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面对日本的羞辱 却为何不敢出兵?

朱元璋面对日本的羞辱 却为何不敢出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794 更新时间:2024/1/10 17:32:00

朱元璋即位之初就派使臣下国书到日本,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希望他们来朝贡,二是责令他们解决扰明倭寇问题。结果,国书送达后,日本不仅没来朝贡,反而砍了使者的脑袋。泱泱天朝大国被小小岛国羞辱,朱元璋恼羞成怒,扬言出兵,要征服日本。

面对日本的羞辱,朱元璋又是怎样做的

针对朱元璋的开战威胁,日本摄政怀良亲王针锋相对,写了一封回信。这封信不卑不亢,绵里藏针,表面上给了“天朝”面子,实际却暗藏“奉陪到底”的强硬。

小小日本,为敢杀大明使臣?这首先与两场历史巨变有关。其一,南灭亡;其二,日本抗元。

网络配图

日本的“中华情结”深厚

南宋灭亡前,中国是日本的榜样。南宋灭亡的时候,日本举国茹素,进行哀悼。可见,日本的“中华情结”何其深厚。

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忽必烈因日本不来朝贡,造大船7000艘,两伐日本,结果船队均被台风摧毁。通过抗元,日本大大提高了战胜中国的信心,对中国也不再崇拜。

虽然百年后汉人复国成功,但继起的明王朝在日本人的眼里,已经失去了正统地位。中国自南宋以后就不再是他们崇尚的正源华夏明了。

朱元璋鄙视日本由来已久,在他眼里,日本就是个“国王无道民为贼”的小丑。但日本却认为自己比明王朝更有资格继承中华大统。

大明与日本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然而,面对朱元璋的步步紧逼,日本当政者还是寸步不让。他们除了上述两个原因,还有什么更撑得住的理由呢?

追寻历史的深处,我们发现:日本当政者的“战略”眼光原因,甚至占据日本对抗中国底气的更大比重。0

网络配图

大明与日本剑拔弩张

怀良亲王认为,中国作为一支大陆力量,对外张力极其有限,从未有征服海上岛国的记录,何谈海战胜利经验?所以,这个执掌日本大半江山的王者,虽承认本国实力还没有强到能战胜中国的程度,但料定大明皇帝不敢做蒙古远征军都做不到的事,朱元璋的战争威胁不过是说大话而已,所以自己也来个以牙还牙,放出“大话”—放马过来,俺不怕你!

朱元璋始终不敢轻举妄动

果如日本所料,尽管日本一再不敬,朱元璋仍然只是大话压人,始终不敢轻举妄动。不知他是忌惮日本“神风”,害怕重蹈蒙古之辙,还是韬光养晦,总之后来没和日本一般见识。

网络配图

再后来,朱元璋在留给接班人的丹书铁券中,明确规定日本为“不征之国”。原来,他从日本的应战书中找回了面子—既然日本称我为“天朝”,自称为“臣”,朕也就宽怀大度,不再追究日本杀使者的事情了。

朱元璋此举看似大度,实则无奈—我不打你了,你也别惹我。大明时期,中日力量虽不对等—大明国力明显高出小打小闹的日本几筹,但从两国对抗的气势上看已呈均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他是南朝最凶残的皇帝 曾命手下把孕妇破肚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南北朝时期的混乱历史,给了人们很多可读的故事。在南朝齐国第六位皇帝叫萧宝卷,这个皇帝绝对是个极品,也是一个荒淫无道的皇帝,这个皇帝就是萧宝卷。萧宝卷出生于公元483年,死于公元501年,仅仅活了19岁,做皇帝四年,在这有限的四年里,他做了无限的坏事,从一开始做皇帝就没有做过好事,这也实在是个极品,所

  • 揭秘历史上真正的张飞:其实是个美男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张飞,长得面如美玉,风流倜傥,擅长书法,喜画美人。这样一个花美男,竟然被传说涂成了野兽派大黑脸,实在是够逆转。但如果联系一下他做的那些事儿,你一定会发现,他被黑得一点都不冤。作为刘备的同乡兼小弟,张三从小跟着大哥混社会。再加上从河东杀了人跑路过来的关羽,构成了黑社会性质的流氓团伙。关羽、张飞

  • 为何康熙后代的结局都很悲惨?几乎断子绝孙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康熙的24个儿子结局,康熙是谁的后代,康熙众多儿子的最后下场

    康熙一共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子嗣众多,但他百年之后,却落到了几乎断子绝孙的地步。是谁将康熙逼迫到如此地步?关于雍正的残暴传闻很多,一种说法是雍正自己的亲生母亲就是被雍正逼死的。网络配图雍正逼死自己的母亲是传闻,可信度并不高,但雍正杀死自己的兄弟,却是有史料可循,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一书中,就“

  • 比慈禧更厉害的角儿 历史可能因她而变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慈禧太后有多坏,武则天和慈禧太后哪个聪明,同治的儿子叫什么

    慈安,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16岁入宫即被封为嫔,之后在4个多月的时间内,就以火箭一般的速度,登上皇后的宝座,这在整个清代都是十分罕见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慈安无论在姿色、气质,还是修养、人品上,都是出类拔萃的。从此,慈安就开始了总理后宫、母仪天下的生涯。后宫集聚了众多上品女人,要管理这一群体谈何

  • 谁说忠孝两难全?他就因忠孝二字被选为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有忠孝两难全,对忠孝两难全的理解500字,自古忠孝两难全的诗句

    清朝顺治年间,常熟人孙承恩的弟弟孙旸,卷入“科场案”,本来被判死刑,后遇大赦,改为流放辽宁尚阳堡。清顺治十五年,孙承恩又参加考试,在大殿唱名的头个晚上,顺治帝边阅读孙承恩的考卷,边赞叹说:“克宽克仁,止孝止慈。”不过,当他拆开考卷看见考生籍贯时,不禁怀疑是不是同那孙旸是一家人呢?于是连忙派学士王熙前

  • 伴君如伴虎!看看明世宗朱厚熜有多难伺候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帮康熙擒鳌拜的侍卫下场,嘉靖朱厚熜,朱厚熜是谁的后代

    明朝那些事,最有意思的还是正德、嘉靖两朝,不为别的,这两个皇帝是堂兄弟,都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怪僻荒唐。一个任性认猪当本家,一个修道求神保长生。尤其是嘉靖皇帝朱厚熜,自诩为极聪明的人,经常跟大臣玩智力游戏,最后终于被高智商的内阁精英给玩残废了。网络配图不过,不得不说,自以为是的皇帝极难伺候。求神问道,讲

  • 揭秘真实的唐高宗李治:昏懦是因为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治能压制武则天吗,李治为什么怕武则天,武则天比李治大多少岁?

    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环中考察,即使对他在位期间的政治评价,也会和贞观之治联系起来:“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明了高宗的政绩。那么,究竟是他本身懦弱

  • 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 是谦虚还是狂妄自大?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管仲乐毅和诸葛亮谁厉害,管仲和乐毅是一个时期的吗,乐毅和管仲齐名吗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曾经记载了这样一段话,“亮躬耕陇亩,……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如果翻译成白话文的,就是说在南阳躬耕的过程中,诸葛孔明经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战国时期

  • 妃子太多也有罪 因妃子太多而遭国人驱逐的国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慈禧太后阻止的疯子,中国最后的皇妃,愤怒的小鸟大红犯的罪

    我国春秋时期诸侯国多如牛毛,虽然它们大小强弱各有不同,但它们却经常相互倾轧,一些强大的诸侯为了争雄争霸多次发动战争,搅得小诸侯人心惶惶国无宁日,芮国就是这些小诸侯中的一员,它的国君芮伯万身处政治漩涡的中心竟然不励精图治开疆拓土,却整日沉湎声色,以猎尽天下美色为乐趣,最终被人驱逐,并使国家遭受长达八年

  • 被人误解的大明万历皇帝:堪称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一、少年万历的烦恼万历皇帝人如其号,在位时间长达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最长的一个皇帝。而同时他也是明朝出土最早的一个皇帝,他的陵寝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发掘,是新中国成立后主动发掘的唯一帝王陵,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他的遗骨被付之一炬。作为皇帝,在位时间长实在不是什么好事,据说当初考古学家之所以选择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