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鞅当初从魏国前来秦国投奔 秦孝公为什么还重用商鞅

商鞅当初从魏国前来秦国投奔 秦孝公为什么还重用商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868 更新时间:2023/12/19 23:58:39

对从魏国投奔而来的商鞅,凭什么被秦孝公重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说起商鞅离开魏国,目前的主流论调就是:商鞅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离开富庶强大的魏国,前往贫穷落后的秦国。

到了秦国的商鞅,就好像从硅谷回到中国乡村的高知,张嘴随便说了一通,立刻把秦国国君秦孝公说得五体投地,于是顺利成为秦国主持变法的不二人选。

这个说法看起来很爽,放在小说里估计会火,但现实中很难发生这种事情。

在领导眼中,一个人才是否应该获得自己的重用,主要看三个因素:

一、他的简历是否优秀;二、他的选择是不是真心实意;三、他是否适应自己的团队,而商鞅显然和三者都不沾边。

或许有人会说,商鞅曾在魏国做官,又是当时著名思想家尸子的学生,简历非常优秀。

可是在老板看来,商鞅这种简历,只是相当于名牌大学生,然后在某个五百强企业历练过一段时间,毕竟他在魏国当的,也不是什么大官。

在前往秦国之前,商鞅曾在魏国的某个重要事件中做过主导者吗?没有。

说得难听点,如果这时候出现一位嫉恨商鞅的人,说他整天在魏国混日子,其实根本没本事,我估计商鞅都没法辩白。

因为,单看商鞅的资历,确实有些单薄。

我们再来说适应性。

魏国和秦国有极深的仇怨,商鞅又在魏国郁郁不得志,这很容易给人一种感觉:商鞅前往秦国,只是怨恨魏国不用自己。

如果商鞅在秦国干出了一点名堂,魏国重新招揽他,谁敢保证商鞅不会吃回头草呢?

就好像高富帅追不到女神,于是随便选了一个天天追求自己的普通人,可如果某天女神突然醒悟,决定接受高富帅的爱,谁敢保证,这位高富帅不会抛弃身边的普通人,立刻与女神走到一起呢?

说得难听点,如果这时候出现一位嫉恨商鞅的人,说他其实根本就看不上秦国,只是把秦国当备胎,我估计商鞅也没法辩白。

因为,这种事情到底存不存在,只能靠个人的主观感受,根本没法形成客观的证据链。

就算没有上面两个问题,商鞅还要面临是否能适应秦国的问题。

在谈及商鞅求见秦孝公的事件时,史书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商鞅第一次见秦孝公的时候,大谈帝王之道,把秦孝公瞌睡都给听出来了,回头就跟推荐人说:商鞅狂妄,不可任用。

推荐人回来埋怨商鞅,为什么不对国君讲干货,非要整那些大道理。

于是,商鞅第二次见秦孝公,大谈王道之术,秦孝公听得很不舒服,于是又一次责骂推荐人:你这小子,给我推荐的都是什么人?

后来,经过推荐人的努力,商鞅第三次见到秦孝公,大谈霸主之道,这次秦孝公听进去了,但没啥反应。

等到商鞅第四次见秦孝公的时候,开始谈论富国强兵之策,秦孝公这才被说动,开始重用商鞅。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但逻辑上有极大漏洞。

以商鞅当时的咖位,他显然没有让秦孝公一再忍耐的资本。

就好像,一个大公司出来的助理,前往一个夕阳企业面试,他不但没能吸引面试官,反而一再惹得面试官不满。

你们说,这种人还能得到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更多的机会吗?

或许有人会说,这正说明了秦孝公求贤若渴,才会一再给毫无名气的商鞅机会。

但是大家要明白,秦孝公需要的可不是一个人才,而是一堆人才,他怎么可能把时间全浪费在商鞅身上呢?

经过秦献公的耕耘之后,秦国已经蕴含着改革的力量,只要有心人轻轻一推,变革就要到来。

商鞅能看到这一点,难道其他人才都看不到吗?不可能。

永远不要忘记,这世界上谁也不比谁聪明,谁也不比谁傻。

商鞅或许很聪明,但和商鞅一样聪明,或者略逊于商鞅,甚至比他还聪明的人,肯定也是一抓一大把的。

当这么多人才挤破脑袋都想为秦孝公效力的时候,你说他还有什么理由,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商鞅机会呢?

更何况,从后来的变法内容来看,商鞅显然是一个极度理性,未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冷血人物。

这种人很像正在捕猎的蛇,对准目标闪电出击,要的就是一击必中,因为,为了这一次攻击,他们已经酝酿了太长时间。

对于商鞅这样的人,你说他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浪费机会,显然不太可信。

我个人对于这段历史的看法是,商鞅从众多竞争者中杀出一条血路,成为秦孝公身边最重要的助手。

在不断竞争的过程中,商鞅的冷静、理性、果决和残忍,都充分地表现了出来,看得秦孝公满眼放光。

思维能力一流,执行能力一流,心性一流,手段一流,又是一个在秦国毫无根基的外国人。

秦国不是要变法吗?不是要重新强大起来吗?正需要类似商鞅这样的人才。

大家可以扒一下,在商鞅之后,什么张仪、公孙衍、魏冉、范雎吕不韦李斯,这些秦国的历任宰相,就没有一个是土生土长的秦国人。

而且,他们的下场都不太好。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在秦国毫无根基,都是凭借自己的能力与手腕,获得了国君的信任。

一旦国君去世,或者对他们不再信任,他们之前得罪过的人就会立刻落井下石,等待他们的结局,自然不会太美好。

而当这些人落难之后,也曾想过寻求他国庇护,然而却始终得不到庇护。

从这个角度来看,身在外国做孤臣,绝大多数都是这种结局。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李凤娘,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铁供出的三人,李铁供出三人是谁,李凤姐是否有这个人

    李凤娘,宋光宗赵惇的皇后,两宋乃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悍后之一。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历史上的各王朝中,宋朝的皇室是相对平民化的,从皇室中人的行为上来讲,也相对和谐,原因是,有士大夫们这个庞大的群体在监督。以宋朝的皇后们为例,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比较遵守儒家道德准则的,哪怕是如

  • 秦国最终能战胜六国,一统天下,嬴政为此付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俄罗斯宣布向美国开战,秦始皇为什么不把六国贵族全杀了,秦始皇为什么只灭了六国

    秦始皇嬴政,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的历史确实是不长,但是在秦朝统一天下之前,秦国的历史却很长。秦国,跟秦朝完全是两个概念。秦朝的历史,得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开始算,到秦王子婴

  • 黄权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三次易主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人的一生哪三样是自己的,什么样的人值得托付一生,2022年中国篮球名人堂入堂人物确定

    说起黄权,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黄权,字公衡。巴西郡阆中县人。黄权在年轻时担任郡中小吏,之后被益州牧刘璋召令为主簿。建安十六年刘璋听从张松的建议派法正邀请刘备入蜀帮助自己对付张鲁,黄权得知后认为一国不容二君劝解刘璋不要让刘备进川,刘璋不但没有听取他的建议还将他贬为广汉县长。建安十七年刘备与刘璋反目成

  • 智计无双的陆逊一生打过败仗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极无双陆逊厉害还是孙策厉害,没有陆逊刘备会赢么,极无双限时神将陆逊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其中陆逊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智计无双的他一生打过败仗吗?请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详细道来。相信大家都知道夷陵之战,演义里说火烧连营八百里,实际上这是夸张说法。但是陆逊从夷陵之战之后就已经成为孙吴军事统帅了,和诸葛亮很像,少年成名,位居高位数十年。只不过他比

  • 陆逊和姜维分别是东吴和西蜀两位股肱之臣,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蜀国打得过吴国吗,中国男足世界杯只输过3场,湖人对三巨头势头

    三国时期虽然民不聊生,但是有太多英雄豪杰登场,那么陆逊和姜维分别是东吴和西蜀两位股肱之臣,谁更厉害?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作为分析,一起看看吧!首先,先来说一说陆逊这个人。在演义当中,陆逊可以说是非常的厉害了那么接下来就来看一看陆逊在武艺和统帅方面都有着怎样的表现吧。先来说一说陆逊的武艺

  • 赵云有什么本事?陆逊为什么怕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郃为什么怕赵云,三国赵云为什么排第二,刘备败给陆逊的原因

    在夷陵之战末期,刘备被陆逊以火攻打败,东吴的将士在陆逊的率领下,一路追杀刘备。后来遇到赵云,陆逊就领兵撤退了,这是为什么呢?一、赵云是刘备留下的最后一张底牌。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时候,一反常态的没有将赵云带在身边。他让赵云率领军队驻扎在江州,保障后方与前线的安全。我们知道,赵云在加入刘备阵营后,就一

  • 陆逊忠心耿耿,孙权逼死他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陆逊和孙权有什么仇,陆逊被气死的,陆逊斩了孙权内弟

    虽然说历史记载东吴地一代名臣陆逊是被气死的,但其实我们都知道他是被孙权逼死的,陆逊忠心耿耿,孙权逼死他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因素一:仇恨的种子首先我们得说说,仇恨的种子。三国的三股势力是怎么崛起的,想必大家都很清楚:都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尤其东吴这块地盘,是孙坚、孙策拿刀砍出来的天地。虽然在汉末这个时代

  • 岳飞明明知道自己被人陷害,为什么不反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岳飞为什么会被陷害致死,为什么皇帝一定要杀岳飞,诬陷岳飞的人是谁

    岳飞手握兵权,明明知道自己被人陷害,如果造反的话,成功的概率还是挺大的。那么他为什么不反了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来为大家详解其中原因。1、苦难的童年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的穷,苦难的童年,造就了岳飞顽强的个性以及优良的品格。岳飞小时候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虽然家里穷,还是特别的爱学习。他的师父周侗老先

  • 董卓讨伐战时,张飞为何没有出战对战华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董卓被谁打败的,三国杀名将传董卓可玩性,董卓为什么失败

    董卓讨伐战,是东汉末年各地群雄组织地方军对抗董卓的战役。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汉末群雄讨伐董卓,董卓手下大将华雄,用长竿挑着孙坚赤帻挑战,袁术部将俞涉迎战,被华雄所杀,韩馥让上将潘凤迎战,也被华雄所杀,众人都非常震惊。这时,关羽请求出战,就是著名的“温酒斩华雄”

  • 赵云反对刘备出兵攻打东吴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为什么要执意伐吴,三国时期水镜先生指的是,刘备打东吴什么战役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三大战役之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三国时期,刘备在曹丕篡汉之后,捡起汉室大旗,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刘备称帝后,准备干的第一件事是讨伐东吴孙权,名义是为了给关羽报仇,夺回荆州。而当时,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刘备这个决策的是蜀汉元老重臣赵云。根据《三国志·云别传》中