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皇上的鹦鹉 和珅的走狗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皇上的鹦鹉 和珅的走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080 更新时间:2023/12/11 14:15:05

纪昀(1724-1805),字晓岚。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出生在读书世家,代代都是读书人。有据可考,自纪晓岚上推七世,都是读书人。高祖:纪坤, 屡试不第。曾祖父纪钰, 十七岁补博士弟子员,后入太学。祖父纪天申, 监生,做过县丞。父亲纪容舒, 康熙五十二年恩科举人,历任户部、刑部属官。至纪容舒, 纪氏家道衰而复兴,更加重视读书,遗训尚有“贫莫断书香”一语。

纪晓岚儿时,居景城东三里之崔尔庄。四岁开始蒙读书,十一岁随父入京,二十一岁中秀才,二十四岁,为解元。三十一岁考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任编修,办理院事。外放福建学政一年,即迁侍读、侍讲,晋升为右庶子,掌太子府事。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授贵州都匀知府,未及赴任,即以四品服留任,擢为侍读学士。

网络配图

一生最主要的成绩就是编纂《四库全书》,当然鉴于清朝文字狱盛行,《四库全书》也肯定是阉割版的。71岁之后私生活堕落:71岁之前,只有马氏一位妻子没有妾。71岁之后,马氏已死,陆续纳了六房小妾。

史书记载:一次纪晓岚为好友向皇帝求情,内容涉及国家大事,乾隆勃然大怒,当即骂道:“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

纪晓岚是乾隆皇帝的陪读(侍读学士)。他仗着皇帝对自己才学的赏识,以为可以“参政议政”,屡次就国家大事向乾隆进谏,终遭乾隆一顿臭骂。一席话骂得“铁齿铜牙”幡然猛醒。皇帝并没有把他当成独当一面的重臣,而只是把他当作给皇帝解闷的戏子一样。从此,他找到了自己位置,知道了明什么“哲”才能保身--像鹦鹉那样去生存。

鹦鹉的生存哲学,核心内容只有一句话:主人养我为学舌。在皇帝眼里,所谓的不倒翁与皇家戏台前的戏子没什么本质的不同。主要功能是为皇帝提供精神上的服务、让皇帝开心,而不是帮皇帝“辅政”。无法“当家理政”、“参政议政”的文人,便逐渐如纪晓岚一样,接受皇帝对自己的定位,把聪明才智用于拍马上,将“兼济天下”的理想转化为确保自个儿富贵荣华的实践上。这样一来,富有才气、富有创意、富有“生机”的拍马便成为中国官场的一大特色,一大“亮点”。

乾隆皇帝50岁生日时,纪晓岚趁机奉上一联:“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后,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这样的贺联确实“震古烁今”,足见纪晓岚的拍马手段已臻化境,神出鬼没。

网络配图

关于纪晓岚的“不倒翁”生涯的作为,据史书记载,只有四库全书的编辑工作可圈可点,再者就是在对对联上比别人快一点。纪在政治上毫无作为,仅是偶尔陪乾隆聊天解闷的一个“票友”式的角色。然而,就是这样的“票友”加“鹦鹉”角色,使纪免于淘汰,一直维系到81岁寿终正寝。

在纪晓岚的“事迹”中,只留下了与乾隆皇帝插科打诨的“对联佳话”,竟无一篇政治上的策议与行动。对于巨贪和 ,他不仅不敢弹劾,反而极尽巴结之能事,这恐怕才是纪晓岚历三朝而不倒的秘诀。

和珅的真实关系。电视剧中铁齿铜牙的纪晓岚总是在为民分忧,为皇上排难,并且和大贪官和珅还是死对头。事实上,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交。和珅位高权重,深受皇帝宠幸。曾充四库馆、国史馆正总裁。累封至一等公。精明敏捷,办事干练,善体高宗之意,倚为腹心,晚年尤甚,政令传宣多由其手书口传。这段话什么意思,就是说纪晓岚曾经编纂四库全书,而和珅则是四库馆也就是纪晓岚的顶头上司。乾隆朝后期,纪晓岚根本不敢也从没正面跟和珅叫过板,事实上一直到乾隆皇帝驾崩,嘉庆帝继位要杀和绅的时候,纪晓岚都没有上书弹劾过和绅。

网络配图

不仅没有叫过板,两个人还是忘年交,甚至纪晓岚还经常为和珅做事。爱新觉罗舒坤《批本<随园诗话>》里说“晓岚少年纨绔,无恶不作,尝考四等,为乃父所逐出。中年狡猾,为和绅文字走狗”。《清人逸事》也有纪晓岚为和珅文字走狗的类似记载。舒坤说纪晓岚“心地不纯”,“假道学”,“真小人”等等可见真实的纪晓岚后来并不是刚正不阿,而是经常为和珅的文章润色。和珅每写一部书,都有这位纪大才子为之捉到,堪称和珅名副其实的的枪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哪三件事一直搅得秦始皇心神不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发生的三件大事,秦始皇死前三大怪事,秦始皇时期干了哪些事

    秦始皇统一六国,年纪轻轻就有如此之成绩,可见其雄才大略。在很多人看来,是历史选择了秦始皇,毕竟他的先辈已经为他打下统一六国的基础。秦始皇统一六国所向披靡,尽管权利很大,但是还是有秦始皇不能抗拒的力量使他害怕。据说,这三件事让秦始皇感到恐惧,那么这三件事到底是什么事?第一件事是;荧惑守心;天象。中国历

  • 他想来个三宫六院 结果有人和他说:你想多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宫六院回复才有链接,三宫六院是哪三宫六院,三宫六院

    隋文帝杨坚是个胸怀大志野心勃勃的男人,历史也给了他机会,于是巧妙利用刘昉和老同学郑译的不轨之心,从人家孤儿寡母手里接掌了北周的兵权,借机取而代之,建立隋朝。咱们百姓眼里,做了皇帝,乃无法无天之人,生杀予夺,呼风唤雨,只有天下人怕他的份,天下绝无他怕的人。更何况,隋文帝杨坚还是个开国皇帝呢。偏偏,就有

  • 揭秘:一傻36年的人 却成了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为什么善良会被说成傻,活了千万亿年的人玉帝,能称得上千古一帝的有几位皇帝

    在中国古代皇帝中,再没有比唐宣宗更富有传奇色彩的了。他的经历,可以说几乎秒杀一切电视连续剧的胡编乱造。其励志与坚韧,更实在是我们当今青年人努力学习的好榜样。唐宣宗为什么传奇?因为他在当天子前的36年里,一直被人认为是傻子。但当了天子以后,却一下变得睿智气魄,雷厉风行,创造了晚唐历史上著名的“小贞观

  • 流氓外交:宋太祖派文盲吓走南唐辩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慧辩才菩萨,辩才的意思,宋太祖历史简介

    南唐是五代时期南方的一个割据政权,国主李璟和后主李煜,都是有名的文学家,为中国词学的发展,做出了非同寻常的贡献。例如李璟的“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网络配图可见南唐

  • 贪官养成记:他是开国功臣 为保命却不得不贪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能成功“黄袍加身”,离不开身后将士的功劳。但要说到其中功劳最为突出的,那就是后来得到“论翊戴功”的开国功臣们。宋朝《国史》中记载的翊戴功臣主要有:原后周的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殿前都虞候王审琦、虎捷右厢都虞候张光翰、龙捷右厢部指

  • 五阿哥其实很呆萌?告诉你历史上真实的永琪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晴格格的原型,五阿哥永琪真实死因,五阿哥永琪墓发掘记

    清朝从康熙皇帝开始,皇子们就要排辈起名了。按要求,名字第一个字为辈分,第二个字还要统一偏旁,四爷雍正皇帝是“胤”字辈分,二个字是用“示”旁。乾隆之后是“永绵奕载”这四字排辈,道光皇帝钦定了“溥、毓、恒、启”四字的辈分。咸丰皇帝又钦定了“焘、屹、增、棋”这四个字。网络配图乾隆皇子,永字辈最为观众熟悉的

  • 汉武帝哥哥中山靖王刘胜墓葬中有哪些陪葬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汉武帝恨窦太后吗,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刘胜是汉武帝刘彻同父异母的哥哥,是汉武帝年间的一位诸侯王。刘胜去世后,追封他的谥号为“中山靖王”。刘胜十一岁的时候成为了中山王,在位时间为四十三年,享年五十三岁。刘胜的父亲为汉景帝刘启,母亲为贾夫人,除此之外,刘胜还有一哥哥,名为刘彭祖。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刘胜的评价,《汉书》有过相关记载:“胜为人乐

  • 这个皇帝居然暴饮暴食!三十一岁就暴病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暴食一天胖了三斤怎么办,暴饮暴食三天胖了四斤,绝食死去的中年人

    公元547年,高欢死在晋阳。公元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登基,就是北齐的文宣皇帝。最初高洋非常勤勉,处理朝政十分用心。几年之后,他的性格越来越暴躁,开始酗酒。醉酒之后的高洋无恶不作,形同禽兽,最喜欢做的有两件事,一是杀人,二是残害妇人。网络配图有一次高洋醉酒,走进北宫,看见皇太后正坐在一只小榻上休息

  • 千古明君汉武帝为何接连杀死五位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武帝是明君吗,汉武帝算是明君吗,汉王为什么求死

    卷入“巫蛊之祸”的公孙贺公元前91年初春,奉汉武帝诏敕,大汉丞相公孙贺被捕入狱。在狱中,有司穷治其罪,他和儿子公孙敬声受尽了凌辱和拷打,最后,父子双双死于狱中。汉武帝犹恨意难消,下旨将公孙贺灭族——这不是汉武帝杀的第一个丞相,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随着皇帝春秋渐高,性情也越来越乖戾和残暴,位居群臣之首

  • 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 竟是为一寡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寡妇,秦始皇真的找过长生不老药吗,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的地方

    长生不老药在任何时候都是人们一直寻找的东西,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曾经拼尽财力只为了寻找长生不老药,直到临死的那一刻都没有停止寻找。 人们都以为秦始皇根本就不想死,但却不知,秦始皇寻求不老药其实是为了一位寡妇,她是…网络配图人们都以为秦始皇根本就不想死,但却不知,秦始皇寻求不老药其实是为了一位寡妇,她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