死了张昶这个“清官之首”。

刘伯温到底为什么要提出这种谏言,非要朱元璋杀掉张昶呢?难道是刘伯温嫉妒张昶的才能,所以阴谋陷害张昶?

当然不是的。实际上,张昶这个“清官之首”的死,其实完全是自己自食其果。

说起张昶这个人,一生经历也是无比传奇。

张昶是宛平人,曾在元朝一路做到户部尚书的高位。元朝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对于其他民族本就有些敌视。在元朝,汉人想要做官都远比其他朝代更难,更不要说户部尚书这种位置了。从这里也看得出来,张昶这个人,能力确实是很强的。

后来,随着元朝末年天下越来越乱,元廷对江南已经彻底失控。整个江南,都落入元末起义军的手里。当时元朝高层内部,也在争斗,根本无暇分出太多精力,去平定江南的叛乱。

这个时候,元顺帝就想到了派一些大臣,去江南游说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等起义军首领,希望能够招降他们。而当时元顺帝派出的这些大臣当中,就有张昶。

身为元朝户部尚书的张昶,当时先是去了张士诚那边,结果老张根本没搭理他。要不是顾忌两军交锋不斩来使的老规矩,估计老张就直接一刀砍下来了。

后来张昶又去游说当时是吴王的朱元璋。老朱倒是接待了他,不过也是出于礼貌,肯定没想过向接受元朝的招安就是了。但就是这次会面,张昶给老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饱读诗书的张昶,又曾在元廷做到了户部尚书这种高位,能力和见识,都不是朱元璋当时麾下的那些文官能比的。所以,老朱当下就起了爱才之心,直接扣住了张昶,让张昶帮他处理地盘内的日常政务。

张昶大概也没想到,自己一个使臣,竟然也会享受一把被强抢的待遇。不过这时候的张昶,除了听话之外,显然再没有其他选择了。说到底,他还是一个文官。面对兵多将广的老朱,他除了乖乖认命之外,也没别的选择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昶被朱元璋予以重用,直接进入最高决策团,帮朱元璋制定各种制度。当时张昶的顶头上司,就是后来开国六公爵之一的李善长,以及后来权倾朝野的胡惟庸。

在朱元璋手下,张昶倒也尽心竭力,全力为朱元璋进行谋划,帮朱元璋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明朝的《大明律》,很大一部分就是出自张昶之手。

在帮朱元璋制定法律的时候,张昶曾提出要实行严刑峻法。张昶的理由十分充足,因为当时天下还不安定,北方更是还在元廷的掌握当中。乱世用重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倒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后来朱元璋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他的建议。

能力强,为官清廉,又为朱元璋竭尽全力地谋划。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张昶都是古代君王最梦寐以求的那种下属。这样的张昶,得到朱元璋的信赖,似乎也就显得理所应当了。

但是,除此之外,张昶其实还有另一面。也正是因为这一面,老朱才对他动了杀心。

其实张昶并不是真心认朱元璋为主。相反,哪怕如今已经是朱元璋手底下的高级文官,张昶依然始终认为,自己是元朝的官员!倒是颇有些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意思了。

所以,张昶为朱元璋所做的那些谋划,明面上是在给朱元璋效力,但实际上却是在暗地里坑朱元璋。

比如倡导所谓的严刑峻法,其实是希望朱元璋失去民心。比如暗地里让人给朱元璋上书歌功颂德,其实是希望老朱贪图享乐,不要再去想着统一天下。

对此,朱元璋也不是傻子,其实都看在眼里,就算没有刘伯温站出来讲话,张昶恐怕也很难活下去了。

老朱曾对刘伯温明言,说张昶其实很像是赵高。这个时候的老朱,显然已经是起了杀心。再加上后来,朱元璋从张昶家里搜出了张昶暗中写给元廷的书信,这一下算是有了明证,张昶自然就再也活不了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汉军损失7万精锐的一战,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一战损失最严重的是法国,日本侵华战争失败的原因,一战俄国损失

    公元前90年,当时已经67岁的汉武帝,授命以李广利为帅率领7万精锐汉军,由五原郡出发再次征讨匈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从公元前133年的马邑之战开始,这场旷日持久的汉匈战争,已经持续了整整43年!汉朝方面虽然已经国力严重透支,但是匈奴方面,则更是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李广利所

  • 汉和帝刘肇是什么出身?一生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和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出身不好怎样过好一生,在中国出身决定一生,汉武帝为什么比刘邦出名

    汉和帝刘肇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肇是汉章帝的第四个儿子,也是东汉的第四位皇帝,自幼聪慧,能力超群,史称汉和帝。刘肇出身虽好,可是他的一生却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和坎坷,年纪轻轻就命丧黄泉,成了中国历史上短命皇帝中的一员。刘肇得以登上皇位虽然是当时宫廷中政治博弈的结

  • 大将军何进是怎么对付宦官的?最终导致东汉战乱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为什么杀不了宦官,何进被宦官杀死,何进为什么不能杀宦官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何进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我们都知道汉灵帝有两个儿子,第一个儿子是他死了以后继承位子那个,然后第二个儿子就是汉献帝刘协。但是呢,汉灵帝这个人比较看得起的是刘协,而不是他那个正牌皇后生的那个孩子,并且他也明白自己的皇后的弟弟是掌管天下大军的大将军,手里

  • 张皇后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明代第一位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最伟大的太后,明朝有几位太皇太后,明朝张太后

    你们知道张皇后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张皇后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原配妻子,指挥使张麒之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张氏被封为燕王世子妃;永乐二年(1404年),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张氏被封为皇太子妃。迈上晋升道路后,太子妃张氏没有得意忘形,她对眼前的紧迫局势看得十分清楚——永乐

  • 朱瞻基废掉原配皇后胡氏的真实原因是什么?跟孙氏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瞻基为什么讨厌胡善祥,历史上朱瞻基的皇后是谁,朱瞻基胡皇后

    朱瞻基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明宣宗朱瞻基废原配胡后,而改立孙氏,关键点就是胡后没有生儿子,而孙氏弄出一个儿子。为何说“孙氏弄出了一个儿子”?孙氏并没有生育,但她让宫女上床,替换了自己怀孕,然后假怀孕,称自己为朱瞻基诞下了皇长子,即那位在土木堡之变沦为瓦剌俘虏的主—

  • 民间关于薛仁贵的传说有哪些?薛仁贵真正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薛仁贵是真实历史吗,民间传说故事诡异,薛仁贵死后是什么神

    薛仁贵的故事我们都是众所周知津津乐道的,无论是以前的评书还是现在的电视剧,都把这位唐初名将说的神乎其神,唐太宗李世民的白袍小将“应梦贤臣”,手持方天画戟力大无穷,李世民征辽东时的虎将,又数次救得李世民性命,留下来“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等典故,可以说是在民间流传甚广的一位名将。

  • 郭威明明有自己的儿子 郭威为什么会传位给义子柴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郭威姚策,郭威之子,赵匡胤为什么不传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郭威传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郭威建立的后周,是中国历史上五代的最后一个大朝代,然而,后周太祖郭威建立的后周为何继承者不姓周,而是姓柴呢?后周太祖郭威,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而后周的第二位皇帝,后周世宗柴荣也是一个赫赫有名的皇帝,而且似乎没

  • 李宸妃是什么身份?一个尼姑改变的历史,生下明君宋仁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上的李宸妃,开封府李太后结局,李承乾和李丽质谁大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宸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李宸妃是相当传奇的人物。民间流传的“狸猫换太子”中的李妃的原型就是李宸妃,她是杭州人,她算是一个命苦、又命贵的女人,他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她从小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天有不测风云,李宸妃的父亲因故去世,随后李宸妃的母亲也随着去世,

  • 为何北齐皇帝高湛这么年轻,就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高湛喜欢谁,北齐高湛真实历史,高湛和高纬的关系

    北齐,一个神奇的朝代,这个朝代的皇帝个个是青年帅哥,可能是基因的问题吧,其中最美的美男子兰陵王曾经迷倒了无数人,但是也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皇帝都是英年早逝。三十五岁似乎是一个坎,所有皇帝都没有超过这个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但是有一个皇帝高湛,年纪轻轻就当了太上

  • 蔡邕的政治生涯是怎样的?他死的有多令人惋惜?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蔡邕,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他,但是说到蔡文姬,认识她的人应该很多,而蔡邕就是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字伯喈,别称蔡中郎,陈留郡圉县人。他是个文学家也是个书法家,在东汉末期的文坛中,他可是算是少数几个真正的大文豪之一了,也是一代宗师。蔡邕的仕途之路颇为坎坷,早年并不想入仕,建宁三年时,被征召任命为司徒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